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述评
1
作者 倪愫襄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3期39-43,共5页
善恶评价的性质和善恶评价的真理性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现代西方伦理学界对此问题也多有探讨。对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深化善恶评价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善恶评价 善恶评价的性质 善恶评价的真理性
下载PDF
善恶评价的标准与社会进步的标准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愫襄 《东南学术》 2000年第1期60-63,共4页
善恶评价的标准是判断道德行为或观念善恶的标准。社会进步的标准则既包含物的尺度,又包含人的尺度,不仅包含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含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善恶评价的标准与社会进步的标准并不存在二律背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并... 善恶评价的标准是判断道德行为或观念善恶的标准。社会进步的标准则既包含物的尺度,又包含人的尺度,不仅包含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含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善恶评价的标准与社会进步的标准并不存在二律背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并不否认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之间的分离,但这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评价 社会进步 标准 二律背反 道德
下载PDF
论善恶评价的真理性
3
作者 倪愫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由于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 ,我们能否在善恶评价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曾受到置疑。而仅仅通过沟通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与一致 ,还无法解决善恶评价的真假问题 ,必须结合拓展真理问题上的视野与内涵 。
关键词 逻辑 实践 善恶评价 事实评价 价值 真理性
下载PDF
论善恶评价的性质
4
作者 倪愫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共6页
善恶评价是一定主体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性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认识的活动。善恶评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评价活动 。
关键词 善恶评价 价值判断 道德评价
下载PDF
论教育现象的善恶评价方式
5
作者 王本陆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教育现象的善恶评价方式●王本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缺乏认真的思考,并因此影响了对教育善恶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因而,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探讨,努力寻求恰当、正确的教育善恶评价方式,在当前具有现实意... 论教育现象的善恶评价方式●王本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缺乏认真的思考,并因此影响了对教育善恶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因而,对教育善恶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探讨,努力寻求恰当、正确的教育善恶评价方式,在当前具有现实意义。一在伦理学上,有两种常见的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善恶评价 评价方式 教育效果 教育动机 道德价值
全文增补中
从2012年国产电影看善恶评价的多元性
6
作者 郭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4期66-68,共3页
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观念也呈现出日益融合的状态。这种趋势被反映在最新的文化符号——电影当中。2012年的国产电影中,文化观念多元性最主要的呈现是善恶评价的多元性。这也说明中国电影,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观念也呈现出日益融合的状态。这种趋势被反映在最新的文化符号——电影当中。2012年的国产电影中,文化观念多元性最主要的呈现是善恶评价的多元性。这也说明中国电影,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来分析善恶评价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评价 多元性 民族情感 法律
下载PDF
论善恶标准的合理确立
7
作者 倪愫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善恶评价标准 主体性原则 普遍化原则 科学化
下载PDF
善恶观探微
8
作者 蒋兆年 《学海》 1993年第6期26-31,共6页
善与恶是伦理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对这个问题作过有益的探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资料。今天,在加强道德建设的新时期,重新探讨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本文试就有关善恶观的若... 善与恶是伦理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对这个问题作过有益的探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资料。今天,在加强道德建设的新时期,重新探讨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本文试就有关善恶观的若干问题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恶 善与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建设 善良意志 思想家 西方伦理学 道德主体 善恶评价 道德评价
下载PDF
试论鲁迅道德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史志谨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60-65,共6页
气魄宏伟的道德评判,是鲁迅伦理实践的一个主要内容。研究鲁迅的伦理思想与实践,很有必要对鲁迅道德评价的对象、特点、形式、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鲁迅道德评价的对象问题。所谓道德评价,就是对于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所作... 气魄宏伟的道德评判,是鲁迅伦理实践的一个主要内容。研究鲁迅的伦理思想与实践,很有必要对鲁迅道德评价的对象、特点、形式、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鲁迅道德评价的对象问题。所谓道德评价,就是对于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所作的判断和评论。人们从道德角度把人类的行为分为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是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人类的道德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但不同道德行为的价值大小极不相同。高尚的道德行为能影响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流传百世而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道德行为选择 道德评判 不道德行为 非道德行为 善恶评价 伦理实践 内心信念 道德规范体系 社会舆论
下载PDF
“国进民退”争议的伦理缘由及伦理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桂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国进民退"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界关注的经济热点之一,由于学者的产权伦理偏好不同、对"国进民退"社会效用的善恶评价标准不同,因此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国进民退"争议现象实质上是国有企业... "国进民退"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学界关注的经济热点之一,由于学者的产权伦理偏好不同、对"国进民退"社会效用的善恶评价标准不同,因此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国进民退"争议现象实质上是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利益矛盾纠葛在伦理上的折射。这一争议虽然干扰了人们对改革形成的原有思想共识,但其积极意义体现在它警醒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警醒我们政府的转型升级比企业的转型升级更为迫切,警醒学者研究如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更有价值,警醒民营业主在道德上深刻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善恶评价 道德反省 伦理效用
