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的善恶意识问题与道德意识研究
1
作者 王凤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0-151,共2页
新时期 ,大学生道德意识中的善恶意识问题不断变化 ,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道德意识层面深刻阐述善恶本质及其标准的科学把握 。
关键词 大学生 善恶意识 道德意识 善恶价值 高校 德育
下载PDF
论我国现阶段道德价值的导向与调节
2
作者 陈楚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92-98,共7页
我国现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的道德生活中,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和区分现实的道德价值?而对于现实所存在的道德价值又应该作何导向?以及如何进行调节?类似这样一些问题,其实,也是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体系所须着重... 我国现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的道德生活中,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和区分现实的道德价值?而对于现实所存在的道德价值又应该作何导向?以及如何进行调节?类似这样一些问题,其实,也是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体系所须着重解决和加以科学说明的问题。本文愿与关心此类问题的同志共同切磋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体系 我国现阶段 价值导向 道德生活 正确认识 伦理体系 善恶价值 思想体系 道德境界 主导地位
下载PDF
论道德判断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建兵 黄富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断定。道德判断的标准有三:社会道德体系是道德判断的直接性标准,生产力是道德判断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标准则...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断定。道德判断的标准有三:社会道德体系是道德判断的直接性标准,生产力是道德判断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标准则是对二者的整合。道德判断从形式上而言,具有道德指令判断、道德规范判断和道德评价判断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 道德判断 道德冲突 善恶价值
下载PDF
自由意志如何可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清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西方主流学界一方面将自由意志的"随意任性"与外部世界的"随机偶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因此将它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对立起来,结果陷入了价值学维度上的"自由意志"与宇宙观维度上的"... 西方主流学界一方面将自由意志的"随意任性"与外部世界的"随机偶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因此将它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对立起来,结果陷入了价值学维度上的"自由意志"与宇宙观维度上的"决定论"是否相容的假问题而长期找不到答案。其实,作为一种围绕善恶价值展开的自律性人生现象,主体的自由意志本身就同时包含着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两重因素;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也只有在与主体的需要形成关联,具有了重要程度不同的善恶价值之后,才能对主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意志 善恶价值 决定论 因果必然 随机偶然
下载PDF
论意志在道德生活中的能动作用
5
作者 陈楚佳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1期1-6,共6页
人类的道德生活就其根源说来,它深藏于经济事实中。同时,唯物史观道德论则又充分肯定人们的意志在道德生活中的能动作用。正如恩格斯说:“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
关键词 道德生活 能动作用 自由意志 唯物史观 道德论 恩格斯 善恶价值 社会价值 伦理思想 实践理性
下载PDF
廿一世纪是教育世纪
6
作者 霍韬晦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共1页
现代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科技知识的突破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青少年问题和教育问题。社会虽有制度,但这个制度如非由一超越的理性原则支持,或公心支持,反而落在生活层面,由经验意义... 现代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科技知识的突破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青少年问题和教育问题。社会虽有制度,但这个制度如非由一超越的理性原则支持,或公心支持,反而落在生活层面,由经验意义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支持,最后通过投票来裁决行为的正当性,甚至善恶价值的标准,只有把问题恶化。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一世纪 教育问题 善恶价值 个人主义 青少年问题 王船山 治安问题 人的选择 心支 普遍价值
下载PDF
论道德与活动
7
作者 李健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31-38,共8页
道德是一种复杂和奥妙的社会现象。科学地回答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现行的大多数伦理学著作都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是... 道德是一种复杂和奥妙的社会现象。科学地回答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现行的大多数伦理学著作都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人们自身的一种情感、意识和品质。我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也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自身的一种情感、意识、品质的总和,而是人的具有善恶价值的实践一精神的活动。道德的本质不仅仅是人们的思想的社会关系,而是人们的实践—精神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善恶价值 行为规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相互关系 道德规范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关系
下载PDF
现代企业伦理探讨
8
作者 何建国 《经济工作导刊》 1998年第6期35-36,共2页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塑造者,而企业伦理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经营...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塑造者,而企业伦理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体系,也就是指企业的完善员工素质和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伦理 职业伦理 管理伦理 以德为本 道德觉悟 经营伦理 善恶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下载PDF
两类不同性质的善恶是非
9
作者 陈楚佳 《哲学动态》 1987年第5期35-36,共2页
一般说来,道德生活的善恶是非并不具有敌我对抗的性质。然而,道德生活的善恶是非也有质异性与当量性之区别。所谓质异性的善恶是非,表现为善恶价值正逆相反、性质相悖的对立性质;而当量性的善恶是非,则是善恶价值性质相容、只是度量失... 一般说来,道德生活的善恶是非并不具有敌我对抗的性质。然而,道德生活的善恶是非也有质异性与当量性之区别。所谓质异性的善恶是非,表现为善恶价值正逆相反、性质相悖的对立性质;而当量性的善恶是非,则是善恶价值性质相容、只是度量失当的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性质 道德生活 是非 善恶价值 价值性质 特殊性质 异性 当量 相互关联 度量
原文传递
道德定义浅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屈培恒 《道德与文明》 1987年第3期27-29,44,共4页
道德的定义问题,在伦理史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的伦理学家们,或者认为“道德即知识”,或者说道德是“不断发展的感情和观念的复杂组织”、“主观意志的法”,或者把道德看成是“为社会的利益、幸福、安全而尽力的行动”
关键词 人的活动 社会现象 伦理学 现实人 善恶价值 和谐发展 社会道德 道德意识 行动 个人与社会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该重视研究道德个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健 《道德与文明》 1986年第5期37-39,共3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没有道德个性这个领域。在我国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著作中,道德个性这个概念还没有涉及。那么,当前我们是否应该提出道德个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呢?
关键词 道德个性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需要 重视研究 社会生产方式 善恶价值 道德活动 个人道德 社会制约性 现实的个人
原文传递
真理与“现代的谜”——关于《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中的一段话
12
作者 宋人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34,共3页
1844年1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英国社会》一组论文的第一篇——《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历来总是指出这样的问题: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 1844年1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英国社会》一组论文的第一篇——《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历来总是指出这样的问题:神是什么?德国哲学这样回答问题:神就是人。人只需要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卡莱尔 过去与现在 真理 德国哲学 恩格斯 人的本质 康德 善恶价值 菜尔 神学
原文传递
伦理学是什么?
13
作者 江万秀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7-38,共2页
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为人之道的学问,是一门专门教人致善的学问。 道德是通过道德主体的内心感悟而自觉地实行的行为规范及其善恶价值取向。这个道德定义是由“主体性”,“行为规范”和“善恶价值取向”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关键词 伦理学 理想人格 行为规范 善恶价值 道德主体 真善美的统一 最高价值目标 人的个性特征 人之道 有机系统
原文传递
一本富有探索精神的伦理学教材——评介《伦理学通论》
14
作者 宝兴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43,共3页
王小锡,郭广银两位同志所主编的《伦理学通论》一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32万字。这是江苏省一批青年伦理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吸取、创造、探索精神的表现,它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通论》展示出一个... 王小锡,郭广银两位同志所主编的《伦理学通论》一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32万字。这是江苏省一批青年伦理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吸取、创造、探索精神的表现,它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通论》展示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框架,与通常的道德定义有所不同,作者认为,“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其应该不应该的行为规定。”(第63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探索精神 《通论》 人生价值 青年伦理 社会主义道德 善恶价值 理想人格 新的理论体系 集体智慧的结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