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出土唐嗣郢王李佑墓志研究
1
作者 高进旗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14,19,共5页
嗣郢王李佑墓志是近年出土的一方李唐宗室墓志,志文史料信息较多,志主李佑在新旧唐书中均讹记为李佐。墓志撰者仲无颇为唐文宗朝弘文馆学士,正史无传。墓志志文哀感动人,书法更是精到、俊俏,是不可多得的精美作品。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 嗣郢王李佑墓志是近年出土的一方李唐宗室墓志,志文史料信息较多,志主李佑在新旧唐书中均讹记为李佐。墓志撰者仲无颇为唐文宗朝弘文馆学士,正史无传。墓志志文哀感动人,书法更是精到、俊俏,是不可多得的精美作品。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历史事件可补史之阙、正史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佑 墓志 世系 仲无颇
下载PDF
史惠鼎与史学渊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学勤 《文博》 1985年第6期14-16,共3页
史惠鼎一九八○年春出土于陕西长安新旺村,有铭五行二十七字。字虽不多,却很特殊。最近本刊已将有关材料发表,现在简报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鼎铭隶写如下: “史惠作宝鼎。
关键词 缉熙 申叔时 九流十家 《毛传》 宝鼎 嗣王 高诱注 赞学 《淮南子》 刘师培
下载PDF
郭沫若与《石鼓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致中 《郭沫若学刊》 1989年第3期54-55,共2页
郭沫若一生的学术业绩是多方面的,对考古和古史研究,有卓越的成就。成篇于一九三二年夏间的《石鼓文研究》,是他旅居日本根据明代安国十鼓斋所藏的三种北宋时期的《石鼓文》拓本——“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对我国现存最早的... 郭沫若一生的学术业绩是多方面的,对考古和古史研究,有卓越的成就。成篇于一九三二年夏间的《石鼓文研究》,是他旅居日本根据明代安国十鼓斋所藏的三种北宋时期的《石鼓文》拓本——“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对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的产生年代、所纪述的史实,严谨考订的成果,见解独到,贡献颇大。 《石鼓文》又称“猎碣”,在隋以前的典籍中未见记载。据研究者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文字 古史研究 产生年代 秦文公 秦襄公 集古录 一九 秦献公 马衡 嗣王
下载PDF
《唐惠庄太子段孺人墓志》解读
4
作者 陈丽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6-51,共6页
因生母地位卑微以及幼年丧母等悲惨经历,惠庄太子李扌为在睿宗诸子中最为低调,关于其人其事,史料记载甚少。《段孺人墓志》的出土与刊布,不仅填补了李扌为婚姻状况的空白,也为段氏所属家族的谱系建构增加了新信息,更能通过惠庄太子子女... 因生母地位卑微以及幼年丧母等悲惨经历,惠庄太子李扌为在睿宗诸子中最为低调,关于其人其事,史料记载甚少。《段孺人墓志》的出土与刊布,不仅填补了李扌为婚姻状况的空白,也为段氏所属家族的谱系建构增加了新信息,更能通过惠庄太子子女的婚姻关系,窥知睿宗诸子及后人婚嫁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皇族小婚姻圈内。而始于李扌为的唐代亲王追封太子制度,则仍有许多研究空白尚待填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封太子 孺人 嗣王 婚姻
下载PDF
西夏状元释褐职任窥斑
5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9-53,35,共6页
从目前能找到的3位状元的资料可窥见西夏状元释褐职任之一斑。仁孝前期某科进士第一人高岳初授宣德郎,这跟同一时期南宋状元的释褐职任几乎一致。天庆十年状元李遵顼榜下嗣齐王爵,则跟同一时期南宋状元的释褐职任大相径庭。而乾定三年... 从目前能找到的3位状元的资料可窥见西夏状元释褐职任之一斑。仁孝前期某科进士第一人高岳初授宣德郎,这跟同一时期南宋状元的释褐职任几乎一致。天庆十年状元李遵顼榜下嗣齐王爵,则跟同一时期南宋状元的释褐职任大相径庭。而乾定三年第一名进士高智耀授签判,又跟同期南宋状元完全一样。从中至少可以看出,西夏有时是模仿宋朝,授给状元的初始职任跟宋朝一模一样或基本一样;有时又自行其事,给状元以奇高的初始职任。西夏对状元夺魁后究竟该授以什么样的初始职任并没有制度化,有时比较随意,波动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状元 释褐职任 宣德郎 签判
