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民月令》农业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景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7-180,共4页
对东汉崔寔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思想进行探究 ,论述了崔寔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思想 ,特别是其关于广义的农业教育、庄园与家政管理教育、本富教育、家庭理财与济贫救困教育、农隙蒙训教育等内容。该书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改... 对东汉崔寔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思想进行探究 ,论述了崔寔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思想 ,特别是其关于广义的农业教育、庄园与家政管理教育、本富教育、家庭理财与济贫救困教育、农隙蒙训教育等内容。该书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农业教育思想 崔Shi 农业教育史 农业教育
下载PDF
东汉农书《四民月令》的时间秩序、知识书写与社会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莎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9,共7页
从书籍史和知识社会史的角度,分析《四民月令》的成书环境,探讨《四民月令》中“四民”的真正意涵与指向,阐述《四民月令》在农业知识书写中的农时秩序与内容特征,总结《四民月令》通过规范农事活动秩序建构社会秩序的路径。
关键词 四民月令 月令体农书 知识书写 农时 社会构建
下载PDF
《四民月令》中农业商品交易研究三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楠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四民月令》中“收薪炭”“收弊絮”“收布帛”和“收缣縳”的“收”不是传统理解中的购买,而是农庄收取自身的生产成果和旧物。将《四民月令》和传统《月令》类文献中的商品交易对比可知,崔寔的农业商品交易立足于民间和现实需求,二... 《四民月令》中“收薪炭”“收弊絮”“收布帛”和“收缣縳”的“收”不是传统理解中的购买,而是农庄收取自身的生产成果和旧物。将《四民月令》和传统《月令》类文献中的商品交易对比可知,崔寔的农业商品交易立足于民间和现实需求,二者在立场、目的和指导思想上大相径庭。崔寔在《四民月令》农业商品交易中体现的逐利思想与其在《政论》中的爱农思想存在一定的矛盾,反映出在东汉后期混乱的局势下,崔寔本人和其所代表的世家大族在国与家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崔寔 四民月令 农业商品交易
下载PDF
汉代因时耕作研究——以《四民月令》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包艳杰 《农业考古》 2016年第1期153-158,共6页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着该系统的稳定。先民们从事农业生产所凭借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方法,在达到生态、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面,无疑是极其有益的。这种经验和方法,以口耳相传(谚语)或者农书的形式,...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着该系统的稳定。先民们从事农业生产所凭借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方法,在达到生态、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面,无疑是极其有益的。这种经验和方法,以口耳相传(谚语)或者农书的形式,在传统社会代代相传并得以留存。《四民月令》记录了汉代华北平原丰富的物候信息,为农民从事土壤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农事活动提供了具体指导;所倡导的因时耕作思想和方法,有效地达到了改善土壤结构、防旱保墒、保持土壤肥力、促使作物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因时耕作 四民月令
下载PDF
崔寔《四民月令》成书原因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越 沈志忠 郭安宁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5期1-5,共5页
崔突撰写《四民月令》大约在东汉延熹年间(158—166年)。本文从社会背景、技术条件、农业思想与实践三方面考察《四民月令》的成书原因,认为东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与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崔是对农时、农本的重视及管理庄园的实... 崔突撰写《四民月令》大约在东汉延熹年间(158—166年)。本文从社会背景、技术条件、农业思想与实践三方面考察《四民月令》的成书原因,认为东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与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崔是对农时、农本的重视及管理庄园的实践活动是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崔定 成书原因
下载PDF
