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8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磁共振成像嗅沟与嗅球测量分析
1
作者 王承波 冯勇 +1 位作者 周连仲 张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冠状T2加权脑MR图像上进行OSD测量,应用箱框法(box-frame method,BF)测量OB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左侧平均嗅沟深度(OSD-L)1.28 cm,右侧平均嗅沟深度(OSD-R)1.39 cm,左侧平均嗅球体积(OBV-L)21.1 mm^(3),右侧平均嗅球体积(OBV-R)23.7 mm^(3),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350,P<0.05),右侧嗅沟深度(OSD-R)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525,P<0.05),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沟深度(OSD-R)相关(t=0.777,P<0.05),左侧嗅球体积(OBV-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739,P<0.05)。结论嗅觉结构优势是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形成,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优势偏向。右侧嗅球在嗅觉传入及中枢传出离心神经的联系上可能与双侧嗅沟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廖娟 刘剑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3,135,共6页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对此类患者嗅觉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嗅觉味觉障碍诊疗中心2023年1~7月期间接诊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30...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裂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对此类患者嗅觉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嗅觉味觉障碍诊疗中心2023年1~7月期间接诊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30例,行嗅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T&T嗅觉计嗅觉觉察阈和识别阈测试评分;再行鼻窦CT薄层扫描,精确测量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测定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最大值与嗅裂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比值,采用新的评分法评估嗅裂混浊程度;然后,将嗅裂CT评分值与嗅觉功能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鼻窦CT结果显示,9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嗅裂混浊。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嗅觉VAS评分与T&T嗅觉察觉阈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嗅裂宽度与嗅觉VAS评分显示正相关(r=0.370,P=0.044);T&T嗅觉察觉阈值与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中,嗅裂混浊长度分值、宽度分值、总分值均存在正相关(r=0.398、0.376、0.377,P=0.029、0.041、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提示,嗅裂炎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的重要原因。嗅裂混浊程度CT比值评分法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后长期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像学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觉障碍 裂混浊度 觉功能 影像学评估
下载PDF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玮轩 解东超 +5 位作者 邵晨阳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杜琪珍 朱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技术系统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关键嗅感物质。结果表明,当茶叶用量为200 mg、捕集温度为70℃、孵化温度为70℃、吹扫总流量为350 mL、吹扫速率为10 mL/min、干燥速率为10 mL/min时,萃取效果最佳。继而对3个代表性品种制备的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香气化学物质基础差别迥异,共18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关键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其中异亚丙基丙酮及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含量最高,6-甲基-5-庚烯-2-酮、辛醛、环己酮、苯乙酮、古巴烯、表荜澄茄油烯醇等在福鼎大白茶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GC-O-MS分析共识别出烘青绿茶中的28种嗅感物质,它们主要呈现青香、清新、花果香、草本香、木香、甜香等气味属性,其中花果香属性的香气强度总和最高,青香、清新属性次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菖蒲烯、δ-杜松烯、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醛是3个不同品种烘青绿茶间的关键差异性嗅感物质,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贡献显著,而后四者对福鼎大白茶烘青绿茶的香气品质形成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茶树品种 挥发性成分 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觉测量-质谱 关键感物质
下载PDF
原发于嗅裂的骨外尤文肉瘤侵及颅底误诊1例
4
作者 刘玉娟 王志远 李永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尤文肉瘤(Ewing sarcoma,ES)是一种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通常出现在四肢的长骨中,称为骨尤文肉瘤,少数则出现在躯干及四肢的软组织中,称为骨外尤文肉瘤(extra-skeletal Ewing sarcoma,EES),EES较多位于下肢软组织... 尤文肉瘤(Ewing sarcoma,ES)是一种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通常出现在四肢的长骨中,称为骨尤文肉瘤,少数则出现在躯干及四肢的软组织中,称为骨外尤文肉瘤(extra-skeletal Ewing sarcoma,EES),EES较多位于下肢软组织、椎旁组织、胸壁和腹膜后,头部和颈部少见[1],原发于鼻腔鼻窦的EES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嗅裂侵及颅底的EES患者,该患者先后被误诊为鼻窦炎及嗅神经母细胞瘤,结合患者诊疗过程总结误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尤文肉瘤 小圆细胞肿瘤 鼻窦炎 下肢软组织 鼻腔鼻窦 EWING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头痛吸嗅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严菁菁 叶然 葛莹莹 《护理学报》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从建库至2022年8月30日收录的运用吸嗅疗法调治头痛的方剂,并提取组成、主治病症等信息。采用SPSS 25.0进行频次分析,采...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从建库至2022年8月30日收录的运用吸嗅疗法调治头痛的方剂,并提取组成、主治病症等信息。