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氮酮类化合物Penicilone 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良聪 孙丽 +2 位作者 陈敏 黄午阳 申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嗜氮酮类化合物Penicilone 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先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 目的研究嗜氮酮类化合物Penicilone 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先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测定Penicilone B的抗氧化活性;再采用DFT进行Penicilone B的分子结构优化,并在M06-2x/6-31+G**水平从分子结构参数、酚羟基解离焓(BDE)、电离势(IP)、前线分子轨道(FMO)等方面分析Penicilone B的抗氧化机理。结果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Penicilone B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100μg/mL时,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1.62±1.19)%、(22.68±2.81)%,阳性对照维生素C(Vc)的清除率分别为(43.17±3.88)%、(58.73±4.70)%。此外,Penicilone B和Vc的ORAC值分别为(1.06±0.06)、(2.87±0.15)μmol trolox/mg。DFT计算结果表明,Penicilone B的C15位酚羟基易发生抽氢反应;Penicilone B还可能通过直接和活泼自由基结合而终止氧化的链锁反应,A环和B环是主要活性位点。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DFT研究嗜氮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为进一步研究嗜氮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氮酮类化合物 Penicilone B 抗氧化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抗氧化机理
下载PDF
耐酸青霉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王雨晴 于登 +3 位作者 侯成凤 付鹏 朱伟明 王乂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对耐酸产紫青霉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潜力结构资源。方法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得到粗提物,利用常压柱层析、凝胶分子筛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 目的对耐酸产紫青霉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潜力结构资源。方法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得到粗提物,利用常压柱层析、凝胶分子筛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1D NMR、2D NMR、圆二色谱ECD、旋光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评价其抗病毒生物活性。结果分离鉴定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mitorubrinol(1)、6″-Hydroxy-(R)-mitorubrinic acid(2)、(-)-mitorubrinic acid(3)、purpurquinone D(4)。结论从耐酸真菌产紫青霉OUCMDZ-019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得到了化合物1~4,均属于嗜氮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4均无显著抗H1N1病毒活性。研究获得量产化合物3,为后续药物的结构衍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真菌 嗜氮酮类化合物 产紫青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