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粒细胞哮喘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1
作者 张雪 崔凤霞 +1 位作者 唐佳琦 赵云霞 《国际呼吸杂志》 202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痰液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哮喘表型。嗜酸粒细胞是一种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粒细胞,也是哮喘生理变化的主...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痰液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哮喘表型。嗜酸粒细胞是一种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粒细胞,也是哮喘生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可以通过释放颗粒蛋白、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介质参与哮喘的病理过程。近年来,针对嗜酸粒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本文就近年嗜酸粒细胞哮喘的发病与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治疗 综述 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哮喘
原文传递
初发嗜酸粒细胞哮喘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美玉 于旭红 +1 位作者 张令晖 陈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55-2257,2277,共4页
目的研究初发嗜酸粒细胞哮喘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将103例患者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分为对照组61例(EOS<0.3×10^(9)·L^(-1))和试验组42例(EOS≥0.3×10^(9)·L^(-1))。比较2组... 目的研究初发嗜酸粒细胞哮喘成人患者的临床特点、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将103例患者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分为对照组61例(EOS<0.3×10^(9)·L^(-1))和试验组42例(EOS≥0.3×10^(9)·L^(-1))。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控制水平、气流受限比例以及初诊、治疗后3个月及1年时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绝对值分别为(1.62±0.55)和(1.89±0.75)L,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60.18±9.39)%和(66.30±1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绝对值分别为(1.77±0.77)和(2.21±0.96)L,FEV1/FVC分别为(64.18±12.41)%和(71.58±1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年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绝对值分别为(1.80±0.64)和(2.23±0.95)L,FEV1/FVC分别为(65.99±12.04)%和(71.92±1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初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中重度持续的比例分别为78.57%和47.54%,治疗后3个月时达到完全控制的比例分别为42.86%和65.57%,治疗后1年时达到完全控制的比例分别为54.76%和78.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初诊有气流受限的比例分别为85.71%和63.93%,治疗后3个月时仍有气流受限的比例分别为61.90%和32.79%,治疗后1年时仍有气流受限的比例分别为59.52%和32.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发嗜酸粒细胞哮喘成人患者的病情较非嗜酸粒细胞哮喘患者更重、更难控制,肺功能降低更明显,气流受限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哮喘 嗜酸粒细胞哮喘 临床特点 控制水平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利用痰诱导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亚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彭丽萍 李洋 +1 位作者 李丹 华树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6-748,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诱导痰的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方法对57例不吸烟的成年哮喘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痰诱导,痰处理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57例哮喘受试者中26例(45.61%)嗜酸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例(54.39%)无明显嗜酸... 目的研究利用诱导痰的方法识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方法对57例不吸烟的成年哮喘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痰诱导,痰处理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57例哮喘受试者中26例(45.61%)嗜酸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例(54.39%)无明显嗜酸粒细胞增多,而其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的比例可以很好的鉴别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诱导痰 粒细胞哮喘
下载PDF
非嗜酸粒细胞哮喘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狄奕成 方丽萍 辛晓峰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9期693-696,共4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以往对哮喘中炎症细胞的研究多着重于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以往对哮喘中炎症细胞的研究多着重于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中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出现,近年来提出了非嗜酸粒细胞哮喘的概念,本文就非嗜酸粒细胞哮喘目前诊治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非支气管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在亚急性咳嗽患者中的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霖 聂秀红 +3 位作者 雒志明 冯志红 滕国杰 王玮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 bronchitis,NAEB)在呼吸科门诊的亚急性咳嗽患者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以咳嗽为主诉且胸部影... 目的探讨非支气管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 bronchitis,NAEB)在呼吸科门诊的亚急性咳嗽患者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以咳嗽为主诉且胸部影像无异常,持续时间在3~8周的患者94例,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气道反应正常的患者进一步行诱导痰检查。在气道反应正常的患者中,分析NAEB组与其他病因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94例亚急性咳嗽患者中,诊断感染后咳嗽40例(42.6%),NAEB 25例(26.6%),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22.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例(5.3%),胃食管反流2例(2.1%),支气管内膜结核1例(1.1%)。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71例,其中诱导痰成功55例(成功率77%)。NAEB组与其他病因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咳嗽持续时间、1秒钟最大力气呼出的气体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0%预计值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在NAEB组是6.6(3.7,9.5),在其他病因组是1.2(0.0,1.9),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Fe NO在NAEB组的中位数是61(29.0,137.0)ppb,在其他病因组的中位数是27(19.5,32.7)ppb,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8)。结论在亚急性咳嗽患者中应注意识别NAEB患者,对亚急性咳嗽患者开展诱导痰及Fe NO检查有助于NAEB的及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咳嗽 非支气管哮喘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诱导痰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下调JAK/STAT抑制嗜酸粒细胞哮喘
6
作者 孙凤飞 马东海 +2 位作者 史宏磊 林旻旻 刘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1期4117-4124,4090,共9页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 EA) 2型固有免疫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EA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收集...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 EA) 2型固有免疫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EA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收集相应临床基线资料并评估病情、进行血常规、肺功能等检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ILC2s(CD45+Lin-CD127+CD294+);ELISA检测外周血IL-5、IL-13浓度。糖皮质激素治疗EA患者3月后,观察PBMC中ILC2s及IL-5、IL-13浓度。C57BL/6J小鼠给予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 20μg腹腔注射致敏后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哮喘EA模型,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NC)组小鼠用同等体积PBS作为对照。EA造模成功的小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ILC2s,HE染色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及肺部炎症。EA小鼠经糖皮质激素处理后,检测肺部炎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ILC2s;分离肺组织ILC2s,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A组的ILC2s比例升高,EOS升高,2型细胞因子IL-5、IL-13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1月及3月后ILC2s比例下降,2型细胞因子IL-5、IL-13下降。与NC组小鼠比较,EA组小鼠PBMC及BALF中ILC2s升高,BALF中EOS升高,血清中2型细胞因子IL-5、IL-13升高,肺部炎症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肺部炎症减轻,EOS下降,ILC2s减少,2型细胞因子IL-5、IL-13下降,下调JAK/STAT蛋白。结论:在EA中,糖皮质激素通过下调JAK/STAT蛋白抑制ILC2s的功能减轻肺部炎症,为激素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的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哮喘 2型固有免疫细胞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1例
