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侗族琵琶歌简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森
-
机构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音乐组
-
出处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8-39,共2页
-
文摘
侗族琵琶歌,侗语称为“嘎琵琶”,即琵琶伴奏的歌,是一种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唱腔、曲调以及琴体制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侗族人们喜爱,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久唱不衰。 琵琶歌主要流传在广西,贵州、湖南接壤的毗邻地区。琵琶音色优美、婉转流畅,不仅青年人爱唱琵琶歌,老人、少年也爱唱,不过他(她)们唱的内容形式不同,青年人唱的是抒情歌,老年人唱的是叙事歌。青年人多在“行歌坐夜”的火塘边、月堂里唱;老年人则在鼓楼、凉亭里唱。 侗族琵琶外形近似汉族三弦,它有四根弦,分大、小两种:大琶琵音色低沉、柔和、表现力极为丰富,宜弹唱叙事歌。音色清晰铿锵、清脆的小琵琶多用于抒情歌弹唱。 自然嗓音是唱“琵琶歌”的基础。歌的开始都有开头白。
-
关键词
侗族琵琶歌
行歌坐夜
自弹自唱
说唱艺术
月堂
嘎锦
挑担歌
侗族音乐
单拍子
下滑音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贵州地方戏剧集粹
- 2
-
-
作者
Tino
-
出处
《贵阳文史》
2016年第5期28-29,共2页
-
文摘
qián jù黔剧黔剧是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演变发展而成的,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分布地: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dòng xì侗戏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
-
关键词
嘎琵琶
侗戏
侗族人民
地方戏剧
戏曲剧种
民间说唱艺术
嘎锦
劳动生活
艺术形式
伴奏乐器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广西侗戏音乐特色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倪序
-
机构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
-
文摘
广西侗戏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侗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它是广西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所创造的,具有侗族人民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这一戏曲广泛流传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等地区。
-
关键词
侗戏
音乐特色
侗族人民
民间戏曲
嘎琵琶
三江侗族自治县
龙胜县
嘎锦
劳动生活
贵州榕江
-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
-
题名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业锦
-
出处
《南方文坛》
1990年第4期63-64,共2页
-
文摘
(一) 广西是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还有十一个少数民族。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广西约有四十四个民族民间曲种,其中少数民族约有21个,占全区曲种总数的47%弱。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或通称“说唱艺术”),一般地说有唱的,边说边唱的,似说似唱的三类,壮族曲艺品种最多,如“末伦”、“谈涯”、“十牙”(译音,又叫“甫牙”)、“堂煌”(译音,又叫“唐王调”)、“唱天”(译音,又叫“弹叮”)、“八音坐唱”(又叫“八音”或“八音鼓”)、“唱师”、“蜂鼓”(又称“横鼓”)等,形式灵活多样。瑶族的曲种“铃鼓”、“乐春鼓”、“叮咚隆”和“吉冬诺”(瑶族中的花蓝瑶族系叙事歌的说唱曲种);侗族的曲种“琵琶歌”(其中又分“嘎锦”体叙事琵琶长歌、“嘎常”体叙事长琵琶歌和“嘎常”体抒情琵琶歌三种)。
-
关键词
少数民族曲艺
说唱艺术
曲艺形式
唱师
末伦
吉冬诺
嘎锦
蜂鼓
花蓝瑶
多民族地区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