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i沉默CCR3对变应性鼻炎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
1
作者 廖兵 杨春平 +8 位作者 易韵 刘月辉 朱新华 刘建国 汪美群 刘轲 陈旭波 张皓 田小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CC趋化因子受体(CCR)3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分为对照组(经鼻滴入CCR3siRNA对照试剂)、干预组(CCR3siRNA)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各12只,另...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CC趋化因子受体(CCR)3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嗜碱性粒细胞迁移、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方法 取36只小鼠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分为对照组(经鼻滴入CCR3siRNA对照试剂)、干预组(CCR3siRNA)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各12只,另取12只小鼠经鼻滴入生理盐水进行正常对照(正常组)。收集小鼠外周血、鼻黏膜和骨髓样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鼻黏膜观察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CCR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5、IL-3、类胰蛋白酶和组胺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水平。取体外培养的小鼠嗜碱性粒细胞,加入CCR3siRNA(CCR3siRNA组)、CCR3siRNA对照试剂(CCR3siRNA对照组)和PBS液(空白组)进行培养,计算脱颗粒百分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和干预组鼻黏膜结构被破坏,黏膜及黏膜下层肿胀;外周血、鼻黏黏膜和骨髓CCR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组胺、类胰蛋白酶、IL-3和IL-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外周血和骨髓中CD34^(+)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P<0.05)。干预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与空白组和CCR3siRNA对照组比较,CCR3siRNA组脱颗粒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CCR3siRNA能够下调变应性鼻炎小鼠CCR3表达,减轻超敏反应,利于鼻炎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趋化因子受体3 碱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凤 刘爽 +2 位作者 万丽平 韩晓丹 王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253-3254,共2页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功能。方法收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外周血标本197份,以及单独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标本914份,进行显微镜...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报警提示功能。方法收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外周血标本197份,以及单独提示异型淋巴细胞的外周血标本914份,进行显微镜复检,以核实报警提示信息是否正确。结果以显微镜复检结果为金标准,同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嗜碱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的符合率为64.9%;单独提示异型淋巴增多的标本经复检后符合率为7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报警提示异型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两者计数有一定相互干扰,需结合显微镜复检,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碱性粒细胞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PDF
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神经趋化及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主要碱性蛋白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史亮 罗雅玲 陈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MR)mRNA及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向迷走神经的趋化作用。方法: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MR)mRNA及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向迷走神经的趋化作用。方法: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用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乙酰胆碱酯酶及HE染色观察Eos神经趋化情况,进行气管平滑肌的M2R mRNA、M3RmRNA、MBP m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BALF的Eos计数,哮喘组[(29.2±7.3)%]与正常组[(2.8±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Eos肺组织浸润较正常组明显,Eos具有明显的神经趋化现象。气管平滑肌的MR mRNA、MBP mRNA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M2RmRNA,哮喘组(1.26±0.24)与正常组(0.50±0.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3R mRNA,哮喘组(0.12±0.055)与正常组(0.42±0.0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BP mRNA,哮喘组(1.46±0.208)与正常组(0.25±0.0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哮喘豚鼠Eos具有迷走神经趋化现象,M2R表达增加,M3R表达减少,MBP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受体 毒蕈碱 酸性粒细胞 主要碱性蛋白 神经趋化
下载PDF
XE-2100淋巴瘤样细胞干扰嗜碱性粒细胞1例报道
4
作者 张嬉燕 郑亚婷 +2 位作者 翟丽 杨晓芳 颜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2期2906-2907,共2页
本文对2010年7月入本院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淋巴瘤样细胞干扰嗜碱性粒细胞1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淋巴瘤样细胞 碱性粒细胞 细胞分析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对人嗜碱性粒细胞中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侯一峰 何韶衡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人嗜碱性粒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中,TLR1~10mRNA的组成型表达;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NFα或IFN...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人嗜碱性粒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中,TLR1~10mRNA的组成型表达;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NFα或IFNγ刺激KU812细胞后,TLR1~1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人嗜碱性粒细胞有TLR1~10mRNA的组成型表达,其中TLR1~6和TLR9的mRNA表达量较高,而TLR7,8和TLR10mRNA的表达量相对较少。TNFα可明显上调TLR2~4mRNA的表达,而IFNγ对TLR2和TLR9的mRNA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人嗜碱性粒细胞不仅参与了天然免疫,而且其免疫功能还受到细胞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粒细胞 TOLL样受体 干扰素-Γ 调节作用 基因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mRNA表达量 组成型表达 IFN-γ TLR9 TLR2 粒细胞 实时定量 上调作用 天然免疫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逆转录
下载PDF
