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双能量CTPA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易思琪 胡仕北 +1 位作者 何雅坤 何长久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8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优化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质量、提高栓子检出效能和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 目的探讨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优化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质量、提高栓子检出效能和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7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CTPA检查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双能量扫描(80/Sn140 kV,30例),B组为单能量扫描(120 kV,31例)。A组使用线性融合技术(Linear Blending,LB)获得M=0.6的LB图像(A1组),使用VMI+技术获得VMI40+图像(A2组)和VMI60+图像(A3组)。比较4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和主观图像质量;比较A1组、A2组和A3组图像的栓子检出量和显示清晰度;比较A组和B组的辐射剂量。结果A2组和A3组的CNR值均显著高于A1组和B组(P<0.05)。A3组SNR显著优于A2组(P<0.05),A3组、A1组和B组3组SNR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4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3组评分最高;A2组和A3组段以下栓子显示清晰度和检出量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但均高于A1组(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VMI+技术能提高CTPA图像质量、栓子检出效能和降低辐射剂量,可为临床诊断肺栓塞提供更可靠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肺动脉成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 线性融合技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能量图像
下载PDF
门脉期腹部双能量CT成像不同算法能量融合图像与虚拟单能量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周彦宇 林雁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线性融合、非线性融合双能量图像和两种算法的虚拟单能量图像质量,探讨DECT在腹部肝门静脉成像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对行腹部双能量CT成像的患者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回顾性重建得到权重因子为0.6的线性融合图像(M_0.6)、... 目的:通过对比线性融合、非线性融合双能量图像和两种算法的虚拟单能量图像质量,探讨DECT在腹部肝门静脉成像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对行腹部双能量CT成像的患者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回顾性重建得到权重因子为0.6的线性融合图像(M_0.6)、非线性融合图像(OCM)、根据对比噪声比(CNR)能谱曲线优选的最佳单能量图像(Mono-E)、单能量+算法重建的40keV单能量+图像(40keV Mono+),比较四组图像中肝门静脉期肝门静脉主干的CT值、噪声值(SD)、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结果:线性融合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Mono-E图像及40keV Mono+图像的肝门静脉主干平均CT值分别为(193.14±30.99)HU、(560.92±102.63)HU、(212.50±35.48)HU、(231.06±48.30)HU;SD值分别为(13.66±5.77)HU、(40.56±16.67)HU、(14.74±6.13)HU、(17.78±7.89)HU;CNR分别为(5.74±2.08)HU、(8.67±2.67)HU、(6.04±2.09)HU、(7.46±2.76)HU;SNR分别为(17.08±4.10)HU、(18.76±4.35)HU、(17.14±4.00)HU、(18.22±4.42)HU。Mono+和OCM图像的CT值、CNR、SNR均高于线性融合图像及Mono-E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及其后处理算法可以很好地提高腹部肝门静脉成像的成像效果,其中40keV Mono+图像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融合 虚拟能量成像 能量+算法 肝门静脉
下载PDF
能谱CT双期单能量虚拟成像在乳腺癌检出中的对比差异研究
4
作者 罗春燕 胡继红 +3 位作者 李俊 赵瑞雪 尹锦鸾 赵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动、静脉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在乳腺癌病灶显示能力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能谱CT双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 目的:探讨能谱CT动、静脉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在乳腺癌病灶显示能力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能谱CT双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各参数图像,比较双期图像显示乳腺癌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以及双期图像对乳腺癌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能谱CT动、静脉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在显示乳腺癌病灶时,静脉期图像的CNR及SNR最佳,静脉期图像显示病灶影像特征较动脉期图像更清晰。结论:能谱CT静脉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对乳腺癌病灶的显示能力优于动脉期低能量(40 keV)虚拟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虚拟成像 能谱CT 乳腺癌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能级设置对炎症性肠病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海涛 吴雄 +3 位作者 蒋博 邓凯 孙剑宁 梅习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5-881,共7页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腹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不同能级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得出最佳重建参数,提...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腹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不同能级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得出最佳重建参数,提高IBD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确诊为IBD的32名患者腹部DECT扫描图像进行线性融合(M_0.6)、VMI+、传统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重建,虚拟能级为40~100 ke V,间隔为10 ke V。以病变肠段部位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3名放射科医生对总体图像质量、锐利度、病变轮廓、噪声4个方面进行双盲评估。