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崔军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通过对喜马拉雅碰撞带构造单元划分和组成的研究,从俯冲和碰撞带前缘加积作用、深层底辟和热隆扩展作用及岩石圈深部物质流动——“回流”作用等3个方面阐明了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构造演化,提出了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构造演化模式——渐进式... 通过对喜马拉雅碰撞带构造单元划分和组成的研究,从俯冲和碰撞带前缘加积作用、深层底辟和热隆扩展作用及岩石圈深部物质流动——“回流”作用等3个方面阐明了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构造演化,提出了喜马拉雅碰撞带的构造演化模式——渐进式陆内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碰撞带 热隆扩展 构造演化 碰撞
下载PDF
川西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带岩浆碳酸岩的地幔源区特征——Pb-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世洪 侯增谦 +5 位作者 袁忠信 谢玉玲 费红彩 尹淑苹 衣龙升 杨志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9-677,共9页
对形成于大陆碰撞带内的川西碳酸岩进行了详细的Pb-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川西碳酸岩具有非常负的ε_(Nd)值(-3.2~-18.7)和高的(^(87)Sr/^(86)Sr)_i值(0.706020~0.707923),以及较宽的^(207)Pb/^(204)Pb值(15.362~15.679)... 对形成于大陆碰撞带内的川西碳酸岩进行了详细的Pb-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川西碳酸岩具有非常负的ε_(Nd)值(-3.2~-18.7)和高的(^(87)Sr/^(86)Sr)_i值(0.706020~0.707923),以及较宽的^(207)Pb/^(204)Pb值(15.362~15.679)和^(208)Pb/^(204)Pb值(38.083~39.202)的特征,明显不同于世界上由非造山作用形成的碳酸岩。它们的Sr-Nd、Pb-Pb、Sr-Pb和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大多数碳酸岩来源于EMⅠ与EMⅡ之间的一种混合地幔,与元古宙不同质量比的深海/陆源沉积物和下覆的似MORB由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的再循环有关,而少数碳酸岩则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结果。此外,通过动力学背景分析可以得出,富集地幔EMⅠ与EMⅡ之间的熔融产生了川西碳酸岩以及同时代的富钾岩浆岩,这种熔融可能是由于印度大陆板片与扬子大陆板片俯冲引起的新生代软流圈物质的上涌产生的,并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始新世—渐新世分界线的从转换压扭变形向转换张扭变形的转变过渡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碳酸岩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 Pb—Sr—Nd同位素 地幔源区特征 动力学背景 四川西部
下载PDF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董树文 武红岭 +1 位作者 刘晓春 薛怀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迄今为止,非撞击型超高压变质作用均发生在陆陆碰-撞造山带,这在东半球许多地点已被证实。超高压变质岩石以含柯石英和金刚石包体的榴辉岩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石为代表,形成的温压环境为650~800℃,2.6~3.5 GPa。研究证明大多数超高压岩... 迄今为止,非撞击型超高压变质作用均发生在陆陆碰-撞造山带,这在东半球许多地点已被证实。超高压变质岩石以含柯石英和金刚石包体的榴辉岩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石为代表,形成的温压环境为650~800℃,2.6~3.5 GPa。研究证明大多数超高压岩石原岩是陆壳火山—沉积岩系,因此推断大陆深俯冲作用曾经发生。而超高压岩石现今又出露地表或浅表,意味着它们又从深部折返至地表。陆壳岩石深俯冲和折返机制已成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但认识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是陆壳俯冲的深度到底多大可以形成超高压岩石?是什么机制使其发生深俯冲而又折返到浅表?本文通过世界上出露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碰撞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探讨非规则边界的碰撞引起的构造附加压力对超高压岩石形成的影响作用。模拟计算表明,大陆板块的早期碰撞,会引起碰撞附近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平均压力较周围增大了5~9倍),构造压力在超高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35%。由此推测,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可能为 65~80 km。为此本文提出超高压岩石新成因模式——大陆点碰撞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力学基本原理,也符合地质记录和地质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超高压岩石并非沿碰撞造山带全线存在,而是出现某些特定部位。本文提出喜马拉雅山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陆点碰撞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 喜马拉雅碰撞带 力学分析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强震孕育过程相关性的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兰喜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4期73-73,共1页
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作用,两大板块的汇聚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帕米尔碰撞带,欧亚板块在这一碰撞带承受了印度板块的强... 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作用,两大板块的汇聚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帕米尔碰撞带,欧亚板块在这一碰撞带承受了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作用。全国GPS地壳运动观测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的研究结论,基于国家攀登计划建立的全国GPS网21点的复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动力学解释 孕育过程 华北地区 喜马拉雅碰撞带 强震 印度板块 挤压作用
下载PDF
