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B2和OMP与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发生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浩 邵宇迪 +2 位作者 肖朝球 张燕灵 李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2(CREB2)与嗅觉标记蛋白(OM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2(CREB2)与嗅觉标记蛋白(OM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RS患者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CRS伴嗅觉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5例鼻中隔偏曲嗅觉正常患者作为对照。术前采用嗅棒TDI评分检测2组患者的嗅觉功能,术中取嗅区黏膜作为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与OM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嗅觉障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DI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观察组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与OMP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OMP表达水平与TDI分值呈正相关(r=0.974,P<0.01;r=0.959,P<0.01)。结论CREB2和OMP在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表达降低,表达水平与TDI分值呈正相关。CRS患者嗅区黏膜上皮组织中CREB2表达减少可能与嗅觉障碍的分子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嗅觉障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嗅觉标记蛋白 嗅区黏膜上皮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和嗅觉标记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海燕 诸小侬 +4 位作者 彭诗东 张呼和 范尔钟 王鸿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嗅觉标记蛋白(olfactionmarker protein,OMP)在嗅觉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鼻窦炎和11例对照组患者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主观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技...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嗅觉标记蛋白(olfactionmarker protein,OMP)在嗅觉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鼻窦炎和11例对照组患者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主观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50.9%(28/55),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85.5%(47/55);对照组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9.09%(1/11),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18.2%(2/11),差异有显著性(x2=9.86,P<0.01)。对两组嗅黏膜进行OM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MP存在于嗅黏膜的嗅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中,OMP染色细胞数随嗅觉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少或消失。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嗅黏膜中嗅细胞的减少、萎缩和退化所导致的对嗅素的不能察觉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嗅觉功能 嗅觉标记蛋白 嗅觉障碍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嗅觉标记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万桂莲 倪道凤 关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观察鼻用布地奈德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非感染对照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1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2组,布地奈德1组和布地奈德... 目的观察鼻用布地奈德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嗅上皮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非感染对照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1组,流感病毒感染对照2组,布地奈德1组和布地奈德2组。布地奈德1组和布地奈德2组分别在流感病毒感染后1天和3天吸入布地奈德,按3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5天,流感病毒感染对照1、2组于感染后对应时间经鼻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嗅上皮OMP的表达量。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后吸入布地奈德组嗅上皮OMP的表达明显高于流感病毒对照组(P<0.01),而与非感染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感病毒对照组嗅上皮OMP表达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能够增强流感病毒感染的嗅上皮OMP的表达,布地奈德治疗嗅觉障碍的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增强OMP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流感病毒 嗅上皮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增加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受损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表达
4
作者 万桂莲 倪道凤 关静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受损的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MP)表达的影响。方法模拟建立流感病毒性嗅觉障碍小鼠模型,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干预,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受损的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MP)表达的影响。方法模拟建立流感病毒性嗅觉障碍小鼠模型,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给予复方倍他米松干预,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嗅黏膜OM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1组和2组嗅黏膜OMP的表达水平下调,流感病毒感染后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和2组嗅黏膜OM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能够增加流感病毒损伤的嗅黏膜OM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 流感病毒 嗅黏膜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嗅觉标记蛋白在嗅觉系统的研究进展