《四民月令》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成贵 《古今农业》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开农家月令书之先,是我国古农书系统中别有影响的一部. 传统的观点认为《四民月令》一书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地主庄园经济,是地主庄园中生产和生活行事的实录.如已故农史学家石声汉先生在《四民月令校注》中有“... 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开农家月令书之先,是我国古农书系统中别有影响的一部. 传统的观点认为《四民月令》一书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地主庄园经济,是地主庄园中生产和生活行事的实录.如已故农史学家石声汉先生在《四民月令校注》中有“按当时的士农工商四民来说,这是以农业、小手工业为主,商业收入为辅,来维持一个士大夫阶级家庭的生活,合四民为一”的说法.此论一出,认同者纷纭,乃至成为定论.石先生本人后来在《中国古农书评价》一书中又重申了这一观点. 笔者就书中二千余字反复研读,进行辨析推理,并结合考察崔寔的生平,对上述观点提出疑义,认为《四民月令》是东汉时期农村大众的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和日常行事的全面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古农 庄园经济 崔寔 商业收入 石声汉 士农工商 农业生产 令书 下层人
下载PDF
《四民月令》完整反映地主田庄经济说质疑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春藩 沈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6期64-69,共6页
地主田庄经济是指一个由大地主独立经营的、规模很大的、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实体,其经济内容应包括土地占有关系。《四民月令》没有明确反映土地占有情况和经营剥削方式。《四民月令》是一部时令书,其指导对象主要是洛阳地区的“... 地主田庄经济是指一个由大地主独立经营的、规模很大的、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实体,其经济内容应包括土地占有关系。《四民月令》没有明确反映土地占有情况和经营剥削方式。《四民月令》是一部时令书,其指导对象主要是洛阳地区的“四民”,包括地主和农民的各阶层,而不单是指田庄地主。《四民月令》的具体内容没有完整地反映地主田庄经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比较笼统地反映地主田庄生产和生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田庄 大地主 剥削方式 生活情况 经济实体 经济内容 洛阳 独立经营 阶层
下载PDF
农家“月令”的发端:从《礼记·月令》到《四民月令》 被引量:3
8
作者 霍耀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11,共5页
在认知自然、总结规律以指导生存过程中,先民创造了独特的月令文化。《礼记·月令》的成文及其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反映了先秦至西汉时期月令的王官性质。东汉时期,社会历史的演变孕育了以民间日常为主导的《四民月令》,它虽然承袭... 在认知自然、总结规律以指导生存过程中,先民创造了独特的月令文化。《礼记·月令》的成文及其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反映了先秦至西汉时期月令的王官性质。东汉时期,社会历史的演变孕育了以民间日常为主导的《四民月令》,它虽然承袭了《礼记·月令》的体例结构及基本特征,但在基本内容、调节范围、目的和性质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四民月令》由此成为王官时令向民间岁时转化的分水岭,开启了农家“月令”的端绪,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存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月令 四民月令 时政 农时
下载PDF
从《四民月令》看汉代宗族的日常生活
9
作者 张睿 《中国城市经济》 2012年第2期354-355,共2页
汉代政府始终没有改变宗族把持地方政权的局面,致使宗族势力迅速发展壮大,博陵崔氏即是两汉时期强大的宗族。在此背景下成书的《四民月令》一书,从祭祀、农事的安排、宗族关系的维持等方面展现了汉代宗族的具体生活状况,同时反映了汉代... 汉代政府始终没有改变宗族把持地方政权的局面,致使宗族势力迅速发展壮大,博陵崔氏即是两汉时期强大的宗族。在此背景下成书的《四民月令》一书,从祭祀、农事的安排、宗族关系的维持等方面展现了汉代宗族的具体生活状况,同时反映了汉代地方由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崔寔 汉代 宗族
下载PDF
《四民月令》的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天钧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3期178-178,180,共2页
《四民月令》在中国古代农书中具有很大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其重农思想、家庭经营管理思想、耕读结合和宗族和睦思想等方面入手,对《四民月令》的经济社会思想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构建... 《四民月令》在中国古代农书中具有很大价值,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其重农思想、家庭经营管理思想、耕读结合和宗族和睦思想等方面入手,对《四民月令》的经济社会思想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经济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读《四民月令》札记两则
11
