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范结构反思与分析框架塑造 被引量:2
1
作者 辜凌云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102,共14页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制度功能在于筛选具有在先性保护价值的客体,选择过程应当严格秉持价值识别的法律方法,以在先性使用的有限保护为依归。基于在先使用商标形成交易市场的事实而产生的抗辩,本质上是对诚实信用和私法自治原则的维护,其...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制度功能在于筛选具有在先性保护价值的客体,选择过程应当严格秉持价值识别的法律方法,以在先性使用的有限保护为依归。基于在先使用商标形成交易市场的事实而产生的抗辩,本质上是对诚实信用和私法自治原则的维护,其表现形式是抗辩规则与商标在先使用利益保护规则的交互融合。实践中对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的分析过于重视具体要素的逐个击破,忽视了作为整体概念规则的建构和功能解剖。在以制度功能为核心目标价值指引的基础上塑造“功能-要件”对应关系的分析范式,形成“准入-排除-限制”功能映射“善意在先-要素控制-有限保护”的三元分析框架,澄清不同要件所承载的差异功能,助力优化现有规范分析的解释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规范结构 制度功能 解释论框架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扬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6,共14页
我国《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的商标在先使用产生的是一种抗辩权而不是请求权;可以援引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主体包括在先使用人及其被许可人、总代理商等下游事业者,商标包括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范围只限于... 我国《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的商标在先使用产生的是一种抗辩权而不是请求权;可以援引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主体包括在先使用人及其被许可人、总代理商等下游事业者,商标包括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范围只限于在先使用商标知名度和信用覆盖的地域,在该范围内,不应当限制在先使用者的营业规模,但在先使用人不得将其营业扩及互联网领域。在先使用人超出原知名度和信用覆盖地域范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可以视情况适用权利懈怠抗辩原则平衡相关利益关系;从法律效果上看,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可以对抗注册商标权人损害赔偿和停止侵害救济请求,但为了避免相关公众混淆,在先使用人负有附加适当区别性标记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商标权注册主义 原有范围 区别性标记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制度的体系化研究——以“影响力”为逻辑主线 被引量:3
3
作者 倪朱亮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74-83,共10页
商标影响力与商标投资成正相关性。商标在先使用制度是以商标"影响力"为主线,以权利的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为内部逻辑结构而形成的统一体。在先使用商标"影响力"的大小与涉及对象直接制约在先使用权权能的内容与实... 商标影响力与商标投资成正相关性。商标在先使用制度是以商标"影响力"为主线,以权利的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为内部逻辑结构而形成的统一体。在先使用商标"影响力"的大小与涉及对象直接制约在先使用权权能的内容与实现。在商标申请注册前,争议双方均有使用争议商标时,不能简单遵从客观使用时间先后与"谁先申请谁得"的规则,而应当根据双方主观状态、使用时间的差距以及申请注册时的"影响力"大小等因素做综合判定商标在先使用权。在先使用商标继续使用权的效力范围应限制于原地域范围,但是可在地域范围内扩张面积、变更企业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商标在先使用 权能分离 影响力 效力范围
下载PDF
论建立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
4
作者 杜蓓蕾 安中业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0-32,共3页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原则,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商标法的薄弱环节。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在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该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善意连续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原则,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商标法的薄弱环节。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在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该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善意连续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商标使用人享有继续在原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其性质为商标权。建立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进行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未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 商标专用权
下载PDF
谈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发展的立法构建
5
作者 程功 刘远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1-75,共5页
我国现行《商标法》中的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商标在使用抗辩制度,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并适用这一制度依旧存在诸多争论,如"一定影响"的认定、商标在先使用人是否应"善意"等。为了进一步理解商标在先... 我国现行《商标法》中的第59条第3款规定了商标在使用抗辩制度,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并适用这一制度依旧存在诸多争论,如"一定影响"的认定、商标在先使用人是否应"善意"等。为了进一步理解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发展的立法构建,将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保护类型进行扩展,删除法条中规定的"一定影响"等等,希望能为未来的研究及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商标在先使用 抗辩事由 善意
