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吩胺缩水杨醛Schiff碱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耿 雷维 +2 位作者 冯高潮 陆兰青 李艳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3期9-13,共5页
以2-丁酮、氰基乙酸乙酯、二乙胺和硫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将该噻吩胺与水杨醛反应合成了相应的Schiff碱配体,然后将该配体分别与铜(Ⅱ)、铁(Ⅱ)、锌(Ⅱ)、锰(Ⅱ)、钴(... 以2-丁酮、氰基乙酸乙酯、二乙胺和硫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将该噻吩胺与水杨醛反应合成了相应的Schiff碱配体,然后将该配体分别与铜(Ⅱ)、铁(Ⅱ)、锌(Ⅱ)、锰(Ⅱ)、钴(Ⅱ)、镍(Ⅱ)金属离子进行反应,合成了相应的6种过渡金属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胺 水杨醛 过渡金属配合物 合成 表征 抗菌活性
下载PDF
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缩对苯二甲醛Schiff碱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志刚 李艳 李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28-232,共5页
以2-丁酮、氰基乙酸乙酯、二乙胺和硫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再与对苯二甲醛发生反应,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缩対苯二甲醛Schiff碱,通过MS,UV,IR和1 HNMR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 以2-丁酮、氰基乙酸乙酯、二乙胺和硫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再与对苯二甲醛发生反应,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缩対苯二甲醛Schiff碱,通过MS,UV,IR和1 HNMR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与理论结构相符.对目标产物进行荧光光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强荧光,通过研究溶液极性对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随溶液极性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胺 对苯二甲醛 SCHIFF碱 表征 荧光
下载PDF
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Schiff碱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3
作者 李艳 苏晓 +4 位作者 陆兰青 夏芳 熊艳萍 张玉鹏 但树元 《化工科技》 CAS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氰基乙酸乙酯、2-丁酮、二乙胺和硫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然后与六种不同的芳醛反应,合成了六种相应的Schiff碱。通过MS、~1 H NMR、IR和UV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 以氰基乙酸乙酯、2-丁酮、二乙胺和硫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然后与六种不同的芳醛反应,合成了六种相应的Schiff碱。通过MS、~1 H NMR、IR和UV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结构与理论相符。然后对这六种目标产物进行荧光光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荧光;并且通过研究溶液的极性对目标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溶液极性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胺 芳醛 SCHIFF碱 合成 表征 荧光
下载PDF
噻吩酰亚胺衍生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
4
作者 蔺彬彬 闫慧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CAM-B3LYP方法,计算研究了12个设计的噻吩酰亚胺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β_(tot)值和β_(vec)值,且β_(tot)值和β_(vec)值随引入氰基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增...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CAM-B3LYP方法,计算研究了12个设计的噻吩酰亚胺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β_(tot)值和β_(vec)值,且β_(tot)值和β_(vec)值随引入氰基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给/吸电子基团引起的电荷转移变化对体系β_(tot)值和β_(vec)值的影响大于分子六元杂环中N杂原子位置变化对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酰亚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电子光谱
下载PDF
基于双噻吩酰亚胺聚合物给体的侧链调控与光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原青 张佳滨 +3 位作者 刘春晨 胡志诚 张凯 黄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2-252,共11页
采用苯并二噻吩(BDT)作为给电子单元,分别与具有2-乙基己基和甲基侧链的双噻吩酰亚胺(BTI)缺电子单元共聚构筑了两个聚合物给体材料(pBDT-BTI-EH和pBDT-BTI-ME).与pBDT-BTI-EH∶Y6相比,基于p BDT-BTI-ME∶Y6的器件具有更高的电荷迁移率... 采用苯并二噻吩(BDT)作为给电子单元,分别与具有2-乙基己基和甲基侧链的双噻吩酰亚胺(BTI)缺电子单元共聚构筑了两个聚合物给体材料(pBDT-BTI-EH和pBDT-BTI-ME).与pBDT-BTI-EH∶Y6相比,基于p BDT-BTI-ME∶Y6的器件具有更高的电荷迁移率、更低的载流子复合、更高的激子解离以及更优的薄膜形貌,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和填充因子(FF),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由9.31%提高到1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电池 聚合物给体 噻吩酰亚 侧链调控
下载PDF
聚噁二唑芳亚胺联噻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灵 叶旭 +3 位作者 常冠军 黄亚文 杨军校 方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4,共4页