人嗜碱性粒细胞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的组胺释放能力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薇 何韶衡 +1 位作者 林梓霞 傅意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和肝素等,对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用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ank’s平衡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后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来检测组...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和肝素等,对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用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ank’s平衡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后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来检测组胺的水平。结果:浓度为10mg/L胰蛋白酶可引起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其作用强度较抗IgE抗体、钙离子载体(CI)及P物质等为弱。PAR2特异性激动肽SLIGKVNH2对嗜碱性粒细胞没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但抗IgE抗体、CI、FMetLeuPhe(FMLP)、C5a及P物质可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显著的组胺释放。肝素、C5和腺苷在试验浓度内未引起组胺释放,但肝素可显著增加C5a和P物质诱导的组胺释放。结论:胰蛋白酶、抗IgE抗体、CI、FMLP、C5a及P物质均可诱导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地释放组胺。PAR2激动肽SLIGKVNH2不能引起组胺释放,肝素可增加P物质和C5a引起的组胺释放,具有放大嗜碱性粒细胞激活信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碱性粒细胞 肝素 组织胺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肽聚糖、脂多糖、聚肌胞苷酸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玲 许以平 +1 位作者 曹玲仙 王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3-85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C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情况,并与正常人作比较。同时检测尘螨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程度,以分析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改变与其表面IgE受体的关系。结果100 mg/L PGN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指数为(40.73±10.88)%,显著高于其刺激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的(15.23±8.96)%(P>0.01),亦显著高于50μg/L LPS刺激的(19.63±8.92)%和50 mg/L Poly I:C刺激的(22.50±7.89)%(P值均<0.01)。PGN刺激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指数与粉尘螨刺激脱颗粒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PGN可增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嗜碱性粒细胞上存在相应的TLR活性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碱性粒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CD62L、BAFF和CD40L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永民 陈秋萍 +2 位作者 黄柳涛 潘庆军 刘华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归巢受体(CD62L)、B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因子(BAFF和CD40L)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57例,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29例和非活动组(SLEDA... 目的探讨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归巢受体(CD62L)、B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因子(BAFF和CD40L)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SLE患者57例,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29例和非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28例,选取同期20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CD62L、BAFF和CD40L表达,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其与血清Anti-ds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外周血CD62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外周血BAFF和CD40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活动组(P均<0.05);而非活动组与对照组BAFF和CD40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CD62L和CD40L表达与血清Anti-ds DNA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36,P均<0.05);而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BAFF表达与血清Anti-ds DNA抗体水平无关(r=0.26,P=0.14)。结论活动性SLE患者外周血CD62L、BAFF和CD40L表达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可能通过CD62L介导向次级淋巴器官迁移,通过BAFF和CD40L活化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进而参与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归巢受体 B淋巴细胞活化刺激因子
下载PDF
从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现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永红 李惠芳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 利用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分析 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CEL)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变化 ,了解与CEL疾病相关的T细胞受体 (TCR) β可变区主要接触抗原的CDR3序列特征。用RT PCR扩增CEL患者的外周血TCRβV 1- 2 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 ,在变性测序胶上电泳 ,形成TCRβV基因指纹图谱 ,切割克隆性增生的电泳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TCRβV基因指纹图谱在 βV13.2家族中的分子量较小处出现一条明显扩增的条带 ,切割此条带并测序证实为单克隆性T细胞增殖 ,其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 :SFSYEQY ,其中SFSY基序为特异性保守序列 ,其它家族无异常改变。结论 :该CEL患者TCRβV13.2家族中出现了单克隆性增殖的T淋巴细胞群 ,可能是针对CEL恶性肿瘤细胞反应性增生的T细胞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克隆性增殖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
下载PDF
TLR1-TLR4在人嗜碱性粒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一峰 何韶衡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观察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家族成员中的TLR1、TLR2、TLR3和TLR4在人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中的表达。方法取1×106细胞,从细胞中提取总RNA后,用RT-PCR检测细胞中mRNA的表达;用抗人TLR1-TLR4单... 目的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观察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家族成员中的TLR1、TLR2、TLR3和TLR4在人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中的表达。方法取1×106细胞,从细胞中提取总RNA后,用RT-PCR检测细胞中mRNA的表达;用抗人TLR1-TLR4单克隆抗体和小鼠同型抗体行免疫荧光染色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TLR1-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嗜碱性粒细胞有TLR1-14mRNA的组成型表达。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用抗人TLR1-TLR4单克隆抗体染色的细胞,其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同型对照。结论嗜碱性粒细胞中有TLR-TLR4的组成型表达,提示嗜碱性粒细胞可作为一种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粒细胞 TLR4单克隆抗体 receptor RT-PCR检测 Toll样受体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组成型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 TLR4蛋白 病原微生物 蛋白水平 家族成员 TLR2 粒细胞 总RNA mRNA 同型抗体 荧光强度 免疫细胞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相关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和淋巴瘤样丘疹病