5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1998年第2期73-75,70,共4页
本文对嗅觉标记蛋白在嗅觉系统的分布、氨基酸顺序、对嗅球功能的标记作用和其它蛋白的相互关系、临床意义等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利用嗅觉标记蛋白对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客观检测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嗅觉 标记蛋白 omp 嗅觉障碍
下载PDF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嗅标记蛋白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史丽 陈瑛 +2 位作者 任翔 张寒冰 丁元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2,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及嗅标记蛋白 (olfactorymarkerprotein ,OMP)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及OMP在1 2、1 6、2 0、2 4、2 8和 34周 6例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 目的 探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及嗅标记蛋白 (olfactorymarkerprotein ,OMP)在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E及OMP在1 2、1 6、2 0、2 4、2 8和 34周 6例不同胎龄胎儿嗅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NSE免疫阳性反应在孕 1 2~ 34周的胎儿嗅黏膜中均有表达 ,各胎龄胎儿嗅黏膜切片中均可见大量阳性着色的双极嗅神经细胞。孕1 2周时 ,阳性细胞数量很多 ,排列紧密 ,胞体多位于嗅上皮中下部且阳性嗅神经上皮占据胎儿鼻腔上2 /3的黏膜 ,随着孕龄的增大 ,阳性细胞逐渐成多层次排列 ,所占鼻腔黏膜面积却逐渐减小 ,至孕 34周时 ,仅局限于鼻腔上 1 /3黏膜。OMP免疫反应在孕 1 2周胎儿鼻腔上 2 /3黏膜切片中仅发现少量阳性着色的双极神经细胞 ,明显少于同龄胎儿NSE阳性反应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 ,OMP阳性细胞逐渐增多 ,且胞体多位于嗅上皮中上部 ,但其数量仍相对少于同龄NSE阳性细胞。结论 人胚胎 1 2周时嗅黏膜中已有大量的嗅神经细胞 ,其中少数嗅神经细胞已开始发育成熟。随着胎龄的增大 ,嗅上皮面积逐渐缩小 ,但成熟的嗅神经细胞逐渐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标记蛋白 胎龄 胎儿 嗅黏膜 免疫组化法 嗅觉神经
下载PDF
TRPC6与OMP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上皮中的表达及与嗅觉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磊 王竹 +1 位作者 李巍 李培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与嗅觉标记蛋白(OMP)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减退患者嗅上皮中的表达以及与嗅觉减退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CRS伴嗅觉减退的患者为实验组,10例鼻中隔偏曲且嗅觉正常患者为对照组。T&T嗅觉计...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与嗅觉标记蛋白(OMP)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引起的嗅觉减退患者嗅上皮中的表达以及与嗅觉减退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CRS伴嗅觉减退的患者为实验组,10例鼻中隔偏曲且嗅觉正常患者为对照组。T&T嗅觉计测试检测两组患者的嗅觉,取手术中切除的嗅区黏膜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TRPC6与OMP在嗅上皮中的表达,并比较CRS伴不同程度嗅觉功能减退患者嗅上皮中TRPC6与OMP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TRPC6与OMP表达量与嗅觉功能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嗅觉T&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入组的CRS患者存在嗅觉功能减退(P<0.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RPC6与OMP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此外,T&T评估得分与嗅上皮组织中TRPC6和OMP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TRPC6,R2=0.91,P<0.001;OMP:R2=0.853 8,P<0.001)。结论 TRPC6在CRS引起的嗅觉减退患者的嗅上皮中表达下调,且嗅觉功能减退程度与TRPC6含量呈负相关性,OMP作为嗅觉的客观反应,同样表达下调,故我们推断TRPC6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CRS引起嗅觉减退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嗅觉减退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成年小鼠嗅觉功能与嗅上皮中成熟嗅觉神经元数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宪平 陈合新 +4 位作者 付清玲 徐睿 文卫平 史剑波 许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BALB,C小鼠维持嗅觉功能所需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的数量,研究小鼠嗅上皮中嗅神经元数量与小鼠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0.7%的TritonX-100灌注8-10周大小的BALB/C小鼠鼻腔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 目的探讨成年BALB,C小鼠维持嗅觉功能所需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的数量,研究小鼠嗅上皮中嗅神经元数量与小鼠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0.7%的TritonX-100灌注8-10周大小的BALB/C小鼠鼻腔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49,56天行觅食实验检测小鼠觅食行为的改变,并联合免疫荧光染色(1FC)的方法,检测小鼠嗅上皮(OE)中成熟嗅神经元(ORNs)的数量与其嗅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小鼠经TritonX.100灌注鼻腔后第3、7天,其觅食时间明显延长(F=32.04,P〈0.001),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示第3,7天觅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及造模后第21、49、56天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0RNs)的数量亦于第3、7天为低(F=223.97,P〈0.001),觅食时间与嗅上皮成熟ORNs的数量呈负相关(r=-0.757,P〈0.001)。小鼠嗅觉障碍于造模后第21天左右开始恢复,此时嗅上皮中0MP(+)细胞占28.66%。结论小鼠嗅觉功能与其嗅上皮中成熟ORNs数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成年BALB/C小鼠嗅上皮中成熟ORNs数量恢复至对照组的28.66%时即可使小鼠嗅觉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觉标记蛋白 omp 嗅觉 TRITONX-100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晓巍 朱莹莹 倪道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54-1958,共5页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布地奈德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布地奈德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MP)表达的变化。