下载PDF
体制转型与道德进步
11
作者 张铭 胡勇 《实事求是》 2001年第6期25-27,35,共4页
关键词 道德进步 善恶评价 为道 个别 反映 中道 本质 社会 体制转型 体现
下载PDF
试论道德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2
作者 周钊和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以德治国 党风廉政建设 道德建设 价值导向作用 自律作用 善恶评价作用
下载PDF
商业广告入门与揭秘(下)
13
作者 苗泽华 《河北企业》 1998年第2期23-25,共3页
一、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广告道德什么是道德呢?"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内得于己指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个人的意识形态、善恶评价标准等的形成,而外施于人... 一、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广告道德什么是道德呢?"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内得于己指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个人的意识形态、善恶评价标准等的形成,而外施于人是一种调整着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现象,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被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进行善恶评价的准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道德文化,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源动力。广告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宣传 广告道德 生存与发展 中华民族 道德文化 善恶评价标准 准则规范 社会实践 意识形态 职业道德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下的普世价值
14
作者 陈菲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5期271-272,共2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大论战,承认其存在和否认其存在观点针锋相对,激烈论战。这种源自西方的“普世价值论”,其逻辑起点是“自由”、“民主”、“人权”等抽象价值观或理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大论战,承认其存在和否认其存在观点针锋相对,激烈论战。这种源自西方的“普世价值论”,其逻辑起点是“自由”、“民主”、“人权”等抽象价值观或理念,而实现这种理念的根本途径是经济上的私有化(去国有化)和自由市场、政治上的权力分立以及文化上的多元化。正是由于有这个逻辑存在,使得“普世价值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披上了一层道德善恶评价的色彩。为此,我们要回顾和援引恩格斯对于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分析批判来辨析普世价值的真正内涵和普世价值的普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2008年 “自由” “民主” 自由市场 权力分立 善恶评价
下载PDF
论教师的职业道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凯娟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8期144-144,共1页
究竟什么是道德呢?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既表现为道德心理和意识现象,又表现为道德行为和活动现象。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直接影响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道德心理 善恶评价 活动现象 行为标准 教师队伍 爱岗敬业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
16
作者 王锁娥 查培轩 《理论导刊》 1988年第6期5-8,共4页
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中有两翼内容.一是对经济关系的探讨,一是对思想政治关系(包括伦理道德)的探讨.这两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因此,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依靠社... 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中有两翼内容.一是对经济关系的探讨,一是对思想政治关系(包括伦理道德)的探讨.这两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因此,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伦理道德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关系 善恶评价 人类社会 思想政治 分析研究 信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社会舆论
下载PDF
论道德与真善美的统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卓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道德认识 伦理关系 道德理想 道德观念 道德客体 善恶评价 道德生活 道德规范 道德主体 经济结构
下载PDF
社会道德现状初探
18
作者 孙晓玲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第9期8-9,共2页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在道家老庄那里,道德是个哲学范畴。“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是对“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心,并按照自然规则办事。《...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在道家老庄那里,道德是个哲学范畴。“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是对“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心,并按照自然规则办事。《道德经》五十一章讲:“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孔子主张“道之以德”,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和等。“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辞海》对“道德”的定义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今天,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 道德现状 “道德” “道之以德” 人的行为 善恶评价 《道德经》 哲学范畴
下载PDF
品行与学识关系谈
19
作者 潘建中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品行 学识 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 善恶评价标准 道德规范 道德范畴 言行一致
下载PDF
网络论(续完)
20
作者 刘冬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0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三、布局、细节——创作的第二阶段(17)上节所讲的是3纬络,是创作生命开始时期——胚胎时期,着重点是研究创作的意蕴。再一下点,就是着重研究虚构,也就是研究胚胎到“人”的发展的规律,仍然没有分娩,所以仍可说是创作准备时期;还没发展... 三、布局、细节——创作的第二阶段(17)上节所讲的是3纬络,是创作生命开始时期——胚胎时期,着重点是研究创作的意蕴。再一下点,就是着重研究虚构,也就是研究胚胎到“人”的发展的规律,仍然没有分娩,所以仍可说是创作准备时期;还没发展到书写阶段。也就是说,艺术离不开想象和虚构。是真幻的奇(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美丑 道德评价 善恶评价 人性 道家 创作者 假说 文学创作 二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