作者 徐福举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四民月令》是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然而书中却并无具体的农业技术说明,主要是由于汉代已经广泛流传着《氾胜之书》这样一部优秀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事务,实现田庄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产收获最大化... 《四民月令》是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然而书中却并无具体的农业技术说明,主要是由于汉代已经广泛流传着《氾胜之书》这样一部优秀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事务,实现田庄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产收获最大化。《四民月令》中的农业商品贸易,并不是单纯的追逐暴利,而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也是崔寔务本思想的反映。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都可以加深对《四民月令》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寔 四民月令 《氾胜之书》 工商皆本
下载PDF
《四民月令》之“四民”新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耀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对于《四民月令》,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东汉豪族兴起背景下,基层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它所呈现的是否属于豪族庄园经济,其结论虽各异,但就"四民"的理解而言,多笼而统之地认为指的是传统的士、农、工、商(如石声汉:《四... 对于《四民月令》,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东汉豪族兴起背景下,基层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它所呈现的是否属于豪族庄园经济,其结论虽各异,但就"四民"的理解而言,多笼而统之地认为指的是传统的士、农、工、商(如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页;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柳春藩:《东汉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特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4期,第58~66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地主制经济 士农工商 庄园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史 卢嘉锡 石声汉 社会科学学 柳春 管子校注
原文传递
《四民月令》探讨
13
作者 李成贵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年第2期69-72,共4页
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开农家月令书之先,是我国古农书系统中别有影响的一部。《四民月令》成书之后,辗转流离,原书未免于亡佚。其现存部分史多不载,仅见于《齐民要术》、《玉烛宝典》的引录,以及之后类书的转抄。该书原貌现已难以知... 东汉崔寔著《四民月令》,开农家月令书之先,是我国古农书系统中别有影响的一部。《四民月令》成书之后,辗转流离,原书未免于亡佚。其现存部分史多不载,仅见于《齐民要术》、《玉烛宝典》的引录,以及之后类书的转抄。该书原貌现已难以知晓,其残篇幸得大家的搜辑校释,史料价值也可昭然后世。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该书性质的判定一直存在偏差,传统的观点认为《四民月令》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地主庄园经济,把该书视为地主庄园中生产和生活行事的实录。如已故农史学家石声汉先生曾先后在《四民月令校注》和《中国古农书评价》中申述了这一观点,认为《四民月令》体现的是豪强地主的“相当富有的生活”。笔者就书中二千余字反复研读,并结合考察作者的生世履历,深感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四民月令》实质上是生活在农村的大众经济活动和日常行事的真实的多方位的反映,而非所谓的庄园经济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 豪强地主 地主庄园 庄园经济 石声汉 《齐要术》 中国古农书 史料价值 月令 农事活动
原文传递
《四民月令校注》獻疑十則
14
作者 張曉蕾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3-19,共7页
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是我國漢代的一部重要農學專著,此書大約在南宋末年亡佚,所幸該書大部爲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所引,得以存其大略。至清代,任兆麟、王謨、嚴可均、唐鴻學等學者先後對其進行了輯佚,石聲漢先生《四民月令校注》後出... 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是我國漢代的一部重要農學專著,此書大約在南宋末年亡佚,所幸該書大部爲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所引,得以存其大略。至清代,任兆麟、王謨、嚴可均、唐鴻學等學者先後對其進行了輯佚,石聲漢先生《四民月令校注》後出,得以集衆本精華,成爲最善之本。然《校注》所用《玉燭寶典》底本乃《古逸叢書》本《玉燭寶典》,該本訛誤較多,其所引《四民月令》亦不例外。今日本尚存有“尊經閣文庫”《玉燭寶典》寫本與依田利用《玉燭寶典考證》等版本,通過對校發現,《四民月令校注》無法讀通之處,多可通過這兩個版本得到解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民月令校注 玉燭寶典 尊經閣文庫 玉燭寶典考證
原文传递
《四民月令》与“存问耆老”
15
作者 弋戈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第7期68-68,共1页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拥有灿烂的农耕文明。《四民月令》是一部重要的农事典籍,“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4个阶层。它不但记述了大量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珍贵史料,还能从中一窥古代关注民生、尊老敬老的实践。
