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游记》中的善恶果报观与“淑世辅化”主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96-99,109,共5页
善恶果报观的影响在明清之际发展到极致,在许多明清小说中都见其渗透痕迹。从《西游记》文本分析,小说的整体框架结构及某些具体章节都以此建构。《西游记》众多人物形象均经过"抑恶向善"的历程,尤其是孙悟空形象更是因"... 善恶果报观的影响在明清之际发展到极致,在许多明清小说中都见其渗透痕迹。从《西游记》文本分析,小说的整体框架结构及某些具体章节都以此建构。《西游记》众多人物形象均经过"抑恶向善"的历程,尤其是孙悟空形象更是因"性恶"而受惩戒,再因"抑恶向善"到臻于至善,修成了正果。我们根据《西游记》小说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再结合前人于《西游证道书》《西游原旨》中的多处点评,可以进一步挖掘与探讨《西游记》以善恶果报而"淑世辅化"的小说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善恶果报 淑世辅化 小说主题
下载PDF
善恶果报观在《儒林外史》中的“冷静”体现
2
作者 廖悰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41-44,共4页
受善恶果报观影响,我国古代小说多有劝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尤其在明清小说中更是如此。大多明清小说比较直露地宣扬善恶果报观,而《儒林外史》却表现得相对"冷静",甚至还有嘲讽的文笔。这反映了吴敬梓较为复杂的创作心理:一方... 受善恶果报观影响,我国古代小说多有劝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尤其在明清小说中更是如此。大多明清小说比较直露地宣扬善恶果报观,而《儒林外史》却表现得相对"冷静",甚至还有嘲讽的文笔。这反映了吴敬梓较为复杂的创作心理:一方面受当时社会盛行的民俗文化影响,不自觉地在文中体现着劝善惩恶的立场;另一方面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持批判态度,对善恶果报观也进行着一定程度的怀疑与嘲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果报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创作心理
下载PDF
善恶因果报应律与信仰重建
3
作者 李金莹 《哲学进展》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善恶因果报应律曾在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中,作为一种道德信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现代伦理秩序的混乱,人们越发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导致道德信仰缺失。本文从实然与应然角度分析善恶因果报应律作为道德信仰的合理性,并... 善恶因果报应律曾在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中,作为一种道德信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现代伦理秩序的混乱,人们越发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导致道德信仰缺失。本文从实然与应然角度分析善恶因果报应律作为道德信仰的合理性,并认为要规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需要道德信仰——善恶因果报应律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善恶果报 合理性 信仰重建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
4
作者 李丹玉婷 《神州》 2019年第12期6-6,共1页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善恶探究方面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高中生视角出发,结合《西游记》创作背景,对作品中善恶标准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作品中百姓和统治者善恶标准,对作者善恶观念展开深入探究,希...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善恶探究方面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高中生视角出发,结合《西游记》创作背景,对作品中善恶标准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作品中百姓和统治者善恶标准,对作者善恶观念展开深入探究,希望加强对作品深刻内涵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善恶标准 善恶果报
下载PDF
追随佛陀的“思”路——读刘朝霞《思与果:佛家业力论的现代阐述》
5
作者 邓子美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58,共10页
刘朝霞《思与果:佛家业力论的现代阐述》是近年难得的佛学佳作,尤其在只看手机不读书的年头。本文在力推该书阐述的佛家对主体行为(业)评估体系及其背后思路的同时,也尝试着介绍、运用社会学的行为评估体系及其思路,这对推动佛学与社会... 刘朝霞《思与果:佛家业力论的现代阐述》是近年难得的佛学佳作,尤其在只看手机不读书的年头。本文在力推该书阐述的佛家对主体行为(业)评估体系及其背后思路的同时,也尝试着介绍、运用社会学的行为评估体系及其思路,这对推动佛学与社会学研究深入或不无意义,也希望对读者作者皆有启发。两条思路虽在根本上有异,但面对同一问题分析的结论或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处,通过对话交流当可彼此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力论 社会行为 善恶果报 佛典研究 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