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飞 查官金 邹辉文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302-2303,2338,共3页
目的分析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情况,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将未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 目的分析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情况,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将未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的44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的52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21.37%)高于对照组(27.17%),P<0.05;观察组复发率(1.92%)低于对照组(13.6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高于对照组(9.09%),但P>0.05。结论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有利于减少病情复发的情况,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除的意义及方法
2
作者 马艳飞 张伟峰 丁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评估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时,喉返神经后方食道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报道1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分析中央区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17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出喉返神经后方... 目的:评估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时,喉返神经后方食道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报道1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分析中央区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17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出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有转移,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右侧喉返神经后淋巴结转移和甲状腺癌直径>1 cm,腺体包膜外侵袭,多灶性甲状腺癌和同侧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时通常关系密切。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腺体包膜外侵袭,癌灶直径较大,甲状腺癌多发灶,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时应将中央区喉返神经后方的淋巴结一起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 喉返神经后方
下载PDF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骁诚 丁金旺 +4 位作者 彭友 张煜 张卧 潘钢 罗定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 RLN,右颈VI-2亚区)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右侧或双侧PTC患者40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LN-pr RLN转...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 RLN,右颈VI-2亚区)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收治的右侧或双侧PTC患者40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LN-pr RLN转移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408例PTC右颈VI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9.02%,其中右VI-1亚区(右颈中央浅层)为46.32%,右VI-2亚区为16.67%。单因素分析右VI-2转移与性别、年龄、右侧癌灶大小及数目、被膜侵犯、右VI-1转移及转移灶大小、右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右VI-2转移与右侧癌灶大小、被膜侵犯、右颈VI-1转移、右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ROC显示:年龄<35.5岁、右侧癌灶>0.85 cm、右颈VI-1亚区转移淋巴结>1.5个、右颈VI-1亚区淋巴结转移灶>0.45 cm、右颈侧区转移淋巴结>0.5个来预测LN-pr RLN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585、0.787、0.788、0.725、0.719。结论当患者是男性、年龄<35.5岁、右侧癌灶>0.85 cm、被膜侵犯、右颈VI-1亚区转移淋巴结>1.5个、右颈VI-1亚区淋巴结转移灶>0.45 cm、右颈侧区转移淋巴结>0.5个时,需常规行LN-pr 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危险因素 颈淋巴结清扫术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侯建忠 张颖超 +4 位作者 邓先兆 郭伯敏 康杰 樊友本 伍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24例行右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PT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22.64%)病人存在LN-prRLN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PTC的LN-prRLN转移(22.64%)。当肿瘤直径≥1 cm、被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时,更应注重LN-prRLN清扫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特征预测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芳 欧笛 徐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检查对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右叶或双叶切除+右侧LN-prRLN清扫术的PTC患者135例,其中LN-prRLN转移患者29例(LN-prRLN转移组),无LN-prRLN转移患者106例(无LN-prRLN转移组),分析两组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与LN-prRLN转移的关系。结果LN-prRLN转移组与无LN-prRLN转移组在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 cm、包膜受累、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BRAFV600E基因突变及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显示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相关(OR=5.916、6.571,均P=0.001)。结论超声检查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情况,其中右侧颈部第Ⅵ组肿大淋巴结或右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对预测LN-prRLN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丁金旺 时晶晶 +3 位作者 彭友 郑卫军 周天晗 潘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病灶大小与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7例PTC,通过PSM分析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与LN-prRLN转移的相关性,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匹配前后右侧病灶大小均与LN-prRLN转移个数正相关(P<0.001)。右侧病灶大小预测LN-prRLN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744,当取0.85 cm为界值时,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72.00%。结论右侧病灶大小是预测PTC患者LN-pr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右侧病灶>0.85 cm时,建议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倾向性得分匹配 病灶大小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单思维 刘从兵 +2 位作者 魏伟 袁方 胡春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 目的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CT)患者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s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特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右叶或双叶PTC患者,共158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LN-prRLN转移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转移组(n=34)和对照组(n=124)。