结果: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最佳重建参数为40 ke V VMI+(SNR 8.28±2.34;CNR 5.10±2.10),优于线性融合图像(SNR 5.82±1.44;CNR 1.53±0.86)和传统VMI(P<0.01)。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50 ke V VMI+总体图像质量(均值4.80)高于其他图像(P<0.01),40和50 ke V VMI+锐利度最高(均值分别为4.14和4.25,P=0.415),40 ke V VMI+显示病变轮廓能力评分高于其他图像(均值4.52,P<0.01)。100 ke V VMI+和100 ke V VMI噪声最低(均值分别为4.58和4.40,P≥0.11)。结论:相比于线性融合和传统VMI重建,低能级VMI+可显著提高IBD病变部位的腹部DECT扫描图像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成像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双低剂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利 计一丁 +3 位作者 张亦弛 迟婧 尹胜男 丁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1年5月间本院102名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CD、DLD两组,CD组行常规剂量扫描,DLD组行双低剂量扫描;分别对两组图...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1年5月间本院102名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CD、DLD两组,CD组行常规剂量扫描,DLD组行双低剂量扫描;分别对两组图像行MIP、VR、 MPR、 CPR、双能量去骨去钙化等后处理,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选取颈总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起始部和大脑中动脉M1段测量血管的噪声、SNR、CNR,记录2组患者的x线剂量参数,包括CTDIvol(mGy)和DLP(mGy·cm),计算其有效剂量ED(mSv),亦计算2组患者的碘摄入量I(mg),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组与DLD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诊断的要求。2名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17、0.82 5)。2名医师对2组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2、-0.2 83,均P>0.05)。CD组与DLD组图像各层面血管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5、0.689、0.906,均P<0.05);颈内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M1段层面血管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30~1.842,均P>0.05);颈总动脉起始部层面CD组噪声大于DLD组(t=2.855,P<0.05),SNR、CNR小于DLD组(t=-4.959、-5.041,均P<0.05)。DLD组患者C TDIvol、DLP及ED较CD组分别降低36.9%、35.3%、35.2%(t=186.138、37.753、37.753,均P<0.05)。DLD组患者碘摄入量较CD组降低57.1%(10.5g VS.245g)。结论 双低剂量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技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能量成像 头颈部CTA 虚拟能谱
下载PDF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成像技术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国雄 姜雨松 +3 位作者 颜卓恒 张芳 石广滋 胡辉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对比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成像(VMI+)与传统的虚拟单能成像(VMI)对具有金属植入物的口腔癌患者CT图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我院第三代双源CT行颌面部扫描且含有金属植入物的54例患者资料。使用静脉期分别重建V... 目的对比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成像(VMI+)与传统的虚拟单能成像(VMI)对具有金属植入物的口腔癌患者CT图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我院第三代双源CT行颌面部扫描且含有金属植入物的54例患者资料。使用静脉期分别重建VMI+和VMI在40~190 keV区间(10个keV为间隔)的图像。四名医生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CT值、噪声(SD)、伪影指数(AI)和主观评估,并对VMI+和VMI图像中的高密度伪影、低密度伪影、软腭、口底、舌、颊部软组织、皮下脂肪、肿瘤、颈内动脉(ICA)和颈内静脉(IJV)进行了比较。结果在120 keV VMI+中,口底、舌和IJV的AI值最低;在130 keV VMI+中,低密度伪影和肿瘤的AI值最低;在150 keV VMI+中,ICA的AI值最低;在160 keV VMI+中,颊部的AI值最低;在190 keV VMI+中,高密度伪影和软腭的AI值最低。与所有VMI系列相比,VMI+系列的AI值较低,除了高致密伪影、颊部和肿瘤的AI值(均P<0.05)。高密度伪影的图像评分在190 keV VMI+最高,软腭在180 keV VMI+最高,颊部在160 keV VMI+最高,低密度伪影、口底、舌、肿瘤、ICA和IJV在130 keV VMI+最高(均P<0.05)。在130 keV VMI+时,整体图像质量是最好的(均P<0.05)。结论双源CT的高keV VMI+技术能有效减少金属伪影并提高图像质量,130 keV VMI+图像能兼顾最佳伪影去除效果及良好的组织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伪影 口腔癌 噪声优化的虚拟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单连强 赵灿灿 +1 位作者 李松 石土奎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取栓(EVT)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0~2分的患者纳入预... 目的:分析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取栓(EVT)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0~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59例),>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EVT术后24 h内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结果,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参数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EVT治疗后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80 ke V和90 ke V虚拟单能量图像CT值分别为(102.29±18.04)HU、(91.65±12.28)HU,高于预后良好组的(80.85±14.37)HU、(60.26±11.4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9,t=4.379;P<0.05)。ROC曲线示,以80 keV条件下CT值≥87.15 HU为截断值,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EVT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855(95%CI 0.764~0.959),以90 keV条件下CT值≥65.37 HU为截断值,AUC为0.638(95%CI 0.525~0.718)。以80 keV条件下CT值≥87.15 HU为截断值,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均较90 keV条件下更高。结论:在80 keV条件下获取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CT值,能够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EVT术后近期预后,从而指导后续临床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虚拟能量成像 脑卒中 预后预测
