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纳米铁修复四氯乙烯污染含水层的机理
1
作者 赵海峰 董军 +2 位作者 孙晨 王为雅 祝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07-5015,共9页
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含水层时,乳化纳米铁(EZVI)具有反应活性高、迁移性强、无二次污染的优良性能.为了明确EZVI对含水层四氯乙烯(PCE)的降解途径,探究降解过程对含水层介质矿物成分的影响及修复过程中关键微生物种类和功能,阐明EZVI修复PC... 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含水层时,乳化纳米铁(EZVI)具有反应活性高、迁移性强、无二次污染的优良性能.为了明确EZVI对含水层四氯乙烯(PCE)的降解途径,探究降解过程对含水层介质矿物成分的影响及修复过程中关键微生物种类和功能,阐明EZVI修复PCE污染含水层过程中EZVI-PCE-含水层介质-微生物群落反应体系的作用机理.设计EZVI、乳化油(EVO)、EZVI(灭活) 3组对照实验,考察不同反应体系中污染物及介质矿物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对含水层介质进行XRD表征与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EZVI对PCE的降解途径主要为化学还原与生物还原,前者作为主要还原途径降解了77.4%的PCE;降解过程对含水层介质成分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钾长石(Kfs)与钠长石(Ab)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蚀反应,二是菱铁矿(Sid)的生成反应;修复过程对微生物群落具有驯化作用,反应结束后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属为Sporacetigenium、Syntrophomonas、Dechlorosoma,其功能分别为厌氧发酵产酸、产甲烷、生物脱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纳米铁 四氯乙烯 含水层介质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复合醇原位微乳液增溶含水层四氯乙烯性能研究
2
作者 孙日红 董军 +2 位作者 张伟红 莫言阳 于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58-3866,共9页
利用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葡糖苷(APG1214)制备了适用于修复地下水四氯乙烯(PCE)污染的复合醇原位微乳液,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能力和增溶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含水层考察其原位淋洗PCE性能.结果表明,1.0wt.%APG1214-5.6wt.%... 利用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葡糖苷(APG1214)制备了适用于修复地下水四氯乙烯(PCE)污染的复合醇原位微乳液,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能力和增溶性能的影响,并模拟含水层考察其原位淋洗PCE性能.结果表明,1.0wt.%APG1214-5.6wt.%异丁醇/正丙醇(1:1)-0.8wt.%NaCl微乳液具有适宜的醇宽,对PCE增溶浓度约为550g/L,在减轻含水层介质吸附、控制污染物垂向迁移、避免二次污染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性能.环境因素对微乳液成相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强酸性和低温环境下增溶性能减弱.原位淋洗过程通过增流和增溶作用去除介质中的PCE,淋洗后PCE的去除率达到99.4%.总之,该微乳液具有增溶能力强、醇宽大、表面活性剂用量低的优点,且环境适用范围广,原位淋洗PCE去除率高,适用于修复地下水PCE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四氯乙烯 原位增溶
下载PDF
四氯乙烯中毒患者行中西医结合促进毒物排泄的急救护理
3
作者 林振华 卫建华 邹吉涛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总结1例口服四氯乙烯中毒继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患者所服毒物具有多通道吸收、病情进展迅速,需快速、彻底清除毒物的同时保护脏腑功能的特点,采取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脏腑序贯式清除毒物策略、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策... 总结1例口服四氯乙烯中毒继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患者所服毒物具有多通道吸收、病情进展迅速,需快速、彻底清除毒物的同时保护脏腑功能的特点,采取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脏腑序贯式清除毒物策略、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促进毒物清除、肺部超声动态评估预防气压伤,以及可视化中药洗胃预防误吸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经过中西医结合全面、高效的急救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于入院6 d后出院,出院1个月随访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中毒 超声检查 多普勒 洗胃 中西医结合疗法 急症护理
下载PDF
重组分处置回收对四氯乙烯产品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文俊 聂勇 徐涛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介绍了四氯乙烯生产中精馏釜液重组分的回收和六氯乙烷的提纯工艺,阐述了残液回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重组分 四氯乙烯 回收 产品质量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定血中四氯乙烯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贵明 安健康 +1 位作者 员克明 贺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4-104,共1页
气相色谱测定血中四氯乙烯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太原030001)李贵明安健康员克明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贺娟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为一无色不可燃和不溶于水的液体,是干洗剂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有... 气相色谱测定血中四氯乙烯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太原030001)李贵明安健康员克明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贺娟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为一无色不可燃和不溶于水的液体,是干洗剂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慢性中毒可引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中毒 气相色谱 测定 血清 四氯乙烯
