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3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树中一株特异产喜树碱内生真菌Aspergillus niger GP3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魏巍 高雪霞 +4 位作者 徐铖 安昊 屈保玉 顾成波 袁肖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97-501,共5页
目的:从喜树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产喜树碱潜力的菌株,为获得喜树碱提供一条新的药源途径。方法:从喜树根皮分离内生真菌,综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对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有... 目的:从喜树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产喜树碱潜力的菌株,为获得喜树碱提供一条新的药源途径。方法:从喜树根皮分离内生真菌,综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MS/MS)法对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学对其特异性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内生真菌GP3具有产喜树碱的化学性质,其菌落圆形、黑褐色、中心凸起、边缘呈纤毛状,经ITS序列比对,该菌与Aspergillus niger ITS序列相似性为99%。结论:GP3是一株具有产喜树碱潜力的内生真菌菌株,鉴定为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喜树碱
下载PDF
抗癌药物喜树碱的超声辅助PEG400绿色提取工艺研究
2
作者 徐铖 魏巍 +2 位作者 屈保玉 顾成波 袁肖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建立使用表面活性剂PEG400结合超声辅助从喜树种子中提取抗癌药物喜树碱的绿色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喜树碱的溶解度的考察,确定适合喜树碱提取的表面活性剂及其最佳浓度,同时对提取过程中的液料比、超声功率、超... 目的:建立使用表面活性剂PEG400结合超声辅助从喜树种子中提取抗癌药物喜树碱的绿色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喜树碱的溶解度的考察,确定适合喜树碱提取的表面活性剂及其最佳浓度,同时对提取过程中的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果:采用13%的PEG400水溶液结合超声提取喜树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超声功率540W、超声时间90min、温度25℃,在此条件下的喜树碱提取率为1174.59μg/g。结论:使用PEG400水溶液成功提取了喜树种子中的喜树碱,喜树碱的提取率为1174.5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 提取 喜树碱
下载PDF
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吴镇江 刘建军 +4 位作者 白翔宇 杨茂凡 樊文海 王攀 杨钧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对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2种药物的ADE报告数据。... 目的对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2种药物的ADE报告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联合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进行信号挖掘,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相关ADE报告14738份,其中伊立替康11483份,托泊替康3255份。伊立替康的ADE报告性别以男性为主,托泊替康以女性为主;两药的使用患者年龄均主要集中于45~<75岁。共检测出847个信号,累及24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伊立替康检测出565个信号,累及24个SOC,主要集中于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等;报告频数最多的ADE为腹泻,信号强度最大的ADE为胆碱能综合征。托泊替康检测出282个信号,累及22个SOC,主要集中于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报告频数较多的ADE为死亡和贫血,信号强度最大的ADE为发热性骨髓再生障碍。伊立替康的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外周感觉神经病、脂肪性肝炎等ADE和托泊替康的虹膜萎缩、视网膜变性、玻璃体积血等ADE均未在各自说明书中提及。结论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ADE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临床上应重点监测;伊立替康所引起的胆碱能综合征应引起关注。除此之外,使用伊立替康的患者还应关注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外周感觉神经病、脂肪性肝炎、蛋白尿等ADE,使用托泊替康的患者应加强眼器官疾病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 伊立替康 托泊替康 胆碱能综合征 虹膜萎缩 视网膜变性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载喜树碱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崔芸菲 张沛雯 +3 位作者 侯俊玲 马家宝 王运丽 梅婷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RNA合成,阻止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这种化合物具有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差、毒性较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纳米技术可以有效...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复制和RNA合成,阻止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这种化合物具有结构不稳定、溶解性差、毒性较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使用纳米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喜树碱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抗氧化药物可以消除肿瘤微环境中氧化应激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并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将抗氧化纳米材料作为喜树碱的运输载体,形成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制剂,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抗氧化和抗肿瘤的联合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载喜树碱的抗氧化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抗氧化纳米药物 药物传递系统 肿瘤治疗