下载PDF
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腰椎金属伪影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柯 陈健湘 蒲学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8期1492-149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腰椎金属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双源CT行双能量扫描复查,将图像进行标准线性融合(120 k...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腰椎金属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双源CT行双能量扫描复查,将图像进行标准线性融合(120 kVp)、FAST DE、虚拟单能量图像重建6组(40keV、70keV、100keV、130keV、160keV和190keV)共7组。结果:重建图像能量130keV图像主观评分较120 kVp、40keV、70keV、100keV、160keV和190keV图像主观评分高(p<0.05);图像重建能量120 kVp、40keV、70keV、100keV、160keV和190keV伪影最重层面腰大肌CT值较无伪影层面高(P<0.05),而重建能量130keV时伪影最重层面和无伪影层面腰大肌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腰椎金属伪影的去除效果显著,130 keV单能量重建为最佳成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虚拟能量成像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伪影
下载PDF
Force 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提高基底动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郑宝聪 滕彬彬 +2 位作者 殷磊 林圣美 马明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5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Force 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提高基底动脉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8月在Force CT行头颈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的患者60例,管电压采用80/sn150 kV,碘浓度为300 mgI/ml的碘帕醇。扫描结束后将图像... 目的探讨Force 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提高基底动脉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8月在Force CT行头颈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的患者60例,管电压采用80/sn150 kV,碘浓度为300 mgI/ml的碘帕醇。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上,获得线性120 kV的平均加权图像;以5~10 keV为增量,从50~90 keV重建出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chromatic images,VMI)。在基底动脉水平测量并计算相应血管和背景组织的平均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噪声(SD)。同时,两个医师采用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平均加权图像和不同keV图像2组间客观图像评价指标,kappa检验用于评估两个放射科医师之间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基底动脉平均CT值、SD和伪影指数随着keV增大而降低,其平均加权图像与60~75 keV的SNR和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5 keV达到最高,其他ke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I图像的主观评分高于融合图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 CT虚拟单能量技术可以降低射线硬化伪影,在实际应用中选择60~75 keV的单能量水平可以提高基底动脉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能量成像 能量CT CT血管造影术 基底动脉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钦宗 王志伟 +1 位作者 齐亚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45、50、55、60、65、70、80、100 keV)。两名诊断医师盲法独立阅片,诊断是否存在病灶、病灶数量及长径测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存在病灶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病理证实共30个病灶建立成功,平均大小(3. 99±0. 91) mm。常规混合能量CT共检出18个病灶(47. 40%); 40、45、50、55、60、65 keV能级monoE CT均检出30个病灶(100%)。其中40 (r=0. 948,P=0. 000)、45 (r=0. 958,P=0. 000)、50 (r=0. 972,P=0. 000)、55 (r=0. 952,P=0. 000)、60 (r=0. 921,P=0. 000)、65 keV (r=0. 917,P=0. 000)能级monoE图像病灶长径测量值与新鲜病理标本长径测量值相关性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r=0. 206,P=0. 270)。40、45、50、55 keV能级monoE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 50 (4. 00,4. 50)(P=0. 000)、5. 00 (5. 00,5. 00)(P=0. 000)、5. 00 (4. 50,5. 00)(P=0. 000)、4. 00 (4. 00,4. 50)(P=0. 002),均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的3. 00 (2. 50,3. 00)。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单能量图像状态下随能级水平的升高,病灶SNR和CNR呈递减趋势;其中,40 (P=0. 000)、45 (P=0. 002)、50 keV (P=0. 011)状态下S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40 (P=0. 000)、45 (P=0. 000)、50 (P=0. 000)、55 keV (P=0. 002)状态下C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结论双层探测器能谱CT monoE图像在45~50 keV能级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控制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虚拟能量成像 图像质量 检出 肝癌模型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显示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康洁 郭小超 +1 位作者 刘建新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能量腹部CT平扫。在100kVp、140kVp、线性融合图像(M=0.5)和以9组虚拟单能量(40、60、8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能量腹部CT平扫。在100kVp、140kVp、线性融合图像(M=0.5)和以9组虚拟单能量(40、60、80、100、120、140、160、180和190keV)图像上,在碘油沉积最显著的层面,测量伪影区及正常肝实质区的CT值,计算图像噪声(SD)和伪影指数(AI)。