采用SPSS 25.0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分析药物配伍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方剂50首,涉及3种剂型和5种用法,以散剂(92%)和搐鼻法(62%)为主;包含98味药物,以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最为多见,常用药物为川芎、芒硝、细辛、乳香、白芷、雄黄。性味归经方面,药物的性以温为主;味以辛、苦居多;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川芎—青黛、乳香—没药—雄黄、乳香—没药—川芎、川芎—石膏—芒硝等核心药对11个。聚类分析挖掘出3个治疗不同证型头痛的吸嗅方潜在新方组合,瘀血阻络证常用药物组合为乳香、没药、芒硝、雄黄,风热证常用药物组合为薄荷、青黛、川芎、石膏、细辛,风寒证常用药物组合为白芷、鹅不食草、丁香、麝香。结论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分析了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结果表明,吸嗅方治疗头痛以散剂为主要剂型,主要使用方法为搐鼻法,体现“辛以解表,寒温并用,化瘀行气止痛”的治疗原则,强调从肝论治。建议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头痛患者的证型,辨证施护,并在有医嘱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吸嗅方剂型及给药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疗法 数据挖掘 调治规律
下载PDF
婆罗双树样基因4、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及激活素A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合并关节畸形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珊珊 罗珊珊 +2 位作者 陈丽 王菲 李金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8-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mRNA、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mRNA和激活素A(Activin-A)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合并关节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 目的探讨血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mRNA、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mRNA和激活素A(Activin-A)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合并关节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RA患者为RA组,另选择同期于门诊体检的10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RA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ctivin-A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SALL4、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RA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RA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合并关节畸形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价值。结果RA组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活动度重度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疾病活动度中度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受累关节数目≥10个、滑膜炎持续时间≥6周、关节畸形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分别高于受累关节数目<10个、滑膜炎持续时间<6周、无关节畸形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活动重度及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水平升高是RA合并关节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Activin-A、SALL4 mRNA、OLFM4 mRNA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截断值分别为15.06 pg·L^(-1)、3.412、3.80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93、0.756,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联合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预测(Z=4.171、2.785、3.626,P<0.05)。结论RA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及Activin-A水平增高与RA疾病活动度、受累关节数目、滑膜炎持续时间、关节畸形有关。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联合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效能高于三者单独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婆罗双树样基因4 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 激活素A 关节畸形
下载PDF
高锰酸钾氧化饮用水中醛类嗅味物质的效果及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张君枝 刘方 +4 位作者 王齐 李璐玮 廖宇 张慧鑫 于建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33,共9页
我国北方呼和浩特市以黄河为水源的JH饮用水厂近年来冬季经常有醛类嗅味物质检出,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对其去除效果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其它处理工艺的探究.本文选择高锰酸钾对水厂检出频率和浓度均较高的反,反-2,4-庚二烯醛(tt24h... 我国北方呼和浩特市以黄河为水源的JH饮用水厂近年来冬季经常有醛类嗅味物质检出,常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对其去除效果有限,需要对其进行其它处理工艺的探究.本文选择高锰酸钾对水厂检出频率和浓度均较高的反,反-2,4-庚二烯醛(tt24hept)、反-2-辛烯醛(t2oa)、反,反-2,4-辛二烯醛(tt24oda)、反,反-2,4-癸二烯醛(tt24dda)和β-环柠檬醛(β-cyclo)5种醛类嗅味物质进行氧化控制研究,探究其去除效果、氧化动力学和氧化机理.结果表明,20℃,pH=7时,2 mg·L^(-1)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30 min后,去除率达75%以上.根据动力学分析可知,高锰酸钾氧化5种醛类嗅味物质属于伪二级动力学过程,其伪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25×10^(4)、2.66×10^(4)、4.50×10^(4)、2.71×10^(4)、5.37×10^(3)L·mol^(-1)·min^(-1),醛类嗅味物质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数目越多、含亚甲基数目越少,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同时,氧化过程会产生新生态二氧化锰,促进高锰酸钾对嗅味物质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水厂原水加标实验效果验证,理论反应方程可为饮用水厂应对醛类物质嗅味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醛类味物质 氧化动力学 二氧化锰
下载PDF
Sniffin' Sticks嗅觉检测、嗅球体积测量对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分析
8
作者 俞惠君 张长国 李兰兰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5期627-629,共3页
