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噻唑二酮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瑞仁 曲有乐 王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78-578,共1页
氯乙酸和硫脲在乙醇中反应环合成 2 -亚氨基 - 4 -噻唑酮盐酸盐 ,然后经酸性水解得到 2 ,4 -噻唑二酮 ,总收率为 6 7.8%。
关键词 曲格列 吡格列 罗格列 合成 2 4-噻唑二酮
下载PDF
2,4-噻唑二酮的合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绍杰 张星一 戚英波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1-292,共2页
以硫脲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 ,经环合、中和 ,得到 2 亚胺基 4 噻唑酮 .然后用 2 0 %盐酸水解 ,合成了目标物 2 ,4 噻唑二酮 ,总收率为 6 1% ,该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
关键词 糖尿病 2 4-噻唑二酮 合成
下载PDF
5-苯亚甲基-2,4-噻唑二酮的催化合成和紫外光谱的取代基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晶 金鑫 颜朝国 《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KF -Al2 O3 负载型固体碱催化下 ,2 ,4-噻唑二酮 1和芳香醛 2a~ 2f发生缩合反应 ,高产率地合成了 5-苯亚甲基 2 ,4-噻唑二酮 3a~ 3f,测定了产物 3a~ 3f在 16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 。
关键词 固相催化剂 缩合反应 催化合成 紫外光谱 取代基效应 5-苯亚甲基-2 4-噻唑二酮 氧化铝负载氟化钾催化剂
下载PDF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2,4-噻唑二酮的合成工艺
4
作者 王旭 张瑞仁 曲有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6期540-540,共1页
应用均匀设计于标题化合物工艺研究中 ,以氯乙酸和硫脲为主要原料 ,在乙醇溶剂中一步反应环合成 2 -亚氨基 -4 -噻唑酮盐酸盐 ,然后经酸性水解便得到 2 ,4-噻唑二酮 ,总收率为 75 .5 %。
关键词 均匀设计 2 4-噻唑二酮 合成工艺 氯乙酸 硫脲 氯乙酸乙酯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通过脂联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抑制鸡的生长
5
作者 唐瑶 王涛 +4 位作者 薛梦晴 张文芋 石美 王鲜忠 张姣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47-5258,共12页
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是一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口服糖尿病药物,滥用或不当使用TZD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具有不良影响。本研究探讨了TZD对健康雏鸡生长和代谢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的潜在机制。80只6日龄雏鸡分为对照组(雌雄各20... 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是一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口服糖尿病药物,滥用或不当使用TZD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具有不良影响。本研究探讨了TZD对健康雏鸡生长和代谢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的潜在机制。80只6日龄雏鸡分为对照组(雌雄各20只)、试验组(雌雄各20只),对照组的鸡不灌服TZD,试验组的鸡连续14 d每日灌服25 mg·(kg·d)^(-1)TZD,检测雏鸡的生长情况;利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和脂联素水平、生长代谢相关激素浓度、线粒体功能;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调节细胞代谢和增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发现,TZD显著降低了雏鸡的平均日增重以及血清ATP、胰岛素(insulin,INS)、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水平(P<0.05),而提高了脂联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水平(P<0.05)。TZD还降低了雏鸡肝、肾和肌肉的ATP水平及线粒体酶活性(P<0.05)。此外,TZD的摄入使雏鸡脂联素及其受体、AMP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p21和p27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P<0.05),而INS及其受体、IGF1及其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抑制(P<0.05)。TZD通过脂联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降低了雏鸡生长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和线粒体功能,该信号通路抑制其下游PI3K/AKT/mTOR,进一步导致p21/p27表达增加以及CDK2/Cyclin E1表达降低,从而抑制雏鸡生长和代谢组织中的细胞增殖。综上表明,TZD通过调节脂联素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对鸡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这为临床实践与畜禽生产中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TZ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生长代谢 脂联素 AMPK
下载PDF
川芎嗪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盛日正 彭家志 +2 位作者 李家明 陈增修 周鹏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以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川芎嗪为原料,经溴化、O-烷基化、与2,4-噻唑烷二酮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川芎嗪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确证。
关键词 川芎嗪 2 4-噻唑 川芎嗪噻唑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盐酸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军民 张丽洁 +2 位作者 苏天铎 姬明理 张月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以5-乙基-2-羟乙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还原、重氮化、环化、水解和成盐六步反应,合成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盐酸盐,总收率3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关键词 重氮化 噻唑 吡格列 合成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8
作者 盛辉 李文君 +4 位作者 盛春君 秦岭 王洪复 曲伸 吴国亭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最近研究结果提示,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的同时,可提高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噻...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最近研究结果提示,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的同时,可提高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致骨丢失的相关证据和增加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可能病理机制,并探讨其临床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伟 张红 殷松楼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噻唑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葛海波 朱雄 王尔华 《药学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31-35,共5页
对近年来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研究开发的品种、构效关系、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近况进行了介绍 ,并评价了它们在抗 II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地位。
