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27-1949年“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中的空间实践与空间生产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斌 陈蔚 李文泽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北碚实验是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主导的民国"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其"国家-乡村现代化"蓝图的具体表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下,文章从社会空间生产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次乡村就地现... 北碚实验是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主导的民国"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其"国家-乡村现代化"蓝图的具体表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语境下,文章从社会空间生产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次乡村就地现代化空间实践的历史经验和背后的空间权力转移与再分配,指出作为民国乡建运动中成功的范例,北碚实验积极的空间生产策略释放了空间作为生产力本身的巨大潜力,而社会改良和空间改良的结合则维护了乡村空间因地制宜独立发展的权利和空间正义。北碚实验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思想依然能够为今天中国乡村建设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现代化 空间实践 空间正义 卢作孚
下载PDF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中国现代文化启蒙的新路径
2
作者 陈刚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史上历时最久、成效最著。它在现代文化启蒙中,以实业促教育,以“现代集团生活”取代以“家”为中心的农耕生活和人生理想,以教育社会化、日常化打破学校界限,并以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本土化与...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史上历时最久、成效最著。它在现代文化启蒙中,以实业促教育,以“现代集团生活”取代以“家”为中心的农耕生活和人生理想,以教育社会化、日常化打破学校界限,并以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本土化与现实目标的一体化体现了双方的平等性与洽和性,打破了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启蒙中“破”多于“立”、精英多于大众、“倡”多于“行”等矛盾格局,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启蒙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路径 乡村建设运动 现代集团 实业 三峡 嘉陵江 本土化 教育社会化 学校 日常
下载PDF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建设调查
3
作者 赖文琦 王思维 谢世正 《地理教育》 2014年第7期115-116,共2页
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至3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已达600余个,实验点已达1 000余处.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北碚,也正在... 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至3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已达600余个,实验点已达1 000余处.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北碚,也正在开展着一场别树一帜的乡村建设运动,它的主持者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北碚这座小城,正是在卢作孚先生的大力建设下,摆脱了人民生命财产无保障、工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成为一座中外知名的美丽城市(当时联合国地图上中国仅有的三个城市之一),并为大后方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卢作孚曾在“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一文中详细阐明自己搞乡村建设与众不同的目标:既不是单纯地搞乡村教育,也不是搞乡村救济,而是为了“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以供中国“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经营的参考”.近八十年前,身在偏僻闭塞的嘉陵江小三峡的峡防局长卢作孚已高瞻远瞩地提出如此先进的理念,是何等令人叹服.应该说,卢作孚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出“乡村现代化”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 卢作孚 现代化建设 乡村现代化 中国西南 调查 三峡地区 爱国实业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