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大道的解说——《庄子》以风喻道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朱任飞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78-83,共6页
在整部《庄子》中,作者围绕着对其根本哲学观念“道”的表述,通过对远古有关风的神话传说的继承、改造和发展,进一步创造出以风喻道的独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赋予风这一自然界的自然状态以非同寻常的文化蕴含。以风喻道的更深潜、... 在整部《庄子》中,作者围绕着对其根本哲学观念“道”的表述,通过对远古有关风的神话传说的继承、改造和发展,进一步创造出以风喻道的独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赋予风这一自然界的自然状态以非同寻常的文化蕴含。以风喻道的更深潜、更本质的内涵乃是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心灵和灵魂的对话,体现了作者对于大通的深情企慕和热烈追求。《庄子》以风喻道为后世志士一展怀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上古神话传说 文化考察 喻道 甲骨卜辞 《齐物论》 人与自然 《山海经》 神话——原型批评 古代宗教
下载PDF
隐匿的对话: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与中国古代文本
2
作者 邱业祥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86-92,共7页
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尽管是一篇纯正的基督教喻道文学,却具有一种充分的中国处境化色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既与传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形成隐秘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批判中的肯定,又与明清文学和故事中的寻亲情节模式... 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尽管是一篇纯正的基督教喻道文学,却具有一种充分的中国处境化色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既与传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形成隐秘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批判中的肯定,又与明清文学和故事中的寻亲情节模式构成互文本性的呼应,最后又通过文末的评点“企真子曰”来实现基督教化的转换,将原本用以彰显和训导儒家父系家庭组织中的礼法伦理的中国式寻父故事类推、类比为寻求和爱上帝之心,并在肉身和灵魂二分的基础上将父子血缘亲情和五伦之孝转向超越性的人神之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道传》 《二十四孝》 “寻亲故事” 史论传统 人神之爱
下载PDF
缘象悟道 托象喻道——老子悟道、言道方式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腾宇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
老子因水、陀螺、草木等"象"而悟道的同时,巧妙地用寓象于言的方式而喻道。"象"既是老子悟道的途径,也是老子喻道的载体。其思想之所以如此深刻而又独具特色,很大程度上便在于其对"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 老子因水、陀螺、草木等"象"而悟道的同时,巧妙地用寓象于言的方式而喻道。"象"既是老子悟道的途径,也是老子喻道的载体。其思想之所以如此深刻而又独具特色,很大程度上便在于其对"象"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老子借此而通往智慧之境,构筑起他匠心独运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象悟道 托象喻道
下载PDF
李提摩太《喻道要旨》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4
作者 吴鹏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李提摩太是近代最重要的来华新教传教士之一,其独特的传教理念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独特的思想贡献。李提摩太译著《喻道要旨》是英语转译的德国基督教寓言集,其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在中英乃至中外的翻译史上具有首开先河的意义,但在近... 李提摩太是近代最重要的来华新教传教士之一,其独特的传教理念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独特的思想贡献。李提摩太译著《喻道要旨》是英语转译的德国基督教寓言集,其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在中英乃至中外的翻译史上具有首开先河的意义,但在近代文学研究中常常被忽视。通过对《喻道要旨》的文本分析,从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立足翻译文本对译入语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现象,剖析李提摩太的翻译策略和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以填补这部经典译著的研究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提摩太 喻道要旨》 创造性叛逆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老子喻“道”新探——对宗教世界的超越与现实世界的隐喻
5
作者 聂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2-98,107,共8页
老子喻道从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两个维度出发。就宗教世界而言,老子以神喻道,通过对原始宗教信仰对象帝、神、谷神等的隐喻,将道建基于原始宗教信仰对象之上,使得道成为本原上的存在,成为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从而构建了老子的理性信仰之... 老子喻道从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两个维度出发。就宗教世界而言,老子以神喻道,通过对原始宗教信仰对象帝、神、谷神等的隐喻,将道建基于原始宗教信仰对象之上,使得道成为本原上的存在,成为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从而构建了老子的理性信仰之道论。就现实世界而言,老子以根、母、门、水等可感可知的现实之物为隐喻,以根喻道为万物本根、以母喻道之长养万物、以门喻道为众妙之处、以水喻道之运化状态。从形上层面隐喻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体,从形下层面隐喻道化生万物、长养万物的道体之用,以及隐喻道之于个体生命的精神归属。老子喻道就其时代而言开启了新的哲学信仰,亦为理性信仰开启了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喻道 宗教世界 现实世界
下载PDF
从一滴水看世界——论中西文化中“水”意象的哲理审美意蕴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梅秀 《求索》 CSSCI 2003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通过对《老子》、圣经、寒山子《水清》、狄金森《暴风雨夜》、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拉金《水》等中西诗文的分析 ,试阐述“水”
关键词 意象 喻道 喻时 喻情与性
下载PDF
雷神崇拜和《庄子》寓言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任飞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72-77,共6页
本文考察了远古的雷神崇拜和《庄子》哲学中以雷喻“道”的特点。古文字学及远古神话研究,证明雷神崇拜的存在,证明雷神形象体现一种威猛狠厉的力量。《庄子》寓言继承了以往雷神形象的意蕴,同时又包蕴传达出更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本文考察了远古的雷神崇拜和《庄子》哲学中以雷喻“道”的特点。古文字学及远古神话研究,证明雷神崇拜的存在,证明雷神形象体现一种威猛狠厉的力量。《庄子》寓言继承了以往雷神形象的意蕴,同时又包蕴传达出更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以雷喻道。庄子寓言继承和发展了远古神话同时吸收和继承了《周易》中关于雷的哲学思想,成为阐释其基本哲学范畴、叙述其“大道”运动变化的“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神 《庄子》寓言 喻道
下载PDF
浅谈“喻”的宾语
8
作者 卢广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34期109-109,共1页
《生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而后喻”在所有的注释书里把其意思基本上都被翻译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但笔者认为应该这样翻译才能符合作者的原意:(枯槁憔悴之色不知形于脸色上,叹息吟咏之声不... 《生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而后喻”在所有的注释书里把其意思基本上都被翻译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但笔者认为应该这样翻译才能符合作者的原意:(枯槁憔悴之色不知形于脸色上,叹息吟咏之声不觉漉于言谈中),然后自己才能大彻大悟,大“道”通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道明理 明白他人 承前省略
下载PDF
《应物兄》中的人物声音及其他
9
作者 李彦姝 《新华文摘》 2021年第5期93-95,共3页
《应物兄》的庞大体量以及氤氲气质,从一些批评文章的题目中可略知一二。阎晶明用“塔楼小说”比喻《应物兄》结构之错综及故事情节之“不通透”。邵部以“沙”之喻道出了小说的弥散性和细碎性特征。王鸿生、项静、丛治辰等均以并列式... 《应物兄》的庞大体量以及氤氲气质,从一些批评文章的题目中可略知一二。阎晶明用“塔楼小说”比喻《应物兄》结构之错综及故事情节之“不通透”。邵部以“沙”之喻道出了小说的弥散性和细碎性特征。王鸿生、项静、丛治辰等均以并列式关键词为题折射小说的多维度性。上述种种皆可作为《应物兄》文本繁复性与混沌感的佐证。“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枝蔓杂生、前因后果难以梳理、故事主线便漫漶不清”等几乎成为批评家们的共识。可见小说在赋予批评家敞阔阐发空间的同时,也为某种“集中火力式”的阐释制造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家 并列式 关键词 喻道 前因后果 弥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