7
作者 章少华 林江涛 张铁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92-292,303,共2页
关键词 哮喘性肺粒细胞浸润症 病例报告 诊断
下载PDF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华玉 李艳奎 +1 位作者 王凯强 王荣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70-17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等,收集贝那利珠单抗+常规治疗(试验组...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等,收集贝那利珠单抗+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常规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2月,并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6.1推荐的偏倚评估工具2.0版本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合计26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率[RR=0.67,95%CI(0.61,0.74),P<0.00001]、哮喘控制问卷评分[MD=-0.29,95%CI(-0.37,-0.21),P<0.0000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67,95%CI(0.53,0.84),P=0.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MD=0.13,95%CI(0.09,0.17),P<0.00001]、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D=0.23,95%CI(0.13,0.33),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92,1.02),P=0.28]。结论: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安全、有效。但因数据相对有限,该结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利珠单抗 粒细胞哮喘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雪琴 张明顺 +1 位作者 黄茂 吉宁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4-739,共6页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而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基于气道炎症分型中最常见的一种亚型。作为诱导痰的替代生物标志物,血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骨膜蛋白等被广泛应用于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但这些生物...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而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是基于气道炎症分型中最常见的一种亚型。作为诱导痰的替代生物标志物,血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骨膜蛋白等被广泛应用于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但这些生物标志物预测嗜酸性气道炎症的能力饱受争议,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此外,随着组学技术的开展以及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未来新型生物标志物有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哮喘 生物标志物 粒细胞 呼出气一氧化氮 组学
下载PDF
以咳嗽为主诉的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疾病 被引量:7
10
作者 藤村政樹 王镇山 《日本医学介绍》 2002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哮喘粒细胞性气道疾病 咳嗽 临床表现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哮喘表型中CD4^(+)T细胞亚群的研究综述:分子机制和生物治疗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艳红 王传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4-1070,共7页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主要由不同的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驱动。CD4^(+)T细胞亚群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机体对各种抗原的免疫反应。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CD4^(...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主要由不同的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细胞)]驱动。CD4^(+)T细胞亚群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机体对各种抗原的免疫反应。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CD4^(+)T细胞可以分为Th1、Th2、Th17、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等亚群,它们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生物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分子和途径的新治疗手段,为哮喘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生物制剂是一类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中和目标分子,从而干预相关的信号通路。该文回顾了各种CD4^(+)T细胞亚群在哮喘表型中的角色及分子机制,总结了嗜酸性粒细胞哮喘、中性粒细胞哮喘、混合性哮喘的免疫病理学特征和针对Th2、Th1、Th17、Tfh、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生物制剂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相应生物制剂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并讨论了Treg细胞受损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异常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细胞的免疫治疗潜力。该文旨在为哮喘生物治疗的个性化选择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辅助性T细胞 嗜酸粒细胞哮喘 中性粒细胞哮喘 生物治疗
下载PDF
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和痰液白介素2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国萍 刘娟利 +1 位作者 朱晓莉 薛方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70-73,共4页
背景白介素(IL)-25可活化嗜酸粒细胞(EOS),能诱导与2型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发现,IL-25可以诱导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外周血和气道EOS浸润。但IL-25与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的关系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分析NAEB患... 背景白介素(IL)-25可活化嗜酸粒细胞(EOS),能诱导与2型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发现,IL-25可以诱导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外周血和气道EOS浸润。但IL-25与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的关系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分析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滨海县人民医院诊断为NAEB的患者36例为NAEB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分析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与EOS、FEV1的相关性,绘制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诊断NAEB的ROC曲线。结果NAEB组患者EOS、FeNO高于对照组,FEV1低于对照组(P<0.05)。NAEB组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与EOS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372,P值分别为<0.001、0.025),与FEV1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3、-0.539,P值均为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L-25水平诊断NAE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2,最佳截断值为49.9 ng/L,灵敏度为0.916,特异度为0.875。痰液IL-25水平诊断NAEB的AUC为0.950,最佳截断值为46.4 ng/L,灵敏度为0.899,特异度为0.903。结论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均升高,其与EOS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且对NAEB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哮喘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白介素25 粒细胞
下载PDF
与蛔虫感染有关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哮喘41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长玉 李芳 邱洪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蛔虫感染 粒细胞增多性哮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非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最新进展
14
作者 张永祥 王海英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15期927-931,共5页
