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建党百年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四次高潮
1
作者 周星 孟德育 《粤海风》 2021年第5期14-21,共8页
由中国共产党百年视野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电影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促发中国电影四次高潮的积极作用。这包括: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电影对于大众生活的引导作用,也认识到电影影响世道人心的作用,从... 由中国共产党百年视野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电影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促发中国电影四次高潮的积极作用。这包括: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电影对于大众生活的引导作用,也认识到电影影响世道人心的作用,从而介入电影形成现实表现的高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体制下的电影规制、电影方向和电影精神的作用的重视,形成新型的党领导下的第二次高潮;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面向世界、面向艺术创新、面向现实生活和面向文化思考,形成第三次高潮;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电影和时代的关系,由市场革新到政策鼓励,形成新主流电影的广泛收纳和艺术创造,也造就了从观念到体制、到类型独绝于世界的、别具一格的电影景观的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中国电影四次高潮 新主流电影
下载PDF
论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章训 《上海地方志》 2017年第3期34-40,95,共8页
为更深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修志事业发展的大势大略,本文分别论述了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第一次修志高潮出现于北宋祥符年间,第二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第三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清康、雍、乾三朝间,第四次修志高潮... 为更深入、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修志事业发展的大势大略,本文分别论述了修志史上的四次高潮和两次变革。第一次修志高潮出现于北宋祥符年间,第二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第三次修志高潮出现于清康、雍、乾三朝间,第四次修志高潮出现于1927—1937年。第一次修志变革出现于隋唐至两宋,第二次修志变革出现于晚清至民国。本文通过对四次修志高潮和两次修志变革的论述,较深反映了中国修志事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志史 四次高潮 变革
下载PDF
从新诗编选的四次高潮看百年新诗观念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勇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中国现代新诗的百年编选历程出现过四次高潮,都具有自身的时代特色并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变迁紧密相连:20世纪初的编选属于开创期,是对文学革命的宣传、捍卫和初步总结;50年代则是在国家意志的支配下,对新文学传统的重新定位;90年代则是在... 中国现代新诗的百年编选历程出现过四次高潮,都具有自身的时代特色并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变迁紧密相连:20世纪初的编选属于开创期,是对文学革命的宣传、捍卫和初步总结;50年代则是在国家意志的支配下,对新文学传统的重新定位;90年代则是在美学热、回归文学本位的背景下,总结20世纪中国文学而对新诗进行的梳理;21世纪以来的编选则更加多元,也更富有深度,是对百年新诗的系统总结,在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间把握好尺度,是当今新诗编选面临的普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新诗 选本 中国现代诗学 四次高潮
下载PDF
探究文化变异及文化转化中的翻译——以阿拉伯“百年翻译”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比较为例
4
作者 孙凤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20世纪7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开始主张从历史文化视角解读翻译,此后,以苏珊?巴斯为首的文化学派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概念,翻译研究开始被置于历史文化视野进行研究。而阿拉伯百年翻译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正是在各自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开始主张从历史文化视角解读翻译,此后,以苏珊?巴斯为首的文化学派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概念,翻译研究开始被置于历史文化视野进行研究。而阿拉伯百年翻译与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正是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驱动之下开展兴起而来,此时翻译已成为文化碰撞与交融的重要手段与活动。但两者经历过文化碰撞后所产生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将两次规模宏大,意义深刻的翻译运动比较中探究文化与翻译的双向选择,以及经历文化碰撞后生发的不同文化演变及其背后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翻译 翻译高潮 文化变异 文化转化
下载PDF
刘德海与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第四次高潮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慧娟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琵琶艺术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在唐代、明清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四度崛起,出现了琵琶艺术的四个高潮期。四次琵琶艺术高潮期的出现不仅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艺术家群体推动密切联系,更与标志性领军人物的... 琵琶艺术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在唐代、明清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四度崛起,出现了琵琶艺术的四个高潮期。四次琵琶艺术高潮期的出现不仅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艺术家群体推动密切联系,更与标志性领军人物的艺术创造分不开。刘德海先生在带领和推动我国琵琶艺术发展的第四次高潮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德海 琵琶艺术 四次高潮
原文传递
关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治安 王先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沿构成与其他古老文明距离甚远的独立地理单元,其接受域外文明营养并不十分“幸运”。我们高度崇敬先民艰难的远程中西交往,更珍视借陆、海“丝绸之路”东来的域外文明精华及影响。夏、商、周以青铜冶造和井田... 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沿构成与其他古老文明距离甚远的独立地理单元,其接受域外文明营养并不十分“幸运”。我们高度崇敬先民艰难的远程中西交往,更珍视借陆、海“丝绸之路”东来的域外文明精华及影响。夏、商、周以青铜冶造和井田制贵族家系共同体为社会经济特色。战国到中唐,国家分授或规制土地,口赋劳役重于田税,豪强士族颇盛。中唐到清,“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和“两税法”等面世,农商并重明显,缙绅与富民支配乡里。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改变这一屈辱地位的民族自强,共同建构了中国现代文明的成长。先秦贵族政治盛行,王(天子)为共主与诸侯方国藩屏四方,属于较松散的大一统。皇权官僚政治,亦即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是战国以降的基本政治制度,郡县职业官僚充任其运作工具。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埋葬延续两千载的皇帝专制。南京国民政府终结军阀混战,但推行独裁“党国体制”,又与现代民主制度相去甚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全新的国体和政体制度的建设与不断完善的历史由此展开。五千年来,无论中华民族抑或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各兄弟民族及地域子文明的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持续辉煌。时至近代,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各兄弟民族最终汇聚成为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现代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形态的思想文化先后有百家争鸣、三教交汇、理学复兴和“五四”新文化等四次繁荣高潮,尤其是诸子百家争鸣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及远程交往 社会经济演进 政治体制轨迹 民族多元融汇 思想文化四次高潮
