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卢珊珊 沈丹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O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1例发生在肝内胆管的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3岁。腹痛寒战1个月。CT显示左侧肝内胆管内可见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O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1例发生在肝内胆管的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3岁。腹痛寒战1个月。CT显示左侧肝内胆管内可见3 cm×3 cm大小结节。镜下肿瘤位于扩张的囊腔内,呈分支状乳头结构,乳头被覆复层嗜酸性细胞,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免疫组化:CK8、CK18、Hep Par-1和MUC5AC(+),CK7、CK20、MUC1和MUC2(-);Ki-67增殖指数为25%。结论肝原发性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为罕见肿瘤,以男性患者居多,肿瘤一般体积较大(平均最大径12 cm),非浸润型完整切除后、可长期生存,而浸润型整体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嗜酸性特征 肝内胆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