下载PDF
《文学改良刍议》对现代文书写作的启示
6
作者 黄月寒 《秘书》 2017年第7期46-48,共3页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下简称"《刍议》")被陈独秀称为"今日中国之雷音",其中提出关于文学改良的八个建议: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刍议》提倡从内...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下简称"《刍议》")被陈独秀称为"今日中国之雷音",其中提出关于文学改良的八个建议: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刍议》提倡从内容到形式对文学进行改革,其对近代文坛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细读之下笔者发现,《刍议》对现代文书写作也多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中国 写作主体 嗣王 李商隐 载道 万不可 公文处理 论情感 搭配不当 写作模式
下载PDF
唐《嗣赵王妃窦氏墓志》释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丽萍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7-64,110,共9页
本文以释读新见嗣赵王妃窦婌墓志为契机,对史料中较少记载的赵王世系及成员婚嫁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赵王房仅传三代而绝嗣的史事,对赵王妃窦婌的生平及祖、父的履官经历等略作复原,逐一分析了窦氏家族成员与皇族的联姻状况。作者... 本文以释读新见嗣赵王妃窦婌墓志为契机,对史料中较少记载的赵王世系及成员婚嫁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赵王房仅传三代而绝嗣的史事,对赵王妃窦婌的生平及祖、父的履官经历等略作复原,逐一分析了窦氏家族成员与皇族的联姻状况。作者认为,史料记载的窦氏所出"二皇后、六王妃、八驸马"或仅为概言,实际上其家族与皇族的婚姻网络更加宽泛和复杂。也正是因为这种长期联姻关系的存在,才使窦家一直维持着极高的外戚地位,也能在各种机缘下不断推出皇后,成为唐代名副其实的外戚世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戚 联姻
原文传递
唐代墓志诸王宗室书人稽考
8
作者 王亚辉 《书法》 2019年第9期74-80,共7页
唐代墓志书人群体中,身份最为显赫的当属诸王宗室。史籍对于他们的记载并不详尽,而唐代墓志作为书史文献,不仅提供了史料,还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书法风貌。唐代墓志为研究嗣彭王志暕、岐王范、寿王瑁、嗣泽王潓、玉真公主持盈、邠王守... 唐代墓志书人群体中,身份最为显赫的当属诸王宗室。史籍对于他们的记载并不详尽,而唐代墓志作为书史文献,不仅提供了史料,还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书法风貌。唐代墓志为研究嗣彭王志暕、岐王范、寿王瑁、嗣泽王潓、玉真公主持盈、邠王守礼、嗣泽王润等七人的生平和书法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契机。诸王宗室书志从历史时段看,从初唐持续到中唐,而又以盛唐较为集中;从书人与志主关系看,或为姻亲或为同宗,多有亲缘关系;从使用字体及书法风格看,诸王宗室的书写较多沿袭了初唐范式,而较少受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暕 寿 玉真公主持盈 守礼
原文传递
巴人《关于鲁迅学术思想之片面的考察》之考察
9
作者 王锡荣 《上海鲁迅研究》 1995年第1期66-74,共9页
