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啭”题乐府的音乐文学形态
1
作者 韩宁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3期19-24,共6页
以"啭"为题的乐府有《五更转》《春莺啭》《莫才人啭》,从字源来考察,"啭"源于"转",由"转"字的往复、宛转意演化而来。"啭"字出现后也指一种唱法,"啭"的唱法是用"喉... 以"啭"为题的乐府有《五更转》《春莺啭》《莫才人啭》,从字源来考察,"啭"源于"转",由"转"字的往复、宛转意演化而来。"啭"字出现后也指一种唱法,"啭"的唱法是用"喉啭"方式歌唱,重复叠沓,在唐代属"新声",且与"秦声"有相似之处。《五更转》回环往复的特殊结构正是与"啭"唱法相适应的。《春莺啭》以"喉啭"发声为主要特点,其流传甚广,在唐代即已形成了有"莺"就有"啭"定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更转 春莺
下载PDF
从鲁筝作品《莺啭黄鹂》看山东筝的传承与发展
2
作者 李冰 《黄河之声》 2020年第4期7-7,共1页
《莺啭黄鹂》本是一首山东筝的传统小品,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这首小品不断被筝家改编创作,加入一些新的素材,经典的传统作品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得以重现,赋予乐曲新时代的气息及艺术感染力。本文以传统筝曲《莺啭黄鹂》及其改编作品... 《莺啭黄鹂》本是一首山东筝的传统小品,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这首小品不断被筝家改编创作,加入一些新的素材,经典的传统作品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得以重现,赋予乐曲新时代的气息及艺术感染力。本文以传统筝曲《莺啭黄鹂》及其改编作品为线索,从中窥见山东筝这一传统筝派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筝 《莺黄鹂》 赵玉斋 传承
下载PDF
赵玉斋先生及筝曲《莺啭黄鹂变奏》探析
3
作者 赵楚翘 高亮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4期60-61,共2页
赵玉斋,1923年出生,山东郓城人,我国著名的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一代宗师,“中国筝王”。赵玉斋是山东筝派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擅长演奏传统筝曲,而且创作了与时代同行的经典筝曲,作品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创作才能和进取精神。赵先生从事古筝... 赵玉斋,1923年出生,山东郓城人,我国著名的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一代宗师,“中国筝王”。赵玉斋是山东筝派重要代表人物,不仅擅长演奏传统筝曲,而且创作了与时代同行的经典筝曲,作品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创作才能和进取精神。赵先生从事古筝演奏、教育事业六十余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谱写了很多崭新的篇章,引领了中国古筝发展,开创了双手弹筝的技法,使山东筝派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莺啭黄鹂》是一首山东筝派的大板筝曲,是鲁筝大套曲第一大套曲的第三大板第二首,由著名筝家黎连俊先生传谱至赵玉斋先生。《莺啭黄鹂变奏》是赵玉斋先生于五十年代在《莺啭黄鹂》基础上创编而成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本文从赵先生创编方式和乐曲结构出发,结合右手技法和左手作韵特点分析《莺啭黄鹂变奏》在乐曲风格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筝 赵玉斋 黄鹂变奏
下载PDF
敦煌《八啭声颂》藏文写卷的梵藏语法比较研究
4
作者 阿旺嘉措 才让扎西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60,共17页
由《八啭声颂》藏文写卷('jug pa'i sgra brgyad bstan pa'i tshig le'ur byas pa)的结语及《瑜伽师地论手记》(yogācāra-bhūmi-sastra)中的汉文《八啭声颂》写卷的对比可知《八啭声颂》藏文写卷为唐代僧人法成所著... 由《八啭声颂》藏文写卷('jug pa'i sgra brgyad bstan pa'i tshig le'ur byas pa)的结语及《瑜伽师地论手记》(yogācāra-bhūmi-sastra)中的汉文《八啭声颂》写卷的对比可知《八啭声颂》藏文写卷为唐代僧人法成所著,内容为描述梵文或藏文文法,这些是《八啭声颂》的背景情况。然而,《八啭声颂》藏文写卷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文献本身,否则众多的研究只是释读。实际上《八啭声颂》藏文写卷的语文学式的梵藏比较研究非常有价值:它是为数不多的前弘期声明作品之一,由此可以解.决梵藏语法之间的一些历史疑难问题。西方的藏文《八啭声颂》研究应始于Lalou(1939)公开发表了P.t 783的部分内容,Verhagen(1992)曾论及《八啭声颂》藏文写卷“不能判别是在描述梵文文法还是藏文文法”。如果对前弘期声明作品进行语文学式的考察,会发现这一领域到目前为止仍有包括西方学界未能厘清的问题,本文就一些历史存在的学术议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声颂》藏文写卷 名词格尾 树形变化
下载PDF
从“啭喉”看昆曲的发声技巧及渊源 被引量:2
5
作者 康保成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84,共13页
关键词 昆曲 喉” 发声技巧 唐乐 演唱方式 转读 反切 唱法
