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商与明清两浙“商籍”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丽丽 周晓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明清时期,两浙盐场是仅次于两淮的全国重要产盐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该区域的盐业经营徽商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两浙商籍设立和发展过程看,业盐于两浙的徽商起到了开创和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倡言,力请盐运使与朝廷沟通,创设两浙"商籍... 明清时期,两浙盐场是仅次于两淮的全国重要产盐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该区域的盐业经营徽商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两浙商籍设立和发展过程看,业盐于两浙的徽商起到了开创和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倡言,力请盐运使与朝廷沟通,创设两浙"商籍";二是慷慨捐资,兴修书院,培养商籍弟子。明清两浙商籍制度在徽商子弟教育、江浙文教科举兴盛、商人地位提高、商业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明清 商籍
下载PDF
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小琴 《考试研究》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商籍设立于明末,清承明制,并普及到全国各大盐场。明清商籍设立之初衷为方便远在他乡的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确保他们的科举权利。但因商籍设立与盐业资本之间的密切关系,商籍管理事实上赋予了盐商子弟一种科举特权。这样,商籍制度从... 商籍设立于明末,清承明制,并普及到全国各大盐场。明清商籍设立之初衷为方便远在他乡的盐商子弟参加科举应试,确保他们的科举权利。但因商籍设立与盐业资本之间的密切关系,商籍管理事实上赋予了盐商子弟一种科举特权。这样,商籍制度从设立伊始便具有二重属性:一为科举公平,一为政治交易。商籍管理的特权性质造成清代不断有人假冒商籍参加科举考试。为此,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商籍管理的各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科举考试的正常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盐商子弟 科举应试 商籍管理
下载PDF
明代商籍考对于现今高考制度的启示
3
作者 赵雄玉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6期88-89,共2页
"商籍"的产生、发展演变是各种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它是在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学额、一种科考凭证,其产生方便了商人及其子弟,不用长途跋涉回乡应考,也促进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及商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商籍"的产... "商籍"的产生、发展演变是各种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它是在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学额、一种科考凭证,其产生方便了商人及其子弟,不用长途跋涉回乡应考,也促进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及商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商籍"的产生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对于今天的高考制度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商籍 作用 启示
下载PDF
盐厘收入与科举特权——文化资本视域下晚清四川盐区的商籍制度
4
作者 张万东 王晓静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3-13,共11页
在太平天国和川盐济楚的时代契机下,四川井盐业蓬勃发展,四川盐商上缴的盐厘银大增,成为四川财政乃至京饷的重要来源。富顺、荣县、犍为、乐山四厂盐商趁机推动清廷在四川确立一种特殊化的商籍制度,即巧妙嫁接既有的商籍制度和行于四川... 在太平天国和川盐济楚的时代契机下,四川井盐业蓬勃发展,四川盐商上缴的盐厘银大增,成为四川财政乃至京饷的重要来源。富顺、荣县、犍为、乐山四厂盐商趁机推动清廷在四川确立一种特殊化的商籍制度,即巧妙嫁接既有的商籍制度和行于四川的"捐津贴赐学额"政策,以此为本土盐商子弟换取商籍资格。其又援引先例,在商学生员不足百人的情况下"照例考拔",使盐商子弟获得准入官场的机会。李鸿猷作为第一届拔贡生,以其个人经历创造性地促成"商道"与"吏道"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文化与社会再生产。四川盐区商籍制度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清廷与盐商多次利益交换的产物,交换背后所隐藏的不对等关系为盐业衰退和清朝覆亡埋下了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籍 盐厘 科举特权 四川盐区
下载PDF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希伟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9,共7页
