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觅 张新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5-77,共3页
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首次报道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对该肿瘤的认识也从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作者回顾该肿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着重介绍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嗜酸细胞肿瘤 鉴别诊断 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被引量:7
2
作者 罗雪芬 赵亦军 陈振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neoplasm,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neoplasm,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影像学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T2信号;增强后CT及MRI表现为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10例患者术后随访,9例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半年肿瘤复发,随后转移。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没有显著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术前影像学很难做出定性诊断,易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等其他肿瘤,对于较大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应考虑到嗜酸细胞肿瘤的可能性;基于肾上腺嗜酸细胞肿瘤部分尚有交界性和恶性,因此仍需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肿瘤 肾上腺肿瘤 随访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15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新华 杨觅 +1 位作者 孟奎 金行藻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2-74,T021,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复习 1 5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存档的HE切片 ,其中 1 2例行vimentin、S 1 0 0、TG、TTF 1、CEA和p2 1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有 7例嗜酸细胞腺瘤... 目的 进一步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复习 1 5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存档的HE切片 ,其中 1 2例行vimentin、S 1 0 0、TG、TTF 1、CEA和p2 1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有 7例嗜酸细胞腺瘤 ,5例嗜酸细胞性滤泡癌 ,3例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癌。良性和恶性嗜酸细胞肿瘤均表达TG、vimentin、S 1 0 0和p2 1 ,CEA阳性表达见于多数嗜酸细胞腺瘤和癌。除CEA外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焕全 吴志明 周景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效果。方法 6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131Ⅰ清甲治疗。...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效果。方法 6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131Ⅰ清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手足麻木感、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治疗效果;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1个月经131Ⅰ清甲治疗成功者11例;其余19例患者中,接受第2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12例,接受第3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7例,接受第4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6例。观察组中接受第1、2、3、4阶段治疗的患者治疗前PTH水平分别为(12.95±1.24)、(13.54±1.01)、(13.87±1.11)、(14.12±1.15)ng/dl,与对照组的(12.89±1.33)、(13.45±1.08)、(13.79±1.14)、(14.17±1.20)ng/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肿瘤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配合术后131Ⅰ清甲用于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治疗中疗效确切,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小,且利于预防肿瘤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131Ⅰ清甲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 并发症 肿瘤复发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24例诊治体会
5
作者 王开银 胡廷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4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20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酸细胞腺瘤,4例为嗜酸细胞腺癌。术中冰冻切片有22例明确诊断,其余依赖术后石蜡切片确诊。行患...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4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 20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酸细胞腺瘤,4例为嗜酸细胞腺癌。术中冰冻切片有22例明确诊断,其余依赖术后石蜡切片确诊。行患侧叶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峡部切除术+患侧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4例,患侧叶全切除16例,全甲状腺切除4例。术后随访无复发及死亡。结论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有潜在恶性可能,手术是治疗嗜酸细胞肿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明言 张殿龙 吴晓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治疗的1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的病理、影像以及临床诊治进行...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治疗的1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的病理、影像以及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特征与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特征,但是具备极其特殊的病理学结构。1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9例为良性嗜酸细胞腺瘤,1例为嗜酸细胞腺癌。在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后,随访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不仅具备其独特的生物学与病理学特征,而且具有潜在恶性可能,颗粒较大,肿瘤细胞呈现多种形态,排列松散,我们需要对肿瘤包膜、血管浸润以及远处转移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病理 影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昕 白承父 王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890-892,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H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甲状腺癌全切术和131Ⅰ清甲治疗,观察治疗后并发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 目的观察和探讨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5例H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甲状腺癌全切术和131Ⅰ清甲治疗,观察治疗后并发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并根据131Ⅰ显像及Tg含量检测结果进行疗效评定,随访1年,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声嘶、感染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手足麻木。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随访1年期间复查颈部B超,未见甲状腺床及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也未见甲状旁腺功能持续性减退。