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怀清噫嗳反胃治法经验举要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析近代浙东名医阮怀清在噫嗳反胃等病症的治法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有所启发。[方法]通过对阮怀清著作《阮氏医案》的阅读和研究,以及对其中噫嗳反胃有关医案的整理归类和深入解析,提炼其诊治噫嗳反胃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析近代浙东名医阮怀清在噫嗳反胃等病症的治法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有所启发。[方法]通过对阮怀清著作《阮氏医案》的阅读和研究,以及对其中噫嗳反胃有关医案的整理归类和深入解析,提炼其诊治噫嗳反胃的临床经验。[结果]阮氏诊治噫嗳、呕恶、吐酸、嘈杂等病症,重视情志致病因素,治以开郁通降之法,喜用丹溪越鞠丸和仲景旋覆代赭汤。具体临证,结合因机,或开郁疏湿,或和胃降逆,或扶土抑木,或温运通降。诊治反胃、噎膈等脾胃病中病情较重者,对其病机判断和治法处方很有见解。正治之法,以和胃为主;治之变法,以补肾为要。[结论]阮氏诊治噫嗳反胃等病症,医理治法清晰明了,处方用药自出机杼,对现代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怀清 阮氏医案 噫嗳 反胃 噎膈 脾胃病 中医治法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心为噫”,嗳气治心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永炎 王燕平 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65-66,共2页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心为噫"之论。对于一些用常法治疗效果不显著的噫(嗳气)病患者,可在此理论指导下组方遣药,能取得较高疗效。提示为医者当把读经典、做临床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 心为 嗳气 治心
下载PDF
顽固性呕噫呃证
3
作者 窦钦鸿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74-374,共1页
顽固性呕噫呃证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窦钦鸿例1女,20岁,1995年2月11日就诊。因情志不遂而致胸胁胀痛,胃脘痞满,渐见呕吐,日甚一日,近2个月饮食难进,唯靠输液维持,并乏力少气,口干咽燥,大便多日未行,小... 顽固性呕噫呃证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窦钦鸿例1女,20岁,1995年2月11日就诊。因情志不遂而致胸胁胀痛,胃脘痞满,渐见呕吐,日甚一日,近2个月饮食难进,唯靠输液维持,并乏力少气,口干咽燥,大便多日未行,小便黄少。察其形瘦神疲,舌红少苔,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心主噫”与心胃相关理论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孟杰 曹炜 +2 位作者 殷海波 果彤 燕美彤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12,共2页
《黄帝内经》及注本对于"心主噫"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噫气源于心而发于胃;其二噫气扰于心;其三噫气为心情不畅时的叹息。任继学、王永炎、李士懋、何晓晖等近代医家对"心主噫"的认识和在噫气治疗上多有发... 《黄帝内经》及注本对于"心主噫"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噫气源于心而发于胃;其二噫气扰于心;其三噫气为心情不畅时的叹息。任继学、王永炎、李士懋、何晓晖等近代医家对"心主噫"的认识和在噫气治疗上多有发挥。对"心主噫"与心和脾胃中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基础及临床运用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 心胃相关
下载PDF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噫症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瑞萍 臧海洋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噫,指噫气,又嗳气,打嗝。《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可见“噫”在不同语境下所指有别,当释为“嗳气”时有生理病理之不同,食后偶发1次或2次多正常,如僚岳全书》言:“噫者,饱食之息”;若连续... 噫,指噫气,又嗳气,打嗝。《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可见“噫”在不同语境下所指有别,当释为“嗳气”时有生理病理之不同,食后偶发1次或2次多正常,如僚岳全书》言:“噫者,饱食之息”;若连续不止,频频发作,即中医噫症。笔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噫症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薤白桂枝汤 医案
下载PDF
梁鸿《五噫歌》意旨新辩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维秋 刘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8-70,共3页
