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
1
作者 艾尼瓦尔.阿布都热依木 热比也木.吾甫 +2 位作者 玛尔孜亚.阿不力米提 龚佐山 买买提明.苏来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该区系与邻近9个地区的地理成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标本鉴定,确定新疆喀喇昆仑山共有苔藓植物32科、76属、178种(含5变种),其中苔类为7科、8属、11种,藓类25科、6... 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划分,并对该区系与邻近9个地区的地理成分进行了聚类分析。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标本鉴定,确定新疆喀喇昆仑山共有苔藓植物32科、76属、178种(含5变种),其中苔类为7科、8属、11种,藓类25科、68属、167种。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可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北温带成分居主导地位,占该地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1.81%,东亚成分次之,占8.85%,热带成分甚微。地理成分区系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与东部天山苔藓植物区系关系最为接近,与贺兰山密切相关。对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10个样点中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合休和果萨斯苔藓植物分布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 苔藓区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 被引量:11
2
作者 费勇 夏榆 吴玉虎 《中国野生植物》 1990年第2期26-27,共2页
一、环境概况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大致呈东西延伸,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南部边缘,其南侧为克什米尔和羌塘高原,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芜地区。晚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加强了东亚季风环流系... 一、环境概况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大致呈东西延伸,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南部边缘,其南侧为克什米尔和羌塘高原,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芜地区。晚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加强了东亚季风环流系统,高原北部昆仑山区海拔高,降水少,由亚热带半干旱的稀树草原和温带灌木草原景观向寒冷干旱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喀喇昆仑山 西昆仑山
下载PDF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苔藓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买买提明·苏来曼 热西丹·尼格买提 +1 位作者 龚佐山 艾克巴尔·阿布都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29-234,239,共7页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约为北纬33~39°、东经74~83°.是青藏高原西北隅及北部边缘的高山、高原区.作者于2008~2011年多次深入新疆喀喇昆仑山地区的叶城县,对苔藓植物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采集标本3000余份...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约为北纬33~39°、东经74~83°.是青藏高原西北隅及北部边缘的高山、高原区.作者于2008~2011年多次深入新疆喀喇昆仑山地区的叶城县,对苔藓植物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采集标本3000余份.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标本鉴定,确定新疆喀喇昆仑山共有苔藓植物32科、76属和178种(含5变种).其中苔类为7科、8属和11种,藓类25科、68属和167种,包括新疆苔类新记录2种,藓类新记录7种.根据野外调查,新疆喀喇昆仑山苔藓植物带可划分为山前荒漠草原苔藓植物带(1870~3200 m)、山地针叶林苔藓植物带(3200~3600 m)、亚高山灌丛草甸苔藓植物带(3600~4 000 m)、高山草甸苔藓植物带(4000~4 500m)和高寒冻土苔藓植物带(4500~5000 m)5个苔藓分布带,其中山地针叶林苔藓植物带是苔藓植物分布最为丰富的地段.该山区的地理位置、植被类型、气候特点决定了苔藓植物垂直分布格局,而优越的水分条件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 苔藓植物 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新疆
下载PDF
中国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地区莎草科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伟民 阎平 +1 位作者 吴玲 冯元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研究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地区莎草科植物有5属54种,其中地区新记录种6种,含多种属2属,占总属数的40.0%和总种数的81.48%,寡种属3属,其特有现象不明显,植物生活型都为地面芽。其区系成分可划分为2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成... 研究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地区莎草科植物有5属54种,其中地区新记录种6种,含多种属2属,占总属数的40.0%和总种数的81.48%,寡种属3属,其特有现象不明显,植物生活型都为地面芽。其区系成分可划分为2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有3属,占总属数的60.0%,所含种数达66.67%,另一类型为北温带分布型。与邻近地区相比,该地区莎草科与青藏高原共有属数、种相似系数最高,分别达5属和17.55%,这充分说明与青藏高原地区联系最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地区 莎草科 多样性 区系
下载PDF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区类型与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峻 李杰 +4 位作者 付晶 鲍燕妮 马施彤 李巍岳 郭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2-923,共12页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是泛第三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6国交界的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生态区和保护地分布开展研究。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总面积902843.76 km^(...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是泛第三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等6国交界的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生态区和保护地分布开展研究。