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1
作者 王慧 张新顺 +1 位作者 邢朝品 谢庆芝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48例EG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48例患儿中,男26例(54.17%),女22例(45.83%),中位年龄7.8岁,20例(41.67%)患儿有过敏史或家族史,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34例,70.83%)、腹泻(18例,37.5%)和腹胀(12例,2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36例(75%),血清总IgE升高14例(29.17%)。48例行胃镜检查,最常见的表现是黏膜充血水肿(32例,66.67%)、点状红斑(28例,58.33%)和糜烂(22例,45.83%),28例行结肠镜检查,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18例,64.29%)、点状红斑(15例,53.57%)和结节样隆起(12例,42.86%)。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EOS浸润,主要累及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和回肠末端。所有患儿均采用饮食干预的治疗,6例(12.5%)单纯饮食干预治疗后好转,16例(33.33%)孟鲁司特钠、酮替芬、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26例(54.17%)联合泼尼松治疗后好转,随访10个月~3年,8例(16.67%)停药后复发,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EG临床症状和内镜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内镜下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大多数患儿外周血EOS升高,饮食干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复发的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细胞 儿童 饮食干预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丽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85-189,共5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以胃肠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介导的免疫反应共同完成。该病临床表...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以胃肠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介导的免疫反应共同完成。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甚至是腹水,可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标准不规范,临床诊断较困难。本文报道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3
作者 苏凌云 王静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36-36,42,共2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较少见的,可累及消化道多层组织的胃肠道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系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腹痛、...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较少见的,可累及消化道多层组织的胃肠道嗜酸细胞增多性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系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胃灼热感等症状,以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为诊断的重要线索[1]。目前,治疗嗜酸性胃肠炎的方法较为单一,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排除饮食为主[2]。笔者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EG 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胃痞 黄连温胆汤 验案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中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5,共8页
嗜酸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EoG)是临床少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增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是及早诊断并治疗的关键。近年生... 嗜酸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EoG)是临床少见疾病,近年发病率增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是及早诊断并治疗的关键。近年生物制剂在该病的治疗中进展较快,但研究尚少;饮食消除、抑酸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的多种治疗在该病中的研究亦较少。嗜酸细胞性胃炎值得多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炎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刘鑫 王璇 +7 位作者 叶胜兵 李学广 方茹 王小桐 章如松 陆珍凤 饶秋 夏秋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了高通量靶向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4例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6~88岁,中位年龄57.5岁,平均61.1岁,平均随访6~90个月,1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余无瘤生存;镜下肿瘤以实性片状、小巢状结构为主,常兼有大片出血与疏松水肿区域;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周空晕,不易见核皱缩、核多形。免疫表型:LOT免疫表型一致性较好,所有病例均呈现经典的CK7+/CD117-表型(14/14,100%);CD10、CK20、vimentin均呈阴性(0/14,0);Ki67增殖指数1%~3%;此外,新提出的鉴别抗体GPNMB(14/14,100%)弥漫强阳性;GATA3(14/14,100%)至少部分区域中等程度核阳性。高通量测序:8例送检NGS测序,均有MTOR或TSC1基因致病性/可能致病性突变(7例有MTOR基因突变,1例有TSC1基因突变)。结论LOT是一种低级别嗜酸性肿瘤,具有可辨识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偏向惰性生物学行为,是一种独立的嗜酸性肿瘤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NGS测序
下载PDF
非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志荣 支玉香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ID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为组织学特征。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但近年来,非EoE的EGIDs患病... 嗜酸细胞性胃肠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ID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为组织学特征。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但近年来,非EoE的EGIDs患病率逐渐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超敏反应及Th2型免疫应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表现取决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胃肠壁部位和深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内窥镜检查为其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的基石。饮食疗法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是EGIDs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拮抗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为难治性或皮质类固醇依赖型非EoE EGID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生物制剂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雲资 陈冰 +4 位作者 陈敏 许琳斐 丁雯丽 孙晓东 韩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9-640,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因排尿困难入院,临床表现无肉眼血尿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C)。超声示:左侧肾中部靠下极见一大小2.7 cm×2.1 cm实性回声。CT示:左侧肾占位,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均匀性强化影(图1),高度怀疑嗜酸细胞腺瘤... 患者男性,58岁。因排尿困难入院,临床表现无肉眼血尿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C)。超声示:左侧肾中部靠下极见一大小2.7 cm×2.1 cm实性回声。CT示:左侧肾占位,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均匀性强化影(图1),高度怀疑嗜酸细胞腺瘤,遂行左侧肾根治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性 低级别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二例
8
作者 娜斯曼·尼加提 刘婷婷 +4 位作者 刘婷 段丽 谢春奇 王峰 谢永武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81-284,共4页