下载PDF
四氯乙烯反应单元模拟与优化
6
作者 丁昕 孙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1期40-42,共3页
运用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四氯乙烯生产装置反应单元进行了模拟,并对急冷塔进行了优化,模拟值与设计值相近,可用于对实际生产操作和设备改造进行指导,为四氯乙烯反应单元操作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四氯乙烯 反应单元 急冷塔 Aspen Plus
下载PDF
四氯乙烯和镉对草鱼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桂燕 周启星 +2 位作者 胡筱敏 华涛 李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0-1124,共5页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和重金属镉对草鱼的单一与联合毒性,同时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二者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表明:四氯乙烯对草鱼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12、41.68、36.37和34.30 mg...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四氯乙烯和重金属镉对草鱼的单一与联合毒性,同时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二者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表明:四氯乙烯对草鱼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12、41.68、36.37和34.30 mg.L-1;镉对草鱼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45.58、34.81、28.63和24.05mg.L-1;二者对草鱼均有毒性,而且为高毒,镉的毒性大于四氯乙烯.联合毒性试验表明:二者毒性比为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时四氯乙烯和镉的LC50分别为24.63、12.54、9.88和7.08 mg.L-1以及17.11、8.71、6.87和4.92 mg.L-1,相加指数AI(add itive index)分别为0.14、0.81、0.95和1.43,联合作用结果为协同效应,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协同作用增强;二者浓度比为1∶1,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 h时四氯乙烯和镉的LC50分别为17.00、11.18、10.61和9.19 mg.L-1,AI分别为0.39、0.70、0.51和0.54,联合作用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草鱼 单一毒性 联合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纳米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脱氯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黄园英 刘菲 +1 位作者 汤鸣臬 沈照理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双金属颗粒(Ni/Fe和Cu/Fe)为反应材料,对四氯乙烯(PCE)进行脱氯试验研究.纳米金属颗粒(直径范围在1~100nm)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铁颗粒高数十倍.结果表明,纳米Ni/Fe和Cu/Fe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 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双金属颗粒(Ni/Fe和Cu/Fe)为反应材料,对四氯乙烯(PCE)进行脱氯试验研究.纳米金属颗粒(直径范围在1~100nm)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铁颗粒高数十倍.结果表明,纳米Ni/Fe和Cu/Fe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且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作为还原剂的铁表面镀上-薄层起催化作用的金属Ni或Cu,催化剂的存在大大降低脱氯反应活化能,提高了脱氯速率,并减少氯代副产物的产量.与零价铁及微米级双金属系统(Ni/Fe,cu/Fe)相比,纳米颗粒对ICE的脱氯速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纳米Ni/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4.283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Ni/Fe系统快33.23倍和11.59倍.纳米cu/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蚝^为1.194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Cu/Fe双金属系统快9.26倍和5.24倍.在相同条件下,纳米Ni/Fe脱氯速率常数如^是纳米Cu/Fe的3.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双金属颗粒 微米双金属颗粒 反应速率常数 四氯乙烯 脱氯
下载PDF
镍/铁和铜/铁双金属降解四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何小娟 汤鸣皋 +1 位作者 李旭东 徐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9,共6页
选用镍 /铁和铜 /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 (PCE)进行脱氯试验 .结果表明 ,双金属系统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 ,且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双金属在降解PCE的过程中 ,无三氯乙烯 (TCE)、二氯乙烯 (DCE)和氯乙烯 (VC)等中间产... 选用镍 /铁和铜 /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 (PCE)进行脱氯试验 .结果表明 ,双金属系统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 ,且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双金属在降解PCE的过程中 ,无三氯乙烯 (TCE)、二氯乙烯 (DCE)和氯乙烯 (VC)等中间产物形成 ,与零价铁系统相比 ,双金属系统对PCE的降解速率有明显提高 ,尤其是Ni/Fe双金属 ,反应速率常数kSA从 0 1 2 89ml·m- 2 ·h- 1 提高到 0 3697ml·m- 2 ·h- 1 ,Cu/Fe双金属的反应速率常数kSA为 0 2 2 79ml·m- 2 ·h- 1 .无论是哪种反应介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四氯乙烯 PCE 脱氯 双金属系统
