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晚古生代辉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任飞
尹福光
彭智敏
潘桂棠
魏栋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
|
商丹俯冲增生带南缘土地沟–池沟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
李平
陈隽璐
张越
孙少珍
郝晨羽
|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3
|
青海中部昆南增生杂岩带变形分期及构造过程 |
查显锋
计文化
张海迪
李荣社
赵振明
潘术娟
陈锐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4
|
增生杂岩带1∶5万地质填图的实践与探索:以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为例 |
毛晓长
王根厚
梁晓
张锋
刘洋
刘军平
郑艺龙
牛文超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5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增生杂岩结构及其对成矿地质背景的约束 |
段志明
李光明
张晖
段瑶瑶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8
|
|
6
|
西太平洋俯冲带的演变:来自东北亚陆缘增生杂岩的制约 |
许文良
王旖旎
王枫
唐杰
龙欣雨
董玉
李宇
张兴洲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8
|
|
7
|
甘孜-理塘俯冲增生杂岩带中二叠世构造演化——来自龙蟠蛇绿岩年龄、地球化学的证据 |
任飞
尹福光
孙洁
徐长昊
张璋
陈波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8
|
南秦岭增生杂岩带马道地区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 |
王东升
王宗起
张英利
宫江华
王涛
林健飞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库伦杂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
李东涛
刘锦
陈井胜
赵辰
李玉超
彭游博
蒯兵
杨仲杰
刘文彬
|
《地质与资源》
CAS
|
2024 |
0 |
|
10
|
高黎贡东南缘龙陵-瑞丽俯冲增生杂岩带与中特提斯洋演化 |
戚学祥
沈辉
韦诚
任玉峰
蔡志慧
吉风宝
梁凤华
刘旭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1
|
东秦岭造山带龟山岩组的解体及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 |
李承东
赵利刚
许雅雯
常青松
许騰
藤雪明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2
|
古岛弧地体的俯冲是南羌塘增生杂岩形成的重要机制:来自日湾茶卡洋岛的证据 |
李典
王根厚
刘正勇
刘佳琪
李超
刘函
唐宇
冯翼鹏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3
|
南羌塘印支期增生造山带组成、结构及演化 |
王根厚
李典
梁晓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4
|
造山带混杂岩及相关术语 |
张克信
李仰春
王丽君
王嘉轩
徐亚东
王永和
辛后田
赵小明
尹福光
李智佩
谷永昌
杨祝良
付俊彧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15
|
西藏东部嘉玉桥变质杂岩内中侏罗世高压剪切作用:来自多硅白云母的证据 |
王根厚
张维杰
周详
贾建称
于海亮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6
|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 |
杨晓平
钟辉
杨雅军
江斌
钱程
马永非
张超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17
|
木嘎岗日岩群是羌塘南缘的增生楔杂岩 |
曾敏
陈建平
位冲冲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8
|
西南天山英阿特一带晚古生代增生杂岩带构造变形研究 |
柳献军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
2022 |
0 |
|
19
|
如何判定俯冲增生杂岩中的高度肢解的洋底高原-海山系统 |
肖庆辉
刘勇
程杨
邱瑞照
范玉须
裴斐
杨斌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0
|
依兰地区黑龙江增生杂岩碱性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中钠质闪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
宋海峰
徐仲元
刘正宏
王跃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