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雾裂解制备球形LSM阴极材料用于SOFC电池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良良 罗凌虹 +4 位作者 吴也凡 徐序 石纪军 程亮 黄祖治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2,37,共5页
采用超声喷雾裂解技术(UPS)在800℃合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La0.7Sr0.3MnO3(LSM)。采用XRD、SEM研究了LSM的物相和晶型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产物为钙钛矿结构La0.7Sr0.3MnO3,合成的LSM粉末粒度在1~10μm之间,比表面为... 采用超声喷雾裂解技术(UPS)在800℃合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La0.7Sr0.3MnO3(LSM)。采用XRD、SEM研究了LSM的物相和晶型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产物为钙钛矿结构La0.7Sr0.3MnO3,合成的LSM粉末粒度在1~10μm之间,比表面为3.9m2/g-1。合成的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的球形中空结构,球形颗粒表面排列许多凸起条纹。按照YSZ∶LSM之间的比例为3∶7时合成的LSM浆料,用作SOFC燃料电池阴极,最大电流为1900 mA·cm-2,比固相法合成阴极材料高800 mA·cm-2。通过电化学阻抗研究表明,喷雾裂解制备的LSM粉体具比固相法合成的粉体有更低的电阻(10Ω·cm2),可以提高氧气吸附反应的三相界面,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A0.7SR0.3MNO3 超声喷雾裂解
下载PDF
喷雾裂解法制备掺氟氧化锡导电薄膜
2
作者 曾涛 王硕 +3 位作者 冯诗乐 施玮 陈云霞 苏小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9-492,共4页
以单丁基三氯化锡、氟化铵、无水甲醇、超纯水为原料制备反应热喷涂液,采用高温喷雾裂解工艺在玻璃基底上制备氟掺杂氧化锡(FT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氟掺杂浓度对所制备FTO透明导电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透明导电薄... 以单丁基三氯化锡、氟化铵、无水甲醇、超纯水为原料制备反应热喷涂液,采用高温喷雾裂解工艺在玻璃基底上制备氟掺杂氧化锡(FT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氟掺杂浓度对所制备FTO透明导电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基底温度500℃、掺杂浓度24 atom%、锡前体浓度0.5 M、喷涂次数60次及醇水比2:1,对应的透明导电玻璃方块电阻R_(sh)=11.3Ω/sqr,可见光区平均透光率T_(ave)=77.80%,品质因数Ф_(TC)=7.2×10-3/Ω,评估指标均接近商品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裂解 FTO 方块电阻 透光率 品质因数
下载PDF
动力电池用纳米LiCoPO_4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玲 章冬云 +1 位作者 刘艳 常程康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研究了动力电池用5V纳米正极材料磷酸钴锂(LiCoPO4)的喷雾裂解合成技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中使用喷雾干燥法获得前驱体,通过高温裂解等一系列手段获得LiCoPO4纳米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Co... 研究了动力电池用5V纳米正极材料磷酸钴锂(LiCoPO4)的喷雾裂解合成技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中使用喷雾干燥法获得前驱体,通过高温裂解等一系列手段获得LiCoPO4纳米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CoPO4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裂解温度是影响LiCoPO4合成的主要因素,650℃以上温度煅烧获得纯相LiCoPO4.纯相LiCoPO4的电化学性能不甚理想,而掺杂Fe元素部分取代Co能够提高LiCoPO4的初始容量和循环性能,使得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钴锂 正极材料 喷雾裂解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双氧水和退火温度对WO_3薄膜光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彭德权 杨鑫 +5 位作者 姜春萍 陈金伟 张艳辉 郝金玲 康洪 王瑞林 《纳米科技》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WO3粉体合成的W络合离子作为前驱液,超声喷雾热裂解法(USP)制备出WO_3薄膜,研究前驱液中H_2O_2添加量、薄膜沉积温度和薄膜退火温度对WO_3薄膜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UV-vis和光电流光谱(IPCE)等对薄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 以WO3粉体合成的W络合离子作为前驱液,超声喷雾热裂解法(USP)制备出WO_3薄膜,研究前驱液中H_2O_2添加量、薄膜沉积温度和薄膜退火温度对WO_3薄膜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UV-vis和光电流光谱(IPCE)等对薄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USP制备的WO_3薄膜为单斜相且沿(200)晶面优势生长;前驱液中双氧水量的增加导致WO_3薄膜禁带宽度(E_g)增加;薄膜的平带电位(Vfb)在-0.27^-0.05V之间(vs.SCE,pH=7),且掺杂浓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在0.1M的Na_2SO_3溶液中,薄膜的IPCE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随H_2O_2量的减小IPCE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超声 光电化学 制氢 光电流转化效率
下载PDF
溶剂成分对于火焰合成YSZ颗粒的影响
5
作者 周雄 孔文俊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56-1959,共4页
本文采用火焰喷雾裂解法(FSP)合成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微纳颗粒,研究了溶剂成分对合成的颗粒形态及粒径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生成的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获得的颗粒晶型均为四方相(t相).采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时,除生成... 本文采用火焰喷雾裂解法(FSP)合成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微纳颗粒,研究了溶剂成分对合成的颗粒形态及粒径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生成的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获得的颗粒晶型均为四方相(t相).采用蒸馏水作为溶剂时,除生成亚微米的球形致密颗粒外,还有许多微米大小的破壳形态颗粒生成.采用乙醇作溶剂时,仅有亚微米大小的球形致密颗粒生成。采用乙醇和2-乙基己酸(2-EHA)混合物作溶剂时,生成的颗粒粒径呈现双峰分布;既生成了球形致密的亚微米大颗粒,又观察到有絮状形态的纳米颗粒生成.实验发现合成颗粒的粒径受乙醇和2-EHA的配比控制.随着混合溶剂中2-EHA含量增加,亚微米大颗粒逐渐减少,纳米颗粒逐渐增多,本文对其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雾裂解 YSZ 溶剂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