原文传递
论“喉啭”生律对于西北苦音的发生学意义
6
作者 陈文革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苦音音调的音阶形成经历了口腔生律→律印于器→以耳齐其声→律制变通的过程。苦音音调最迟在汉代,伴随傀儡戏等歌舞戏形式经"阿尔泰蒙古音乐文化圈"传入中原。随着文化交融的深化,作为丝路上的特殊表演方式,人声呼麦和乐器... 苦音音调的音阶形成经历了口腔生律→律印于器→以耳齐其声→律制变通的过程。苦音音调最迟在汉代,伴随傀儡戏等歌舞戏形式经"阿尔泰蒙古音乐文化圈"传入中原。随着文化交融的深化,作为丝路上的特殊表演方式,人声呼麦和乐器呼麦随之进入中原,对中原,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呼麦中泛音声部的第6-12号泛音为框架,形成了西北人民熟悉和热爱的以徵调式为原生主调的苦音音调,最终经整合调归般涉,进入唐宋燕乐二十八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交流 第6-12泛音组 闰(第7号泛音)
原文传递
整合拉邦动作谱及拉邦动作分析对中国唐代<618-907>宴乐《春莺啭》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凤学 《舞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拉邦动作谱 中国 唐代乐舞 《春莺 舞蹈研究
原文传递
“德寿宫舞谱”研究新探——兼及《春莺啭》《响铃舞》舞谱及活态遗存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青弋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9年第1期54-63,共10页
宋末元初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中所记德寿宫"舞谱"为历史断裂的中国宫廷舞蹈留下了一份十分罕见且珍贵的历史文献。对其进行深入考释并使其以活态复现,对于中国和韩国古典舞蹈和舞蹈交流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宋末元初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中所记德寿宫"舞谱"为历史断裂的中国宫廷舞蹈留下了一份十分罕见且珍贵的历史文献。对其进行深入考释并使其以活态复现,对于中国和韩国古典舞蹈和舞蹈交流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探索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寿宫舞谱” 南宋宫廷舞蹈 韩国呈才 《春莺 《响铃舞》
原文传递
笙簧百啭音韵多
9
作者 吉阳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55,共2页
笙是我国最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殷代(公元前1410—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古时称大笙“竿”,小笙为“和”),在春秋末期的《诗经》中也常提到它,如《鹿鸣》篇中的“吹笙鼓簧”,以及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女娲之笙簧”的... 笙是我国最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殷代(公元前1410—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和”的记载,(古时称大笙“竿”,小笙为“和”),在春秋末期的《诗经》中也常提到它,如《鹿鸣》篇中的“吹笙鼓簧”,以及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女娲之笙簧”的记载,此外诸如“赤松吹笙”、“丹蛟吹笙”、“西王吹笙”、“桓帝善笙”、“墨子吹笙”等传说的文字记载都充分说明笙这一乐器的悠久历史和传奇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现力 演奏技法 笙簧 《史记》 口内技巧 民族乐器 簧管乐器 演奏艺术 《诗经》
原文传递
论传统笙曲《春莺啭》
10
作者 张洁萌 《艺术品鉴》 2018年第20期151-152,共2页
笙曲《春莺啭》是由笙演奏家、作曲家王厚臣先生创作的。《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笙独奏《春莺啭》就是根据这一历史记载创作而成。
关键词 笙曲 《春莺
原文传递
不同测试音用于人工耳蜗助听听阈测试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婷 王永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同一人工耳蜗植入者行不同测试音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不同类型测试声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异,旨在增加可用测试音种类。方法采用啭音、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分别对24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青年行声场下助听听... 目的通过对同一人工耳蜗植入者行不同测试音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不同类型测试声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异,旨在增加可用测试音种类。