在清代,商籍主要是指为盐商及其子弟设立的应考科举的籍类标记。但除此之外,"商籍"一词尚有其他的某些含义。科举考试中的商籍,是盐业与科举"联姻"的产物,同时也是政府与盐商之间利益交换的产物。清代在延续明代旧... 在清代,商籍主要是指为盐商及其子弟设立的应考科举的籍类标记。但除此之外,"商籍"一词尚有其他的某些含义。科举考试中的商籍,是盐业与科举"联姻"的产物,同时也是政府与盐商之间利益交换的产物。清代在延续明代旧有商籍的基础上,在全国多个省份均设置了商籍学额与中额。在别省行盐执引者及其亲子弟侄果系无法回籍应试,是商籍应考条件最为严整的规定。但一方面这种应考规定在某些地区存在一定的变通之处,另一方面制度的成文规定并不能必然保证其完全按章运作,在录取率较高的背景下,大量本身并不符合应考条件的考生纷纷冒考商籍,由此造成了清代科举史上的一大冒籍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科举考试 商籍 制度史
原文传递
清乾隆商籍改革对科举公平性的追求及其限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小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3,共4页
清承明制而设立商籍,主要为便利异地盐商子弟参加科考,但商籍科举取中率较高,遂引发冒占商籍现象不断加剧。乾隆年间,"冒籍"已呈泛滥之势。为维护科举公平,乾隆以根治商籍优于民籍的弊端为核心对商籍制度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 清承明制而设立商籍,主要为便利异地盐商子弟参加科考,但商籍科举取中率较高,遂引发冒占商籍现象不断加剧。乾隆年间,"冒籍"已呈泛滥之势。为维护科举公平,乾隆以根治商籍优于民籍的弊端为核心对商籍制度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改革。这次改革,标本兼治,冒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至咸同时期,战争频仍,为得盐商鼎力支持,清廷再次大规模增广商籍学额。这是商籍制度演进中的严重倒退,也使科举公平管理终因难以摆脱政治利益之牵制而举步维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年间 商籍改革 科举公平 科举特权
原文传递
清代异地科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佰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1,共5页
针对异地考试需求的双重属性,清代对异地科举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国子监生等参加顺天乡试,同时严厉限制冒籍跨考行为。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制度的实行是清代异地... 针对异地考试需求的双重属性,清代对异地科举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国子监生等参加顺天乡试,同时严厉限制冒籍跨考行为。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制度的实行是清代异地科举的核心特点,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考察清代异地科举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流动人口及其随迁子女设立单独考试及录取单元,是破解当前异地高考改革困局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考试 商籍 单独录取
下载PDF
明代商人的法权地位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文相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4期87-96,11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明政府颁布的有关商人、商业的制度法规及商事诉讼的判词来考察明代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而对明代商人同国家的基本关系作出判断。明初统治者为求恢复生产、稳定秩序,强化了对包括商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控制,因而商人服饰和外... 本文通过对明政府颁布的有关商人、商业的制度法规及商事诉讼的判词来考察明代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而对明代商人同国家的基本关系作出判断。明初统治者为求恢复生产、稳定秩序,强化了对包括商人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控制,因而商人服饰和外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但商人的常规商业活动一直得到政府许可,并未遭到刻意抑制。《大明律》等法规在对商人行为作出规范的同时,也保护商人合法权益不受侵损。在涉商案件审理中,商人法律地位与庶民中的其他人群是平等的。在科举考试方面,商人身份并未受到歧视,且官府专门设置"商籍"以解决商人子弟由于户籍所限不能异地应考的困难。由此可知,商人在明代国家体制中拥有与其他庶民人群平等的法权地位,被包容于帝制体系框架之内,并不构成当时社会体制的瓦解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商人 法权地位 抑商 商事诉讼 商籍
下载PDF
明代户籍是如何管控的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宝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8-80,共3页
面对社会各阶层流动性的加速,明代政府不得不就户籍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一是通过"客籍"的设置,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二是通过新设"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
关键词 户籍登记 卫籍 商籍 户籍政策 科举考试 占籍 卫所军 明代中期 明初 黄册
下载PDF