以3,3’-二溴-2,2’-联噻吩和2,5-二(4-氨基苯基)-1,3,4-噁二唑为单体,通过钯催化CAr-N偶联合成了新型功能高分子聚噁二唑芳亚胺联噻吩(POXDIBT)。通过分子模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以3,3’-二溴-2,2’-联噻吩和2,5-二(4-氨基苯基)-1,3,4-噁二唑为单体,通过钯催化CAr-N偶联合成了新型功能高分子聚噁二唑芳亚胺联噻吩(POXDIBT)。通过分子模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链构象、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呈现锯齿形分子链构象,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热分解温度Td=323℃,在339nm处具有强吸收,激发波长为340nm时,荧光发射波长为40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噁二唑芳亚噻吩 钯催化 C-N偶联
下载PDF
(N1,N2),(N2,N3),(N1,N3)-三(噻吩亚甲基)-N-(噻吩亚甲基)-季戊四胺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7
作者 吕敬松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8期72-75,共4页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多步合成季戊四胺,然后与2-噻吩醛反应,合成了(N1,N2),(N2,N3),(N1,N3)-三(噻吩亚甲基)-N-(噻吩亚甲基)-季戊四胺。结构经核磁和X-单晶衍射实验证实。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P6(5),Z=4,晶胞参数:a=1.8...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多步合成季戊四胺,然后与2-噻吩醛反应,合成了(N1,N2),(N2,N3),(N1,N3)-三(噻吩亚甲基)-N-(噻吩亚甲基)-季戊四胺。结构经核磁和X-单晶衍射实验证实。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P6(5),Z=4,晶胞参数:a=1.8385(6)nm,b=1.8385(6)nm,c=1.3866(8)nm,α=90.00,β=90.00,γ=120.00,V=4.05873 nm3,F(000)=1740.0,Mu=0.39 mm-1,R1=0.0719,Rw=0.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 季戊四噻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载流子传输性能
8
作者 汪洋 向焌钧 高希珂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本文通过聚合单体的理性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实现了薁基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的精准调控,合成了3个基于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的共轭聚合物P(AzBTPD-1)、P(AzBTPD-2)和P(AzBTPD-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排列方式分别... 本文通过聚合单体的理性设计和直接芳基化聚合策略,实现了薁基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方式的精准调控,合成了3个基于2,6-薁和双噻吩酰亚胺的共轭聚合物P(AzBTPD-1)、P(AzBTPD-2)和P(AzBTPD-3),其主链中薁单元偶极排列方式分别为无规、偶极相反和偶极高度一致.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基于3个聚合物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器件均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性,其中薁单元偶极取向排列高度一致的聚合物P(AzBTPD-3)表现出最优的器件性能,电子迁移率可达0.027 cm~2V^(-1)s^(-1).本工作精准调控了2,6-薁共轭聚合物主链中薁单元偶极取向的排列方式,为薁基聚合物的合成化学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薁 噻吩酰亚 共轭聚合物 偶极取向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原文传递
TiO2-PTPAT纳米核/壳结构复合膜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
9
作者 欧阳密 陈璐 +6 位作者 胡旭明 李裕文 戴大程 屠袁波 白茹 吕晓静 张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6-2803,共8页
通过水热法在氟掺杂氧化锡(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垂直生长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棒阵列,以TiO2纳米棒阵列为模板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原位制备了TiO2-聚三[2-(4-噻吩)苯]胺(PTPAT)纳米核/壳结构的复合薄膜,相比于纯PTPAT薄膜,TiO2-PTPA... 通过水热法在氟掺杂氧化锡(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垂直生长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棒阵列,以TiO2纳米棒阵列为模板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原位制备了TiO2-聚三[2-(4-噻吩)苯]胺(PTPAT)纳米核/壳结构的复合薄膜,相比于纯PTPAT薄膜,TiO2-PTPAT复合薄膜显示出更好的电致变色(EC)性能.PTPAT薄膜在600 nm波长下的对比度为28%,在1100 nm波长下的对比度为60%,其褪色时间为3.86 s,着色时间为5.52 s;TiO2-PTPAT复合薄膜在600 nm波长下的对比度为43%,在1100 nm波长下的对比度为79%,其褪色时间为3.35 s,着色时间为4.43 s,表明核/壳复合结构薄膜的光学对比度和响应时间性能更加优异.将PTPAT薄膜和TiO2-PTPAT复合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组装成固态EC器件,基于复合薄膜的器件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更高的耐受电压.复合薄膜在保持PTPAT薄膜原有的EC性能的基础上,由于有序生长的纳米阵列结构的引入增加了薄膜的比表面积,为电致变色过程中离子的掺杂和脱掺杂提供了更多有序通道,从而加快了离子扩散速度.TiO2阵列的引入也改善了聚合物薄膜与透明导电电极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从而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 聚三[2-(4-噻吩)苯] 纳米复合 电致变色 电化学聚合
下载PDF