下载PDF
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冯晓青 罗晓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商标"抢注"风潮折射出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缺陷,如何在维护商标权的稳定性与商标权取得的公平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我国,坚持商标注册制度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在此前提下,在先使用有一... 商标"抢注"风潮折射出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缺陷,如何在维护商标权的稳定性与商标权取得的公平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我国,坚持商标注册制度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在此前提下,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和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应成为对注册商标的必要限制。在先使用者通过使用所获得的是一种弱于权利的法益,并非在商标法之外创设权利。我国应从立法上明确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条件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 商标 不正当竞争
下载PDF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探析——以司法适用为视角
7
作者 杨斯诺 《中国审判》 2022年第24期86-89,共4页
在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2013)】修订前,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未能得到法律肯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能否成立存在争议,法院对相关商标侵权案件审理的思路和裁量结果亦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未注册商标 商标在先使用 制度探析 司法适用 抗辩 商标法》 商标侵权案件
原文传递
浅谈商标在先使用权的承继性
8
作者 刘权利 《工商行政管理》 2018年第7期44-45,共2页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人民法院在认定商标违法行为时,会遇到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以自己是未注册商标承继人,主张商标在先使用权的情形。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否具有承继性?商标在先使用权承继人应如何行使在先使用权?笔者依据商标管理法律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人民法院在认定商标违法行为时,会遇到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以自己是未注册商标承继人,主张商标在先使用权的情形。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否具有承继性?商标在先使用权承继人应如何行使在先使用权?笔者依据商标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及人民法院诉讼实践对商标在先使用权承继性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承继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未注册商标 商标违法行为 人民法院 诉讼实践
原文传递
论商标先用权中的“商标”与“使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国瑞 董朝燕 《电子知识产权》 2016年第8期64-71,共8页
商标先用权的立法确认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既体现了"使用"的价值得到了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认可,"使用"在商标权取得过程中的地位藉此得到了明确,也充分弥补了我国商标注册制的缺陷与不足。但由于我国《商标法》... 商标先用权的立法确认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既体现了"使用"的价值得到了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认可,"使用"在商标权取得过程中的地位藉此得到了明确,也充分弥补了我国商标注册制的缺陷与不足。但由于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的局限性,商标先用权在适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困难。为此,应当将对"商标"的保护延伸至"商业标识",并强调商标的实际使用及其在先性而非其影响力,同时应当正确理解商标在先使用的主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先用权 商业标识
下载PDF
商标先用权保护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峣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7,87,共6页
在我国,商标权取得的法定方式是通过申请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考察大多英美法系国家,因为实行使用保护主义,所以在商标先用权的保护上理论支撑比较明确;在实行商标注册原则的国家,对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就明显缺乏法律支持。在我国,对于驰... 在我国,商标权取得的法定方式是通过申请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考察大多英美法系国家,因为实行使用保护主义,所以在商标先用权的保护上理论支撑比较明确;在实行商标注册原则的国家,对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就明显缺乏法律支持。在我国,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较好地参照了国际公约,但对普通商标先用权的保护却法律依据不足。然而,必须承认,商标在先使用人与在后注册人或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客观存在,而且难以避免,因此,为了平衡在先使用人与后注册人的利益关系,我们需要对商标先用权及其构成要件进行界定,理清商标先用权保护的理论依据,提出在我国立法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在先使用 先用权 注册商标
下载PDF
商标先用权保护探析——以“采蝶轩”商标侵权案为列
11
作者 周作斌 张倩 郑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
我国目前采用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尤其是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较为薄弱,导致了频繁发生商标抢注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竞争性。因此,我国新《商标法》制定了商标先用权制度,以保护商标在先使用人的合法... 我国目前采用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尤其是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较为薄弱,导致了频繁发生商标抢注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竞争性。因此,我国新《商标法》制定了商标先用权制度,以保护商标在先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文章以"采蝶轩"商标侵权案为视角,分析商标先用权的构成要件,从劳动价值理论和公平保护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商标先用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我国商标先用权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未注册商标 商标在先使用 商标先用权