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均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前者以静止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与原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较为相似,早期鉴别存在难度,容易误诊,贻误病情^([1-2])。因此,临床急需能够简单、准确区分两种疾病的定量诊断工具。随着对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均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前者以静止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与原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较为相似,早期鉴别存在难度,容易误诊,贻误病情^([1-2])。因此,临床急需能够简单、准确区分两种疾病的定量诊断工具。随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探索,发现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嗅觉减退,且出现时间早于震颤及其他运动症状,有一定预警作用^([3])。对此推测评估患者嗅觉功能,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并诊断帕金森病。嗅觉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检查,如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另一类是影像学检查,如测量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原发性震颤 觉功能 球体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氧化钙-加热法的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傅金祥 张凤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 研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含水率对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方法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氧化钙为药剂,采用联合加热的方法处置剩余污泥,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质提取率、嗅味值与各个反应条件之间... 目的 研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含水率对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及嗅味值的影响。方法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氧化钙为药剂,采用联合加热的方法处置剩余污泥,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质提取率、嗅味值与各个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氧化钙-加热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pH为13,反应时间为4 h,温度为100℃,含水率为90%,蛋白质提取率为63.47%,嗅味值为6;氧化钙-加热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pH、反应时间、温度、含水率;各因素对嗅味值影响大小依次为:温度、pH、含水率、反应时间。结论 氧化钙-加热法有利于污泥水解反应的进行,但在碱性条件下温度过高会加剧美拉德反应,释放更多的恶臭物质而提高嗅味值,不利于提取剩余污泥中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加热法 剩余污泥 蛋白质 味值 污泥水解
下载PDF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10
作者 范琼 朱晓宁 +1 位作者 葛洪洲 王志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中的表达变化。方法40只健康BALB/c小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只。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 目的探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中的表达变化。方法40只健康BALB/c小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只。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小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 D88)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TLR4、My D88及NF-κB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嗅觉标记蛋白(mouse 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观察组小鼠觅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TLR4、My D88以及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TLR4、My D88以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OM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嗅觉障碍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路 TOLL样受体4 髓分化因子88 NF-ΚB 觉障碍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分析
11
作者 陈安 王桂方 +1 位作者 刘汝洋 王德利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嗅觉功能评估及鼻部相关检查,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方法:选择2018—2022年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89例与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成嗅觉障碍的不同,分为鼻... 目的:通过嗅觉功能评估及鼻部相关检查,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指标。方法:选择2018—2022年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89例与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成嗅觉障碍的不同,分为鼻-鼻窦炎嗅觉障碍组、外伤性嗅觉障碍组、上感后嗅觉障碍组。对此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鼻功能、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3组患者嗅觉功能检测与鼻功能、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鼻-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121例(41.8%),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63例(21.8%),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105例(36.4%)。3组患者治疗前后嗅棒测试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鼻-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鼻窦CT Lund-Mackay、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P<0.05);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评分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性(r=0.292,P=0.036);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鼻功能检查评分与嗅棒测试评分呈正相关(r=0.190,P=0.043);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和上感后嗅觉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改善率更高(81%,92%),外伤后嗅觉障碍患者经治疗后,效果不够理想,且失嗅率较高。结论:鼻部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患者通过积极的对因治疗,嗅觉功能可获得改善。嗅觉功能检测可以与鼻功能、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一同作为鼻部相关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功能评估和嗅觉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障碍 鼻功能 鼻-鼻窦炎
