-
题名论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孙熙国
毛菲
-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藏早期文献(1871—1921)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项目编号:19ZDA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有两重维度:一是对商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批判;二是对商品拜物教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批判。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三个逻辑环节:一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和生产方式的剖析,由此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必然表现为价值,这是形成商品拜物教的根源;二是价值经过自身的形式运动必然使得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体的物与物的关系,由此人的关系被颠倒成物的关系,形成物化假象,这是商品拜物教的核心;三是将商品的物化假象误认为商品体自身万能,进而形成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崇拜和迷恋,导致商品使用价值拜物教,这是商品拜物教的逻辑终点。前两个环节构成对商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批判,后一个环节则构成对商品拜物教观念的批判。准确阐释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既有助于揭露"商品拜物教只是主观错认"的认识局限,也有助于驳斥"商品拜物教过时论"的错误论调,同时还能够启发人们自觉树立辩证商品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商品自身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暂时性,进而在实践中自觉以商品为手段发展生产力,从商品的物化结构内部打破自身藩篱,最终促使商品和商品拜物教消失。
-
关键词
马克思
商品拜物教批判
经济基础
观念上层建筑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价值形式: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吴猛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45,204,205,共21页
-
文摘
西方左翼思想家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往往从商品拜物教批判出发,但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却普遍背离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而未能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化。要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化,就要重新理解马克思在商品拜物教批判中把握现实运动的基本方式。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并不是对于某种“事实”(不论是“观念事实”还是“社会事实”)的批判,而是对于价值形式分析的阶段性成果,即“通过一般等价物建立的商品世界”所作的进一步的形式分析。作为马克思形式分析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商品拜物教批判呈现了以历史性的普遍交换为核心的资本主义表现机制在生产者拜物教和政治经济学拜物教的建构中所起的作用,为更进一步深入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内部揭示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自否性的形式分析设置了路标。对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进行重新理解,为我们澄清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化的重要工作原则:一方面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要保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性理论视野。
-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批判
历史性
形式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化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林贤明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3,共7页
-
基金
2018年第二批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拜物教批判的突破与反思”(闽委教思[2018]41号)
2019年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拜物教批判的思想路径研究”(CXZX201903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和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文章从理论基础、现实需求、社会历史、批判路径四个维度阐述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内在统一性,指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和"商品拜物教"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限制其消极影响的范围,化解其产生的矛盾,防范其潜在的危机。
-
关键词
马克思
宗教批判
商品拜物教批判
内在逻辑
-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与当代启示
- 4
-
-
作者
吴琳
高业铭
-
机构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长春市朝阳区住房保障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
出处
《行政与法》
2011年第12期57-60,共4页
-
基金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校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消费理论批判及其当代启示"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11202
-
文摘
生活在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感到深层的压抑和无力的反抗。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理论批判与理论反思。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日益突出的消费景观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本文认为,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批判,揭示了劳动的商品化过程与劳动产品的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奴役过程和人的物化过程。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对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警醒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
消费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
Keywords
critical theory of commodity fetishism
consumer society
Marxist philosophy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