巴人生前撰有《关于鲁迅学术思想之片面的考察》一稿,未曾发表。1984年2月首次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月刊。现已由巴人哲嗣王克平同志将手稿捐赠给我馆。这篇文章较早对鲁迅的学术思想作了考察,并且披露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它在平心《... 巴人生前撰有《关于鲁迅学术思想之片面的考察》一稿,未曾发表。1984年2月首次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月刊。现已由巴人哲嗣王克平同志将手稿捐赠给我馆。这篇文章较早对鲁迅的学术思想作了考察,并且披露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它在平心《思想家的鲁迅》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鲁迅学术思想的性质和价值,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成果。但从手稿到内容,都还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鲁迅 鲁迅精神 嗣王 研究史 鲁迅逝世 鲁迅研究 首次发表 人民文豪鲁迅 论鲁迅 《鲁迅全集》
原文传递
诅楚文“秦二世说”解答
10
作者 王美盛 《宝鸡社会科学》 2019年第3期53-57,共5页
'嗣王'是天子外事(祀)时的特称,诅楚文是一篇战前宗祝代表二世外事(祀)时告厥湫、巫咸、亚驼诸神的檄文,用'嗣王'正合古例;至二世二年时,六国诸侯已全部'复活',诅楚文中出现'诸侯',符合事实;'楚王... '嗣王'是天子外事(祀)时的特称,诅楚文是一篇战前宗祝代表二世外事(祀)时告厥湫、巫咸、亚驼诸神的檄文,用'嗣王'正合古例;至二世二年时,六国诸侯已全部'复活',诅楚文中出现'诸侯',符合事实;'楚王熊相'是缩略语,指楚怀王熊心和下相人项梁;秦代'黔首''百姓'并用;'亚驼'刻石发现于洛阳,恰在秦'悉起兵益章邯'东去定陶的路线上;'也'字独现于秦代,为诅楚文'秦二世说'的重要文字佐证;诅楚文篆书作者为赵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嗣王 诸侯 熊相 百姓 洛阳 篆书作者
原文传递
“日隹丙申”解
11
作者 官波舟 《宝鸡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嗣王 秦惠文君 秦惠文 郊祀志 武丁 战国中期 卿士 百谷 春秋时期 洪范
原文传递
名家临名帖——吴昌硕临《石鼓文》(九)
12
作者 孙稼阜 《书法》 2015年第1期70-71,共2页
临古法帖的目的,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临习,对古法帖的点画、结体、章法以至气韵都有了很好的掌握,使自己的书写提高到较高水平,进而通过融合贯通,创出“新我”;二是通过对古法帖的研习,不仅止于学到古法帖的“样子”,而是要通过古法... 临古法帖的目的,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临习,对古法帖的点画、结体、章法以至气韵都有了很好的掌握,使自己的书写提高到较高水平,进而通过融合贯通,创出“新我”;二是通过对古法帖的研习,不仅止于学到古法帖的“样子”,而是要通过古法帖学到古人的精神气质和风度。前一目的是学到古人“字”的样子,后一目的是学到“古人”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法帖 吴昌硕 临习 结体 嗣王 新我 个人风格 方向性问题 在原
原文传递
闢俞正变姚大荣石鼓为北魏时物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君惕 《考古》 1937年第1期153-160,共8页
前承容希白君寄示俞姚两文,断石鼓为北魏时物,属破此疑阵,因穷数日之力,以开其说,补入拙著秦刻十碣释内。今阅杨若渔君駮议,(考古第五期)因再录出,或可参证也。俞正燮答成君瓘书云:『太平真君六年九月,杏城胡盖吴反,十一月诏扶风公元处... 前承容希白君寄示俞姚两文,断石鼓为北魏时物,属破此疑阵,因穷数日之力,以开其说,补入拙著秦刻十碣释内。今阅杨若渔君駮议,(考古第五期)因再录出,或可参证也。俞正燮答成君瓘书云:『太平真君六年九月,杏城胡盖吴反,十一月诏扶风公元处真,平阳公慕容嵩,西平公寇提及尚书乙拔讨之,车驾西征。七年二月丙申幸盩厔,诛叛民;军次陈仓,诛散关氏;还幸雍城,田于岐山之阳。乙拔等破吴,吴遁走。三月车驾旋轸。八月吴死,传首京师。则鼓曰「丙申,」溯盩厔之事也;云「天子来,」世祖也;云「嗣王」谓五年太子晃副理万几,总统百揆也;云「公谓天子,」扶风四公也;云「吴人(粦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大荣 杨若 盖吴 雍城 世祖 西征 于岐 俞正燮 百揆 嗣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