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齐摩崖刻经探析——以鲁西南充州地区四山摩崖为例
1
作者 却野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鲁西南地区位于今山东省的西南部,包括菏泽、济宁、枣庄和聊城南部。充州是《禹贡》所描述的古九州之一,其地理范围大致包括鲁西南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在充州地区形成了... 鲁西南地区位于今山东省的西南部,包括菏泽、济宁、枣庄和聊城南部。充州是《禹贡》所描述的古九州之一,其地理范围大致包括鲁西南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在充州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佛教刻经,以规模大、气势宏伟而著称于世,被康有为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这是目前国际上佛教文化、考古、美术史、书法史等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其价值与意义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齐刻经书法 四山摩崖 书法
原文传递
四山摩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川雅夫 清原实门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38,共7页
北齐书法的地位综观中国三千年的书法史: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到初唐的三大家,是书体变迁的时代;从中唐以后到今天,是书风变迁的时代。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个时期。书体变迁的时代,是文字创造的时代,以现存的资料来看,从甲骨文、金文开始... 北齐书法的地位综观中国三千年的书法史: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到初唐的三大家,是书体变迁的时代;从中唐以后到今天,是书风变迁的时代。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个时期。书体变迁的时代,是文字创造的时代,以现存的资料来看,从甲骨文、金文开始,随着时代的需要,产生了篆、隶、草、楷、行等书体。特别是秦汉时期,篆、隶书向楷、行、草书发展,书体显得多样化,今天的楷、行、草书的雏形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如果说楷书的完成以初唐三大家为标志的话,楷书的产生及其完成大约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但是,在这么长的楷书历史发展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山摩崖 书法史 文殊般若经 道壹 书风 大集经 大沙门 金刚经 左金石志 大正新修大藏经
原文传递
邹县四山摩崖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钧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31,共3页
'四山摩崖'在山东省邹县境内,即铁山、岗山、尖山、葛山上的北朝时期大字刻石。自清钱塘黄易访得,始为外界知晓,引起金石家与书法家的重视,先后被阮元《山左金石志》等书著录。由于'四山摩崖'时代久远,地处偏辟,捶拓不... '四山摩崖'在山东省邹县境内,即铁山、岗山、尖山、葛山上的北朝时期大字刻石。自清钱塘黄易访得,始为外界知晓,引起金石家与书法家的重视,先后被阮元《山左金石志》等书著录。由于'四山摩崖'时代久远,地处偏辟,捶拓不便,加之自然风化,字迹残缺,造成拓本编排混乱。以至前人、今人的著录中矛盾重重,出入甚多,现已无法考其全貌。笔者于今春去邹县实地考察'四山摩崖',新获颇多。并曾走访邹县文管会胡新立主任。归后查其原拓,考其文献,写此一文,仅为同好提供一些方便。一、历史与现状在黄易之前,四山摩崖未见于任何记载,自黄易《岱岩访古日记》始,有阮元《山左金石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山摩崖 左金石志 北朝时期 黄易 捶拓 文管会 道壹 大沙门 书风 文殊般若经
原文传递
四山摩崖选
4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28,共16页
关键词 四山摩崖 分景 石岗
原文传递
访四山摩崖
5