明代两淮运学倡设中的盐商地位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小琴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异地科考困境。为此,两淮山陕籍盐商、徽籍盐商合力多次通过盐场官员奏请创建盐场运学来解决这个问题,虽一再被朝廷否决,但终于万历十三年以山陕籍盐商子弟可凭"商籍"异地科考而获部分解决。未沾...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异地科考困境。为此,两淮山陕籍盐商、徽籍盐商合力多次通过盐场官员奏请创建盐场运学来解决这个问题,虽一再被朝廷否决,但终于万历十三年以山陕籍盐商子弟可凭"商籍"异地科考而获部分解决。未沾优惠的徽籍盐商被迫继续向明朝廷吁请创建运学,但因此举已不符实力强大的山陕籍盐商利益而遭遇掣肘,最终两淮运学即使在得到崇祯皇帝允可情况下仍不免创建未果。明代两淮运学倡设始末反映出两淮盐商在实力和地位上的两方面变化:一是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因整体实力的增强而使其政治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最终促使明廷出台举措解决其子弟异地科考问题;一是明代淮扬地区的盐商界是由山陕商人为主导的,尽管万历以后徽籍盐商实力大增,呈超越山陕籍盐商之势,但是,即便至明末山陕籍盐商在地位上仍不亚于徽籍盐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盐商子弟 两淮运学 商籍 地位变迁
下载PDF
清代科举异地考试制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佰合 《教育与考试》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人口流动规模膨胀、分地定额制的推行导致异地考试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清代对异地考试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对人口稀少的边地采取变通性措施,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具... 人口流动规模膨胀、分地定额制的推行导致异地考试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清代对异地考试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对人口稀少的边地采取变通性措施,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具有特定身份而非直隶籍者参加顺天乡试。通过为异地考试者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的措施,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和隐蔽。清政府严格限制制度范围外的异地考试,采用防惩结合的思路治理冒籍跨考问题。研究清代异地考试制度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改革及决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考试 商籍 顺天乡试
下载PDF
明代盐商子弟异地科考问题及其应对——以两淮盐场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吕小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因路途遥远,不便返乡参加科举考试的难题。为此,明朝廷试图以寄籍方式让盐商子弟附入侨寓地儒学就读。此举措不仅条件苛刻,而且因挤占学额引发当地士子的不满,故效果不佳,而盐官向明朝廷奏请建立盐场儒学即...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因路途遥远,不便返乡参加科举考试的难题。为此,明朝廷试图以寄籍方式让盐商子弟附入侨寓地儒学就读。此举措不仅条件苛刻,而且因挤占学额引发当地士子的不满,故效果不佳,而盐官向明朝廷奏请建立盐场儒学即运学,又无果而终。随着盐商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明朝廷于万历十三年出台"商籍"制度,规定盐商子弟不需要以寄籍方式便可附入侨寓地儒学就读,同时又可享受朝廷额外划拨的学额。这项新对策在既有户籍管理体制下同时兼顾到盐商子弟和当地士子的利益,但是它存在因内含科举特权从而破坏科举公平的根本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两淮 盐商子弟 运学 商籍
下载PDF
徽商与两浙崇文书院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庆元 《江淮论坛》 1988年第3期39-40,102,共3页
徽商于寄籍地所建书院中,杭州崇文书院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从明万历至清光绪朝,历时三百余年。本文拟就崇文书院的创建及特点作一简述。 一、崇文书院之创建 旅浙徽商在杭州创建崇文书院,是由于万历时两浙商籍的设立。所谓商籍。
关键词 书院 徽商 商籍 万历 杭州 紫阳 监察御史 文书 盐商 盐官
下载PDF
明代商人阶层的社会流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之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Z2期43-47,共5页
明代已届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商品经济较前代有了更充分的发展,商人阶层在封建阶层体系中愈益重要。本文意在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明代商人阶层的社会流动,进而讨论其流动的功能,以期对中国封建政治经济体系有更深入的认识。标准意义上的... 明代已届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商品经济较前代有了更充分的发展,商人阶层在封建阶层体系中愈益重要。本文意在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明代商人阶层的社会流动,进而讨论其流动的功能,以期对中国封建政治经济体系有更深入的认识。标准意义上的商人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依靠对有关经济规律的掌握以懋迁货殖这一基本技能而生活,并以此获取名望和财富。实际上,正如下面将论及的,由于明代社会的特点,商人与土地,商人与官僚、甚至三者的结合是很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阶层 明代社会 社会流动 官僚阶层 商籍 内阁大学士 王恕 徽商 社会地位 徽州地区