分析我科近期诊断的2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儿科医师诊治水平。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贫血 腹痛 儿童 文献复习
下载PDF
7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9
作者 白娅娅 唐碧雯 +2 位作者 胡月亮 左君丽 姚玮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270-277,共8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明确诊断为EGE的患者71例,通过电话随访预后,分析EG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明确诊断为EGE的患者71例,通过电话随访预后,分析EG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内镜和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71例EGE患者中,男性46例(64.8%),平均年龄(25.18±21.44)岁。39.4%(28/71)有过敏性疾病史,其中食物过敏占48.1%。临床表现以腹痛最为常见(74.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直接计数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间接计数升高的比例(92.3%比73.2%,P=0.043)。43例行胃镜活组织检查(活检),45例行肠镜活检,胃镜、肠镜活检病理阳性率分别为20.9%、31.1%。胃肠镜活检病理阳性率与活检部位数目显著相关(胃:P=0.012,肠道:P=0.014),与活检组织总数无显著相关性(胃:P=0.381,肠道:P=0.553)。随访成功80.3%(57/71),63.2%有复发,外周血EOS直接计数升高的比例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的比例在复发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复发患者肠道组织EOS计数显著增高(P<0.05)。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EGE患者复发率更低[优势比(odds ratio,OR)=0.2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68~0.946,P=0.041]。结论:EGE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过敏有关,好发于中青年,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EOS直接计数更有利于准确评估EGE患者外周EOS水平。内镜下多部位活检有利于提升EGE病理诊断的阳性率。外周EOS计数、血清CRP水平及肠道EOS计数增加提示更高的复发风险;菌群调节剂的使用可能使复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Th9细胞及IL-9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0
作者 朱航 金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Th9细胞在EG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文中旨在检测EG患儿结肠黏膜中Th9细胞、IL-9及各种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Th9细胞在儿童EG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 目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Th9细胞在EG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文中旨在检测EG患儿结肠黏膜中Th9细胞、IL-9及各种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Th9细胞在儿童EG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且诊断为EG的20例患儿为EG组。选取同期以腹痛、腹泻、便血、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排除EG诊断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血常规、血清总IgE、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并留取结肠黏膜组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结肠黏膜组织中的Th9细胞,用RT-PCR法测定结肠黏膜组织中IL-9、PU.1、STAT3、S100A8、S100A9和细胞间连接蛋白(包括Claudin-2、Claudin-3、Occludin、E-钙粘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mRNA表达。结果EG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清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肠黏膜组织中Th9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EG组患儿结肠黏膜组织中IL-9、PU.1、STAT3、Claudin-2和S100A8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audin-3、Occludin、E-钙粘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G儿童结肠黏膜中Th9细胞增多,IL-9表达增高,可能影响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参与了EG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结肠黏膜 TH9细胞 IL-9 细胞间连接蛋白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圆 崔博 陈智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a granulomatosis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诱导EGPA缓解和预防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复发和皮质...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a granulomatosis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诱导EGPA缓解和预防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复发和皮质类固醇依赖相关的问题,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OMA)是一种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在我国于2017年8月获批用于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治疗,已有超过3万例哮喘患者接受治疗,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OMA在EGPA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使用OMA治疗EGPA的临床研究包括潜在药理机制、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为奥马珠单抗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OMA)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多血管炎(EGPA)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12
作者 欧阳晓佳 何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胃肠道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少见疾病,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内镜表现非典型的EGE患者诊疗经过,患者因反复腹痛2年,呕吐、腹泻1 d入院,在排除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胃肠道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少见疾病,临床上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内镜表现非典型的EGE患者诊疗经过,患者因反复腹痛2年,呕吐、腹泻1 d入院,在排除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Eos升高及胃肠组织病理活检结果,诊断为EGE,予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血液学检验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截稿日期,患者未出现复发。通过此报道,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提高对此病尤其是对内镜表现非典型EGE的识别能力,为临床医师提供可参考的诊疗思路,减少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3
作者 李君 刘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0期184-187,195,共5页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是一种少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典型的组织学特征是乳头状结构和嗜酸性胞质,低级别核,具有良好的预后,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需与多种肾肿瘤进行鉴别。本文分析2例O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是一种少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典型的组织学特征是乳头状结构和嗜酸性胞质,低级别核,具有良好的预后,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需与多种肾肿瘤进行鉴别。