作者 梁少膺 《书法》 2015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昔读黄易《岱岩访古日记》,有(邹城)"北门外岗山、小铁山、尖山、葛山诸崖俱刻佛经"(《嘉庆二年正月初八日记》)之记;阮元《山左金石志》,有(邹城)"尖山摩崖十种"、铁山"匡喆刻经颂"、"小铁山摩崖残字八种"、"岗山摩崖... 昔读黄易《岱岩访古日记》,有(邹城)"北门外岗山、小铁山、尖山、葛山诸崖俱刻佛经"(《嘉庆二年正月初八日记》)之记;阮元《山左金石志》,有(邹城)"尖山摩崖十种"、铁山"匡喆刻经颂"、"小铁山摩崖残字八种"、"岗山摩崖佛经四种"、"葛山摩崖二种"之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山摩崖 冯云鹏 左金石志 李佐贤 黄易 琼室 文殊般若经 汪鋆 左访碑录
原文传递
天造地设——谈北齐造像记书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传海 《中国书画》 2004年第7期40-45,共6页
施蛰存在《北山谈艺录》里有这样一段话:"很奇怪,一到北齐,书法就出现变化。北齐字体与北魏有大不同,可以说是用魏隶的方笔来写楷书,但是还保存一些汉隶的方法。我以为北魏的书法是庄重古朴,北齐的书法则为妩媚秀逸。"施先生... 施蛰存在《北山谈艺录》里有这样一段话:"很奇怪,一到北齐,书法就出现变化。北齐字体与北魏有大不同,可以说是用魏隶的方笔来写楷书,但是还保存一些汉隶的方法。我以为北魏的书法是庄重古朴,北齐的书法则为妩媚秀逸。"施先生谈的情况确实存在。我曾在《走向自然:四山摩崖刻经书法的文化意义》一文中说:"北齐、北周成熟的字体逐渐取代了魏碑书体,呈现一种端整秀雅的表现形式。它削弱了北魏书体中尖劲削利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山摩崖 北魏书 方笔 中国书法大辞典 施蛰存 谈艺录 结体 书风 北碑 结字
下载PDF
点击书法·朱溝用
7
《中国书画》 2016年第5期110-111,共2页
点击理由朱讲用以汉魏为基,审美上以古朴为主旨,线质古厚,结字开张,时时可见《石门颂》《石门铭》《瘗鹤铭》《嵩高灵庙碑》及"四山摩崖"诸作之形貌。他前先以静态的隶、楷书为主攻方向,以求静穆和浑古意态,同时又旁涉行草,以碑的静... 点击理由朱讲用以汉魏为基,审美上以古朴为主旨,线质古厚,结字开张,时时可见《石门颂》《石门铭》《瘗鹤铭》《嵩高灵庙碑》及"四山摩崖"诸作之形貌。他前先以静态的隶、楷书为主攻方向,以求静穆和浑古意态,同时又旁涉行草,以碑的静和古来融合晋以下行草书的畅和妍。因此,他的作品流露出的气质,既保留了"朴""厚"的基调,同时又折射出他对碑帖融合的睿智。方折圆笔、长线短点、实笔飞白等这些对立的审美元素,都能在他"碑意"的线质下得到合理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高灵庙碑 四山摩崖 行草书 瘗鹤铭 石门颂 结字 石门铭 主攻方向 静和 汉魏
下载PDF
坚守
8
作者 李林 《中国书画》 2016年第5期112-115,共4页
书法是一种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都源于一种精神的坚守。这种坚守不管书者身处何地、身从何业,都会顽固地潜伏于每一位书者的心底,等待"惊蛰"的到来。朱讲用是一位才情与和天分都比较突出的老兄。2004年,他和天鳞兄还有我三... 书法是一种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都源于一种精神的坚守。这种坚守不管书者身处何地、身从何业,都会顽固地潜伏于每一位书者的心底,等待"惊蛰"的到来。朱讲用是一位才情与和天分都比较突出的老兄。2004年,他和天鳞兄还有我三人共同举办"三人行"书法展时,他的行草书以黄庭坚为宗,用笔干净洗炼,线条圆润饱满,跌宕起伏,腾凌射空,纵横畅达,视觉冲击力很强,字里行间透着才俊之气。也是这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草书 三人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 视觉冲击 沈曾植 何绍基 四山摩崖 帖学 碑学 龙颜碑
下载PDF
让“汉字+”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石——北魏摩崖石刻之汉字书法精神
9
作者 马捷 王宝磊 《全球商业经典》 2015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目前"互联网+"已经被认为经济起飞的新引擎。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和振兴,需要怎样的模式呢?我们提出让"汉字+"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石,启动"汉字+"的文化振兴发展模式。同时我们选择的文化时间坐... 目前"互联网+"已经被认为经济起飞的新引擎。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和振兴,需要怎样的模式呢?我们提出让"汉字+"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石,启动"汉字+"的文化振兴发展模式。同时我们选择的文化时间坐标,就是以魏晋为代表的与汉字文化相关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 石刻 经济起飞 四山摩崖 书风 时间坐标 隶楷 道壹 艺术博物馆 大集经
