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佛教夏鲁派祖师布顿大师及其著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冀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32-39,共8页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 布顿仁钦朱(1290—1364)通称布顿,元人译为卜思端,他是西藏佛史里在佛学方面一位极有名的人物,他对西藏佛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著述。可以说他是萨班以后,宗喀巴以前,最大的一位佛教学者。他有不少知名弟子,其中有的曾做过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老师。他死后,在夏鲁寺形成了他的活佛转世系统,他的学说由其弟子和转世后辈继承下来。他在佛教教义上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治势力方面,却从不涉足。本文拟对他的生平和著述作一概要论述,并对他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地位给以适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鲁派 宗喀巴 佛教学者 仁钦 丹珠尔 夏鲁寺 佛教教义 教法 经论 宁玛派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
作者 马志秀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年第9期185-185,211,共2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曾长时间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强迫让学生去接受知识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与思维能力,造成了课堂氛围乏味无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激发兴趣 善教法 结合实际
下载PDF
藏族著名佛教大师布敦及其《善逝教法史》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润年 《法音》 1988年第3期23-25,共3页
布敦(Bu Ston)是我国减族佛教界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他于藏历第五饶迥金马年(1290)出生于后藏的夏卜麦(Shabsmad)地方,原名仁钦朱(Rin chen grub),布敦是一个别称,意为“子教师”。其父名喇嘛坚赞贝桑波(BL... 布敦(Bu Ston)是我国减族佛教界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他于藏历第五饶迥金马年(1290)出生于后藏的夏卜麦(Shabsmad)地方,原名仁钦朱(Rin chen grub),布敦是一个别称,意为“子教师”。其父名喇嘛坚赞贝桑波(BLama rgyalmthan dpal bzang po),亦称帕教(Pha ston),意为“父教师”。据藏文史籍记载,布敦大师生性平和、谦恭、聪颖。五、六岁时,即随从母亲学习文化和读诵佛经,对所学教法能过目不忘。七岁时,向大菩提粗普瓦(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 夏鲁派 普瓦 佛教界 饶迥 仁钦 学识渊博 父名 贡噶 后藏
原文传递
“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瑾 《神州》 2012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充分阐明了现行教育的主体。对于目前的小学教育,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当今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那么...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充分阐明了现行教育的主体。对于目前的小学教育,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当今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那么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太传统。在教学中就应该随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兴趣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兴趣教学”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教学 于学习 钻教材 教法
下载PDF
《拉萨宗教会议僧诤记》导言
5
作者 戴密微 耿昇 《敦煌学辑刊》 1981年第1期132-150,共19页
一九三二年,已故的俄罗斯学者E·奥贝米莱发表了他对《善逝教法史》一书英译文的第二部分。这是一部有关印度和西藏佛教史的书籍,于十四世纪(一三二三年)由西藏学者布顿撰写成书。该书讲的是在吐蕃王(赞普)主持下的汉僧和印度僧侣... 一九三二年,已故的俄罗斯学者E·奥贝米莱发表了他对《善逝教法史》一书英译文的第二部分。这是一部有关印度和西藏佛教史的书籍,于十四世纪(一三二三年)由西藏学者布顿撰写成书。该书讲的是在吐蕃王(赞普)主持下的汉僧和印度僧侣之间在吐蕃举行的一次大辩论会,布顿这样分析了当时的情节①:那时正是乞黎苏笼腊赞执政年间,即公元八世纪。布顿认为这位君主是一位唐朝公主的儿子②,从童年时代就派人到唐朝去寻求佛经文献,他派遣的使者们领回了一位'和尚',也就是说一位汉僧③。稍后,他的另一位使者在唐朝得到了一位和尚关于‘坐禅’方面的教诲:这里当然指的是瑜伽的作法,汉僧则称之为禅,这一作法当时在唐朝盛行一时。但是,在吐蕃定居下来的摩诃衍和尚也在那里赢得了日益众多的弟子,其成员已形成了吐蕃佛教的多数。但因为他只教授一种过甚的'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衍 教法 拉萨宗教会议 西藏佛教史 乞黎苏笼腊赞 唐朝盛 奥贝 莲华 赞普 寂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