下载PDF
盐务专学——运学——运城盐池研究之十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继光 《运城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82-85,共4页
运城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唯一的一座盐务专城。专城建立前后,历代的盐务官吏,大都设盐政衙司于此,使其成为一座具有特色的盐务重镇。 盐务专学——“运学”的建立,在我国的盐务界和运城盐业发展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运城的文化教... 运城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唯一的一座盐务专城。专城建立前后,历代的盐务官吏,大都设盐政衙司于此,使其成为一座具有特色的盐务重镇。 盐务专学——“运学”的建立,在我国的盐务界和运城盐业发展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运城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深远的影响。“天下运司有五,惟河东有专学。”(注一)在盐务专城里设置盐务专学,在全国产盐区也是一个创举,实开历史之先河。 最早的运城盐务专学,是在“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运使奥屯茂创建。”名为“运学”。“学宫在运治东南。”(注二)位于盐池禁墙之北。“运学”称为盐务专学,并不是一所以培养盐务专业人材的学府,它只是由运城盐务官府创建,接纳盐商,盐丁子弟入学的一个普通学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使 盐丁 盐政 衙司 明代初期 文化教育事业 三年 商籍 于朝 盐业生产
下载PDF
清代前期官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阮明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49-55,共7页
清代前期,在社会经济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少,而官商问题,就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它的活动情形、特点及其作用,作一些初步研讨。清代官商,有官衙以巨资经商或开当放债;有皇室、藩王、贵戚、官僚筹兼商;有兼任职官或兼... 清代前期,在社会经济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少,而官商问题,就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它的活动情形、特点及其作用,作一些初步研讨。清代官商,有官衙以巨资经商或开当放债;有皇室、藩王、贵戚、官僚筹兼商;有兼任职官或兼虚衔的商人经商.诸凡官兼商,商兼官,利用政治权力或倚仗政治权力而进行商业活动者,都应目之为官商,属于这个问题的研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兼官 康熙朝 世宗实录 商籍 商业贸易 尚之信 叶尔羌办事大臣 文武官员 清朝文献通考
下载PDF
再论朱熹的“籍贯”
17
作者 王铁藩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3期59-62,共4页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自南宋后期直至近代,曾统治中国达七百年之久,对日本、朝鲜以及欧洲也有很大影响。 朱熹是徽州婺源还是建州建阳人?这是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古时籍...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自南宋后期直至近代,曾统治中国达七百年之久,对日本、朝鲜以及欧洲也有很大影响。 朱熹是徽州婺源还是建州建阳人?这是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古时籍与贯各有所指 探讨古人是什么地方人,必然提到“籍贯”。其实古时的籍贯与现在定义不同。在清代以前,籍与贯各有所指,“籍”是指登记服役的册子,如军籍、匠籍、民籍、商籍、乐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南宋后期 徽州 商籍 教育家 理学 哲学家 朱子 古人 日本
下载PDF
维护商民利益的叶永盛
18
作者 汪庆元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87年第3期94-96,共3页
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岳庙的左边新盖了一座祠堂,这是两浙盐商集资为纪念巡盐御史叶永盛而建立的。叶永盛,字子木,号玉城,安徽泾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任两浙巡盐御史。
关键词 叶永盛 徽商 商人 万历年间 宦官 魏忠贤 九边 商籍 两浙
下载PDF
张之洞和两湖书院
19
作者 朱志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两湖书院创建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是晚清时期具有较大影响的书院之一,在湖北最负盛名,同广东省的“广雅书院”,并称为清代的两大书院。现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对张之洞创建两湖书院的历史背景及其改革情况作初步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学者。
关键词 师范学堂 光绪十六年 改革情况 武昌府 月课 商籍 近代教育史 先圣先师 二斋 山西巡抚
下载PDF
新安商人的研究[續完] 被引量:1
20
作者 藤井宏 傅衣凌 黄焕宗 《安徽史学》 1959年第2期55-70,共16页
本文第一、二、三各章已载《安徽历史学报》第二期;第四、五两章迁载于《安徽史学通讯》总第9号;本期发表第六、七两章,全文刊完。为便于读者查阅,茲将全文七章之目录,附刊于后。
关键词 商籍 徽州商人 两淮 安商 徽商 士大夫 两浙 历史学 明万历 山陕商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