关键词 四民月令 农业生产经营 农耕社会 农耕文明 关注 尊老敬老 古代
原文传递
论二十四节气与月令文献的结合
16
作者 董晨 《古今农业》 2023年第2期112-119,111,共9页
月令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岁时文献,按内容特点可以分为综合性月令与农业月令。自东汉《四民月令》起,综合性月令《唐月令》、农业月令《四时纂要》《养余月令》《农圃便览》等一系列月令文献吸纳了二十四节气系统,并将之作为每月重要... 月令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岁时文献,按内容特点可以分为综合性月令与农业月令。自东汉《四民月令》起,综合性月令《唐月令》、农业月令《四时纂要》《养余月令》《农圃便览》等一系列月令文献吸纳了二十四节气系统,并将之作为每月重要的时间节点。二十四节气在与月令文献的结合中起到安排祭祀仪式、预测气象丰歉、指导农事生产等作用,具有实用化与经验化的特点。二十四节气在历代月令文献中呈现出由关注庄园农事,转向服务祭祀占候,又转向回注重农业生产生活技术的衍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节气 月令 四民月令
下载PDF
月令书与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之嬗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志民 朱宏斌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103,共8页
月令书是一种分月记载历象、物候 ,并排列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文献体裁。其内涵驳杂 ,涉猎广泛 ,但总体而言以农业时序为经纬、农事活动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月令书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上升凝聚成为中国农业民族文... 月令书是一种分月记载历象、物候 ,并排列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文献体裁。其内涵驳杂 ,涉猎广泛 ,但总体而言以农业时序为经纬、农事活动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月令书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上升凝聚成为中国农业民族文化的一种思维特征 ,而且成为国家围绕农业生产中心安排一切社会活动的管理模式 ;秦汉以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 ,以《四民月令》为代表 ,其所体现的农业管理思想出现了渐由宏观而至微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农业管理思想 《吕氏春秋》 四民月令 中国
下载PDF
高钠的酱油
18
作者 于永利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7-117,共1页
高钠(高盐)饮食的一个来源是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钠是为了调味、增加质感、保持肉类产品和奶酪中的水分、预防细菌生长等[1]。酱油(Soy sauce)是含钠量较高的加工食品。酱油最早出现在公元160年的中国,一本名为《四民月令》的农书... 高钠(高盐)饮食的一个来源是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钠是为了调味、增加质感、保持肉类产品和奶酪中的水分、预防细菌生长等[1]。酱油(Soy sauce)是含钠量较高的加工食品。酱油最早出现在公元160年的中国,一本名为《四民月令》的农书描述了当时的“清酱(Qingjiang)”。清酱是一种从发酵的豆瓣酱(Soya bean paste)和谷物中提取的调味品。酱油由清酱演变而来[2]。酱油是通过发酵生产的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包含多种抗氧化分子,如类黑色素(Melanoidins),以及微生物降解大豆细胞壁产生的多糖,这些化合物可能有益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产品 四民月令 豆瓣酱 黑色素 加工食品 有益健康 奶酪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齐民要术》征引农谚注释并序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宗申 《中国农史》 1985年第3期85-93,共9页
序一、《要术·序》曾经指出,“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该书材料的主要来源。经传系指各类古书,所记录的当然是北魏以前的农业科学成就;其中只有后三项,方才是经过贾思勰整理并第一次形成文字记录的新鲜经验,也是... 序一、《要术·序》曾经指出,“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该书材料的主要来源。经传系指各类古书,所记录的当然是北魏以前的农业科学成就;其中只有后三项,方才是经过贾思勰整理并第一次形成文字记录的新鲜经验,也是研究《要术》的人,应着重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仅打算对《要术》中的农谚,进行若干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历史条件 农书 古书 要术 盐铁论 农谚 均平 刘章 四民月令
下载PDF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兆亮 《生物学教学》 1988年第3期40-41,共2页
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期人。他曾在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做过太守,他到过山西、河北、河南等,最后回到家乡山东益都,经营农牧业。他于公元533年(北魏永熙二年)到公元544年(东魏武定二年)写成了《齐民要术》。
关键词 《齐要术》 贾思勰 武定 农书 永熙 农业科学 豆类作物 选育良种 四民月令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