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舔盐习性研究
1
作者 叶平 唐莉 +6 位作者 谭伟洪 杨凌瀚 程跃红 张静 唐浩 王鹏彦 唐卓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深入理解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舔盐行为的活动模式,于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持续观察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的舔盐行为,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段个体舔盐行为的年、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 为深入理解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舔盐行为的活动模式,于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持续观察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的舔盐行为,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段个体舔盐行为的年、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舔盐与排尿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区域、月份盐井水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四川羚牛偏好夜间舔盐,白天和夜晚在观察点的滞留时间分别占28.98%和71.02%;(2)四川羚牛舔食盐井水的高峰为5月,成年雌性有更高的累计出现只次;(3)舔盐行为的日活动节律呈U型,08∶00—13∶00为活动低谷,22∶00至次日06∶00为活动高峰;(4)四川羚牛进入盐井的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显著低于第二、三次排尿;(5)天然盐井水的Na含量较溪水高。本研究为相关保护区对四川羚牛的保护和其栖息地管理提供了基础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羚牛 天然盐井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羚牛的家域与忠诚度 被引量:9
2
作者 官天培 葛宝明 +4 位作者 谌利民 游章强 唐中海 刘昊 宋延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62-1868,共7页
野生动物倾向回到或留在一个特定范围或者与原有区域完全重叠的行为被称为栖息地忠诚。利用GPS无线电颈圈对5只四川羚牛的家域及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忠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2006—2009年)。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年均家域面积为(MCP/FKE)(15.0... 野生动物倾向回到或留在一个特定范围或者与原有区域完全重叠的行为被称为栖息地忠诚。利用GPS无线电颈圈对5只四川羚牛的家域及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忠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2006—2009年)。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年均家域面积为(MCP/FKE)(15.01±2.92)km2/(9.02±1.85)km2,但个体间及年际波动较大;季节间家域面积差异显著,个体家域的季节变化体现出较一致的变化模式,最大季节家域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年际间季节家域忠诚度最高的是秋季和夏季,冬季家域年际忠诚度最低,春季家域忠诚度也相对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间质心距离总体差异不显著,与家域重叠算法获得的忠诚度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凸多边形 固定核域法 有蹄类 四川羚牛 家域
下载PDF
四川羚牛和水鹿在舔盐过程中警戒行为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叶平 严新巧 +4 位作者 刘成龙 龙梅 王敏 王鹏彦 管晓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臭水观察区域的野生四川羚牛和水鹿在舔盐过程中警戒行为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警戒行为的日活动规律以及性别、年龄、季节、群体大小对警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羚牛和水鹿警戒行为的日活动... 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臭水观察区域的野生四川羚牛和水鹿在舔盐过程中警戒行为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警戒行为的日活动规律以及性别、年龄、季节、群体大小对警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羚牛和水鹿警戒行为的日活动规律存在差异,羚牛警戒行为的时间占比为0.27%,水鹿占比为13.03%,水鹿的警戒性比羚牛高;在性别上,羚牛和水鹿均是雌性警觉性比雄性高;在年龄上,羚牛和水鹿均是成体的警惕性最高,其次是亚成体,最后是幼体;在季节上,羚牛和水鹿警戒行为发生最多均为冬季;在群体大小上,警戒频率与群体大小成反比;水鹿和羚牛同时出现,水鹿只数大于羚牛或其正在行动时,羚牛会有很高的警惕性,与水鹿保持安全距离并先行离开,为避免领域竞争冲突,羚牛和水鹿的防御行为均为逃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羚牛 水鹿 警戒行为 舔盐习性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Budorcastibetanus)活动节律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梅 何芳 +4 位作者 杨旭 蔡丽君 谌利民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6-43,共8页
2017年7月—2018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开展持续监测并分析其活动节律。研究累计16 84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在62个相机位点拍摄到四川羚牛活动,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1 455次(春季... 2017年7月—2018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开展持续监测并分析其活动节律。研究累计16 840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在62个相机位点拍摄到四川羚牛活动,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1 455次(春季267次、夏季158次、秋季823次、冬季207次)。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来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在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均有2个活动高峰(春季:06:50—09:10, 14:50—19:50;夏季:06:50—08:00,14:50—20:10;秋季:07:10—10:00, 15:30—19:00;冬季:08:50—09:40,14:40—19:50),均主要在晨昏活动。四川羚牛在早上的活动高峰期秋季(2.83 h)>春季(2.33 h)>夏季(1.67 h)>冬季(0.83 h),而傍晚的活动高峰期夏季(5.33 h)>冬季(5.17 h)>春季(5 h)>秋季(3.5 h)。四川羚牛的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其中春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夏季和秋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季节间无显著差异,重叠指数上春季和夏季最高(Δ=0.922),而秋季和冬季最低(Δ=0.829)。四川羚牛活动具有昼行性,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仅有少量的活动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羚牛 唐家河保护区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下载PDF