方法采用啭音、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分别对24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青年行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三种测试音顺序按照拉丁方设计原则,采用改良的Hughson-Westlake法测试助听听阈,频率范围为0.25~4kHz;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测试音所得声场下助听听闽测试结果在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3FA(即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和4FA(即500、1000、2000、4000Hz平均听阈)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啭音外,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也可作为声场下人工耳蜗助听后效果评估的测试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窄带噪声 人工耳蜗 助听听阈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常用频率及延伸高频声场测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宇虹 梁力 李永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和比较正常青年人常用频率 (12 5Hz~ 8kHz)与延伸高频 (9~ 16kHz)声场 (啭音 )听阈测试结果的不同特点 ,为延伸高频声场测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一组听力正常青年人 (男 5 2人 ,女48人 )行常用频率及延伸高频... 目的 探讨和比较正常青年人常用频率 (12 5Hz~ 8kHz)与延伸高频 (9~ 16kHz)声场 (啭音 )听阈测试结果的不同特点 ,为延伸高频声场测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一组听力正常青年人 (男 5 2人 ,女48人 )行常用频率及延伸高频声场 (啭音 )听阈测试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听力正常青年男女间声场(啭音 )延伸高频平均听阈 (HFA)、常用频率平均听阈 (CFA)和言语频率平均听阈 (SFA)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测试样本各频率间平均听阈的比较显示 ,延伸高频的测听阈值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大。延伸高频平均听阈 (HFA)、常用频率平均听阈 (CFA)和言语频率平均听阈 (SFA)分别为 17.60 3 1± 6.8679;8.90 62± 2 .5 82 9;5 .80 0 0± 3 .2 2 62 ,相互比较显示 ,前者显著高于后二者 (P <0 .0 1) ,并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延伸高频听阈对常用频率听阈、语言频率听阈损失具有一定的早期预示作用 ,但在临床应用延伸高频声场 (啭音 )的听力测试来评估听力损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声场测试 常用频率 延伸高频 正常青年人
下载PDF
手持式声场型听力筛查仪校准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峥 周子炜 +1 位作者 陈文王 唐晓花 《上海计量测试》 2016年第4期36-38,42,共4页
介绍了现有手持式声场型听力筛查仪的应用范围和工作原理,分析其发出的声学信号如啭声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行的新校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校准实例。
关键词 手持式声场型听力筛查仪
下载PDF
引人入胜的唐代大曲
14
作者 何绵山 《文史杂志》 1993年第6期37-38,共2页
“大曲”是唐代大曲简称,它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西域大曲及法曲的部分内容而产生的。所以称“大曲”,是相对“曲子”或“小曲”而言。大曲的结构比较复杂,常常是小曲的母体,它叙述较复杂的事件,不限于... “大曲”是唐代大曲简称,它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魏以来清乐大曲、西域大曲及法曲的部分内容而产生的。所以称“大曲”,是相对“曲子”或“小曲”而言。大曲的结构比较复杂,常常是小曲的母体,它叙述较复杂的事件,不限于作者个人抒情,叙事和抒情并存,唱歌和跳舞齐呈。大曲联合了许多曲段,但仍然是艺术有机体,它有首有尾,次序井然,同时还具有风格的统一性。因为舞曲是唐大曲的主要部分,所以现在可考的唐大曲无一不配有舞蹈。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舞蹈是高潮部分。大曲的组织大体分三大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曲 清乐 汉魏 大段 演出过程 清商乐 排遍 万舞 吕才 春莺
下载PDF
避暑山庄湖区、平原区亭之美
15
作者 张金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6期26-28,共3页
临水建亭的目的是丰富水景和观赏效果,湖区的亭变化极其丰富,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临水建亭,或一边临水,或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可观水面涟漪,可观碧波荡漾,结合远山近水、树木花草,使整体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开阔胸... 临水建亭的目的是丰富水景和观赏效果,湖区的亭变化极其丰富,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临水建亭,或一边临水,或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可观水面涟漪,可观碧波荡漾,结合远山近水、树木花草,使整体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开阔胸怀,各有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洲亭 澄波叠翠亭 晴碧亭 乔木亭 濠濮间想亭 甫田丛樾亭 水流云在亭