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总面积902843.76 km^(2),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全球重要的生物地理区域,分布有14个生态区,其中有55处保护地。保护地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组成,主要分布在东喜马拉雅亚高山针叶林、喜马拉雅亚热带阔叶林和东喜马拉雅阔叶林3个生态区内,面积为159063.30 km^(2),占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总面积的17.62%。保护地中有41处国家公园,占保护地总数的74.5%;有25处为多国毗邻,占总数的45.45%。保护地的地理集中指数都大于完全平均分布值(37.796),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其中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不均衡度高于国家公园,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国境内。核密度分析显示中尼边境与中印边境区域的保护地分布集中度高。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各国建立保护地,目前已经形成全球著名的保护地集群带。对于进一步推进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国家公园跨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空间格局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纪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延贵 吴鸿翔 +6 位作者 张亮 程晓敢 陈才 张欲清 任凭 章凤奇 陈汉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5-1418,共14页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对后期侏罗-白垩纪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决定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山前露头区中生代地层分布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盆地覆盖区钻井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盆-山结合带清晰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开展西昆仑山前的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侏罗-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研究,以期揭示晚三叠世的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晚三叠世前陆褶皱冲断带,冲断带根部发育基底卷入构造,锋带发育叠瓦状构造;古生界受逆冲断裂控制,形成一系列的北陡南缓的背斜隆起,冲断带前锋位置与新生代构造前锋位置相近。三叠纪末古地貌形态由于特提斯造山带的强烈隆升,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地貌形态,但是褶皱冲断构造带受地表风化剥蚀作用,背斜核部形成南缓北陡的古隆起,而断层破碎带形成南陡北缓的洼地,是侏罗系发育前的基本地貌格架。早侏罗世受特提斯造山带造山后伸展的影响,西昆仑山前发育4个箕状断陷,控陷断层发育于古造山带一侧;受大型控陷断层的影响,在断陷内部呈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断陷内侏罗系逐渐向北部斜坡超覆。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与早侏罗世断陷叠加形成的古地理格架一直控制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沉积,直到晚白垩世沉积时才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古地貌 沉积作用 晚三叠世 侏罗-白垩纪 西昆仑山
下载PDF
SHARE-Asia自动气象站网络: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气候研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E.Vuillermoz L.Bertolani +4 位作者 C.Smiraglia GP.Verza G.Tartari A.Marinoni P.Bonasoni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4-1253,共10页
Ev-K2-CNRSHARE-Asia计划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沿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脉的监测网络,为气象学和气候研究提供参数,特别是为季风变化、大气化学、冰川学、高海拔湖沼学和古湖沼学等研究,同时也为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坐标。SHARE-Asia计划... Ev-K2-CNRSHARE-Asia计划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沿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脉的监测网络,为气象学和气候研究提供参数,特别是为季风变化、大气化学、冰川学、高海拔湖沼学和古湖沼学等研究,同时也为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坐标。SHARE-Asia计划的一个特殊的目的是发展一套完整的测量系统,以满足不断进步的环境与地球科学;促进当地的技术升级和建设的能力。就像WMO-CEOP和UNEP-ABC一样,SHARE-Asia气象—气候及大气化学观测站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科学计划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E—Asia 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 高地环境研究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8
作者 莫午零 林潼 +3 位作者 张英 易士威 王东良 张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71,共8页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有部分侏罗系和石炭系天然气混入。从柯东1井和柯克亚含油气构造的构造演化、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演化史出发,分析了成藏演化过程,总结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模式,得出其成藏可分为4个阶段:原油初始充注时期、主充油时期、主充气时期和油气调整时期。搞清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该区甩开勘探、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来源 包裹体 构造演化 成藏模式 柯东-柯克亚构造带 西昆仑山
下载PDF
新疆喀拉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辉 范玉海 +4 位作者 廖友运 张少鹏 杨晨 许将 陈瑞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8-1000,共13页
