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嗅觉叙事
1
作者 高帅 《文存阅刊》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呈现了班吉丰富的感知世界。在这个感知世界中,嗅觉、视觉等知觉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而在所有的知觉活动中,通常被认为是次一级感官活动的嗅觉,在叙事过程中又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班吉的嗅觉活动既展现... 《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呈现了班吉丰富的感知世界。在这个感知世界中,嗅觉、视觉等知觉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而在所有的知觉活动中,通常被认为是次一级感官活动的嗅觉,在叙事过程中又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班吉的嗅觉活动既展现了他挣扎的内心世界,又使他对凯蒂产生了类似婴儿对母亲的爱。他对凯蒂嗅觉上的执迷也是需要考察的内容。对班吉嗅觉叙事的挖掘,使得他对于爱的索求被读者所知,他完整的人性也得以被大家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班吉 嗅觉叙事
下载PDF
论《香水》中的嗅觉叙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伟均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一个有关嗅觉的奇异故事,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颠覆了艺术审美只与视觉和听觉相关联的传统经验,让人感受到了人类嗅觉的独特魅力,并将这种魅力成功地表现在依附于嗅觉的具现物气味与香水之上,形成了其...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一个有关嗅觉的奇异故事,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颠覆了艺术审美只与视觉和听觉相关联的传统经验,让人感受到了人类嗅觉的独特魅力,并将这种魅力成功地表现在依附于嗅觉的具现物气味与香水之上,形成了其独特的叙事特征。本文试图以小说中的嗅觉叙事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析作者如何以嗅觉进行文本叙事,并解读小说中"香水"作为多重能指所蕴含的批判意识与伦理、政治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叙事 香水 联觉通感 嗅觉伦理 政治隐喻
下载PDF
最后一场南北战争——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嗅觉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冉西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威廉·福克纳是位嗅觉大师,擅长用气味叙事。本文将从嗅觉的隐含叙事、时空象征及道德倾向上分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气味,探究不同气味的象征意义和叙事价值,尝试证明叙述者是艾米丽的同谋,谋杀荷默一案事实上是作者塑... 威廉·福克纳是位嗅觉大师,擅长用气味叙事。本文将从嗅觉的隐含叙事、时空象征及道德倾向上分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气味,探究不同气味的象征意义和叙事价值,尝试证明叙述者是艾米丽的同谋,谋杀荷默一案事实上是作者塑造的美国最后一场南北战争。福克纳对待旧南方的态度复杂:一方面,他谴责旧南方的陈旧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他怀念旧南方的种植园制度,难以适应新的观念,恐惧机器对生活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叙事 气味 威廉·福克纳 腐臭
下载PDF
气味表征中的隐喻——以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4
作者 王思佳 张堂会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强烈的感官性为莫言小说打上了鲜明的风格标记,而嗅觉作为感官经验的一部分,在小说叙事中具有叙事、美学、话语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以文本中的气味描写为中心,将嗅觉感官作为载体,通过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活动与... 强烈的感官性为莫言小说打上了鲜明的风格标记,而嗅觉作为感官经验的一部分,在小说叙事中具有叙事、美学、话语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堂蒜薹之歌》为例,以文本中的气味描写为中心,将嗅觉感官作为载体,通过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活动与气味变化的关系,探索隐于气味描写之中的深层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 嗅觉叙事 莫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