关键词 噻唑 胰岛素增敏剂 Ⅱ型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和芳酮酸类PPARγ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翔 郭宗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 建立PPARγ激动剂 噻唑烷二酮和芳酮酸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为设计高活性PPARγ激动剂提供结构信息。方法与结果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得到噻唑烷二酮和芳酮酸类化合物CoMFA模型 ,其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 =0 6 5 6 ,... 目的 建立PPARγ激动剂 噻唑烷二酮和芳酮酸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为设计高活性PPARγ激动剂提供结构信息。方法与结果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得到噻唑烷二酮和芳酮酸类化合物CoMFA模型 ,其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 =0 6 5 6 ,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 =0 982 ,F10 ,3 7=2 0 1 1,绝对误差SE =0 115。结论 从CoMFA系数等势图中揭示芳酮酸类化合物较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活性更高的原因 ,提示芳酮酸类化合物与PPARγ结合时形成了不同于BR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γ受体 PPARΓ PPARΓ激动剂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噻唑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艳丽 季虹 荣海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等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近年发现TZDs增加女性骨折的危险性。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TZDs促进间充质干...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等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近年发现TZDs增加女性骨折的危险性。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TZDs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系分化,而抑制其向成骨细胞系分化,减少骨形成,还可能具有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加骨吸收的作用,从而导致骨量减少。TZDs还可能通过改变某些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间接地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骨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光同 梁成宵 +4 位作者 周维均 兰莹 顾明忠 任婷婷 苟仲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36-338,共3页
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虽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它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基于这种联系,人们开展了大量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s)治疗... 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虽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它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基于这种联系,人们开展了大量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s)治疗肝脏脂肪蓄积的临床研究。 TZDs可影响胰岛素敏感组织中的糖、脂代谢,从而通过一些中间步骤来调控肝脏脂肪的含量。现就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璠 冯红云 +3 位作者 杜丽娜 张趁儒 周慧敏 张庆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378-1380,1383,共4页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罗格列...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联合罗格列酮4 mg/d口服,疗程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及B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B组体质量、FINS和HOMA-IR显著降低;6个月及12个月时,B组体质量、FBG、2hPG、HbA1c、FINS、HOMA-IR、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A组(P均<0.05),12个月时B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同组6个月时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患者坚持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至少6个月),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红细胞流变行为,可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噻唑 红细胞刚性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
下载PDF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机制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5
作者 殷峻 陈名道 《医学综述》 2001年第9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增敏剂 药理 噻唑 临床用药
下载PDF
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刚 屠树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4-716,共3页
运用拼合原理并根据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设计了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以甲基取代的香豆素为原料,经NBS溴化后,再与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在NaH作用下缩合得到,其中中间体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是由噻唑... 运用拼合原理并根据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设计了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以甲基取代的香豆素为原料,经NBS溴化后,再与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在NaH作用下缩合得到,其中中间体5-(4-羟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是由噻唑烷二酮与对羟基苯甲醛在哌啶催化下缩合得到,共合成了5-[4-(香豆素-7-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5-[4-(4-甲基香豆素-7-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5-[4-(香豆素-6-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5-[4-(7-甲氧基香豆素-4-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5-[4-(3-溴香豆素-7-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5-[4-(3-溴-4-甲基香豆素-7-亚甲氧基)苄叉]-噻唑烷-2,4-二酮6个香豆素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确定,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总产率分别为10.4%、13.1%、7.1%、16.0%、22.0%、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噻唑 香豆素 噻唑 药物中间体
下载PDF
3-取代苯甲酰氨基-2-硫代-2,4-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的新合成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褚长虎 许鹏飞 +3 位作者 惠新平 张自义 廖仁安 李之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8-770,共3页
通过简便的路线合成了 8个 3 -取代苯甲酰氨基 -2 -硫代 -2 ,4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 ,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 NMR、 IR和 MS谱确认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
关键词 3-取代苯甲酰氨基-2-硫代-2 4-噻唑 衍生物 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合成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安全性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佳芬 吴国亭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噻唑 2型糖尿病 安全性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的临床应用(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池芝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噻唑 糖尿病 临床应用 降血糖 药理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云 刘超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31-336,共6页
噻唑烷二酮(TZDs)是用于治疗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主要通过作用于核受体家族中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的激活受体γ(PPARγ)来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涉及的机制主... 噻唑烷二酮(TZDs)是用于治疗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主要通过作用于核受体家族中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的激活受体γ(PPARγ)来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涉及的机制主要有诱导细胞周期的终止,促进细胞的凋亡或分化,抑制肿瘤的转移及血管新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抗肿瘤作用 细胞周期 凋亡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