下载PDF
论新世纪校园文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钥 张祥永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校园文学伴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而出现,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传统。在百年历程中,中国校园文学屡铸辉煌,先后历经五四时期、抗战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及新世纪四个时期。在政策鼓励、经济支持和科技进步背景下,新世纪校园文学形成一股... 校园文学伴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而出现,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传统。在百年历程中,中国校园文学屡铸辉煌,先后历经五四时期、抗战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及新世纪四个时期。在政策鼓励、经济支持和科技进步背景下,新世纪校园文学形成一股青春风暴,产生了一大批校园作家、作者,他们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第四次高潮扑面而来。但新世纪校园文学还存在写作主题远离校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没有超越时代和引领文学风尚能力等一些问题,尚无法与前三次高潮比肩,需努力才能促成第四次校园文学高潮的真正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校园文学 四次高潮
下载PDF
价值观、本土标准、新主流创造呈现--建党百年视阈中的中国电影成就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星 黄筱玥 《艺苑》 2021年第4期6-12,23,共8页
中国电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三次电影高潮,其中坚守人民的价值观成为重要的核心支撑。由此延续到当下中国电影进入第四次高潮进程中,强调价值观坚守的意义格外重要。而判断高潮的标准成为需要辨析的问题,以自身价值观为核心而不... 中国电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三次电影高潮,其中坚守人民的价值观成为重要的核心支撑。由此延续到当下中国电影进入第四次高潮进程中,强调价值观坚守的意义格外重要。而判断高潮的标准成为需要辨析的问题,以自身价值观为核心而不是以域外的电影标准为要的本土判断标准理当确立。由此,随着主流价值观表现从主旋律电影到主流电影,再到新主流电影的嬗变,是中国电影进入新阶段的开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第四次高潮 价值观 判断标准 新主流电影
下载PDF
从“以人为本”看中国当代翻译史
9
作者 邵明月 《读与写(上旬)》 2018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取得了远超于任何时期的成就。该时期的翻译内容多元化,翻译语种覆盖范围广,翻译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次翻译高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内广大人民急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取得了远超于任何时期的成就。该时期的翻译内容多元化,翻译语种覆盖范围广,翻译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次翻译高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内广大人民急需精神指引,翻译家坚持“以人为本”,翻译了大量红色作品和苏联文学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第二阶段为文革时期,虽然翻译事业止步不前,但不少翻译家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坚持翻译创作,他们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令人佩服;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翻译家们以人作为翻译工作的中心,翻译了大量西方先进文明和国内优秀作品,促进了中外交流,弘扬了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翻译高潮 当代翻译史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处于历史新节点的中国电影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鸿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3期48-56,共9页
中国电影经历了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四个发展高潮期。随着中国崛起和世界"逆全球化"现象出现,随着管理部门加强对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引导、规划和调控,随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视听形态的发展和用户扩张,也随着高清技术、沉浸技术... 中国电影经历了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四个发展高潮期。随着中国崛起和世界"逆全球化"现象出现,随着管理部门加强对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引导、规划和调控,随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视听形态的发展和用户扩张,也随着高清技术、沉浸技术、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历史节点。新国际环境正在使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从欧美中心向多边突破转化;新行业生态使中国电影从市场导向向价值观导向转化;新产业形态使中国电影与网络从竞争走向更全面的竞争/合作;新技术革新使中国电影面临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只有深刻认识和积极应对挑战和变化,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窗口期才有可能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四次高潮 历史节点 电影转隶 逆全球化
原文传递
回眸与反思:翻译效能及价值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琍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52,共9页
翻译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将外来文化"引进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国本土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可谓举足轻重,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就是明证。今天,在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激烈角力的现实背景下,翻译发挥出愈为重要的功用。... 翻译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将外来文化"引进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国本土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可谓举足轻重,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就是明证。今天,在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激烈角力的现实背景下,翻译发挥出愈为重要的功用。以史为鉴、以现实为考对翻译的本质属性、价值意义、未来"路向"及其相关因素重新审视,分析国内外中国文本外译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如何利用翻译的效能和价值,实现中国意识形态对外宣传,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高潮 翻译价值 翻译效能
原文传递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创作概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思涛 张弛 《电影新作》 2015年第4期19-27,共9页
战争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类电影;也是国产电影创作中成绩最显著、经验最丰富的一类电影;同时它还可能是存在问题比较突出、最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中,曾经四次出现战... 战争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类电影;也是国产电影创作中成绩最显著、经验最丰富的一类电影;同时它还可能是存在问题比较突出、最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电影类型。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中,曾经四次出现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高潮。因此,认真梳理其创作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推动国产战争题材的电影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题材 电影创作 数量最多 影响最大 四次高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