鼻内滴用布地奈德对AR小鼠进行干预,分别在开始干预后第7天及第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2/55的AR小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与对照组相比较,AR小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嗅感受神经元(ORNs)的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与不用药组相比较,布地奈德干预1组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近对照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干预2组OMP表达与布地奈德干预1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变薄,ORNs层数减少,OMP表达减低,证明了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的原因外,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嗅觉障碍的常用药物,本实验对伴有嗅觉障碍的AR小鼠鼻内滴用布地奈德进行干预,观察到嗅上皮OMP表达明显增加,ORNs的数量增多,且干预效果可在停药后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鼻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对嗅黏膜产生影响,是治疗AR引发的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变应性鼻炎 嗅觉标记蛋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倍他米松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嗅觉障碍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巍 倪道凤 +3 位作者 朱莹莹 亓放 高志强 陈晓巍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倍他米松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uried food test,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倍他米松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uried food test,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变化。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分别在干预后第7及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74.55%的AR小鼠伴有嗅觉障碍。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嗅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亦较对照组减少,其中AR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39.77±2.012,与对照组66.38±1.5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R不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59.50±0.5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已接近对照组水平,为62.04±1.227,与不用药组47.34±1.8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2组OMP表达与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相似,两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原因外,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变化也是重要原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嗅黏膜产生影响,是治疗AR引发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嗅觉 糖皮质激素 嗅觉标记蛋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TritonX-100诱导嗅觉障碍后小鼠嗅上皮结构和嗅觉功能的改变及两者的相关性
11
作者 曾宪平 陈合新 +4 位作者 付清玲 徐睿 文卫平 史剑波 许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用TritonX-100(TX)诱导一种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点嗅上皮的组织学改变和小鼠嗅觉功能的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用0.7%的TX对8~10周的BALB/C小鼠灌鼻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49、56天... 【目的】用TritonX-100(TX)诱导一种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点嗅上皮的组织学改变和小鼠嗅觉功能的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用0.7%的TX对8~10周的BALB/C小鼠灌鼻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49、56天行觅食实验,以觅食时间的长短评估小鼠嗅觉功能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的方法,检测小鼠嗅上皮(OE)中成熟嗅神经元(ORN)数量、嗅上皮厚度、嗅上皮细胞总数的变化;并对小鼠觅食时间的改变和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数量的变化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X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后,第3~7天时,小鼠嗅上皮中成熟ORN的数量急剧下降,嗅上皮的厚度变薄,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小鼠觅食时间显著延长。第21天时,嗅上皮中成熟ORN开始增多,嗅上皮厚度开始恢复,嗅上皮中有大量新生细胞形成,以嗅觉标记蛋白(OMP)阴性细胞为主。此时小鼠嗅觉功能部分恢复,但觅食时间仍长于对照组。第49~56天时,小鼠嗅上皮中ORN数量、嗅上皮厚度、细胞总数及觅食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小鼠觅食时间与其嗅上皮中成熟ORN数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57,P<0.001)。【结论】联合运用行为学及组织化学的方法,可有效地评估小鼠嗅觉功能;用TX可成功诱导小鼠嗅觉障碍模型,该模型简便、稳定、可靠,具有可恢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觉标记蛋白(omp) 疾病模型 嗅觉功能 TRITONX-100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彦 黄少鹏 +3 位作者 郑昊 刘庆华 游立圣 叶青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0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43例,根据术前T&T嗅觉识别阈值分为嗅觉丧失组(24例)与嗅觉减退组(19例),对可能影响C...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43例,根据术前T&T嗅觉识别阈值分为嗅觉丧失组(24例)与嗅觉减退组(19例),对可能影响CRSwNP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Lund-Macke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an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AOCS)、嗅裂后区评分、上鼻甲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数、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阳性细胞数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OCS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越多,CRSwNP患者嗅觉障碍加重的风险越小。