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蜗牛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1例
1
作者 户梦婷 张栋 +8 位作者 贾沛瑶 陆旻雅 周梦兰 郭佳钰 苏慧婷 高羿 席婧媛 朱华栋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寄生虫 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膜炎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与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研究
2
作者 李校荣 王文娟 李承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53-757,769,共6页
背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a syndrome,HES)是一组以血液和(或)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皮炎瘙痒性疾病,其中特别需与特应性皮... 背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a syndrome,HES)是一组以血液和(或)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异常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皮炎瘙痒性疾病,其中特别需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进行鉴别诊断。目的评估外周血EOS计数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与特应性皮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收治的诊断明确的HES和AD患者为样本,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评估外周血EOS的鉴别诊断效能。2023年6—12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HES患者和外周血EOS计数>0.5×10^(9)/L的AD患者为后续研究对象,比较二者非激素系统治疗2周内外周血EOS计数变化趋势。结果HES组58例,男49例,女9例,中位年龄46(IQR:23~67)岁;AD组133例,男74例,女59例,中位年龄55(IQR:38~69)岁;HES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P<0.05)。HES组中位白细胞计数[M(IQR):10.78(8.97~13.75)×10^(9)/L vs 6.61(5.44~8.55)×10^(9)/L]和中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M(IQR):3.29(1.77~5.15)×10^(9)/L vs 0.60(0.35~1.05)×10^(9)/L]均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鉴别AD诊断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结果提示:EOS鉴别诊断最佳阈值为1.52×10^(9)/L,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91.8%。后续研究中10例HES患者,治疗前EOS均值(4.51±1.22)×10^(9)/L,给予2周非激素系统治疗,治疗后EOS均值(5.56±1.31)×10^(9)/L,无显著下降趋势。10例AD患者,经非激素系统治疗后第4~8天外周血EOS可降至正常水平(<0.5×10^(9)/L),下降程度平均值为(72.10%±17.12%)。结论HES和AD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分布范围不等,且大部分AD患者给予非激素系统治疗后短期内外周血EOS计数可显著下降,可为HES与AD初步鉴别诊断提供参考,迅速启动干预治疗,对HES在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发生之前减少EOS浸润,进而降低器官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 特应皮炎 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非激素系统治疗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1例分析
3
作者 顾申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24-224,238,共2页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心内膜炎 病理 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董子亮从气论治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经验
4
作者 马菁蔓 马迎基 +2 位作者 西峥 王小星 董子亮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属中医学“喘症”“咳嗽”“哮症”范畴。董子亮认为,本病肺卫气虚在内,外感六淫邪气或七情内伤,使体内气机不调,肺气宣发、肃降不畅而发病,治疗应从“气”入手,固肺护卫、补肺益气、调和气机,治以健脾补气、补肾纳气...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属中医学“喘症”“咳嗽”“哮症”范畴。董子亮认为,本病肺卫气虚在内,外感六淫邪气或七情内伤,使体内气机不调,肺气宣发、肃降不畅而发病,治疗应从“气”入手,固肺护卫、补肺益气、调和气机,治以健脾补气、补肾纳气法,调理六淫、七情所致肺部气机运转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肺炎 董子亮 调理气机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5
作者 贺亚杰 李琛 +4 位作者 聂磊 李小燕 郭伟 陈栋 张银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718-1720,共3页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 患者女,56岁,头皮结节伴痒30 a,再发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激光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样增生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伴吞咽困难1例
6
作者 王亚楠 赵欣璐 徐桂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6,共5页
本文报道一例因吞咽困难而就诊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病例。该患者为54岁女性,超声胃镜可见食管弥漫性增厚,病理示食管鳞状上皮内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密度约为30个/HPF,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 本文报道一例因吞咽困难而就诊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病例。该患者为54岁女性,超声胃镜可见食管弥漫性增厚,病理示食管鳞状上皮内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密度约为30个/HPF,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中度活动性)。口服醋酸泼尼松30 mg/d并逐步减量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影像学证实病变具有明显改善。本文总结该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高分辨率食管压力测量 超声胃镜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进展
7
作者 饶文辉 陈惠新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188-194,共7页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EoE)是由慢性免疫介导的食管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除与免疫介导相关外,还与遗传、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及食管黏膜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目前,EoE的治疗方式有饮食、药物及食...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EoE)是由慢性免疫介导的食管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除与免疫介导相关外,还与遗传、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及食管黏膜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目前,EoE的治疗方式有饮食、药物及食管扩张治疗,又称“3D”治疗。EoE患者治疗的最终目标为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尽可能缓解临床症状及组织缓解,防止食管纤维化导致食管狭窄并发症发生。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EoE,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饮食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生物制剂 食管扩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秋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53-956,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H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糖皮质激素结合中...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HE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糖皮质激素结合中医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5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评估]、外周血EOS计数,并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3.3%(25/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ORAD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外周血EOS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为6.7%(2/30)、33.3%(10/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HED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病情,明显降低外周血EOS计数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放血疗法 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炎 外周血酸性粒细胞计数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艳华 李微 +1 位作者 张嘉雯 刘静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白三烯E4(LTE4)、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26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7 d后疗效分为有效组(217例)和无效组(5...