原文传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吴振立先生壬辰问答
10
作者 诸培弘 王白桥 《收藏与投资》 2014年第8期22-31,共10页
壬辰夏日,吴振立先生游江都,与青年朋友研讨书艺,并回答他们的问题。今特择其精华,以飨读者。问:吴老师,人书俱老就是指人生的修养与书法的造诣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珠联璧合并相辅相成,谈谈您是如何看待和实现个人修养的?答:在艺术方面,... 壬辰夏日,吴振立先生游江都,与青年朋友研讨书艺,并回答他们的问题。今特择其精华,以飨读者。问:吴老师,人书俱老就是指人生的修养与书法的造诣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珠联璧合并相辅相成,谈谈您是如何看待和实现个人修养的?答:在艺术方面,我最早是喜欢音乐。"文革"期间,我当时在农村插队,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只能听样板戏和语录歌,每当回到城里的家中就能从一位老大哥那里借到一些进口的密纹唱片和国外的画册。我爱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振 人书俱老 个人修养 书艺 祭侄稿 圣教序 巨源绝交书 四山摩崖 宽博 林散之
下载PDF
谈谈张目达的创作
11
作者 沃兴华 《诗书画》 2017年第4期228-242,234-235+237-238+264,共15页
现在讲批评实在太难了,也很有压力。但是,我认为需要两种态度。第一,关于批评者的态度问题。我觉得批评都是很主观的,我批评的其实不是客观的作品,是这件作品的印象,它反映到我的感觉里,经过一番筛选,已经有所变形。
关键词 王羲之 结体 章法 收笔 颜真卿 一笔书 提按 陆柬之 四山摩崖 涩势
原文传递
献芹余渖
12
作者 安旗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6-67,共2页
平生碌碌,乏善可陈。‘文革’前主要从事文艺评论,‘文革’后主要从事唐诗研究。虽有著述十余种问世,然惬怀实少,遗憾良多。离休后,积习难改,欲罢不能,又编著《书法奇观》、《四山摩崖选集》二种,贻笑方家,更增愧悔。可谓文学膏肓,雕虫... 平生碌碌,乏善可陈。‘文革’前主要从事文艺评论,‘文革’后主要从事唐诗研究。虽有著述十余种问世,然惬怀实少,遗憾良多。离休后,积习难改,欲罢不能,又编著《书法奇观》、《四山摩崖选集》二种,贻笑方家,更增愧悔。可谓文学膏肓,雕虫痼疾,不可救药之人也。窃有不能已于言者,如梗在喉。试略陈其愚,唯诸君子察焉。余以衰病残年,离而不休,忽然编著书学二种,并非毫无自知之明,妄欲滥竿书界,斗胆弄斧于班门,实因以下三种情结作崇,意欲有以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山摩崖 唐诗研究 书学 余以 文艺评论 乏善可陈 蜀中 李白研究 春江花月夜 古代文论
原文传递
中央美院书法研究室推出书艺精粹丛书
13
作者 本刊记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2-,共1页
为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向广大书法爱好者介绍和提供更多更新的临习资料,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与北京知识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一套'书艺精粹丛书'目前已出版了《八大山人翰墨集》(丛林编)、《四山摩崖刻经》(王钧、... 为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向广大书法爱好者介绍和提供更多更新的临习资料,中央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与北京知识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一套'书艺精粹丛书'目前已出版了《八大山人翰墨集》(丛林编)、《四山摩崖刻经》(王钧、阿涛编),《中国古代砖文》(王镛、李森编)三种,另有《历代尺牍书法》和《汉代刻石隶书》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艺 四山摩崖 中央美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临习 砖文 八大 阿涛 出版发行 王镛
