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夏季群落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洪茂 胡锦矗 龚明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0,共7页
从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对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8种)夏季群落进行了分析。根据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该地区有蹄类动物划分为3个不同的群落,即:A.高山裸岩寒漠地带:岩羊+藏原羚+白唇鹿+盘羊+藏羚+马鹿(川西亚种)+藏野... 从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对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8种)夏季群落进行了分析。根据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该地区有蹄类动物划分为3个不同的群落,即:A.高山裸岩寒漠地带:岩羊+藏原羚+白唇鹿+盘羊+藏羚+马鹿(川西亚种)+藏野驴群落;B.高山灌丛草甸地带:藏原羚+马鹿(川西亚种)+岩羊+藏野驴+藏羚+白唇鹿+马麝(横断山亚种)群落;C.亚高山灌丛草甸地带:马麝(横断山亚种)+藏原羚群落。它们间的相似性系数比较低,各群落在物种组成、结构和优势种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运用2×2列联表法对种间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各物种间的关连系数较小,多数种间为正相关连,部分种间为负相关连,经χ2-检验结果表明多数种间关连不显著,部分种间还呈显著的负相关连,在二维排序轴上位置分散。因此,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夏季群落有种类少、结构简单、分布分散和种间竞争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石渠县 有蹄类动物 群落结构 种间关系
下载PDF
四川石渠县新发现吐蕃石刻群调查简报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婷 李宏 +6 位作者 土登若巴 建英 江聪 代兵 曾国梁 冯晓路 曾令玲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5,F0002,I0001-I0002,共16页
2010~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石渠县境内新发现3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群,包括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共17幅,为典型吐蕃时期石刻遗存。须巴神山石刻群现存施造题记,为赤松德赞在位期间所雕刻。
关键词 四川石渠县 吐蕃时期 摩崖石刻群 赤松德赞
原文传递
四川石渠县牦牛体表蜱携带无形体和疏螺旋体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天才 刘城成 +7 位作者 魏巍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莫茜 阳爱国 杨晓农 郝力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58-1764,共7页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携带无形体与疏螺旋体的种类和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寄生蜱,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蜱种类。再采用巢式PCR分别扩增无形体科16S rRNA基因和疏螺旋体属的16S rRNA与flaB基因片段,并对阳性产物...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携带无形体与疏螺旋体的种类和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寄生蜱,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蜱种类。再采用巢式PCR分别扩增无形体科16S rRNA基因和疏螺旋体属的16S rRNA与flaB基因片段,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从而确定无形体和疏螺旋体的种类。结果显示,共采集到818只蜱,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所有蜱中有132只检出无形体,阳性率为16.14%;8只检出疏螺旋体,阳性率为0.98%;3只蜱混合感染牛无形体和疏螺旋体。经进一步分析,仅在青海血蜱中检测到牛无形体(Anaplasma bovis)、埃立克体(Ehrlichia)和疏螺旋体(Borrelia),其阳性率分别为6.98%(12/172),2.33%(4/172)和4.65%(8/172);仅在西藏革蜱中检测到绵羊无形体(Anaplasma ovis),其阳性率为17.96%(116/646)。此外,获得的疏螺旋体16S rRNA和flaB基因序列均与分离自日本大刺血蜱中的Borrelia sp.HM菌株亲缘关系最近。结果提示,四川石渠县存在牛无形体、绵羊无形体、埃立克体未定种以及疏螺旋体未定种,存在感染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体 疏螺旋体 分子检测 四川石渠县
原文传递
石渠县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小琴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8期217-218,共2页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石渠县在生态基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受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等影响,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因此,以石渠县为...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石渠县在生态基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受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等影响,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因此,以石渠县为例,重点探析山区县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以期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困境 山区县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翁晓东 慕志强 +3 位作者 王旭 刘佳余 孙晓慧 王正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调查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构成及其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当地的棘球蚴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设置4个间距为500 m的样方(0.25ha2)捕捉啮齿类动物,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 目的调查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构成及其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当地的棘球蚴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设置4个间距为500 m的样方(0.25ha2)捕捉啮齿类动物,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68只,其中高原鼠兔占19.0%(70/368),长尾仓鼠占0.5%(2/368),青海田鼠占74.2%(273/368),白尾松田鼠占5.4%(20/368),肢体残缺无法分类鉴定的田鼠占0.8%(3/368)。啮齿类动物DNA检测棘球蚴感染率为4.9%(95%CI:2.7%~7.1%),其中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3%(0-0.8%),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4.6%(2.5%~6.8%),未检测到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个体。t检验显示4个样方中青海田鼠的捕获数均显著多于高原鼠兔(t=-3.431,P<0.05)。χ^2检验显示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石渠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感染率(χ^2=值分别为14.578和7.515,均P<0.05),兔形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啮齿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χ^2=4.850,P<0.05)。结论在石渠县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是主要啮齿类物种和棘球蚴的主要野外中间宿主。在包虫病的防治中应加强对这两种物种的检测,控制棘球蚴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 啮齿类 石渠县 四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