梁鸿的《五噫歌》是汉代文人诗中的名篇,清人张玉榖在《古诗赏析》中称赞其:"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此评揭示了《五噫歌》的二个动人之处,一是悲恸的情感,二是语气词"兮"与叹词"噫"... 梁鸿的《五噫歌》是汉代文人诗中的名篇,清人张玉榖在《古诗赏析》中称赞其:"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此评揭示了《五噫歌》的二个动人之处,一是悲恸的情感,二是语气词"兮"与叹词"噫"在每句句尾的叠用。关于《五噫歌》的意旨,当代研究者多认为是梁鸿"见到帝王的奢侈,嗟叹人民无尽期的劳苦"[1]而作此诗,"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帝王穷奢极欲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然而细细品味,三句虽在字面上似乎流露了对帝王奢侈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但这表层次的意思未必就是诗歌的真正命意,或者说未必是诗人作诗的本意。笔者经过考证,认为梁鸿的《五噫歌》的意旨应是宣扬道家的"任化"与"顺乎自然"的思想,反对儒家在功利目的前提下的欲望追求,感叹世人在这种功利追求中的执迷不悟。这才是梁鸿《五噫歌》的创作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鸿 意旨 新辩
下载PDF
《伤寒论》“噫”病始末 被引量:5
7
作者 关庆亚 晁利芹 +1 位作者 王传池 张霞 《河南中医》 2019年第5期649-652,共4页
"噫"病病位在上、中焦,即心肺、肝脾胃,起于心出于肺肝脾胃;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或素体禀虚等所致脾胃运化不及,水饮内蕴,趋下流于胸胁;湿邪性质重浊黏滞,容易阻滞气机,郁而化火形成痰湿结气停聚胸中心下;正邪交争,易于寒热从... "噫"病病位在上、中焦,即心肺、肝脾胃,起于心出于肺肝脾胃;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或素体禀虚等所致脾胃运化不及,水饮内蕴,趋下流于胸胁;湿邪性质重浊黏滞,容易阻滞气机,郁而化火形成痰湿结气停聚胸中心下;正邪交争,易于寒热从化,多以寒热错杂并见。《伤寒论》中治"噫"代表方剂为生姜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生姜泻心汤化饮消痞,和中降逆,用于脾弱肝木疏泄太过之"噫";旋覆代赭汤降气化痰,重镇止逆,用于胃虚挟饮水气上逆之"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 《伤寒论》 生姜泻心汤 旋覆代赭汤 张仲景
下载PDF
梁鸿《五噫歌》被禁真相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桂荣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梁鸿 《五歌》 文学史 东汉
下载PDF
从解表法论治噫病体会
9
作者 杨新艳 徐素美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488-489,共2页
噫即嗳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嗳气会干扰人们的生活作息,称为嗳气症,中医学又称之为噫病。在临床治疗噫病的过程中易出现症状反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故如何提高噫病的诊疗效果亟待解决。笔者法宗《内经》及《伤寒论》... 噫即嗳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嗳气会干扰人们的生活作息,称为嗳气症,中医学又称之为噫病。在临床治疗噫病的过程中易出现症状反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故如何提高噫病的诊疗效果亟待解决。笔者法宗《内经》及《伤寒论》,将噫病从解表理论进行阐述,以飨同道。1噫病源流噫病即嗳气症,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口排出的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法 伤寒论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下载PDF
学习《伤寒论》治疗噫证的临证心得
10
作者 章浩军 刘启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8-20,26,共4页
虽然《伤寒论》中仅有2条条文论及“噫”,但其论述该病之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已较完整,通过归类、分析,总结出仲景诊治此病之学术体系,并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根据该病以胃虚为主之特点,辨证分为太阴胃虚食滞证、太阴厥阴胃... 虽然《伤寒论》中仅有2条条文论及“噫”,但其论述该病之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已较完整,通过归类、分析,总结出仲景诊治此病之学术体系,并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根据该病以胃虚为主之特点,辨证分为太阴胃虚食滞证、太阴厥阴胃虚证等2个证型,以经方联合中医外治法进行辨治,常获佳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临证心得
