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性味演变及性味补泻述要 被引量:2
1
作者 蔡超产 孙鸿昌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28-1633,共6页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与五味的整合过程后,将原本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发展成了归经理论。在性味补泻方面,《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五味通过养五脏之胃气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此时五味的性用,应以五行五味的性用为主。在五脏虚实的基础上,《黄帝内经》论述了五脏传变关系,产生了建立在相生基础上的五脏性味补泻,虚以相生传,实以相克传,相胜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本味为补,克该脏之味为泻。易水学派在五味补泻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气补泻,强调了五脏的补泻主要在五味的运用上,而四气要随不同的脏气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五行五味 四时五行五味 四气五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