非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bronc hitis,NAEB)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明显临床体征,肺影像学与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由于... 非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bronc hitis,NAEB)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明显临床体征,肺影像学与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由于诱导痰液中嗜酸粒细胞≥3%而称为NAEB。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在病机、诊断程序及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对该病的认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支气管哮喘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 诱导痰液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馨 邱忠民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以气管和支气管壁存在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其共同病理过程,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以气管和支气管壁存在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其共同病理过程,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慢性咳嗽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并呈现不同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慢性咳嗽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16
作者 李馨 邱忠民 《国际呼吸杂志》 2010年第7期436-440,共5页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以气管和支气管壁存在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其共同病理过程,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以气管和支气管壁存在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是其共同病理过程,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慢性咳嗽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并呈现不同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性气道炎症 慢性咳嗽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粒细胞性支气 管炎
原文传递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长期漏诊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浩徽 饶会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7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文献复习 哮喘性肺粒细胞浸润症 漏诊 变态反应性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抗痨治疗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与处理
18
作者 何平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57-59,共3页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重点介绍呼...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重点介绍呼气性呼吸困难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性呼吸困难 诊断 处理 支气管哮喘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热带型肺粒细胞增多症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哮喘型肺粒细胞增多症 过敏性肉芽肿性气管炎 组织组织增多症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外源性变
下载PDF
悬灸对哮喘大鼠Th2、Th17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伟 邓焕华 涂敏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40-25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哮喘相关炎性因子作用机制及悬灸对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NA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模型组(EA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悬灸组(NAD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悬灸组(EAD...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哮喘相关炎性因子作用机制及悬灸对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NA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模型组(EA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悬灸组(NAD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悬灸组(EAD组),每组15只。制作中性粒哮喘、嗜酸细胞性哮喘模型。悬灸组于实验开始后第15天起开始悬灸治疗,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膻中,40min/次,每日1次,共14天。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计数与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测脾及外周血T17、T2、T1含量、酶联免疫法测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 NA组、EA组BALF液中白细胞总计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各炎性因子含量、Th细胞皆显著高于NC组(P <0. 01),而NA组的白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IL-17、Th17显著高于NA组(P <0. 01),而EA组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FN-γ、Th2、Th1显著高于NA组(P <0. 01);经悬灸治疗后,NAD组与NA组比较、EAD组与EA组比较白细胞总计数、各炎性细胞计数、各炎性因子含量、Th17、Th2皆显著降低(P <0. 01)。结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以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为主,可能由Th17介导,产生IL-17致炎因子;而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以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为主,由Th2、Th1介导,产生IL-4、IFN-γ炎性因子;而悬灸可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抑制Th17、Th2的产生,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哮喘 粒细胞哮喘 TH17 TH2
原文传递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BALF for the asthma model rats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清 崔建美 +5 位作者 喇孝瑾 杨晓溪 孙娜 刘慧娟 王亚 WANG F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3年第2期34-37,47,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leukocyte (LEU) and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Methods Thirty SPF-grade male SD rats were rando...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leukocyte (LEU) and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Methods Thirty SPF-grade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blank group, a model group and an acupuncture group, 10 rats in each one.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th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ovalbumin (OVA)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asthma model. In the model group, only the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ut no intervention of acupuncture was given,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model establishment, acupuncture was provided at Dazhui (大椎 GV 14), Feishu (肺俞 BL 13) and Fengmen (风门 BL 22). The intervention was given once every two days, totally 7 treatments were required (2 weeks). In the blank group, no any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he lung lavage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BALF after 2 weeks for the rats in each group.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the total LEU count was calculated. With Wright's staining, the total EOS count was calculated. Results In the model group,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the rats were increased apparently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both P〈0.05).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the ra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ere reduced apparently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oth P〈0.05). In BALF, the proportion of EOS in LEU in 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lank group (P〈0.05). In BALF, the proportion of EOS in LEU in the ra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reduces apparently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so that asthma is rel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ASTHMA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