羚牛四川亚种在陕西秦岭分布的新记录
5
作者 曾治高 巩会生 +2 位作者 宋延龄 缪涛 马顺荣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3-747,共5页
Majiashan Nature Reserve in the end of south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in Shaanxi locates in the confluent zone of Qinling and Minshan mountains.Historically,this region was recognized as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g... Majiashan Nature Reserve in the end of south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in Shaanxi locates in the confluent zone of Qinling and Minshan mountains.Historically,this region was recognized as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golden takin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Th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of takin in the reserve were photographed and investigated by the transect method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2004.Activities of five takins(1 adult male,2 adult females and 2 calves)in a group were observed at altitude 1 994 m.The conformation of takins in this region showed no evident differences with B.t.bedfordi and B.t.tibetana.However,hair color was more similar to B.t.tibetana than B.t.bedfordi.Their nose and lip are black,parts in front of the shoulder apophysis were shallow red-yellow,parts behind the shoulder apophysis were grey-black,and the extremities of the legs were black.On this basis,takins in this area are assigned to the subspecies B.t.tibetana.At the reserve,takins move nearby mountain ridges at the confluent areas between the west of the reserve and Sichuan Province and between the north of the reserve and Gansu Province at an elevation 1 291-2 150 m.The mean altitude of 35 sites where takins occurred was 1 859.3±36.6 m(±SE).Foot-prints and pellet groups of takins were mostly found in the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 and mixed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s above altitude 1 650 m.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e takin in the reserve is estimated at 55-65 individuals.Human activities,damaged forest vegetation,and geographical separation by large river have isolated the tak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四川亚种 分布新纪录 种群大小 马家山自然保护区 秦岭 指名亚种 四川盆地 羚牛 西秦岭 B.t.
下载PDF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分布存疑兽类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毛泽恩 白文科 +7 位作者 付励强 蔡天贵 黄耀华 洪洋 侯金 罗欢 张晋东 周材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明确当前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水鹿(Rusa unicolor)、岩羊(Pseudois nayau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6种兽类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否有分... 为了明确当前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水鹿(Rusa unicolor)、岩羊(Pseudois nayaur)、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等6种兽类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否有分布,利用文献检索、野外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与社区访问等方法展开调查。当前文献表明,上述6种兽类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存在争议。野外调查共记录样线84条,均未发现上述6种兽类。问卷调查总计241人受访,其中12%表示保护区内有金猫分布,10.4%表示有四川羚牛分布,8.7%表示有岩羊分布,3%表示有水鹿分布,1.2%表示有中华斑羚和川金丝猴分布。红外相机监测未拍摄到上述6种兽类。本研究通过以上方法未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这6种兽类,仅中华斑羚仍有分布于保护区的可能。期望本研究可为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也为其他保护区制定分布存疑物种调查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布存疑兽类 川金丝猴 四川羚牛 金猫 水鹿 岩羊 中华斑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