11
作者 McPherson T. Cowen E.W. +2 位作者 McBurney E Klion A.D 冯义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2期17-18,共2页
Fip1-like 1/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FIP1L1/PDGFRA)-positive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is a rare disorder with a poor prognosis if untreated and for which treatment with imatinib mesilate is highly ... Fip1-like 1/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FIP1L1/PDGFRA)-positive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is a rare disorder with a poor prognosis if untreated and for which treatment with imatinib mesilate is highly effective. A 33-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recurrent papular skin lesions and marked peripheral eosinophilia. Skin biopsy revealed proliferation of CD30+T cells consistent with lymphomatoid papulosis (LyP), whereas molecular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the FIP1L1/PDGFRA fusion gene. As the presence of this gene has important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this report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molecular te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LyP and peripheral eosinophi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酸性粒细胞 淋巴 受体Α 丘疹病 综合征 综合病症
下载PDF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对人嗜碱性粒细胞中TLR_3、TLR_9 mRNA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一峰 何韶衡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的配体肽聚糖(PGN)、聚肌苷酸_聚胞苷酸(PolyI_C)、脂多糖(LPS)和含有去甲基化的寡核苷酸序列(CpGDNA)对嗜碱性粒细胞中TLR2~4和TLR9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实时定量_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GN、PolyI_C...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的配体肽聚糖(PGN)、聚肌苷酸_聚胞苷酸(PolyI_C)、脂多糖(LPS)和含有去甲基化的寡核苷酸序列(CpGDNA)对嗜碱性粒细胞中TLR2~4和TLR9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实时定量_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GN、PolyI_C、LPS和CpGDNA刺激人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后,TLR2~4和TLR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PGN刺激KU812细胞后,TLR3和TLR9mRNA的表达与未刺激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olyI_C、LPS和CpGDNA刺激KU812细胞后,细胞中TLR2~4和TLR9的mRNA与未刺激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的感染可能增加人嗜碱性粒细胞对病毒或其它细菌感染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粒细胞 TLR9 革兰阳性菌 肽聚糖 上调作用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脂多糖(LPS)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mRNA表达 Toll样受体 核苷酸序列 去甲基化 调节作用 实时定量 粒细胞 细菌感染 PGN CpG DNA 统计学 逆转录 IPS 敏感性
下载PDF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爱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51,共2页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王爱民①综述朱学骏②审校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LHE)又称假性或非典型化脓性肉芽肿,尽管本...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王爱民①综述朱学骏②审校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angi-olymphoidhyperplasiawitheosinophilia,ALHE)又称假性或非典型化脓性肉芽肿,尽管本病与木村病(皮肤嗜酸性淋巴滤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 粒细胞增多 雌激素受体 孕酮受体 皮损 湿疹样皮炎 发病机理 细胞 肉芽肿 治疗方法
下载PDF
XE-2100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朝翔 吴茅 +2 位作者 俞雅瑶 盛礼建 蒋锦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3057-3058,共2页
目的:分析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用XE-2100随机筛选出有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增高的标本100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作血涂片,染色并油镜分型(Downey法)后分析结果。结果:复检... 目的:分析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用XE-2100随机筛选出有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增高的标本100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作血涂片,染色并油镜分型(Downey法)后分析结果。结果:复检后发现24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真性增高,76例标本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76例假性增高标本中发现其中42例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21例标本由于粒系中毒性变明显、退行性变引起;13例标本由于幼粒细胞出现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比例>1%经手工分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大于真性增高,假性增高标本中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引起假阳性最为常见,所以当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时必须经手工镜检复查,把正确结果及时反馈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2100血液分析仪 碱性粒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中毒性粒细胞 粒细胞
下载PDF
吸入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秋根 柳喆 +2 位作者 苏钢 漆基建 王志刚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激动剂 哮喘药物疗法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粒细胞
全文增补中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文稳 陈奇权 +1 位作者 梁高澎 宋志强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嗜碱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液。通过IgE高亲和力受体(high-affinity receptor for immunoglobulin E,FcεRI)激活的嗜碱性粒细胞在各种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如哮喘、花... 嗜碱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液。通过IgE高亲和力受体(high-affinity receptor for immunoglobulin E,FcεRI)激活的嗜碱性粒细胞在各种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如哮喘、花粉症、食物过敏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碱性粒细胞 奥马珠单抗 IgE高亲和力受体
下载PDF