下载PDF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永炎 王燕平 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伤寒论》中蕴含着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诸多智慧。通过对《伤寒论》第101条"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解与应用,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伤寒论》 经典 临床 心为 嗳气 治心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德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古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庄子·齐物论》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然而,古人对风依然怀着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处,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 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古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庄子·齐物论》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然而,古人对风依然怀着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处,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抟之不可得,系之不可留”。甚至称它“详乾坤之至德,莫风气之独尊。配无形于大象,化万物于氛氲。释疑润于黄壤,降霈泽于苍元”,对人类功莫大焉。因此,古人很崇拜风。传说伏羲氏、女娲氏都以风为姓,黄帝有风后为相,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姓风。古代的“风水术”就是因选择住宅和墓葬要观“风”、“水”而得名:“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古代中国人 意象 《庄子·齐物论》 古诗十九首 自然现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古代诗人 大块 “秋风”
下载PDF
嗳气脉证并治及病因病机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健 《四川中医》 2010年第8期26-28,共3页
通过案例介绍,归纳出嗳气有食滞不化、脾胃虚弱、痰湿内蕴、肝气郁结等证型,与脾胃病其它病证相似。嗳气病机虽属胃气上逆,但治疗却并非一律需要采用降逆法。肝气郁结所致嗳气有两种类型,一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属于脾胃病范畴,需要采... 通过案例介绍,归纳出嗳气有食滞不化、脾胃虚弱、痰湿内蕴、肝气郁结等证型,与脾胃病其它病证相似。嗳气病机虽属胃气上逆,但治疗却并非一律需要采用降逆法。肝气郁结所致嗳气有两种类型,一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属于脾胃病范畴,需要采用疏肝和胃方法进行治疗;一是"心为噫"的特殊类型,其病机与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有关,属于郁证范畴,需要采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嗳气 心为 案例 分析
下载PDF
陇东方言中的虚词“来来”“囕”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怀仁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
"来来"、"囕"是陇东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特色虚词,其运用方法复杂而细腻,在陇东方言的表情达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来来"和"囕"大致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来着"和"了&qu... "来来"、"囕"是陇东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特色虚词,其运用方法复杂而细腻,在陇东方言的表情达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来来"和"囕"大致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来着"和"了",但在用法上存在不少差异,语法形式和意义别具特色。以结构形式为纲,分别对它们的各种用法及语法、语义作用进行讨论,其内部结构、语气体貌及外部组合的互补分布规律卓然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方言 来来 语气 语法意义
下载PDF
释“于” 被引量:1
15
作者 国光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共4页
典籍有“于”为风声之证,甲骨文“于”字象意“地气”穿地而达天听,故“于”字本义为风声。最初的歌声是祈雨时模仿风声而呼嗟。甲骨文“吁嗟”字形中有“于”,又有描画于字轮廓的带尾“弓”形。带尾“弓”形即哥字初文,从于、从带... 典籍有“于”为风声之证,甲骨文“于”字象意“地气”穿地而达天听,故“于”字本义为风声。最初的歌声是祈雨时模仿风声而呼嗟。甲骨文“吁嗟”字形中有“于”,又有描画于字轮廓的带尾“弓”形。带尾“弓”形即哥字初文,从于、从带尾“弓”形的字就是“呼嗟”之“吁”之本字。后来从于、从带尾“弓”的字改从口,就是吁字。小篆于字显示“地气”冲断宣碍之象,乃是缘金文阳字中示意天、地,以及碍于地的“地气”的中断“于”字形而致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 地气 宣气 吁嗟
下载PDF