结论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HCT,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甲状腺全切术 131Ⅰ清甲 治疗 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嵇学仙 毛建英 +1 位作者 金水龙 姚晓燕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595-596,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资料 甲状腺腺瘤 形态学特征 滤泡性肿瘤 生物学行为 Cell 自然病程 肿瘤患者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长院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5期5005-5006,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患者7例,给予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 CT平扫结果显示肿块密度稍低,MRI平扫结果...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OA)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患者7例,给予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 CT平扫结果显示肿块密度稍低,MRI平扫结果显示T1、T2信号稍长,增强后,CT及MRI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性强化。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半年1例患者复发,并发生转移。结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不明显,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术后需加强随访,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 CT MRI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中魁 《药物与人》 2015年第1期202-202,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提高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治疗与预防,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我院现有的2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HE切片进行免疫标记。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提高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治疗与预防,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我院现有的2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HE切片进行免疫标记。结果:vimentin、TTF-1、TG、S-100和p21染色中,大部分癌症细胞均显阳性,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CEA染色中,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组患者的免疫化结果与乳头状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特点与一般癌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不明显,免疫组化特征与甲状腺其他相对应类型的肿瘤相似,需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进行详细的诊断观察,减少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嗜酸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特点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岳冰 张淑红 +3 位作者 柳玮华 徐瑞 王琳 陈光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21-06—2023-07诊断的5例(6个)LOT的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位患者男性1例,女性...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21-06—2023-07诊断的5例(6个)LOT的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位患者男性1例,女性4例。肿瘤境界清楚,由紧密排列的实性小巢状结构构成,可见疏松水肿区及出血区。细胞学形态较一致,呈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核周空晕,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多为2级(5/6),偶为3级(1/6)。免疫表型均为CK7阳性,CD117阴性。GATA3大多阳性(5/6),Ki-67增殖指数1%~3%。结论LOT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惰性肿瘤,病理医师应当加强对于此类病变的认识,不要将其误诊为其他嗜酸细胞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低级别 细胞 低级别细胞肿瘤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刘鑫 王璇 +7 位作者 叶胜兵 李学广 方茹 王小桐 章如松 陆珍凤 饶秋 夏秋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了高通量靶向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4例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6~88岁,中位年龄57.5岁,平均61.1岁,平均随访6~90个月,1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余无瘤生存;镜下肿瘤以实性片状、小巢状结构为主,常兼有大片出血与疏松水肿区域;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周空晕,不易见核皱缩、核多形。免疫表型:LOT免疫表型一致性较好,所有病例均呈现经典的CK7+/CD117-表型(14/14,100%);CD10、CK20、vimentin均呈阴性(0/14,0);Ki67增殖指数1%~3%;此外,新提出的鉴别抗体GPNMB(14/14,100%)弥漫强阳性;GATA3(14/14,100%)至少部分区域中等程度核阳性。高通量测序:8例送检NGS测序,均有MTOR或TSC1基因致病性/可能致病性突变(7例有MTOR基因突变,1例有TSC1基因突变)。结论LOT是一种低级别嗜酸性肿瘤,具有可辨识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偏向惰性生物学行为,是一种独立的嗜酸性肿瘤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细胞性肾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NGS测序
下载PDF
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1例
13
作者 陈佳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OCT)的医学影像及病理学表现。方法:对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例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主动脉CTA检查、肾脏MRI平扫+增强检查与病理检查,观察检出结果并... 目的:观察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OCT)的医学影像及病理学表现。方法:对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例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主动脉CTA检查、肾脏MRI平扫+增强检查与病理检查,观察检出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动脉CTA示右肾占位性病灶,大小约3.1 cm×2.6 cm,境界欠清,平扫呈低密度改变,增强后皮质期病灶不均匀强化,内见星形相对低密度区。肾脏MRI平扫+增强示右肾病灶在T_(1)WI上呈低信号,在T_(2)WI、FS-T_(2)WI上呈等、稍高信号,DWI未见弥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持续、渐进性强化,实质期达峰值,中央见星状相对低强化区,呈轻度充填样强化。后经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右肾HOCT。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肾HOCT存在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最终还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MRI 肿瘤 肾杂合性细胞/嫌色细胞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2例报道
14
作者 朱远琴 吴金燕 李招权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大于0.5×10^(9) L^(-1)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大于或等于1.5×10^(9) L^(-1)称为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并常伴有组织器官损伤,依据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HE可分为继发性、...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大于0.5×10^(9) L^(-1)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大于或等于1.5×10^(9) L^(-1)称为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并常伴有组织器官损伤,依据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HE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遗传性和特发性HE。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HE患者,介绍其诊疗情况以进一步认识不同原因HE的区别,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及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细胞增多症 髓系肿瘤细胞增多 PDGFRA重排 慢性细胞白血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峰 刘绪舜 +3 位作者 夏洪才 宗光权 龚秸明 张宇飞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9-449,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外科治疗 肿瘤 HCT 临床类型