T_5TFSI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思明 杨立 +1 位作者 房少华 李明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研究了基于烷基噻吩阳离子的离子液体烷基噻吩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T5TFSI)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性能,分析了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和γ-丁内酯(GBL)的影响。在0.4 mol/L的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T5TFSI中分别加入10%的VC... 研究了基于烷基噻吩阳离子的离子液体烷基噻吩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T5TFSI)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性能,分析了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和γ-丁内酯(GBL)的影响。在0.4 mol/L的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T5TFSI中分别加入10%的VC或GBL时,0.1C首次放电的比容量都可达到150 mAh/g。当w(VC)≤10%时,随着w(VC)的增加,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增加,循环稳定性提高。当加入10%的GBL时,以0.1 C循环的库仑效率接近100%;以0.1C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噻吩阳离子 烷基噻吩二(三氟甲基磺酰)亚(T5TFSI) 离子液体 添加剂
下载PDF
微波促进下6,7-二氢-5H-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胺的简便合成(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纵朝阳 张立洁 +1 位作者 顾梦婷 孙雅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2-1430,共9页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作溶剂,环戊酮、丙二腈与单质硫反应得到2-氨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噻吩-3-腈(1),1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得到N-(3-氰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硫基-2-基)-N,N-二甲基亚甲基酰...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作溶剂,环戊酮、丙二腈与单质硫反应得到2-氨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噻吩-3-腈(1),1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得到N-(3-氰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硫基-2-基)-N,N-二甲基亚甲基酰胺(2),进一步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由N-(3-氰基-5,6-二氢-4H-环戊二烯[b]-硫基-2-基)-N,N-二甲基亚甲基酰胺(2)与取代芳香胺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合成的25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二氢-5H-环戊二烯并[4 5]噻吩并[2 3-d]嘧啶-4- Gewald反应 Dimroth重排 微波合成
原文传递
N,N,N(O,S),N(O,S)-四齿配体协同下钯促进的C-C交叉偶联反应
12
作者 张占金 梁群 +1 位作者 任惠玲 陈会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93-198,203,共7页
采用钯配合物催化C-C交叉偶联反应是形成C-C骨架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用于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及超分子配体化学等诸多与化学合成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本文以廉价、易得的1,2-乙二胺、2-呋喃甲醛、2-噻吩甲醛... 采用钯配合物催化C-C交叉偶联反应是形成C-C骨架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用于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及超分子配体化学等诸多与化学合成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本文以廉价、易得的1,2-乙二胺、2-呋喃甲醛、2-噻吩甲醛及2-吡啶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3种2-噻吩(呋喃、吡啶)甲醛亚胺类N,N,N(O,S),N(O,S)-四齿配体,并通过核磁共振谱(^1HNMR及^13CNMR)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RMS)对所得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应用到了钯催化的C-C交叉偶联反应中。发展了一种温和、高效的钯催化系统Pd(OAc)2/N,N-亚乙基二(2-噻吩甲醛)亚胺(2b)/K3PO4/DMSO。并将该催化系统用于催化苯硼酸与溴代芳烃的C-C交叉偶联反应,获得了较高分离收率的偶联产物,最高可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乙基二[2-呋喃(噻吩 吡啶)甲醛]亚 N N N(O S) N(O S)-四齿配体 苯硼酸 芳基溴 C-C交叉偶联反应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a star-shaped molecule based on a triphenylamine core and branched terthiophene end groups 被引量:4
13
作者 GAO Lei ZHANG Jing +5 位作者 HE Chang SHEN SuLing ZHANG Yi LIU HongTao SUN QingJiang LI YongF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997-1003,共7页
