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硫红假单胞菌产氢机理的研究及与荚膜红假单胞菌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玉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3-48,共6页
研究了嗜硫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Sulfidophilus)的氢酶、固氮酶活力与产氢机理,并与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进行了比较。认为氢酶活力不是影响其产氢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时期氢酶活力与固氮酶活力的变化,导致了... 研究了嗜硫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Sulfidophilus)的氢酶、固氮酶活力与产氢机理,并与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进行了比较。认为氢酶活力不是影响其产氢能力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时期氢酶活力与固氮酶活力的变化,导致了嗜硫红假单胞菌在对数生长期末期才开始产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硫红 荚膜 假单胞菌 产氢机理
下载PDF
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爱军 鲁湘 +4 位作者 刘勇 谭新球 戴建平 张玉烛 李巳夫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为明确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感病品种玉针香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CFU/m 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100、200、300 mL/... 为明确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感病品种玉针香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CFU/m 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100、200、300 mL/667m~2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56.76%~69.48%,其中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667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3种浓度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62.49%~72.98%,且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这表明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具有防控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卵菌HNI-1 细菌性病害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下载PDF
2.0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符伟 刘勇 +5 位作者 张德咏 戴建平 周波 成飞雪 唐涛 王培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6-868,共3页
2.0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防治对象为番茄根结线虫和番茄花叶病。番茄根结线虫防治选择番茄移栽时进行灌根处理,每季使用2~3次,用量400~600 mL/667 m^2;番茄花叶病防治选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喷雾方式,每季使用2~3次,用量1... 2.0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防治对象为番茄根结线虫和番茄花叶病。番茄根结线虫防治选择番茄移栽时进行灌根处理,每季使用2~3次,用量400~600 mL/667 m^2;番茄花叶病防治选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喷雾方式,每季使用2~3次,用量180~240 mL/667 m^2。该制剂为纯生物制剂,使用后未见药害发生;对捕食天敌、寄生天敌低毒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 根结线虫 花叶病 番茄
下载PDF
嗜硫小红卵菌与噻虫嗪组合对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防控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秀芝 史晓斌 +7 位作者 崔聪聪 李杰 张晓梅 张松柏 杜晓华 谭新球 张德咏 刘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进行了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防控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喷雾和噻虫嗪蘸(灌)根的方法,从控制病毒病介体昆虫烟粉虱和增强植物抗病性的角度来提高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效果。两年的预防试验... 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进行了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防控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喷雾和噻虫嗪蘸(灌)根的方法,从控制病毒病介体昆虫烟粉虱和增强植物抗病性的角度来提高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效果。两年的预防试验结果表明,使用HNI-1菌剂喷雾和噻虫嗪蘸根后,番茄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均控制在1.6以下,番茄上烟粉虱的数量维持在6头·株^(-1)以下;防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HNI-1菌剂喷雾和噻虫嗪灌根,与对照相比,用药15 d后番茄病毒病发病症状明显减轻,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为5.94~7.48,番茄上烟粉虱的数量降低为64.3~84.3头·株^(-1),表明该防控技术可有效预防和防控番茄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 噻虫嗪 番茄病毒病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娜 曲艳艳 +1 位作者 王伟伟 曹增梅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L)光照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模拟水体中S2-的去除率可达到94.9%,对照组的去除率为68.6%,高浓度(107cfu/m L)黑暗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9.7%,对照组的去除率为13.1%。但对于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应根据嗜硫小红卵菌本身的特性有选择的净化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 模拟污染海水 净化水质
下载PDF
