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统之辩:藏传佛教后弘期戒律传承问题的争论
- 1
-
-
作者
楞本先
-
机构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157,158,共10页
-
文摘
佛教认为戒律是佛教存续的重要基础,梳理藏传佛教不同戒律传承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后弘期藏传佛教高僧对律部经典阐释而起的律统之争及其戒律实践,可以厘清高僧对律部经典的创造性实践和藏传佛教戒律本土化的演进过程。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分别形成了三大戒律传承体系,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班钦传承与喇钦传承者们以受戒程序和授戒资格为焦点,围绕戒律传承的正统性问题展开了持久的争辩,对之后藏传佛教诸宗高僧的戒律受持与宗教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后弘期藏传佛教律统之争的过程与意义置于藏传佛教史的脉络谱系中,理解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同时更容易厘清僧侣受戒程序、授戒资格的规范化问题,从而深化藏传佛教本土化演进中出现的两大律统实践方式相糅合的“适应性策略”之认识。
-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教义阐释
戒律传承
喀且班钦
-
分类号
B946.6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汉藏佛教的交流与融合:汉藏罗汉名号与座次考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张长虹
-
机构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9,151,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清宫收藏藏传佛教罗汉唐卡研究”(项目编号:20 BF09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汉地罗汉的名号和座次多以唐代玄奘译《法住记》为依据。藏文本《庆友譬喻》与《法住记》内容几乎一样,罗汉的座次也相同,但名号、住地和眷属数目不完全相同。在《庆友譬喻》的基础上,西藏发展出众多的十六罗汉礼拜仪轨和祈请法,但最为流行的是喀且班钦和钦·南喀扎所作的十六尊者礼供法,藏地罗汉的名号和图像多源于此,但座次有各种不同的排列。汉地自宋代发展出十八罗汉,但最后两位罗汉的身份不固定,自元以降,多以降龙、伏虎为十八罗汉组合中的最后两位。藏地则以达摩多罗和和尚/布袋和尚加入十六罗汉,构成固定模式。
-
关键词
十六罗汉
礼拜仪轨
玄奘
喀且班钦
钦·南喀扎
-
Keywords
The Sixteen Arhats/Sthaviras
Xuanzang
Sakyasribhadra
Mchims Nam mkha'grags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