对喀喇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为该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总结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配合镜下鉴定、矿床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矿床... 对喀喇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为该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总结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配合镜下鉴定、矿床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作用,分析成矿期后的构造变形,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含矿建造沉积环境为近陆滨-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矿化带处于石炭系帕斯群灰岩组(a组)上段(含矿泥质灰岩段)上部,区内延伸大于30km,西段发现2条矿化体(Ⅰ-1、Ⅰ-1),东段发现7条矿化体(Ⅱ-1~Ⅱ-7)。单矿化体一般长170~2000m,厚度10~32 m,矿化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矿石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矿化体内含Fe、Al、Ti、LREE、Nb、Ta等多种金属成矿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近陆滨海相沉积型。矿源为古陆源区红土型风化壳,以沉积物重力流和胶体溶液混合流体形式快速搬运,并在近陆滨岸地带以事件沉积作用快速卸载堆积而成。成矿期后,含矿建造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形成了总体呈NWW向展布的断褶带,带内发育的复式-叠加反"S"型褶皱构造构成了区内最特征的控矿构造样式。该带找矿前景好,找矿潜力大,通过进一步的矿产地质工作,有望在该带实现Fe、Al、Ti,尤其是稀有、稀土元素的重要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钛多金属矿化带 石炭系 帕斯群 浅海碳酸盐建造 大黄山 喀喇昆仑山 沉积型矿床
下载PDF
阿拉克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国灿 贾春兴 +5 位作者 朱云海 向树元 林启祥 王青海 安守文 朱耀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马尔争-布青山 构造混杂岩 角度不整合 华力西造山 巴颜喀拉山群 区域构造与演化 高原隆升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下载PDF
新疆其木干剖面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鹃 洪汉烈 +5 位作者 张克信 殷科 徐耀明 邓焰平 陈锐明 闭向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3-932,共10页
为重建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该区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组合类型及显微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新世早期-早中新世中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 为重建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该区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组合类型及显微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新世早期-早中新世中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含少量的蒙脱石,表明以干旱气候为特征;晚中新世中期-早中新世晚期,伊利石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含有少量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指示相对温湿的气候条件;中新世晚期的粘土矿物组分与中新世早期相似,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指示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导;晚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伊利石相对含量降低,而蒙脱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升高,但由于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绿泥石的含量仍然较高,指示古气候仍然以干旱为主导,但相对于中新世而言,这段时期为相对湿润期。以上结果表明,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并且气候经历了干旱-相对湿润-干旱-相对湿润的演化过程,但总体而言,本区中新世比上新世要更为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 中新世-上新世 前陆盆地 粘土矿物 古气候
原文传递
叶城县经济快速发展
12
作者 叶辛 《新疆人大》 2001年第11期47-47,共1页
叶城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全县总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际面积1036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7%,耕地面积73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8%。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煤、油气等矿物资源。县域山林广阔、草场丰富、土地肥... 叶城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全县总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际面积1036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7%,耕地面积73万亩,约占总面积的1.8%。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煤、油气等矿物资源。县域山林广阔、草场丰富、土地肥沃、光热资源充足,给林业、畜牧业和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健康发展 总面积 叶城 喀喇昆仑山 野生动植物 矿物资源 畜牧业 光热资源 耕地面积
原文传递
蓬勃发展的莎车县
13
《新疆人大》 2002年第5期48-48,共1页
莎车县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总面积为8603.0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为62万人,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中农村人口50.4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2001年,全县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488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 莎车县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总面积为8603.0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为62万人,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中农村人口50.4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2001年,全县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488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66302万元;第二产业预计完成9718万元,增长31.1%;第三产业预计完成28468万元,增长12.5%。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国内生产总值 喀喇昆仑山 维吾尔族 农村人口 预计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增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