A new star-shaped donor-acceptor molecule has been synthesized for application as the donor material in solution-processed bulk-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The molecule consists of a triphenylamine (TPA... A new star-shaped donor-acceptor molecule has been synthesized for application as the donor material in solution-processed bulk-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The molecule consists of a triphenylamine (TPA) unit as the core and a donor unit with three arms containing benzo[1,2,5]thiadiazole (BT) acceptor units and 5,5''-dihexyl-2,2′:3′,2″-terthiophene (tTh) end groups. The molecule, denoted S(TPA-BT-tTh), exhibits a broad absorption band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300-650 nm and high hole mobility of 1.1×10 -4 cm2 V -1 s 1 . An OSC device based on S(TPA-BT-tTh) as donor and [6,6]-phenyl C71 -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PC 70 BM) as the acceptor (1:3, w/w) exhibited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28% with a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 of 6.39 mA/cm2 under illumination of AM.1.5, 100 mW/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cells star-shaped photovoltaic organic molecules solution-processability
原文传递
Synthesis,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AIE properties of multibranched thiophene-based triphenylamine derivatives with triazine core 被引量:3
14
作者 GAO YuTing ZHANG Hao +4 位作者 JIANG Tao YANG Ji LI Bo LI Zhen HUA JianL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1204-1212,共9页
Two new multibranched thiophene-based triarylamine derivatives with 1,3,5-triazine core a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ir one-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ffect have be... Two new multibranched thiophene-based triarylamine derivatives with 1,3,5-triazine core a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ir one-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ffec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oth the STAPA-based compounds are AIE active.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2PA) cross sections measured by the open aperture Z-scan technique are determined to be 620 and 1610 GM for STAPA-a and STAPA-b in chloroform,respectively, which dramatically increas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lkyl ch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n one-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is discussed, which allows u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ntroducing alkyl chains. In addition, solvent effects also show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2PA cross section. The two compounds with excellent AIE and 2PA properties provide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for the biophoton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oton absorptio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thiophene-based triphenylamine 1 3 5-triazine
原文传递
Red-emiss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solution-processable molecules with triphenylamine core and benzothiadiazole-thiophene arms 被引量:3
15
作者 ZHANG Jing YANG Yi +1 位作者 HE Chang LI YongF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695-698,共4页
We report red-emiss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based on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molecules with triphenylamine (TPA) as core and benzothiadiazole-(4-hexyl)thiophene (BT-4HT) as arms.Bi-armed molecule... We report red-emiss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based on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molecules with triphenylamine (TPA) as core and benzothiadiazole-(4-hexyl)thiophene (BT-4HT) as arms.Bi-armed molecule B(TPA-BT-4HT) and star-shaped (tri-armed) molecule S(TPA-BT-4HT) both show pure red-emission peaked at 646 and 657 nm,respectively.The red-emission OLED with S(TPA-BT-4HT) as the emitting layer displays a higher maximum luminance of ca.7794 cd/m2 and a maximum EL efficiency of 0.91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emission organic molecules solution processability OLE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