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作”:中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初探
1
作者 陈美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40-41,48,共3页
面对中年级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情景,笔者通过降低习作要求,增强学生写作信心;随文练笔,激发写作兴趣;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爱上习作;发表习作,体验成功喜悦等实践,使学生乐写、会写,从而变"习作"为"喜作"。
关键词 兴趣 练笔 鼓励 喜作
下载PDF
让学生从“厌作”到“喜作”
2
作者 许平伟 《教育艺术》 2019年第11期17-17,共1页
习作本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所谓言为心声,表达的过程应该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释放与抒怀。但不管是在教室这片静静的空间,还是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孩子们对作文就是如此真实地抗拒,不爱写作文,作文课成了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那么,如何激... 习作本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所谓言为心声,表达的过程应该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释放与抒怀。但不管是在教室这片静静的空间,还是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孩子们对作文就是如此真实地抗拒,不爱写作文,作文课成了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呢?于是,在从厌作到喜作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故事一:看,大眼瞪小眼——让快乐和表达在这里相遇冬日的下午,孩子们有序地在操场中间集合。"老师,亦量不走了。"有学生在叫了。走到他跟前,果然这个人像钉在那儿一样,一动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课 兴趣 喜作 如何激发 言为心声
下载PDF
如何让“习作”变为“喜作”
3
作者 李洁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11期39-41,共3页
要让中学生作文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变“习作”为“喜作”,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角色”:做“向导”,引导学生自己走路;做“朋友”,在商量中因势利导;做“教练”,指导学生自己练习;做“... 要让中学生作文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变“习作”为“喜作”,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角色”:做“向导”,引导学生自己走路;做“朋友”,在商量中因势利导;做“教练”,指导学生自己练习;做“读者”,学会欣赏和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教学 喜作
原文传递
介翁画语
4
作者 刘秉贤 《中国书画》 2022年第9期I0003-I0030,共28页
余平生事画,已逾六旬,偶有闲暇,喜作随笔。文不论古今,句任由长短。但有山穷水尽之困惑,岂无寐里得句之窃喜。年积月累,逾百十则,纳为小集,曰“介翁画语”。聊以律己,无意诫人。未免有狂放不羁处,而一己之见,留待高人指引,有赖日后完善。
关键词 狂放不羁 一己之见 喜作 困惑
下载PDF
《创建大道迎祥宫碑》与元代关中大道教
5
作者 赵超 赵晓赫 《碑林集刊》 201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陕西是道教创教和发展的重要基地①。自老子于公元前488年入秦②,为函谷关关令尹喜作授《道德经》开始,道教与陕西结缘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这其中,西汉前期赖以治国的'黄老之术',东汉末季张鲁以神道设教割据巴蜀汉中的'五... 陕西是道教创教和发展的重要基地①。自老子于公元前488年入秦②,为函谷关关令尹喜作授《道德经》开始,道教与陕西结缘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这其中,西汉前期赖以治国的'黄老之术',东汉末季张鲁以神道设教割据巴蜀汉中的'五斗米道',魏晋兴起而于唐代大行其道的'上清派'、'楼观道',特别是宋金之交蓬勃兴盛的'全真道'等,都对陕西乃至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往论及陕西道教,常以上述阶段与教派为研究重点,而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拓展,与新的文物与文献资料的相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神道设教 重点 研究 楼观 教派 喜作 基地 结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