原文传递
今井凌雪的书法艺术
14
作者 王学仲 《中国书法》 1987年第1期54-57,共4页
当日本的高等学府东京教育大学设立书道课程时,日本现代书法界的元老人物西川宁担任了第一任书法教授,第二任书道教授是官岛咏士的门人上条信山。上条退休后,经过西川宁与上条信山的慎重遴选,把还在中年时代的今井凌雪引荐为第三任教授。
关键词 书道 教育大学 一九 宫岛 书风 吴昌硕 金刚经 四山摩崖 六六年 临写
原文传递
平阴县沿黄地区文化资源调研与探索
15
作者 刘玉祥 《收藏家》 2022年第10期79-82,共4页
一、平阴县黄河文化旅游带分布1.文物文化资源山东省平阴县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共170处,涉及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墓葬、古遗迹、抗战纪念设施等。其中玫瑰镇翠屏山多佛塔和东阿镇... 一、平阴县黄河文化旅游带分布1.文物文化资源山东省平阴县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共170处,涉及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墓葬、古遗迹、抗战纪念设施等。其中玫瑰镇翠屏山多佛塔和东阿镇永济桥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平阴县学文庙、四山摩崖石刻、前转湾村廉氏故居、贤子峪建筑群、中共平阴县委旧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石窟寺 四山摩崖 翠屏 永济桥 古建筑 平阴县
原文传递
于剑波——追寻齐鲁文化印记的使者
16
作者 赵清华 《工会信息》 2015年第23期46-48,共3页
生于"文化圈":自幼对书法敬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山东省莒县东南的陵阳河里时常冲刷出大量陶片,当地人并不以为然,但经常会有些外地人拿着麻袋来捡拾陶片。当然,那些光着脚丫只顾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更不会了解。"现... 生于"文化圈":自幼对书法敬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山东省莒县东南的陵阳河里时常冲刷出大量陶片,当地人并不以为然,但经常会有些外地人拿着麻袋来捡拾陶片。当然,那些光着脚丫只顾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更不会了解。"现在想来,他们才是行家啊!"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畔的于剑波感叹说,多年之后他才明白这些陶片上蕴含的文化与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蕴含丰赡的地方,当地人们自古以来就对文化有着浓厚的敬畏之情。于剑波的祖父是个读书人,饱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字,深受邻里乡亲的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阳 陶片 齐鲁文化 敬畏之情 东省莒县 沃兴华 文化之旅 东大汉 四山摩崖 在路上
原文传递
快意斋论画
17
作者 吴悦石 《新美域》 2005年第3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论画 嵩高灵庙碑 龙门二十品 四山摩崖 荒腔走板 完白 隶楷 墨彩 书学 馆阁体
原文传递
隶书的式微
18
作者 郑培亮 《书法》 2013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引言随着大汉帝国的衰落,隶书也逐渐失去了其往日飞扬流动的风采和横绝四海的气度。东汉末期隶书的"一碑一奇"、绚烂多姿的背后,隐藏着盛极必衰的历史必然。以《熹平石经》为标志,隶书在其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日臻完美,但艺术... 引言随着大汉帝国的衰落,隶书也逐渐失去了其往日飞扬流动的风采和横绝四海的气度。东汉末期隶书的"一碑一奇"、绚烂多姿的背后,隐藏着盛极必衰的历史必然。以《熹平石经》为标志,隶书在其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日臻完美,但艺术个性与东汉诸多丰碑巨碣相比则大为逊色。所以,范文澜先生说:"两汉写字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个性 熹平石经 唐隶 汉帝国 绚烂多姿 钟繇 广武将军碑 书风 分隶偶存 四山摩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