原文传递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治原则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侃达 吴江 +1 位作者 常俊锴 马明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瘤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3例甲状腺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细针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确诊17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确诊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2...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瘤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3例甲状腺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细针穿刺活检及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确诊17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确诊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21例,嗜酸细胞癌2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7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峡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切除标本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及甲状腺滤泡型腺瘤2例。术后均治愈,随访6个月至10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结合甲状腺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及术中确诊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术后长期随访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腺瘤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志英 张桦 严梦寒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 提高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超声图像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10例(共13个病灶)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超声图像,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肿瘤单发8例,多发2例.12个(92%)病灶位于右叶甲状腺.病灶大小0.6~5.2 cm,平均3.12 ... 目的 提高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超声图像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10例(共13个病灶)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超声图像,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肿瘤单发8例,多发2例.12个(92%)病灶位于右叶甲状腺.病灶大小0.6~5.2 cm,平均3.12 cm.实性9个(69%),囊实性或囊性4个(31%).良性11个(85%),恶性2个(15%).形态规整8个(62%),边界清晰9个(69%),周边可见声晕6个(46%),表现为高低不等的不均匀混合回声9个(69%),周边及内部血供丰富11个(85%).边界不清及出现钙化者警惕恶性可能.结论 尽管上述超声特征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无特异性,但对有上述超声表现的甲状腺结节,应提示嗜酸细胞肿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嗜酸细胞肿瘤 超声表现
原文传递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秋强 嵇学仙 +2 位作者 毛建英 金水龙 姚晓燕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6例甲状腺HC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嗜酸细胞腺瘤,3例嗜酸细胞腺癌,肿瘤以细胞质嗜酸性、粗颗粒为特点,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 目的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6例甲状腺HC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嗜酸细胞腺瘤,3例嗜酸细胞腺癌,肿瘤以细胞质嗜酸性、粗颗粒为特点,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滤泡型、小梁型和实体型。良性和恶性HCT表达TG,S-100,Vim无差异。结论甲状腺HCT是有独特病理形态特点且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对其生物学行为应长期跟踪随访,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不能区别良、恶性,主要依靠传统的包膜、血管浸润或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点
原文传递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明 王淑琴 +2 位作者 丘剑阳 白继花 张景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 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性质、起源和功能。方法 观察9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 ,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 T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波形蛋... 目的 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性质、起源和功能。方法 观察9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 ,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 T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波形蛋白和降钙素。结果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以细胞质嗜酸性、粗颗粒为特点 ,细胞形态多样 ,排列成滤泡型、小梁型和实体型 ,细胞角蛋白 ( + ) 8例 ,TG( + ) 7例 ,NSE( + ) 7例 ,波形蛋白 ( + ) 9例 ,降钙素 ( + ) 3例。结论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是有病理形态特点的潜在恶性肿瘤 ,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不具有功能活动 ,区别良恶性不能靠特殊检查 ,要依赖传统的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0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分析
20
作者 康琦 张继新 +2 位作者 高莹 张俊清 郭晓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ürthle cell tumor,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HCT且不合并其他甲状... 目的:总结分析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ürthle cell tumor,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HCT且不合并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结果:符合上述条件者共100例,均为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Hürthle cell adenoma,HCA),男女比例为1∶3.3,其中51例患者因体检行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而就诊,4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69.4%的患者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物。83.0%的患者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multinodular goiter,MNG)。HCA超声多表现为较大、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结节内及周边血流(较)丰富,结节内无钙化,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术中冰冻病理切片(frozen section,FS)诊断HCA的准确率为97.4%。术后2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49.2±22.1)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颈部淋巴结转移。6例患者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例因替代过量出现甲状腺毒症。结论:HCA好发于女性,常无症状或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物,常合并MNG。HCA超声无特征性表现,术中FS可较准确地判断HCT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嗜酸细胞肿瘤 腺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