下载PDF
甘草酸、姜黄素和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
5
作者 冯丽珍 黄锦平 +7 位作者 刘胜君 王瑶 黄冬怡 黄婷婷 廖伟菊 邓润芳 黄兴振 靳荣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8-607,共10页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 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HCPT-NPs,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尺寸合适,稳定电荷,高载药量的GA/CUR/HCPT-NPs;并对优化出来的GA/CUR/HCPT-NPs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分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表征和微观形态观察,并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和HCPT含量大小。结果:得到的最优处方为去离子水体积30 mL,二甲基亚砜(DMSO)1 min内滴入去离子水,制备温度为40℃,确定GA、CUR、HCPT投药量分别为6.00 mg、10.03 mg、5.01 mg;测量GA/CUR/HCPT-NPs粒径为(146.37±0.15)nm,且带较高的稳定电荷-(34.43±0.77)mV,PDI为0.157±0.0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观察到GA/CUR/HCPT-NPs是类球形或球形,并且均匀分布;1HNMR、DSC、XRD等证明了成功自组装成稳定的GA/CUR/HCPT-NPs,并且在7 d内4℃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HCPT的载药量分别为57.19%、39.17%和3.07%。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的反溶剂沉淀法结合透析法成功制备尺寸合适、均匀分布的GA/CUR/HCPT-NPs,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姜黄素 甘草酸 无载体绿色纳米递药系统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透明质酸-甘氨酸-喜树碱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6
作者 宋帅恒 杜昊洋 +3 位作者 磨莲清 陈续含 包乌日罕 林锋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9期2332-2336,共5页
目的 合成透明质酸-甘氨酸-喜树碱聚合物胶束(HA-Gly-CPT胶束),并且评价该胶束的质量,初步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甘氨酸将透明质酸与喜树碱连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其结构;直接溶解法制备HA... 目的 合成透明质酸-甘氨酸-喜树碱聚合物胶束(HA-Gly-CPT胶束),并且评价该胶束的质量,初步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甘氨酸将透明质酸与喜树碱连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其结构;直接溶解法制备HA-Gly-CPT胶束,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Zeta电位,并考察胶束的稳定性;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外观;透析法研究其pH响应性体外释放;MTT法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结果确定两亲性聚合物成功合成;HA-Gly-CPT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79.86±4.15)nm,Zeta电位为(-20.17±0.52)mV,在酸性介质中(pH 5.0),HA-Gly-CPT在48 h喜树碱释放度达到50%。MTT实验结果表明HA-Gly-CPT胶束对正常细胞L929生长无影响,而50 μg·mL^(-1)HA-Gly-CPT胶束对肿瘤细胞MCF-7生长抑制率高于80%。结论 成功合成了两亲性聚合物,并制备质量良好且具有pH响应的HA-Gly-CPT胶束。体外实验证明HA-Gly-CPT胶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PH响应 喜树碱
下载PDF
基于喜树碱-环糊精主客体作用的超分子纳米药物的制备
7
作者 曹辰辉 孙长瑞 姚锡矿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4期333-341,369,共10页
为改善喜树碱药物的水溶性差和在生理条件下容易开环导致抗肿瘤效果显著降低的问题,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喜树碱和β-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自组装超分子纳米药物,并探索了不同加水速度和聚喜树碱的聚合度对自组装纳米药物构建的影... 为改善喜树碱药物的水溶性差和在生理条件下容易开环导致抗肿瘤效果显著降低的问题,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基于喜树碱和β-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自组装超分子纳米药物,并探索了不同加水速度和聚喜树碱的聚合度对自组装纳米药物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单体和引发剂的比例,得到聚合度分别为5,10和20的聚喜树碱;同时,设计并合成了带有叠氮基的β-环糊精,利用高效的Click反应将环糊精接枝到透明质酸的末端,从而得到末端接枝β-环糊精的透明质酸。最后,通过喜树碱和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超分子纳米药物。自组装水滴加速度慢有利于形成分散均匀的颗粒。这为今后纳米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纳米药物 透明质酸 主客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喜树碱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树蕾 刘昕昕 +1 位作者 胡志伟 王子铭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对恶性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已开发出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等临床用药。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缺陷是水溶解度低、结构稳定性差、毒副作用强,因而相应的结构修饰策略也随着药物开...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对恶性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已开发出伊立替康、拓扑替康等临床用药。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缺陷是水溶解度低、结构稳定性差、毒副作用强,因而相应的结构修饰策略也随着药物开发的进程而逐渐迭代。作者以提高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药效为目的,从结构修饰策略角度综述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发展过程,着重总结2015年以来在各种策略指导下喜树碱类衍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后期喜树碱类抗肿瘤新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结构修饰 抗肿瘤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铁蛋白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结肠癌活性的研究