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Rhodovulum sulidophilum LHII的α和β亚基的交叉作用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平 李尽哲 +2 位作者 胡宗利 王万能 潘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5-220,225,共7页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嗜硫小红卵菌(Rhodovulum sulidophilum)为不同属的两种光合细菌,前者的捕光系统Ⅱ由pucB、puc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亚基组装形成,后者的捕光系统Ⅱ由pucsB、pucs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嗜硫小红卵菌(Rhodovulum sulidophilum)为不同属的两种光合细菌,前者的捕光系统Ⅱ由pucB、puc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亚基组装形成,后者的捕光系统Ⅱ由pucsB、pucsA基因编码产生的β亚基和α亚基组装形成.将这两组基因交叉组合,克隆到包含pu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中,得到两个表达质粒即pRKpucsBpucA和pRKpucBpucsA,然后通过接合转移方法分别转入LHI、LHII和RC缺陷型菌株DD13中,两种接合转移菌株都可以形成捕光系统Ⅱ并进入光合细菌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Rhodovulum sulidophilum) 类球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捕光系统Ⅱ 交叉组合
下载PDF
光合细菌捕光蛋白基因pucBA的保守性研究
7
作者 李尽哲 黄雅琴 +3 位作者 叶兆伟 王伟 王万能 陈国平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63-66,共4页
为了验证光合细菌捕光蛋白基因pucBA的保守性,通过克隆嗜硫小红卵菌的捕光蛋白基因pucBA,连入到表达载体pRK415中,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把此基因导入到捕光蛋白基因缺失的类球红细菌菌株DD13中,通过双抗生素筛选,获得转化子,通过诱导培养... 为了验证光合细菌捕光蛋白基因pucBA的保守性,通过克隆嗜硫小红卵菌的捕光蛋白基因pucBA,连入到表达载体pRK415中,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把此基因导入到捕光蛋白基因缺失的类球红细菌菌株DD13中,通过双抗生素筛选,获得转化子,通过诱导培养,转化子的菌液颜色观察和捕光蛋白复合物的光谱分析证明,此转化菌株能够形成捕光蛋白复合物,上述研究表明的捕光蛋白基因pucBA属于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菌 类球细菌 捕光蛋白基因 保守性
下载PDF
光合细菌菌剂对稻曲病和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路云 张卓 +5 位作者 王培 王紫薇 谭新球 张德咏 刘勇 戴建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69-71,共3页
研究了光合细菌菌剂对稻曲病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为光合细菌应用于水稻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生防资源。结果表明:2.0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处理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在60.85%~76.73%之间,用量为300 mL/hm2时... 研究了光合细菌菌剂对稻曲病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为光合细菌应用于水稻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生防资源。结果表明:2.0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处理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效在60.85%~76.73%之间,用量为300 mL/hm2时防效最好;2.0亿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在47.44%~68.41%之间,用量为600 mL/hm2时防效最好。这表明光合细菌菌剂具有防控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菌剂 卵菌HNI-1 沼泽假单胞菌PSB-S 稻曲病 稻瘟病
下载PDF
Antibody to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suppresses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in rats 被引量:2
9
作者 Kazuko Shichijo Kazuya Makiyama +5 位作者 Chun-Yang Wen Mutsumi Matsuu Toshiyuki Nakayama Masahiro Nakashima Makoto Ihara Ichiro Seki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9期4505-4510,共6页
AIM: To produce an antibody against ra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antibody in rats with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colitis. METHODS: An antibody was raised aga... AIM: To produce an antibody against rat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antibody in rats with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colitis. METHODS: An antibody was raised against rat ECP. Rats were treated with 3% DSS in drinking water for 7 d and received the antibody or normal serum. The colons wer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and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symptom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re estimated as a grade of inflammation. RESULTS: The ECP antibody stained the activated eosinophils around the injured crypts in the colonic mucosa. Antibody treatment reduced the severity of colonic ulceration and acute clinical symptoms (diarrhea and/or bloodstained stool). Body weight gai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nd the colon lengt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anti-ECPtreated rats than in normal serum-treated rats. Expression of ECP in activated eosinophil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erosions and inflammation. The number of Ki-67-positive cells in the regenerated surface epithelium increased in anti-ECP-treated rats compared with normal serum-treated rats.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reduced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anti-ECP-treated rats. 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atment with ECP antibody, improved DSS-induced colitis in rats, possibly by increasing the regenerative activity of the colonic epithelium and down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suggest that anti-ECP may promote intestinal wound healing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