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白三烯E4(LTE4)、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26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治疗7 d后疗效分为有效组(217例)和无效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分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疗效相关性,分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联合检测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各指标不同水平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结果治疗3、5 d后,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RR高(P<0.05),VPEF/VE、TPTEF/TE低(P<0.05)。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与疗效、VPEF/VE、TPTEF/TE呈负相关(P<0.05);治疗3、5 d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与RR呈正相关(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联合预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无效的AUC均大于各单一指标预测(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高水平患儿治疗无效危险度高于低水平(P<0.05)。结论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LTE4、SP-D水平能反映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治疗结局的重要辅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支气管炎 疗效 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肺表面活蛋白D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致Loffler心内膜炎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佳云 覃丽君 陈雪贞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Loffler心内膜炎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心脏导致的病症。该文报道1例由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导致Loffler心内膜炎的患儿,经醋酸泼尼松治疗后好转出院。该例提示Loffler心内膜炎是一种少见病,致死率高... Loffler心内膜炎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心脏导致的病症。该文报道1例由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导致Loffler心内膜炎的患儿,经醋酸泼尼松治疗后好转出院。该例提示Loffler心内膜炎是一种少见病,致死率高,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随访追踪,监测疾病转归情况来改善预后甚至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Loffler心内膜炎 心肌损害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英 王志荣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患者,男,47岁,主因胸闷1 d于2017年5月13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1 d,持续不缓解,无胸痛、腹痛,无黑矇、晕厥等。口服硝酸甘油无效。查体:血压104/68 mm Hg,心率86次/min,颈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脏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 患者,男,47岁,主因胸闷1 d于2017年5月13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1 d,持续不缓解,无胸痛、腹痛,无黑矇、晕厥等。口服硝酸甘油无效。查体:血压104/68 mm Hg,心率86次/min,颈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脏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10余年,现tZl服甲巯咪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史10余年,未予治疗。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致Loeffler心内膜炎1例
12
作者 管鑫 景红霞 +1 位作者 肖彬 陈然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21-623,共3页
Loeffler心内膜炎临床上罕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增多引起心脏病变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超声心动图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致L... Loeffler心内膜炎临床上罕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增多引起心脏病变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文报道超声心动图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致Loeffler心内膜炎1例,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利用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转归情况来改善预后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Loeffler心内膜炎 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治疗后复发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钟晓琴 赵卫东 +5 位作者 李安庆 庄新英 纪红梅 王峰 李鑫鑫 于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6期135-138,共4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于1978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嗜酸性粒细胞在食管大量浸润导致食管功能障碍有关,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为食管肿瘤。诊断要求主要包括:①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表现为吞咽困难...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于1978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嗜酸性粒细胞在食管大量浸润导致食管功能障碍有关,该类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为食管肿瘤。诊断要求主要包括:①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表现为吞咽困难的特征性症状;③排除其他原因。近10余年来国内外有个例报道。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主要特征是食管功能紊乱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食管上皮。治疗涉及药物、炎症的饮食控制和针对纤维狭窄疾病的内镜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持续的炎症、食管上皮下纤维化和食管癌,延迟诊断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可逆的纤维狭窄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治疗 复发
下载PDF
吕弗硫氏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1例
14
作者 王达平 张自立 +3 位作者 晋军 尚恩善 张世华 范登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476-476,共1页
病例 男,21岁,因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1天,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5.9×10~9/L,中性0.03,淋巴细胞0.04,嗜酸细胞0.93,嗜酸细胞计数2900×10~6/L。遂以“嗜酸细胞增多症”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 病例 男,21岁,因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1天,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85.9×10~9/L,中性0.03,淋巴细胞0.04,嗜酸细胞0.93,嗜酸细胞计数2900×10~6/L。遂以“嗜酸细胞增多症”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6/12kPa,心律齐,无杂音,肝不太,脾肋下0.5cm,质中等硬度;下肢无浮肿。实验检查:血常规同前,血沉46mm/h,粪、尿常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纤维增生 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细胞计数 心电图 骨髓象 纤维素 血常规 强的松
下载PDF