9
作者 刘玉娇 杨静 +3 位作者 罗静远 李雪 周四元 刘道洲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用铁蛋白(ferritin,Fn)包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制备羟基喜树碱铁蛋白包合物(hydroxycamptothecin@ferritin,HCPT@Fn),增加HCPT的溶解性,提高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用透析法制备HCPT@Fn;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检测HCPT... 目的用铁蛋白(ferritin,Fn)包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制备羟基喜树碱铁蛋白包合物(hydroxycamptothecin@ferritin,HCPT@Fn),增加HCPT的溶解性,提高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用透析法制备HCPT@Fn;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检测HCPT@Fn的粒径及Zeta电位;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测HCPT@Fn中HCPT的载药量;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活死细胞染色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考察HCPT@Fn对人结肠癌细胞(human colon cancer cells,HT-29)的毒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CPT@Fn在HT-29细胞内的蓄积;用溶血实验及HE染色实验初步考察HCPT@Fn的安全性。结果用透析法制备的HCPT@Fn的粒径为148.4 nm,Zeta电位为−34.4 mV,载药量为37.46%;HCPT@Fn能大量蓄积于HT-29细胞中,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在设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HCPT@Fn均未造成明显的溶血,HCPT@Fn对小鼠正常组织无明显破坏性。结论HCPT@Fn能够显著增加HCPT的溶解性,提高抗结肠癌活性并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铁蛋白 包合物 结肠癌 化疗
下载PDF
两种10-羟基喜树碱碳酸酯的合成及其抗结肠癌活性研究
10
作者 王维 陈家美 +3 位作者 贺欢欢 刘静 杨俊 梁光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2期3235-3239,共5页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10-羟基喜树碱新型衍生物。方法 以4-氨基丁醇为起始原料,羟基端通过酯化反应与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保护,N端进一步与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反应后,再分别与10-羟基喜树碱、7-乙基-10-羟基喜树碱反应得到两种碳...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10-羟基喜树碱新型衍生物。方法 以4-氨基丁醇为起始原料,羟基端通过酯化反应与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保护,N端进一步与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反应后,再分别与10-羟基喜树碱、7-乙基-10-羟基喜树碱反应得到两种碳酸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HR-MS、^(1)H-NMR、^(13)C-NMR表征确认。以伊立替康为阳性对照,采用CCK8法测试它们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5/Taxol、HCT-8/V、HCT-116/5-FU)、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的抑制活性。HPLC初步分析衍生物在不同pH下的稳定性。结果 两种碳酸酯类衍生物对五种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来源于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衍生物对HCT-15/Taxol、HCT-8/V、HCT-116/5-FU等结肠癌耐药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非耐药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IC_(50)分别为2.56、2.70、1.42 μmol·L^(-1)。其对HCT-8/V、HCT-116/5-FU的选择指数(SI)也优于阳性对照伊立替康。在pH 1.0下,该衍生物3 h内可稳定在70%左右,4 h后急剧下降到10%以下;在pH 7.4下,12 h内可稳定在80%~90%。结论 来源于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碳酸酯衍生物可作为抗结肠癌药物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衍生物 结肠癌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对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1
作者 叶竹钦 《海峡药学》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研究10-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为后续的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实验组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其中低氧组以100μmol·L^(-1) CoCl 2溶液,低氧诱导24 h,使A... 目的研究10-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为后续的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实验组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其中低氧组以100μmol·L^(-1) CoCl 2溶液,低氧诱导24 h,使A549细胞产生上皮-间质转化。通过MTT细胞毒性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形态学显微观察HCPT对A549细胞的形态、迁移能力、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MTT实验测得HCPT作用于A549细胞24 h后的IC 50=75.284μmol·L^(-1);HCPT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并且细胞的间质形态特征得到显著抑制甚至是逆转。结论10-羟基喜树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非小细胞肺癌 氯化钴低氧诱导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改变检测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含量 被引量:18
