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
1
作者 江海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
四无说是龙溪学的核心理论基础。龙溪学是以本体论规定心体良知,是将心体规定为性体。相反,阳明四句教则坚持 良知只是自在心体而不即是性体,因而重点在革新的创发,与龙溪主张返本以明心形成对比;并由此申论阳明学的其他特殊意涵。
关键词 龙溪学 四无说 王阳明 心体 句教 性体
下载PDF
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
2
作者 江海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从龙溪学的四无说、良知论指出 ,龙溪学是以本体论规定心体良知 ,是将心体规定为性体 ;相反 ,阳明四句教则坚持良知只是自在心体而不即是性体 ,因而重点在革新的创发 ,与龙溪主张返本以明心形成对比。并由此申论阳明学的其他特殊意涵。
关键词 句教 四无说 心体 性体
下载PDF
论王阳明的四句教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5-24,共10页
王阳明的四句教历来在学者中引起很大的误解与争议,而四句教问题与王阳明哲学本身的关涉又甚为巨大,在王学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本文以王阳明学说本身为基础,提出了作者自己对四句教的理解与阐释,认为四句教是王阳明对其自身毕生学说的... 王阳明的四句教历来在学者中引起很大的误解与争议,而四句教问题与王阳明哲学本身的关涉又甚为巨大,在王学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本文以王阳明学说本身为基础,提出了作者自己对四句教的理解与阐释,认为四句教是王阳明对其自身毕生学说的概括与总结,其中既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道德本体论,又始终贯穿着切实的道德实践义理,因而四句教本身在理论上是自成系统、并无矛盾的。基于这种阐释,作者同时也对刘宗周、黄宗羲等人对四句教的误解有所辩证,并简要论述了王畿'四无说'与四句教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教 王阳明 四无说 刘宗周 心体 传习录 无恶 阳明学 王龙溪 王畿
下载PDF
略论泰州学派对王学的改造与背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怀承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51-61,共11页
中国传统学说经两宋学者以“天理”进行论证,加深了理论的逻辑严密性。然而,它过于追求思辨的形式,并把自己认作最后的真理,故到了明季中叶,其僵化、空疏便日趋严重。天理作为道德原则离生活越来越远,“存天理灭人欲”也成为虚伪的道德... 中国传统学说经两宋学者以“天理”进行论证,加深了理论的逻辑严密性。然而,它过于追求思辨的形式,并把自己认作最后的真理,故到了明季中叶,其僵化、空疏便日趋严重。天理作为道德原则离生活越来越远,“存天理灭人欲”也成为虚伪的道德教条。王守仁为了挽救理学的危机,倡一代之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存天理 道德原则 保身 阳明心学 王门 传习录 四无说 无恶 育欲
下载PDF
方以智对王学“四句教”的创新发展
5
作者 周建刚 《求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
王阳明晚年“天泉证道”提出“四句教”,他的弟子王畿进一步提出“四无说”,引发了晚明理学的重大争议。方以智家族与泰州学派、东林学派多有关联,方学渐等人对“四句教”持批判态度。方以智与父祖辈不同,他一方面肯定“无善无恶”论在... 王阳明晚年“天泉证道”提出“四句教”,他的弟子王畿进一步提出“四无说”,引发了晚明理学的重大争议。方以智家族与泰州学派、东林学派多有关联,方学渐等人对“四句教”持批判态度。方以智与父祖辈不同,他一方面肯定“无善无恶”论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正面价值,另一方面,则从“体用贯通”的角度出发,指出先天心体(无善无恶)与后天之用(为善去恶)的相互渗透与贯通,从而杜绝以心体为空谈。在新发现的史料《密之先生杂志》中,保存了方以智本人的“新四无说”。这说明,方以智的哲学与阳明学有深刻关联,他的努力方向是“由虚返实”,为阳明学开出一条“虚实结合”“经世致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句教 四无说 《密之先生杂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