下载PDF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嗅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慧婷 鲁仙 +3 位作者 邢云青 张饮江 黎雷 高乃云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15,共10页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水中嗅味物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种类,介绍了传统高级氧化和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同活化方式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的研究动态,并探讨了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特性和机理。最后对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嗅味物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水中嗅味物质的深度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工艺 味物质 降解机理 活化方式
下载PDF
丘脑连接核通过内侧内嗅皮层调控空间记忆初步研究
13
作者 陆敏敏 肖琴 +4 位作者 罗心为 高添宇 张琪敏 张小龙 何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目的 初步探究丘脑连接核(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 RE)调控内侧内嗅皮层(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MEC)相关的空间记忆及机制。方法 Retrobeads介导的逆行示踪技术结合顺行示踪技术鉴定RE与MEC脑区之间的形态学联系。利用光纤记... 目的 初步探究丘脑连接核(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 RE)调控内侧内嗅皮层(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MEC)相关的空间记忆及机制。方法 Retrobeads介导的逆行示踪技术结合顺行示踪技术鉴定RE与MEC脑区之间的形态学联系。利用光纤记录技术,记录并分析小鼠在空旷场探索时投射至MEC的RE神经元的活动特征。采用化学遗传学抑制RE-MEC通路探究对空间记忆的影响。结果 逆行与顺行示踪实验验证了RE发出神经纤维投射至MEC,且主要分布在浅层。光纤记录实验发现投射至MEC的RE神经元在小鼠在站立、抬头行为时活动增强,而在静止和理毛时活动减弱(P<0.01),且这群神经元的钙活动与小鼠运动速度呈正相关(R^(2)=0.077 3,P<0.001)。与对照组比较,化学遗传学抑制RE-MEC通路明显增加处理组小鼠在空旷场中探索的路程(P<0.01),而对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刻板理毛行为次数无影响。结论 RE-MEC通路在空间探索行为期间激活,参与空间学习记忆;抑制RE-MEC通路损害小鼠的空间记忆,延长小鼠对新环境空间信息进行表征的探索距离,而对小鼠的情绪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连接核 内侧内皮层 空间记忆 空旷场
下载PDF
基于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的污染河道水异味分析
14
作者 陈秀雯 严文杰 黄波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采用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分析上海市某污染河道水样,根据NIST谱库对色谱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采用相对含量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嗅辨结果(嗅辨时间、气味类型、气味强度)确定... 采用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分析上海市某污染河道水样,根据NIST谱库对色谱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采用相对含量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嗅辨结果(嗅辨时间、气味类型、气味强度)确定异味来源。结果表明,污染河道水样中化学需氧量较高,说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但是水样中不含常见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源于相对含量较高的醇类、醚类物质,但是这两类物质没有明显臭味。结合气相色谱-质谱结果以及嗅辨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水体恶臭是由相对含量低于1.00%的含硫化合物(硫醇、噻吩)、含氮化合物(吲哚、吡啶)、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芳香烃)以及含氧有机物(醇、酮、醚)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河道水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同步分析 异味来源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29种致嗅物质
15
作者 李丰铎 王洵 +2 位作者 石亚东 李涛 钱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89,共8页
采用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HS-Arrow-SPME)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29种致嗅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和GC-MS/MS参数,选择10 mL水样加入顶空瓶中,于70℃条件下,通过3.5 g氯化钠盐析辅助预孵化8 min,... 采用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HS-Arrow-SPME)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29种致嗅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和GC-MS/MS参数,选择10 mL水样加入顶空瓶中,于70℃条件下,通过3.5 g氯化钠盐析辅助预孵化8 min,然后以二乙烯基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bon WR/PMDS)Smart SPME Arrow箭型固相萃取头萃取20 min,于240℃进样口处解吸3 min。目标物采用VF-624 MS色谱柱(30 m×0.25 mm×1.4µm)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中29种致嗅物质在5~3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1,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31~9.27 ng/L和1.26~37.09 ng/L。以超纯水为空白基质,在10、80、160 ng/L加标水平下,各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4.3%~1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0%~8.6%。