下载PDF
商标反向混淆的危害与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志强 姜渝 陈隽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4年第7期1-4,共4页
反向混淆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正向混淆而言的新型商标侵权形式,指在后商标使用者利用营销、宣传等手段,使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消费者误认为在先商标使用者的商品来源于在后商标使用者或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在后商标使用者使得在先商... 反向混淆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正向混淆而言的新型商标侵权形式,指在后商标使用者利用营销、宣传等手段,使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消费者误认为在先商标使用者的商品来源于在后商标使用者或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在后商标使用者使得在先商标使用者不能利用自己的商标进入新的市场,在先商标使用者的预期收益受到侵害,本质上失去了商标的市场控制权。我国应重新审视商标反向混淆的危害,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先商标使用者应动态跟踪自有商标的各类混淆情况,实施商标预警管理;在后商标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合法使用商标,主动查询已注册商标目录,避免反向混淆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反向混淆 在先商标使用 在后商标使用
下载PDF
“滴滴打车”案背景下在先使用商标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捷 《法大研究生》 2016年第1期92-102,共11页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国民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商标侵权的案例,'滴滴打车'商标侵权案就是在日益盛行的互联网预约租车业务背景下的一起案例。在《商标法(2013...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国民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商标侵权的案例,'滴滴打车'商标侵权案就是在日益盛行的互联网预约租车业务背景下的一起案例。在《商标法(2013年修正)》之前,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对在先使用商标是否应该加以保护,司法实践也有不同的判决,我国在此类问题上立法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应当明确,对商标的保护是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我们不应僵化地固守'注册在先'原则,应对在先使用商标的所有人付出的智力劳动进行相应法律保护。本论文以《商标法(2013年修正)》为切入点,以'滴滴打车'商标侵权案为背景,剖析当前关于在先使用商标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制度建设。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从完善立法的角度探讨我国对在先使用商标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证我国对商标知识产权的重视,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互联网预约租车 滴滴打车 商标保护 在先使用商标
原文传递
未注册在先使用商标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雨峰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我国第三次修正的商标法进一步强化了未注册在先使用商标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的局限性。由于对商标权合法性基础的理解存在分歧,无论学界还是实践中,对在先使用商标和注册商标之关系、在先使用商标的法律构造... 我国第三次修正的商标法进一步强化了未注册在先使用商标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的局限性。由于对商标权合法性基础的理解存在分歧,无论学界还是实践中,对在先使用商标和注册商标之关系、在先使用商标的法律构造等的认识也存在差别。从观念上说,先占可以作为商标权的合法性依据,这一认识可以统合注册取得商标权和使用取得商标权这两种制度的基础。与此相应,在先使用商标不仅具有抗辩权的属性,还应具有积极的权能。基于对注册取得商标权制度的维护和对商标使用的强调,商标法上形成了三种效力不同的商标权益,即注册商标权益、在先使用商标权益、其他商标权益。这三种商标权益在权能和效力范围上存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效力 商标注册制 在先使用商标 先占
原文传递
虚拟角色形象的商品化保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嘉一 《知与行》 2018年第4期54-58,共5页
虚拟角色特有的影响力,成为商业活动中吸引消费者和商品服务质量的保证,同时因为商品服务质量的不合格,也会伤害到商业活动中虚拟角色的形象以及背后作者的形象,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虚拟角色商品化应当采取商标保护模式,防止消费者在商业... 虚拟角色特有的影响力,成为商业活动中吸引消费者和商品服务质量的保证,同时因为商品服务质量的不合格,也会伤害到商业活动中虚拟角色的形象以及背后作者的形象,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虚拟角色商品化应当采取商标保护模式,防止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产生混淆。一般而言对虚拟角色形象采用著作权法保护,但是虚拟角色形象的商品化并非利用虚拟角色形象本身而是利用角色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达到推广商品的目的。从保护的效果来看,著作权法对虚拟角色的保护无法满足角色商品化过程中的需求,反而会使虚拟角色在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被个体不合理的垄断,违背了著作权法鼓励创新的目的。作为一种商业行为,角色商品化是借助角色本身具有的形象,建立起消费者对商品的某种观念认知,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该商品。消费者基于对角色的喜爱与对角色创作者的信赖,并将这种信赖从角色与角色创作者上转移到商品上,此时角色形象实际上起到了商标的作用。因为商标法采取注册制度,因此在对虚拟角色形象的保护上,可以使用在先权利制度,防止他人不合理地借用形象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角色 商品化 商标在先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