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腔中所弘扬的传统善恶报应法律价值观 |
陈思思
李乐凡
|
《法治与社会》
|
2024 |
0 |
|
2
|
实学视阈下拟话本小说善恶报应叙事研究 |
杨宗红
蒲日材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3
|
明代善恶报应观念的强化与社会调控 |
汪维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论中国善恶报应观的形成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
张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5
|
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 |
戴峰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4
|
|
6
|
善恶报应与社会正义——土家族伦理思想系列研究之一 |
胡炳章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善恶报应与道德信仰的确立 |
孙长虹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从善恶报应看三言二拍对官吏的道德期盼 |
杨宗红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的善恶报应与吏治思想 |
杨宗红
蒲日材
|
《贺州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0
|
《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 |
郑春元
|
《蒲松龄研究》
|
2006 |
1
|
|
11
|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善恶报应与社会治疗 |
杨宗红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2
|
《管子》中善恶报应的实现及其意义 |
孙长虹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3
|
善恶报应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
戴峰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4
|
明清话本小说中的善恶报应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杨宗红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5
|
“三世”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 |
林伟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6
|
善恶报应观念性质试探 |
刘道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3
|
|
17
|
《易传》善恶报应思想探析 |
陈京伟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世俗中的童话:《三言》中善恶报应的叙事伦理研究 |
孙长虹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1
|
|
19
|
宋代家训中的善恶报应观及其社会作用 |
景乔雯
|
《阴山学刊》
|
2022 |
1
|
|
20
|
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 |
刘忠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