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四大经济板块农村居民消费差异分析
1
作者 崔和瑞 张润清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5年第11期1-7,共7页
本文选取2001-2003年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36组农村居民家庭统计资料,利用F检验对Panel Data模型进行识别,选定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下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产生地区差... 本文选取2001-2003年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36组农村居民家庭统计资料,利用F检验对Panel Data模型进行识别,选定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下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产生地区差异的社会和经济原因,提出了在国家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和崛起中部发展战略背景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消费新领域、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经济板块 PANEL DATA模型 消费差异
下载PDF
我国区域四大经济板块发展水平评价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诗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70-271,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却不平衡。通过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比较我国四大区域板块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为落后。这一现状主要是由国家的区域非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却不平衡。通过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比较我国四大区域板块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为落后。这一现状主要是由国家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经济板块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适用性研究——基于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昌忠泽 陈昶君 张杰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74,共13页
本文使用1996-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 本文使用1996-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2)从区域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适用于东部和东北部,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去贯彻实施;(3)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要素禀赋不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具有相对特殊性。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投入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显著,东北部地区为负向显著,中、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本文最后结合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独特的要素禀赋状况,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技术进步 中国四大板块经济
原文传递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颜双波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5,共5页
各地区的工业化指数体现出我国工业化进程存在区域差异。文章阐述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根据四大经济板块和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指数说明各区域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文章还通过对各区域的工业化速度和加速度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工业化... 各地区的工业化指数体现出我国工业化进程存在区域差异。文章阐述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根据四大经济板块和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指数说明各区域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文章还通过对各区域的工业化速度和加速度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梯度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区域梯度 四大经济板块:七大经济
下载PDF
全国碳排放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省级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忠华 王智超 胡杰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9期8-15,共8页
采用2000~2019年相关数据,对我国与全球主要国家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最大,碳排放强度较高,人均碳排放量水平不高。通过对全国各区域之间碳排放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四大经济板块”... 采用2000~2019年相关数据,对我国与全球主要国家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最大,碳排放强度较高,人均碳排放量水平不高。通过对全国各区域之间碳排放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四大经济板块”对全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自治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划分碳排放情况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对各省份碳排放发展的差异化指导需求。利用K-means聚类算法,以各省能源消耗强度和第二产业比重作为变量指标进行省级碳排放聚类分析,将全国30个省份划分为5个聚类,并对每个类别分别提出碳排放差异化发展建议。对于类别1和类别2,建议加强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相关行业煤炭减量及清洁化替代进程,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对于类别3,建议重点加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业化进程的绿色低碳发展。对于类别4,建议重点加强推广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对于类别5中的经济发达省份,建议加大新型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经济较不发达省份应重点关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避免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引入淘汰落后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四大经济板块 省级碳排放 能源消耗强度 第二产业比重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