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商隐诗歌的修辞势态——以《燕台》四首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晓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5,共6页
李商隐《燕台》四首辞采繁艳,情致凄迷。从对前人评价的观照开始,以其修辞势态为考察基点,指出《燕台》四首具有明显的抒情特质;其意象之量化分析是理解其感性修辞的关键;其内在结构近乎循环的心灵结构;虚词的使用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情... 李商隐《燕台》四首辞采繁艳,情致凄迷。从对前人评价的观照开始,以其修辞势态为考察基点,指出《燕台》四首具有明显的抒情特质;其意象之量化分析是理解其感性修辞的关键;其内在结构近乎循环的心灵结构;虚词的使用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力。此种阐释对理解义山诗的美学特质多有助益,亦给人以丰富多元的诗学启示和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隐 《燕台》 修辞
下载PDF
试论李商隐与道教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厚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60-62,共3页
李商隐与道教的关系颇为复杂,少年时代有过一段玉阳山隐居学道的经历,视道教为其精神寄托,对道教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又有着理性的批判。而他的学道经历及其对道教典籍的理解则又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商隐 道教 精神寄托 信仰 批判 创作影响
下载PDF
浅论李商隐朦胧诗美学特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晓凤 《甘肃教育》 2019年第8期96-96,共1页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因被卷入'牛李党争'而屡受排挤,爱情之路也一波三折,加之晚唐'凄婉哀怨'的诗风影响,使本就敏感的诗人更加多愁善感,种种境况为李商隐营造了创作朦胧的氛围。李商隐的朦胧诗在诗歌意象的创...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因被卷入'牛李党争'而屡受排挤,爱情之路也一波三折,加之晚唐'凄婉哀怨'的诗风影响,使本就敏感的诗人更加多愁善感,种种境况为李商隐营造了创作朦胧的氛围。李商隐的朦胧诗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上有独到的见解,使诗歌具有别致的朦胧美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隐 朦胧诗 美学
下载PDF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的“只是”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玉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6,共7页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中"只是"的理解对于此诗的解读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的释读有分歧;"只"读音古今不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论证:(1)"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中"只是"的理解对于此诗的解读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的释读有分歧;"只"读音古今不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论证:(1)"只是近黄昏"的"只是"不能理解为正是,只能理解为只不过,但只是。(2)"只"跟"祗、秖"记录的是同一个词,原来读平声;这个词跟"止"本是两个不同的词,"止"读上声,跟"只"是同义词。后来"止"占上风,人们将"只"读成"止",是一种训读现象,于是"只是近黄昏"的"只"读成了上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隐 《乐游原》 “只”的读音 “只是”的训释
原文传递
李商隐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元年正月行踪考述——对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的续辨正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学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54,共9页
通过对李商隐有关文章及其它材料的考证,证实开成五年九月至会昌元年正月,商隐的具体行踪是移家长安、赴陈许幕、暂寓华州幕,从而证明这段期间商隐绝不可能分身作“江乡之游”。
关键词 商隐 行踪 考述 辨正 文章 长安 考证
原文传递
义山无题诗和放翁沈园诗绎说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利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70,共10页
义山无题诗和放翁沈园诗都是诗歌史上有着相当知名度的言情佳作,两者题材类近,有不少带有共相的东西,让人连类比照。然而,其情味、体式和作法之不同却是惊人的。这种现象,可以从李、陆不同的个性气质、师承偏胜、创作范式方面去阐... 义山无题诗和放翁沈园诗都是诗歌史上有着相当知名度的言情佳作,两者题材类近,有不少带有共相的东西,让人连类比照。然而,其情味、体式和作法之不同却是惊人的。这种现象,可以从李、陆不同的个性气质、师承偏胜、创作范式方面去阐释;从诗史演变的层面考究,则是时代风尚影响下,唐宋两代诗人在言情题材上所持的诗学观念、审美风尚之间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题诗 言情 创作范式 诗史 东西 诗学观念 个性气质 共相 现象 审美风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