结论AOCS、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与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嗅觉障碍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大鼠嗅感受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莉莉 孙宝宾 +2 位作者 陶锋 臧凤超 蔡文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320-324,共5页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并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AR对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SD大鼠,应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评估AR大鼠嗅觉功能,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IgE水平。MEMRI观察大鼠嗅球中锰增强的对比显影。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标记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大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0%(12/30)的AR大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MEMRI示对照组大鼠嗅球锰增强显影显著,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几乎无锰增强显影,AR不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有部分锰增强显影。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阳性的嗅感受神经元的层数减少,与不伴嗅觉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AR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AR可导致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可能是AR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标记蛋白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槲皮苷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金叶 孙月 +2 位作者 秦红 朱琳 鞠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700-703,707,共5页
目的:探索槲皮苷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蛋白)和治疗组(卵蛋白+槲皮苷),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构建AR模型,即卵蛋白0.3 mg、Al(OH)_(3)30 m... 目的:探索槲皮苷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蛋白)和治疗组(卵蛋白+槲皮苷),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构建AR模型,即卵蛋白0.3 mg、Al(OH)_(3)30 mg及0.9%氯化钠溶液1 mL混合后于小鼠腹腔注射初次免疫,第15—21日每侧鼻孔给予4%卵蛋白溶液(20μL/只)刺激小鼠鼻孔;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Al(OH)_(3),然后在第15—21日用0.9%氯化钠溶液刺激小鼠鼻孔;治疗组小鼠在模型组基础上,于第15—21日刺激鼻孔的同时加用槲皮苷50 mg/kg灌胃。记录各组小鼠最后一次卵蛋白激发后的鼻摩擦次数和喷嚏次数;对各组小鼠鼻中隔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高碘酸-希夫染色;检测各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IL-17水平;对鼻腔灌洗液中细胞进行Diff-Quik染色;对各组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嗅觉标记蛋白(OMP)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治疗组小鼠平均喷嚏次数及鼻摩擦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鼻中隔组织中有明显的杯状细胞增生,且黏液分泌活跃;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中隔组织中杯状细胞增生减轻,黏液分泌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4、IL-10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总细胞数和分化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模型组小鼠嗅觉上皮细胞中的OMP表达明显减少;而治疗组小鼠嗅觉上皮细胞中的OMP表达减少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OMP表达增加。结论:槲皮苷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增加鼻黏膜上皮细胞OMP表达,进而改善AR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苷 变应性鼻炎 炎症反应 嗅觉标记蛋白
下载PDF
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羡慕 魏永祥 +5 位作者 韩德民 范尔钟 刘仲燕 苗旭涛 张聪 张欣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分析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凋亡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造模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取2月龄C57小鼠33只,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小鼠行嗅神经切断术,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 hperoxidase,HRP)... 目的分析嗅神经切断对小鼠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凋亡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这一造模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取2月龄C57小鼠33只,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小鼠行嗅神经切断术,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 hperoxidase,HRP)顺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成功与否。以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 edde xyurid inetriphos phate biotinnic kendlabelling,TUNEL)观察术后8h、2d、3d和5d嗅上皮中ORN的凋亡情况,同时在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成熟ORN的特异性标记蛋白———嗅标记蛋白(olfactorymarkerprotein,OMP)在嗅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嗅神经切断术后嗅球中无HRP标记。TUNEL和OMP阳性反应发生于ORN,嗅神经切断术后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并于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与此同时OMPmRNA的表达水平开始显著下降,并在术后第5天降至更低,嗅上皮的厚度也相应变薄。结论本实验所采取的造模方法可以较可靠地切断小鼠的嗅神经,并造成小鼠嗅上皮中ORN的同步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受体神经元 模型 动物 脱噬作用 C57小鼠 神经切断术 嗅感觉神经元 TUNEL阳性细胞 receptor mRNA水平 标记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