嗳气症从“心”论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紫昭 郭喜军 +3 位作者 张晓艳 王亚辉 谢卜超 默雪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60-1862,共3页
“嗳气”古时称其为“噫”,然中医并无特定病名和相关辨证分型,普遍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反流性食管病、功能性胃肠疾病中。临床多将“嗳气”归咎于脾胃,多从脾胃论治。常法求新,得“嗳气”可从“心”论治之法。本文主要从豁痰“宁... “嗳气”古时称其为“噫”,然中医并无特定病名和相关辨证分型,普遍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反流性食管病、功能性胃肠疾病中。临床多将“嗳气”归咎于脾胃,多从脾胃论治。常法求新,得“嗳气”可从“心”论治之法。本文主要从豁痰“宁心”、泻火“清心”、滋阴“养心”、温阳“补心”四方面加以论治,通过顺气化痰以开心窍,清热理气以除心火,养心安神以和心志,祛寒逐瘀以补心阳。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嗳气症 治心 心为 经验 从心论治
下载PDF
从“厥气”论治心系疾病
17
作者 吴怡茹 程晓振 +2 位作者 许韵 陈兴娟 冯玲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厥气”之名出自《黄帝内经》,是一种从肝肾逆上的内生邪气,其有寒热之分,且稽留日久易生痰饮、瘀血而成积聚之候。心为君主之官,处胸膈之上,而“厥气”具上逆之性,故心易受其犯,引起心胀、心痛、不寐、噫气等心系疾病。针对“厥气”为... “厥气”之名出自《黄帝内经》,是一种从肝肾逆上的内生邪气,其有寒热之分,且稽留日久易生痰饮、瘀血而成积聚之候。心为君主之官,处胸膈之上,而“厥气”具上逆之性,故心易受其犯,引起心胀、心痛、不寐、噫气等心系疾病。针对“厥气”为病,治疗可以祛邪疏利为主,同时辨别“厥气”寒热,临证时慎用攻下、兼顾补益。热厥心痛急用金铃子散,后予枳术丸;寒厥心痛予术附汤、乌头赤石脂丸等大热之剂。心胀予离照汤化裁;不寐予半夏秫米汤合桂枝汤加减;噫气当以旋覆代赭汤治之,若噫气见于心痹,还应结合痹之本邪,并根据风、寒、湿邪气夹杂的不同选用不同方剂,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桃红饮、苓桂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气 心胀 心痛 不寐 心系疾病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名句风格谈
18
作者 李人凤 《理论观察》 1992年第3期13-14,25,共3页
闪烁在毛泽东诗词名句中的格言警语极逾于一般之人,迈前而启后。 浪漫,潇洒。《庄子·物论》言:“大块噫气,其名曰风。”外国曾有人评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其实,毛泽东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 闪烁在毛泽东诗词名句中的格言警语极逾于一般之人,迈前而启后。 浪漫,潇洒。《庄子·物论》言:“大块噫气,其名曰风。”外国曾有人评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其实,毛泽东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或言至哲乃诗,至诗乃哲;格至浪漫,警至潇洒,乃诗一大风格。屈原、李白若是,毛泽东更若是。少年心事当舒云。《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哪位青年不把它写在青春时代的日历上?《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倒释一下,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就是为了这美丽的江山社稷么!然而这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警语 七律 格言 歌头 大块 《清平乐·会昌》 《沁园春·雪》 杂言诗 青春时代
下载PDF
风颠禅师小记
19
作者 李禾 《丝绸之路》 1996年第1期57-57,共1页
风颠禅师小记李禾身披大红破衲,一手执半个破瓢,一手持太子所赐柱杖,酒意醺醺,步态颠颠,身后紧跟一群媳笑嘲弄的蒙童,这幅形象似济颠而非济颠,却是清康熙年间的风颠禅师。据查,风颠禅师原籍凉州府在浪卫马支山苦水驿,即现今的... 风颠禅师小记李禾身披大红破衲,一手执半个破瓢,一手持太子所赐柱杖,酒意醺醺,步态颠颠,身后紧跟一群媳笑嘲弄的蒙童,这幅形象似济颠而非济颠,却是清康熙年间的风颠禅师。据查,风颠禅师原籍凉州府在浪卫马支山苦水驿,即现今的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原名李福,生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济宗 丝绸之路 永登县 大块 禅学思想 傲视权贵 清平世界 禅宗思想 行实 官场话
下载PDF
从“心为噫”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嗳气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启泉 石芳 +3 位作者 张娜娜 郭烁 王志坤 张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0-522,共3页
介绍从"心为噫"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嗳气的经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认为可从清心火、通心窍、温心阳、滋心阴等方面入手,往往可收到好的疗效,为嗳气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嗳气 心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