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可培养嗜盐耐盐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分离方法对比研究
1
作者 马欣 马想蓉 +3 位作者 朱德锐 李轩领 沈国平 邢江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30,共15页
嗜盐耐盐微生物在生物医药、生物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青藏高原的盐湖微生物资源,以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盐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并采用寡营养培养、富集培养和梯度稀释... 嗜盐耐盐微生物在生物医药、生物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青藏高原的盐湖微生物资源,以青藏高原尕斯库勒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盐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并采用寡营养培养、富集培养和梯度稀释等方法对嗜盐耐盐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分离与培养。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获得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有30门50纲81目162科417属,古菌6门7纲9目15科39属。细菌优势属类群以矿生菌属(Fodinibius)和纤维单胞菌属(Gracilimonas)为主。古菌优势属类群以盐红菌属(Halorubrum)为主;纯培养法共获得502株嗜盐耐盐微生物,其中嗜盐耐盐细菌472株,分布在4门5纲7目9科13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其中巴纽尔斯菌(Balneolota)门Fodinibius属可培养细菌是首次从盐湖中分离得到;嗜盐古菌30株,分布在1门1纲1目3科5属,优势属为Halorubrum。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分离结果发现,1/2 TSA培养基和1/2 RCA培养基更有利于嗜盐耐盐细菌的分离,最佳富集天数为7天和30天,稀释梯度10-1和10-2可与未稀释样本互为补充来增加可培养嗜盐耐盐细菌的多样性;1/102216E培养基更适合于古菌的分离,最佳富集天数为7天和14天,且样本不稀释分离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盐湖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 嗜盐耐盐微生物 分离培养 生物多样性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