12
作者 祖元刚 赵春建 +2 位作者 付玉杰 李庆勇 李春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41-1444,共4页
建立了改变检测波长测定喜树种子中喜树碱和 10 羟基喜树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TechspheseODSC18(4.6mm× 2 5cm ,5 μm)色谱柱 ,以水∶乙腈 =3∶7(V/V)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 ,2 5℃下检测。检测波长 :0~ 8min时为 2 6 6... 建立了改变检测波长测定喜树种子中喜树碱和 10 羟基喜树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TechspheseODSC18(4.6mm× 2 5cm ,5 μm)色谱柱 ,以水∶乙腈 =3∶7(V/V)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 ,2 5℃下检测。检测波长 :0~ 8min时为 2 6 6nm ,8~ 2 0min时为 2 5 4nm。结果表明 :喜树碱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92 % ,RSD值 1.4 0 % ;羟基喜树碱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9% ,RSD值 1.34%。此方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碱 羟基喜树碱 喜树碱 提取 检测波长 喜树种子
下载PDF
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阎秀峰 王洋 +2 位作者 于涛 张玉红 殷丽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英国HPLCTechnology公司的TechsphereODS柱 (25cm×4.6mmID ,5μm) ,流动相乙腈 -水 (体积比4∶6) ,流速1.0mL·min -1,检测波长254nm ,柱温25...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喜树叶片中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采用英国HPLCTechnology公司的TechsphereODS柱 (25cm×4.6mmID ,5μm) ,流动相乙腈 -水 (体积比4∶6) ,流速1.0mL·min -1,检测波长254nm ,柱温25℃ ,进样量10μL ;样品制备方法以61 % (φ)乙醇为溶剂 ,50℃下超声提取喜树叶粉10min;HPLC法测定喜树碱的含量 ;该法的RSD为2.5% (n=6) ,平均回收率为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喜树 叶片 喜树碱 分析 生物碱 抗癌药物 生物碱
下载PDF
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91
14
作者 杨时成 朱家壁 +1 位作者 梁秉文 杨昌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为提高喜树碱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制备了该药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体外和体内喜树碱的浓度。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dln=1968... 目的:为提高喜树碱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制备了该药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体外和体内喜树碱的浓度。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为dln=1968nm,载药量为48%,包封率为995%,表面带有负电荷,在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体外释药符合Weibul方程。以喜树碱溶液为对照组,Poloxamer188包衣的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小鼠脑、心、肝、脾、血浆、肾和肺中的分布显著增加。结论: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对提高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固体有质纳米粒 靶向性 抗癌药
下载PDF
喜树碱(CPT)与10—羟基喜树碱(HCPT)的抗肿瘤活性与毒性比较 被引量:29
15
作者 周军 樊亦军 +2 位作者 陈定南 梁灼 杨婉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ip),CPT的LD_(50)为65.7±11.3mg/kg,HCPT为149.6±29.7mg/kg。“等毒性”剂量的HCPT对腹水型肝癌(HepA)、艾氏腹水癌(EAC)及肉瘤180(S_(180))小鼠的抗癌作用强于CPT。二药均能抑制HepA细胞DNA、RNA合成及... 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ip),CPT的LD_(50)为65.7±11.3mg/kg,HCPT为149.6±29.7mg/kg。“等毒性”剂量的HCPT对腹水型肝癌(HepA)、艾氏腹水癌(EAC)及肉瘤180(S_(180))小鼠的抗癌作用强于CPT。二药均能抑制HepA细胞DNA、RNA合成及膜的核苷转运。CPT及HCPT对HepA小鼠的治疗比分别为2.5和25,HePT对小鼠的骨髓毒性明显低于C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抗肿瘤作用 毒性
下载PDF
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王洋 戴绍军 阎秀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8-1122,共5页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树种——喜树中所含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观察了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喜树碱含量的影响。喜树幼苗叶片的喜树碱含量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 (光照强度降低 )而增加 ,但严重遮荫的 (光强为全光照的 2 0 % )在... 喜树碱是我国特有树种——喜树中所含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观察了光强对喜树幼苗叶片喜树碱含量的影响。喜树幼苗叶片的喜树碱含量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 (光照强度降低 )而增加 ,但严重遮荫的 (光强为全光照的 2 0 % )在处理后期 (75 d)喜树碱含量降低。叶片的喜树碱产量 (喜树碱含量与叶片生物量乘积 )在处理初期 (30 d)随光强减弱而缓慢地略有增加 ,处理后期 (45 d以后 )随光强的减弱而有明显增加 ,但光强低于全光照的 6 0 %以后喜树碱产量迅速下降。喜树碱的增加可能是喜树幼苗通过次生代谢过程对不良环境 (遮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喜树 喜树碱