该方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29种目标物的测定,可满足痕量致嗅物质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物质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嗅吸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颜梦群 姚斌莲 +3 位作者 毛小培 沈王芳 沈国英 邱鸯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薰衣草精油嗅吸法对改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伴有焦虑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开放探视、... 目的观察薰衣草精油嗅吸法对改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伴有焦虑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开放探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薰衣草精油嗅吸法,从入仓开始至移植患者出仓。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于入仓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出仓当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入仓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出仓当天焦虑评分观察组分别为(54.13±1.74)分、(50.93±1.65)分、(49.23±2.01)分、(46.70±2.04)分,对照组分别为(53.93±1.82)分、(53.40±2.49)分、(53.33±2.31)分、(53.17±2.10)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时间=96.546、F_(组间)=59.771、F_(交互)=63.494,P均<0.001。结论薰衣草精油嗅吸法能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焦虑 香疗 吸法
下载PDF
基于“嗅脑关联”探讨针刺治疗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刘彤 王海荣 高莹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嗅觉密切相关,针刺可通过嗅脑关联通路治疗抑郁障碍,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梳理抑郁与嗅脑关联通路的关联以及嗅觉对情绪的影响,从针刺对情绪及嗅觉的作用,针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嗅觉密切相关,针刺可通过嗅脑关联通路治疗抑郁障碍,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梳理抑郁与嗅脑关联通路的关联以及嗅觉对情绪的影响,从针刺对情绪及嗅觉的作用,针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针刺通过调控嗅脑关联通路治疗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发现以嗅脑关联为通路进行针刺可以使嗅球体积增大从而改善抑郁和嗅觉障碍,可以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缺损,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提高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调控免疫细胞因子,减少炎性反应,对情绪实现良性调控,从而改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脑关联 针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宋连心 王洪波 +2 位作者 薄其馨 杨广森 李晓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5-958,963,共5页
论述了水体中致嗅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气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对嗅味物质的规定和我国水源及饮用水中嗅味物检出情况。讨论了嗅味物质的两种检验检测方法及各自特点以及局限性。介绍了嗅味物质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高级氧化法... 论述了水体中致嗅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气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对嗅味物质的规定和我国水源及饮用水中嗅味物检出情况。讨论了嗅味物质的两种检验检测方法及各自特点以及局限性。介绍了嗅味物质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高级氧化法、生物法,以及各自应用范围以及和优缺点。对未来嗅味物质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土臭素 二甲基异莰醇 检测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对饮用水控藻除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冯星灿 张宇玲 +3 位作者 江晓铭 黄亮亮 陈阳光 蒋严波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新技术在除藻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去除嗅味产物。文中结合藻类与嗅味产物的相关性,综述常规除藻技术的局限性,介绍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于两者去除的研究应用,并认为AOPs将成为同步除藻除嗅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同时除藻除嗅技术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预处理 控藻 高级氧化工艺(AOPs)
下载PDF
嗅三针对帕金森病痴呆小鼠海马CA1区载脂蛋白E和病理底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婕 赵颖倩 +3 位作者 李华 王渊 马雪 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PDD)小鼠海马CA1区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相关核心病理底物表达的影响,探讨嗅三针改善PD... 目的:观察嗅三针干预对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PDD)小鼠海马CA1区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以及相关核心病理底物表达的影响,探讨嗅三针改善PDD认知功能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电针组(AE),每组10只;采用单侧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tract,MFB)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PD模型并筛选PDD小鼠。建模筛选成功后,电针组选取嗅三针进行电针治疗,各组小鼠干预14天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实验评估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α-syn、Aβ、Apo E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海马CA1区Apo E与GFAP的共定位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穿梭箱主动回避次数增加(P<0.05),电击刺激平均时间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稀疏、变性坏死,细胞核体积变小、浓染、结构不清,呈核固缩表现;而电针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病变有明显改善,大部分细胞排列规则,细胞核圆而大,染色浅,形态清晰。电针组小鼠海马CA1区α-syn、Aβ、Apo E蛋白以及Apo E与GFAP共定位率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P<0.01,P<0.01,P<0.05)。结论:嗅三针可提高PDD小鼠认知能力并改善神经元形态结构与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po E表达从而减少海马CA1区α-syn、Aβ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三针 载脂蛋白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Α-突触核蛋白 淀粉样蛋白-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