对伪影大小、图像噪声、碘油形态及综合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客观评估:80keV图像的AI值最小;线性融合图像、80keV图像的噪声最小。主观评估:在140kVp、100~190keV图像上伪影较少;线性融合图像和80keV图像的噪声评分最小;碘油形态以140kVp、线性融合图像、80及100keV图像上显示较为清晰。整体综合评分以线性融合图像和80keV图像最高。结论: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显示中,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以80keV的虚拟单能量重建图像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虚拟能量重建 线束硬化伪影 图像噪声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成像评价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玉明 罗悦凡 +2 位作者 邓全越 刘怀忠 李杰生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冠状动脉管腔非钙化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18段非钙化斑块所致的有意义狭窄(狭窄度≥50%)进行从40 keV到90 keV单光子成象,间隔5 keV,获取18段病变血管11组单能量图像,测量每个病变...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冠状动脉管腔非钙化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18段非钙化斑块所致的有意义狭窄(狭窄度≥50%)进行从40 keV到90 keV单光子成象,间隔5 keV,获取18段病变血管11组单能量图像,测量每个病变区并比较每例被检者每组单能量图像的噪声值(以SD值表示)、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选取最佳信噪比及最佳对比噪声比的图像与常规140 kVp混合能量图像进行比较,采用配对分析法比较组间数据差异。结果18例11组单能量成像中,随着keV降低,噪声值逐步增高,75 keV单能量图像平均噪声最低,70 keV以下单能量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 keV以上单能量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 keV噪声最低,病变区域最高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集中在(65~75) keV,其中以70 keV组最高,分别为29&#177;7及30&#177;8,在信噪比中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比噪声比中70 keV与75 ke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邻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混合能量图像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及7.07,P<0.01)。结论能谱(65~75) keV,单能量图像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相对较高,65 keV对类脂性斑块敏感性较高,在低剂量低幅射量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能谱CT 能量成像 噪声 对比噪声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能量图像
下载PDF
双能CT虚拟单能量图像在放疗计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京 肖青 +3 位作者 张祥斌 戴谷宇 柏森 钟仁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5期568-572,共5页
双能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后重建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chromatic images,VMI)在放疗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尚缺乏临床剂量验证。该研究使用GE Revolution CT扫描仪对仿真头模和体模进行常规成像和双能的宝石能谱成像(... 双能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后重建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chromatic images,VMI)在放疗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尚缺乏临床剂量验证。该研究使用GE Revolution CT扫描仪对仿真头模和体模进行常规成像和双能的宝石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将常规图像和多组VMI导入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中,通过移植相同的放疗计划对比CT值和剂量分布。结果表明,VMI均可导入TPS中进行CT值-相对电子密度转换和剂量计算,且70~140 keV的单能量图像与常规CT图像的6 MV光子计划剂量分布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虚拟能量成像 放疗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双能量CT成像在脊柱转移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驰杰 邓小毅 崔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骨转移瘤是骨骼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脊柱尤其好发。双能量CT能够有效识别并量化物质在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组织成分,通过骨髓水肿成像、虚拟单能量成像及骨-碘物质分离成像进行多参数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为脊柱转移瘤的骨髓水肿... 骨转移瘤是骨骼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脊柱尤其好发。双能量CT能够有效识别并量化物质在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组织成分,通过骨髓水肿成像、虚拟单能量成像及骨-碘物质分离成像进行多参数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为脊柱转移瘤的骨髓水肿评估及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就双能量CT成像的主要技术原理及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髓水肿成像 虚拟能量成像 骨-碘物质分离成像 骨转移瘤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技术去除胸部增强对比剂伪影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南南 王硕 李文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3528-3530,3534,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的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去除胸部增强CT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对比剂(CM)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12月在我院行胸部增强能谱CT检查的成年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对比剂和注射方式。扫描... 目的:探讨能谱CT的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去除胸部增强CT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对比剂(CM)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12月在我院行胸部增强能谱CT检查的成年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对比剂和注射方式。扫描数据在工作站中重建出120kVp常规图像(CI)和5组VMIs(70、100、 130、 160和200keV)。