下载PDF
历史上职位最高的音乐家
16
作者 陈辉 《音乐世界》 1993年第12期27-27,共1页
唐明皇李隆基我国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在历史上不仅是一应开明君主,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据史书记载,唐明皇擅长演奏琵琶、横笛、羯鼓等多种乐器,并通晓音律,善于作曲。其作曲手法娴熟、新颖、不拘一格,并大胆创新。吸收了外来... 唐明皇李隆基我国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在历史上不仅是一应开明君主,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据史书记载,唐明皇擅长演奏琵琶、横笛、羯鼓等多种乐器,并通晓音律,善于作曲。其作曲手法娴熟、新颖、不拘一格,并大胆创新。吸收了外来音乐文化。他一生创怍了100余首音乐作品,著名的有《霓裳羽衣曲》、《《春莺啭》、《凌波血》等。堪称著名的器乐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革新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隆基 唐明皇 外来音乐 器乐演奏 春莺 音乐作品 王菲 费城交响乐团 钢琴系 玄宗
下载PDF
唐宫廷讌乐舞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凤学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1,共8页
唐朝(618-907)宫廷讌乐舞研究始于1957年,其主要目的是为寻找失去的舞迹重建唐乐舞文明。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唐宫廷讌乐舞形成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并依据唐传日本之古乐舞谱,重建唐大曲《春莺啭》。据此实例,以拉邦舞谱书写记录全舞,以... 唐朝(618-907)宫廷讌乐舞研究始于1957年,其主要目的是为寻找失去的舞迹重建唐乐舞文明。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唐宫廷讌乐舞形成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并依据唐传日本之古乐舞谱,重建唐大曲《春莺啭》。据此实例,以拉邦舞谱书写记录全舞,以现代科技录制影像。透过文献,再以拉邦及刘凤学动作分析语汇,描述舞者身体"型"之塑造、动作内在企图、动作质感、空间结构等舞蹈元素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综合以上各项文献,建立新的舞蹈文本,提供研究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乐 大曲 春莺 拉邦舞谱 拉邦动作分析 雅乐
原文传递
中韩舞蹈文化交流史概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朴永光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关键词 乐舞文化 韩民族 呈才 唐乐 乡乐 高丽乐 《春莺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舞的“古”与“典”——《中和大雅》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 《舞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0,共2页
2014年,为纪念北京舞蹈学院建院60周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邀请了日本、韩国、宝岛台湾的古典舞者以《兰陵王》、《佾舞》、《春莺啭》等剧目组成了《中和大雅》晚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古” 北京舞蹈学院 《兰陵王》 《春莺 舞者 剧目
原文传递
唐乐舞及其男女角色配定溯源
20
作者 郭丹 《音乐天地》 2014年第12期29-33,共5页
在我国古代诗、乐、舞是不分家的。唐人普遍好乐,音乐是唐代人日常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全民性和普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孕育出唐人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唐乐经过长期中外音乐的融合,保持对自己文化从不保守的态度,对周边国家... 在我国古代诗、乐、舞是不分家的。唐人普遍好乐,音乐是唐代人日常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全民性和普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孕育出唐人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唐乐经过长期中外音乐的融合,保持对自己文化从不保守的态度,对周边国家派来的学习者,唐朝更是张开双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莺 古代诗 软舞 唐代人 唐时 健舞 破阵乐 呈才 乐舞机构 王克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