4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疾病的病例特征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敏思 徐龙薇 +3 位作者 王亚丹 苏珈仪 施海韵 吴静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 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EGIDs)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现状,探讨影响其漏诊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EGIDs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 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EGIDs)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现状,探讨影响其漏诊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EGIDs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等。结果 43例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龄16~78岁,病程2 d~20年,有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者29例(67.44%)。黏膜型21例,肌层型8例,浆膜型14例。以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EOS升高者30例(69.77%),以浆膜型升高为著;外周血IgE升高15例(65.22%)。胃窦部内镜检查阳性率最高(72.50%),其次为胃体部和十二指肠降部。食管和回肠末端病变的内镜下表现多正常,而组织EOS浸润显著(P<0.05),易发生漏检、漏诊。结论 EGIDs多数伴有外周血EOS增多,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食管和回肠末端易发生漏检、漏诊,建议多点多次取活检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胃肠疾病 酸性粒细胞 诊断 漏诊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肥大细胞数量和IL-5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自娟 陈欣涛 吕贞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肥大细胞(MC)数量和白介素-5(IL-5)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入院的84例EG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肥大细胞(MC)数量和白介素-5(IL-5)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入院的84例EG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电镜下胃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MC数量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试验组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和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EOS和MC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益生菌对EG患者MC数量和IL-5表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孟鲁司特钠 益生菌 白介素-5 肥大细胞
下载PDF
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危险因素及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雪 陈远春 +2 位作者 陈莹莹 何子翼 何学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8-15,共8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早产儿EOS情况分为观察组(EOS≥0.7×10^(9... 目的 探讨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早产儿EOS情况分为观察组(EOS≥0.7×10^(9)/L,62例)与对照组(EOS<0.7×10^(9)/L,48例)。采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EOS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早产儿出生后6周内不同时间点EOS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414、2.104);而血小板增多、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以及孕母的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415、10.986、3.945、4.888、6.373、5.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增多(OR=2.189,95%CI:1.126~4.068)、BPD(OR=3.144,95%CI:1.201~3.517)、妊娠期糖尿病(OR=2.761,95%CI:1.316~3.240)、解脲脲原体感染(OR=1.813,95%CI:1.230~3.744)均是早产儿EOS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胎龄>32周(OR=0.875,95%CI:0.427~0.981)、出生体重>2.12kg(OR=0.797,95%CI:0.368~0.865)均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6项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81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P=0.377);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1%~90%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观察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03%vs.12.50%,χ^(2)=4.335,P<0.05)。早产儿出生后3~6周的EOS值均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00),其中出生后第3周EOS增多预测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灵敏度最高(78.54%),AUC=0.806。结论 血小板增多、BPD、妊娠期糖尿病、解脲脲原体感染均是早产儿EOS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出生体重均是其保护因素,且EOS增多的早产儿更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酸性粒细胞增多 危险因素 感染疾病 相关
下载PDF
儿童广州管圆线虫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蕊蕊 黄栋 潘飞飞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本文报道1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其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Q-mNGS)检测结果及已发表的文献,综合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同时探讨Q-mNGS在嗜酸性粒... 本文报道1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其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Q-mNGS)检测结果及已发表的文献,综合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同时探讨Q-mNGS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采集2022年贵州地区发现的1例1岁1月幼童的病史资料,病患仅有食用虾类病史而无明确接触史,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差、发热、抽搐等,在外院曾误诊治疗,后脑脊液Q-mNGS结果明确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且进展迅速;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血清学及脑脊液常规检查特异性欠佳,若非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易误诊。需探讨Q-mNGS在该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便于早期诊断,以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治疗上以阿苯达唑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酸性粒细胞脑膜炎 儿童 诊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栋 李斌 +3 位作者 李初谊 王俊科 孙一彬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52-457,共6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食管炎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食管壁黏膜为特征,常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嵌顿、胸痛等,极易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等混...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食管炎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食管壁黏膜为特征,常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嵌顿、胸痛等,极易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等混淆,若不经有效的治疗,会发展为严重的食管纤维性狭窄。随着对该病相关病理、生理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EoE的诊断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本文就此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EoE的认识,以减少对EoE的误诊、漏诊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酸性粒细胞 诊断 进展
下载PDF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
作者 王慧 张新顺 +1 位作者 邢朝品 谢庆芝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48例患儿中,男26例(54.17%),女22例(45.83%),中位年龄7.8岁,20例(41.67%)患儿有过敏史或家族史,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34例,70.83%)、腹泻(18例,37.5%)和腹胀(12例,2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36例(75%),血清总IgE升高14例(29.17%)。48例行胃镜检查,最常见的表现是黏膜充血水肿(32例,66.67%)、点状红斑(28例,58.33%)和糜烂(22例,45.83%),28例行结肠镜检查,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18例,64.29%)、点状红斑(15例,53.57%)和结节样隆起(12例,42.86%)。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EOS浸润,主要累及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和回肠末端。所有患儿均采用饮食干预的治疗,6例(12.5%)单纯饮食干预治疗后好转,16例(33.33%)孟鲁司特钠、酮替芬、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26例(54.17%)联合泼尼松治疗后好转,随访10个月~3年,8例(16.67%)停药后复发,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EG临床症状和内镜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内镜下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大多数患儿外周血EOS升高,饮食干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复发的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胃肠炎 酸性粒细胞 儿童 饮食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