缅甸弧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特征
5
作者 王晓山 刁桂苓 +1 位作者 冯向东 杨雅琼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30-30,共1页
缅甸弧作为印度板块的东边界,印度板块在此俯冲到缅甸板块之下。缅甸弧代表了主喜马拉雅碰撞带与安达曼弧的转换地带,是特提斯构造体系正向碰撞和侧向走滑的转换部位。同时缅甸弧地震带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 缅甸弧作为印度板块的东边界,印度板块在此俯冲到缅甸板块之下。缅甸弧代表了主喜马拉雅碰撞带与安达曼弧的转换地带,是特提斯构造体系正向碰撞和侧向走滑的转换部位。同时缅甸弧地震带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源地震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川滇及西藏东部的地震活动可能与缅甸北部的地震带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显然受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缅甸 震源机制 空间分布 喜马拉雅碰撞带 印度板块 特征 构造体系
下载PDF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w7.8级地震的孕震构造背景和特征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静 纪晨 +4 位作者 张金玉 张培震 曾令森 李占飞 王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640-2655,共16页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1505年木斯塘M w^8.2级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内,是自1950年察隅M w^8.4级地震以来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上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为更好地理解这次地震,本文综述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背景、断裂组合构成和几何形态、历史强震分布和破裂范围、现代小地震活动性特征、强震孕育的基本模式、震间加载和同震位移的空间互补性.在简单介绍同震破裂的断面初始解基本特征基础上,初步讨论了这次尼泊尔地震与喜马拉雅带特征型地震的关系,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比较,以及低角度逆冲地震破裂的地表出露和对区域地震危险趋势的指示意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 尼泊尔Mw7.8级地震 低角度逆冲型地震 构造背景 强震孕育模式
原文传递
Ductile deformation within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in Nyalam area,Southern Tibet 被引量:20
7
作者 LIU XiaoBing LIU XiaoHan +4 位作者 LELOUP P.H. MAHEO G. PAQUETTE J.L. ZHANG XinGang ZHOU XueJ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6期3469-3481,共13页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ystem(STDS) is a flat normal fault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UHCS) below from the Tethyan Sedimentary Sequence(TSS) above.Timing of deformations related to the ...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ystem(STDS) is a flat normal fault that separates the Upper Himalaya Crystalline Sequence(UHCS) below from the Tethyan Sedimentary Sequence(TSS) above.Timing of deformations related to the STDS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 collision zone.The Nyalam detachment(ND)(~86°E) locates in the middle portion of STDS(81°-89°E).Dating of deformed leucocratic dykes that are most probably syntectonic at different depth beneath the ND,allow us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deformation.(1) Dyke T11N37 located ~350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 emplaced at 27.4± 0.2 Ma;(2) Dyke T11N32 located ~140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 emplaced at 22.0±0.3 Ma;(3) T11N25 located within the top to the north STD shear zone,~150 m structurally below the ND,emplaced at 17.1±0.2 Ma.Combining ND footwall cooling history and T11N25 deformation temperature,we indicate a probable onset of top to the north deformation at ~16 Ma at this location.These results show an upward younging of the probable timing of onset of the deformation at different structural distance below the ND.We then propose a new model for deformation migration below the ND with deformation starting by pure shear deformation at depth prior to ~27.5 Ma that migrates upward at a rate of ~ 0.3 mm/a until ~18 Ma when deformation switches to top to the north shearing in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shear zone(STDsz).As deformation on the ND stops at 14-13 Ma this would imply that significant top to the North motion would be limited to less than 5 Ma and would jeopardize the importance of lower channel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碰撞带 塑性变形 聂拉木地区 西藏南部 地质意义 序列 结晶 藏南拆离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