孟鲁司特治疗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璇 万代红 +2 位作者 高兴娟 赵帅 汪娇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OVA处理组32只。OVA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OVA和Al(OH)3溶液行基础致敏及强化致敏,继之OV...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OVA处理组32只。OVA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OVA和Al(OH)3溶液行基础致敏及强化致敏,继之OVA灌胃激发胃肠道过敏。造模成功后,将OVA处理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孟鲁司特组、强的松组、强的松+孟鲁司特组各8只。模型组及各药物治疗组继续给予OVA隔日灌胃激发胃肠反应,同时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强的松、孟鲁司特及二者联合灌胃治疗。观察EG小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E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胃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空肠组织主要碱性蛋白(MBP)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小鼠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gE水平降低(P均<0.05)。模型组小鼠空肠MBP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各给药组空肠MBP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弱。模型组小鼠胃黏膜变薄、断裂、下层充血,黏膜上皮细胞近胃腔端腺上皮脱落,有炎症细胞浸润。肠组织上皮细胞水肿,并见局灶性坏死、脱落,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给药组小鼠胃肠黏膜各层结构基本正常,仅见轻微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孟鲁司特通过降低EG小鼠的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及空肠组织MBP表达,从而实现对EG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酸性粒细胞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 酸性粒细胞 IGE 主要碱性蛋白 小鼠
下载PDF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嗜酸粒细胞浸润、凋亡及Fas和Bcl-2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刘月波 金湛 +2 位作者 章小敏 王爱飞 何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a,EOS)浸润、凋亡及死亡受体(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和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荷兰种健康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大鼠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a,EOS)浸润、凋亡及死亡受体(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和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荷兰种健康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射干麻黄汤组四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反复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对各组大鼠哮喘症状进行评分,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EOS浸润数,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EOS凋亡,Western blot检测Fas、Bcl-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EOS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地塞米松组、射干麻黄汤组大鼠哮喘症状均明显减轻,评分亦明显降低(P〈0.05),地塞米松组与射干麻黄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组静脉血以及肺组织中EOS浸润数、E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OS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射干麻黄汤组EOS浸润数、EOS%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仍高于对照组,EOS凋亡率明显高于模型组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与射干麻黄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射干麻黄汤组Fas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模型组(P〈0.05),Bcl-2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模型组(P〈0.05),地塞米松组与射干麻黄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流式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无细胞凋亡现象,经射干麻黄汤处理后,细胞出现大量凋亡。结论射干麻黄汤能够诱导EOS凋亡,可能与上调Fas表达,下调Bcl-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大鼠 射干麻黄汤 粒细胞 死亡受体 B细胞淋巴瘤-2
下载PDF
加味过敏煎对支气管哮喘大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Fas、Bcl-2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玲玉 黄燕 +2 位作者 包海鹏 郝维佳 孔祥坤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562-565,570,共5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凋亡及其调控蛋白Fas、Bcl-2的表达,探析加味过敏煎对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激素组、加味过敏煎联合激素组,每组10只。用氢...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凋亡及其调控蛋白Fas、Bcl-2的表达,探析加味过敏煎对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激素组、加味过敏煎联合激素组,每组10只。用氢氧化铝/卵蛋白[Al(OH)_(3)/OVA]致敏,雾化吸入含OVA的0.9%氯化钠溶液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各治疗组均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 d,并在灌胃治疗后雾化含OVA的0.9%氯化钠溶液激发,每次雾化20 min,连续雾化7 d。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灌胃与雾化。采用TUNEL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肺组织中EOS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Fas、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EOS计数显著增加,EOS凋亡率明显降低,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EOS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Fas蛋白表达均增高,Bcl-2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以加味过敏煎联合激素组变化程度最明显(P<0.05)。结论:加味过敏煎可能通过促进哮喘大鼠肺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EOS凋亡,减轻EOS在肺组织中的浸润与聚集,从而控制哮喘大鼠气道炎性反应,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加味过敏煎 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瘤-2 死亡受体 氢氧化钙/卵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表达炎症因子和归巢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兰巧芬 陈秋华 +7 位作者 廖焕金 蔡珺 张莉芳 彭艳霞 何一鸣 吴平 谢彤 潘庆军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3,共5页
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分析其活化与RA发病的关系,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表达炎症因子和归巢受体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分析其活化与RA发病的关系,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表达炎症因子和归巢受体的情况。结果显示,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表达活化标志物CD203c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表达IL-4、IL-6和IL-13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D62L和CCR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并表达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和归巢受体,提示其活化后可能趋化至局部,进而参与R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碱性粒细胞 活化 L-选择素 趋化因子受体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