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恶价值判断与和谐社会建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2
1
作者 胡贝克 李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和婚姻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但在私家侦探罗伯特·奥德利穷追不舍的调查下,其身份悬疑被侦破,最终被送进疯人院囚禁起来的惊悚故事,体现出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悲剧机制、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性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观。尽管该小说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其追求幸福的伦理道德书写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当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史为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善恶判断 和谐社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论悲剧艺术中的“审美价值直觉”
2
作者 杨林 《湖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6-17,共2页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艺术的伦理传统总的看呈弱化趋势而现代悲剧艺术由于受相对主义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善恶伦理的“超越”几乎到了取消善恶判断的地步,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悲剧艺术的式微为了挽救悲剧这一传统艺术,应确立“审美价...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艺术的伦理传统总的看呈弱化趋势而现代悲剧艺术由于受相对主义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善恶伦理的“超越”几乎到了取消善恶判断的地步,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悲剧艺术的式微为了挽救悲剧这一传统艺术,应确立“审美价值直觉”这一美学概念,以实现美与善在悲剧审美的更高层次上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善恶判断 价值直觉
下载PDF
我的性论观——从古代人性讨论中的问题说起
3
作者 李和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8-64,共7页
在先秦时代,人性问题是个热门话题。诸子百家的性论观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主性同论,一类主性异论。性同论者,以为凡天下人之性,人人相同,性异论者则以为,天下人之性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论点,到了汉代发展为性三品说,于是,天下... 在先秦时代,人性问题是个热门话题。诸子百家的性论观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主性同论,一类主性异论。性同论者,以为凡天下人之性,人人相同,性异论者则以为,天下人之性是千差万别的。这种论点,到了汉代发展为性三品说,于是,天下人性被分为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多层次结构 善恶判断 自觉意识 规范性
全文增补中
道德的底线
4
作者 晓阳 《四川统一战线》 2002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道德底线 以德治国 限制权力 隐身草 善恶判断 荒淫无度 嗟来之食 基本区别 人与动物 是非判断
下载PDF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
5
作者 胡贝克 张玫玫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1,127,共8页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被早期学术界抨击为对道德意识的放纵,除腐蚀社会风气以外,别无任何神圣力量可言。当代学术界在精英文学边缘化和大众文学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重新评价该类型小说时则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认为...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被早期学术界抨击为对道德意识的放纵,除腐蚀社会风气以外,别无任何神圣力量可言。当代学术界在精英文学边缘化和大众文学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重新评价该类型小说时则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认为惊悚小说以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从不同层面折射出该类型小说对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伦理关系的认知及其道德行为的评价,体现出马基雅维里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人性本质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评价准则。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视角探讨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虽然该类型小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反主流伦理的性别叙事为人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文学的镜像作用,为当代通俗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出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 性别伦理叙事 善恶判断 否定与肯定 后世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