下载PDF
滤光膜对喜树幼苗叶片生长和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戴绍军 王洋 +1 位作者 阎秀峰 马梅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875,共7页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树种 ,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抗癌作用而闻名。通过用黄色、红色、蓝色 3种滤光膜对温室栽培的喜树幼苗进行遮光处理 ,研究了不同光照环境下喜树幼苗叶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喜...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树种 ,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抗癌作用而闻名。通过用黄色、红色、蓝色 3种滤光膜对温室栽培的喜树幼苗进行遮光处理 ,研究了不同光照环境下喜树幼苗叶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喜树碱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 30 d的遮光过程中 ,红膜和蓝膜遮光明显导致幼苗叶片生物量降低 ,黄膜遮光下幼苗叶片生物量在处理后 2 5 d才表现明显降低。不同滤光膜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先降低然后升高 ,遮光幼苗的叶绿素 a/ b明显低于日光幼苗。幼苗日最大净光合速率的顺序是 :日光 >黄膜 >红膜 >蓝膜。处理后第 2 0天 ,不同滤光膜下幼苗的光饱和光合速率 (Amax)、光饱和点 (Is)、光补偿点 (Ic)、最大表观量子效率 (AQYmax)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日光幼苗。处理后第 10天至第 30天 ,遮光幼苗叶片喜树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日光下幼苗 ,以蓝膜下幼苗的喜树碱含量最高。蓝膜和黄膜下幼苗的喜树碱产量在后期处理中显著高于日光下幼苗 ,蓝膜下幼苗喜树碱产量在第 30天最高 ,是日光下幼苗的 2 .4 9倍。红膜下幼苗的喜树碱产量在第 10天后与日光下幼苗差异不显著。通过滤光膜遮光促进喜树碱在幼苗叶片中的积累 ,提高了叶片喜树碱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滤光膜 生物量 叶绿素含量 光合作用 喜树碱含量
下载PDF
喜树碱囊泡的研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栾立标 朱家壁 +1 位作者 余卫平 卫开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研制喜树碱囊泡。方法 以司盘和胆固醇为主要膜材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喜树碱囊泡。用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和构造 ,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 ,HPLC法测定含量并用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其对小鼠S180肉瘤的抗癌活性。结果 研... 目的 研制喜树碱囊泡。方法 以司盘和胆固醇为主要膜材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喜树碱囊泡。用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和构造 ,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 ,HPLC法测定含量并用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考察其对小鼠S180肉瘤的抗癌活性。结果 研制的喜树碱囊泡为与脂质体相似的单室双分子层微型囊泡 ,平均粒径为 ( 5 65± 6)nm。平均包封率为 61%。抑瘤率为 76 1% (P <0 0 5 ) ,给药后小鼠体重分别为空白组和溶液组的 92 7% (P >0 0 5 )和 13 4 7% (P <0 0 5 )。结论 本文首次研制出单室双分子层喜树碱囊泡 ,其粒度小且分布均匀 ,包封率较高 ,抗癌活性较强 ,并能降低喜树碱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 形态 粒度分布 包封率 抗癌活性 喜树碱
下载PDF
喜树愈伤组织诱导及喜树碱的产生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冬艳 赵心清 +2 位作者 于放 白凤武 安利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喜树碱是继紫杉醇后又一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物性抗癌药 .利用喜树的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出喜树愈伤组织 ,在SH培养基上 (附加 5mg/L的NAA及 0 2mg/L的 6-BA ,3 0 g/L的蔗糖 )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有根的分化 ,用TLC法能鉴定其中含有喜树碱 ,用H... 喜树碱是继紫杉醇后又一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物性抗癌药 .利用喜树的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出喜树愈伤组织 ,在SH培养基上 (附加 5mg/L的NAA及 0 2mg/L的 6-BA ,3 0 g/L的蔗糖 )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有根的分化 ,用TLC法能鉴定其中含有喜树碱 ,用HPLC法确定其喜树碱的含量最高可达到0 0 0 2 4 5% ,为原植株的 1 / 2 0 .在Hela细胞的抗癌实验中 ,喜树愈伤组织乙醇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植物细胞培养 抗癌活性 愈伤组织 培养基 山茱萸目
下载PDF
匀浆法提取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史伟国 祖元刚 +2 位作者 赵春建 杨磊 李佳慧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喜树果和喜树叶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得率分别为... 以喜树果和喜树叶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喜树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5%的乙醇,匀浆时间为8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喜树果和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得率分别为0.0801%和0.0679%。将该法与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常温冷浸提取、水浴振荡提取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匀浆提取具有得率高、时间省等优势,是一种高效提取喜树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浆法 喜树 喜树 喜树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