比较2组临床和声像图特征,分析与LN-prRLN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PTC患者的LN-prRLN转移率为21.52%(34/158)。LN-prRLN转移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多灶性、喉前淋巴结及右侧喉返神经前方淋巴结(lymph nodes an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arRLN)转移情况、超声显示肿瘤接触被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肿瘤直径、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情况均与LN-prRLN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ROC曲线显示预测LN-prRLN转移的右肿瘤直径的最佳截断值为12.7 mm,ROC曲线下面积(AUC)=0.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和72.9%。结论PTC患者中,对于右侧叶肿瘤直径≥12.7 mm、包膜浸润、喉前淋巴结及LN-arRLN转移,应进行预防性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超声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宏存 李良 +4 位作者 江鸣 张军 姚宝忠 姜友 廖理芳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以喉返神经为界,分为Ⅵ-A区(...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以喉返神经为界,分为Ⅵ-A区(浅层)与Ⅵ-B区(深层,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分析右侧中央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结果 98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右侧Ⅵ-B区淋巴结转移(1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肿瘤大小(x2=12.864,P<0.001)、肿瘤包膜侵犯(x2=16.354,P<0.001)、右侧Ⅵ-A区淋巴结是否转移(x2=16.065,P <0.001)、肿瘤数量(x2=15.593,P<0.001)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x2=21.098,P<0.001)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无关(均P>0.05).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为2.5个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0%、70.00%,AUC为0.754,Youden指数为0.406.结论 对于PT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多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均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时需行Ⅵ-B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淋巴转移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原文传递
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文新 颜守义 +3 位作者 王波 张立永 李文锦 黎世雄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0-283,297,共5页
目的探讨PTC右侧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111例PTC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PTCVIb区RLN后方VIb2... 目的探讨PTC右侧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111例PTC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PTCVIb区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浸润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11例PTC中71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3.96%;VIb区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总清扫数(2.720±2.037),转移率为27.03%(30/111),均低于VIb1区(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VIb2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及VIbl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b1区淋巴结转移是VIb区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右侧WC患者VIb区RLN后方VIb2区淋巴结转移率高.清扫有利手术的规范性及彻底性,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神经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90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天晗 吴凡 +6 位作者 陆凯宁 赵玲倩 潘钢 彭友 张煜 周力 罗定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的9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手术的9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分别纳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被膜侵犯、多灶性等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时间序列,分为训练组(n=595)和验证组(n=312)。运用Logistic回归及分类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法、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变量选择,并构建LN-prRLN转移的预测模型。结果分类树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敏感度为33.00%,特异度为97.78%,准确率为86.89%;随机森林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敏感度为57.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2.77%;支持向量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4,敏感度为27.00%,特异度为83.19%,准确率为86.39%;梯度提升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度为72.00%,特异度为89.49%,准确率为87.90%。结论LN-prRLN转移预测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中梯度提升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机器学习算法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中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福强 安玉胜 +3 位作者 任忠峰 彭丽 秦中平 白凤祥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981-984,共4页
目的 研究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至2015年间初治的305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央区(喉返神经前方Ⅵa区、喉返神... 目的 研究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至2015年间初治的305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央区(喉返神经前方Ⅵa区、喉返神经后方Ⅵb区)转移率及临床病例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5例 cN0期PTMC 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加双侧中央区清扫或右侧腺叶切除加同侧中央区清扫,肿瘤中位直径为6.75 mm.中央区总转移率为35%,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1.1%.患者男女性别、年龄〈45岁、肿瘤直径≥0.8 cm、双侧多发病灶、有被膜侵犯,Ⅵa转移淋巴结≥3,均为PTMCⅥb区转移的相关风险因素(χ2值分别为6.913、4.241、4.517、5.185、12.400、34.745, P均〈0.05).结论 由于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以及术前对中央区转移评估存在不足,故对于肿瘤≥0.8 cm、多发病灶、存在被膜侵犯及右中央区浅层淋巴结转移个数≥3的尤其是男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应包括喉返神经后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