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方法对比分析组间图像噪声(SD值)、射束硬化伪影(BHA)、伪影区与非伪影区CT值差值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与CI相比,5组VMIs的图像噪声、BHA值及CT值差值均减低(P<0.05),其中VMI100keV的图像噪声、BHA值及CT值差值最低,但其与VMI130keV之间无统计学差异。VMI100keV的CNR值高于CI,且CNR随着能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能谱CT的VMI技术可有效去除胸部增强CT中CM产生的伪影,并推荐100~130keV能量范围的VMIs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影去除 对比剂 能谱CT 虚拟能量成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结合双低对比剂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硕 高万军 +1 位作者 刘俊朋 潘南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3610-3612,3609,共4页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DE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结合低剂量、低流速对比剂在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5名行腹部DL-DECT增强扫描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剂量为200-mgI/kg,于门静脉期重建出VMI图像(40~90k...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DE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结合低剂量、低流速对比剂在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5名行腹部DL-DECT增强扫描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剂量为200-mgI/kg,于门静脉期重建出VMI图像(40~90keV)。35名肾功能正常的匹配患者作为对照组,图像采用常规120-kVp算法重建(120-kVp,对比剂剂量600-mgI/kg,迭代重建)。对比分析两种重建图像的门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门静脉对比噪声比(CNR)及图像噪声(SD)的差异。两名影像科医生对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所有能量级VMI的图像噪声比较恒定(差异度≤25%),且小于或等于120-kVp常规图像(CI)。VMI40keV组门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门静脉对比噪声比(CNR)及整体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明显优于120-kVp CI组,VMI50keV组与120-kVp 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L-DECT中VMI40~50keV组结合双低对比剂可以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优于或等于120-kVp CI组,对比剂剂量可减少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光谱CT 虚拟能量成像 对比剂 门静脉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头颈CTA图像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岳梦颖 张皓 +2 位作者 骆伊丽 鲁忠燕 孙碧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检测狭窄的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患者行双能量CT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线性120 kVp、非线性融合及虚拟单能量3组图像。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检测狭窄的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患者行双能量CT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线性120 kVp、非线性融合及虚拟单能量3组图像。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CT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对4组动脉的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对3组图像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检测和分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上4组动脉的CT值及CN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60 keV VMI与非线性融合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线性融合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CNR值大于60 keV VMI组(P均<0.05)。60 keV VMI及非线性融合图像的主观评分均优于线性120 kVp组(P均<0.001)。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和分级,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60 keV VMI为评价颈动脉和颅内动脉提供了较好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但其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未见明显提高。此外,非线性融合技术对颅内动脉的显示效果优于60 keV VMI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血管造影术 虚拟能量成像
原文传递
肝脏动脉期CT能谱成像的影像优选 被引量:10
20
作者 莫泳康 黄锦粧 +1 位作者 马树华 徐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单源双能CT腹部能谱成像,评价单能重建影像的质量并验证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研究肝内病灶的最优对比噪声比(CNR)影像所处keV水平,分析单能量影像的CT噪声随单能量水平(keV)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对83例有明确肝... 目的通过单源双能CT腹部能谱成像,评价单能重建影像的质量并验证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研究肝内病灶的最优对比噪声比(CNR)影像所处keV水平,分析单能量影像的CT噪声随单能量水平(keV)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对83例有明确肝内病灶病人进行动脉期能谱成像(GSI扫描)。从原始数据空间重建出一系列单能量影像与混合能量影像;对100个病灶使用Optimal CNR工具获得最佳CNR单能量影像,记录最优CNR影像所在keV水平。测定100个病灶层面腹壁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记录所得数据中的CT值标准差(SD)代表该部位的CT噪声值(CTN)。筛选最优CNR影像位于70 keV水平附近且大小适中的病灶50个,重建出相同层面的70 keV影像与混合能量影像(140 kV),并以随机展示方式由2个具有一定资历的诊断医师在盲法下评估2种影像探查病灶的能力及显示病灶内外情况的清晰度。结果结果显示最优CNR位于70 keV附近水平明显较高。96%的噪声曲线均在低keV段出现一个低keV段极低噪声,而在70 keV上出现低keV段极低噪声者占63%。在主观影像评价方面,70 keV影像在显示病灶内外细节情况如血管壁的显示优于混合能量影像。结论肝脏病变的动脉期能谱成像的最优CNR影像大多位于70 keV水平附近,低keV段极低噪声亦最多见于70 keV水平,并接近或等于最低噪声。70 keV水平有利于发现大部分肝内病灶,而且噪声小,可清晰显示病灶内外情况,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能量影像 噪声 对比噪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