本文分析2例O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O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以提高病理医师对OPRCC的认识,为该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伴胸腹水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蔡昌宏 梁晓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798-2801,共4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临床少见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本文旨在通过回顾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例的诊治经过,系统性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临床少见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本文旨在通过回顾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例的诊治经过,系统性复习该类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加强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浆膜型 胸腹水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嗜酸细胞性结肠炎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芳 宋瑛 徐俊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009-1009,1012,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嗜酸细胞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过敏性疾病,与进食某种特殊食物、药物密切相关,以腹痛、腹泻、体质量减轻为突出表现,肠道活检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嗜酸细胞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过敏性疾病,与进食某种特殊食物、药物密切相关,以腹痛、腹泻、体质量减轻为突出表现,肠道活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嗜酸细胞性结肠炎 原发嗜酸细胞性胃肠功能紊乱 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炎1例临床报道
16
作者 刘秀玮 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8-2169,共2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疾病,为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多次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1]。本病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疾病,为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多次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1]。本病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极易误诊为一般胃肠炎等。近期我院发现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炎 临床报道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变态反应疾病 上腹部痉挛疼痛 细胞增高 特异临床表现 细胞浸润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 被引量:44
17
作者 张安忠 杨崇美 +2 位作者 崔屹 刘吉勇 朱菊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1979~200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31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61%的患者与进食有关,12.21%的EG有过敏性...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1979~200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31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0.61%的患者与进食有关,12.21%的EG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多样,消化不良型EG51.90%;梗阻型7.63%;腹水型18.32%;混合型22.14%。75.58%的EG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嗜酸细胞的比例为7.00%~74.00%,嗜酸细胞的绝对值0.48×109~7.64×109。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息肉样增生,病理见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逐渐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误诊 内镜/诊断
下载PDF
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万盛华 李香莲 +5 位作者 张双红 杨文萍 万宏 罗丽娟 刘岚 刘云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牛奶蛋白过敏(CMPA)致婴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CMPA致婴儿EG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以该院2010年6月-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24例CMPA引起的婴儿EG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CMPA致婴儿EG的临床表现... 目的研究牛奶蛋白过敏(CMPA)致婴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CMPA致婴儿EG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以该院2010年6月-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24例CMPA引起的婴儿EG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CMPA致婴儿EG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呕吐24例(100.00%),阵发性哭吵24例(100.00%),腹胀24例(100.00%),呕血23例(95.83%),便血1例(4.17%),伴湿疹17例(70.83%),轻度-中度贫血21例(87.50%),重度贫血1例(4.17%),其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19例(79.17%),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升高8例(33.33%),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4例(16.67%);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对CMPA 3例(12.50%),镜下表现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其中胃炎24例(100.00%),十二指肠球炎5例(20.8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4.17%),24例组织病理提示胃和/或十二指肠球部有Eos浸润[>20个/HPF(每高倍视野)],均伴有肥大细胞浸润;所有患儿经制酸、保护胃肠黏膜和牛奶蛋白回避等治疗取得满意疗效,24例患儿经口服普通配方牛奶激发试验证实CMPA,其中3例患者8~12周后复查胃镜示胃、十二指肠黏膜光滑,Eos均<5个/HPF,肥大细胞均<8个/HPF。结论 CMPA致婴儿EG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无特异性,胃肠黏膜组织中Eos异常浸润且同时均伴有肥大细胞浸润;黏膜型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牛奶蛋白回避等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明确诊断需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及Eos计数,并结合牛奶蛋白回避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进一步确诊,但激发试验应至少观察患儿10 d,并仔细记录症状,以免漏诊迟发型C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内镜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佩瑜 区文玑 +8 位作者 黄海 何婉儿 梁文清 耿岚岚 潘瑞芳 刘丽英 陈宝心 霍笑和 龚四堂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5例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胃肠镜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内镜下胃肠黏膜呈充血、糜烂为主,病理检查胃肠黏... 目的探讨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5例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胃肠镜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内镜下胃肠黏膜呈充血、糜烂为主,病理检查胃肠黏膜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5个/HP)。饮食疗法和抗过敏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无特异性,饮食疗法和抗过敏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玉 刘艳辉 +2 位作者 庄恒国 徐方平 王小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E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CT示胆总管下端肿瘤,腹腔积液,胃壁、部分小...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EG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CT示胆总管下端肿瘤,腹腔积液,胃壁、部分小肠壁增厚。临床考虑为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并小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胃壁、十二指肠壁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EG是一种罕见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证实胃肠道黏膜组织受嗜酸细胞异常浸润,并应排除其他情况。激素治疗有效,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恶变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腹痛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