下载PDF
四氯乙烯和对二氯苯对草鱼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桂燕 周启星 +2 位作者 胡筱敏 王国清 李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390,共4页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 采用水生污染暴露试验和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了四氯乙烯(PCE)和对二氯苯(P-DC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结果表明,PCE和P-DCB的单一毒性均为高毒,且P-DCB的毒性大于PCE.PCE和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浓度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26,0.37,0.78,0.98,联合毒性为相加作用.PCE与P-DCB对草鱼的联合染毒在毒性1:1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AI分别为-0.15,0.24,0.83,1.30,联合毒性主要是相加作用,但是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联合毒性由相加作用向协同作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四氯乙烯(PCE) 对二氯苯(P-DCB)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的脱氯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小娟 李旭东 +2 位作者 汤明皋 刘菲 周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研究了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PCE)的还原性脱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速率高于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速率常数是... 研究了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PCE)的还原性脱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速率高于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速率常数是零价铁的2.486倍;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可使PCE完全脱氯,零价铁在对PCE脱氯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三氯乙烯;增加金属质量,可提高PCE的脱氯反应速率;金属颗粒越小,越有利于PCE脱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零价铁 镍-铁双金属 铜-铁双金属 还原性脱氯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四氯乙烯溶剂法脱除煤中有机硫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景联 张银元 +1 位作者 王洪武 陈庆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辐射强化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法脱除煤炭有机硫的技术。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煤的粒度、煤浆浓度、超声辐射萃取反应温度、超声辐射萃取反应时间、超声辐射功率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 ,优选出了超声辐射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法脱除煤... 研究了超声波辐射强化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法脱除煤炭有机硫的技术。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煤的粒度、煤浆浓度、超声辐射萃取反应温度、超声辐射萃取反应时间、超声辐射功率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 ,优选出了超声辐射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法脱除煤样中有机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用四氯乙烯作溶剂 ,环境压力下 ,煤浆浓度为 10mL g、煤粒度为 0 0 74mm、萃取反应时间 12 0min ,萃取反应温度 90℃ ,超声辐射功率 5 0 0W ,超声辐射频率 4 0kHz ,煤样有机硫的脱硫率可达到 5 9 1%。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辐射下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是脱除煤中有机硫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四氯乙烯溶剂萃取法相比 ,能够显著的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强化 四氯乙烯溶剂法 有机硫 煤炭 脱硫 超声辐射 洁净煤
下载PDF
采用筛板塔吹脱模拟处理四氯乙烯污染地下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卫 李丽 +5 位作者 林匡飞 李炳智 吕树光 杜晓明 郭美锦 崔心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筛板塔装置模拟吹脱四氯乙烯(PCE)污染废水,综合考察了影响吹脱的各因素(气液体积比、初始浓度和筛板数等),同时对吹脱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吹脱模型.研究表明:25.68mg/L PCE废水经吹脱后出水浓度降至0.62mg/L,去... 利用自主设计的筛板塔装置模拟吹脱四氯乙烯(PCE)污染废水,综合考察了影响吹脱的各因素(气液体积比、初始浓度和筛板数等),同时对吹脱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吹脱模型.研究表明:25.68mg/L PCE废水经吹脱后出水浓度降至0.62mg/L,去除率可达97.59%;气液比对废水的吹脱效果影响很大,且最佳气液比在200左右;PCE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4层塔板时PCE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数据很好地遵从一级衰变模型;吨水吹脱成本约为0.31元,可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板塔 四氯乙烯 空气吹脱 地下水
下载PDF
过碳酰胺对土壤中三氯甲烷和四氯乙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宁 张灵 +3 位作者 曾清如 李顺兴 张利田 周细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5-930,共6页
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手段,研究了1种酸性土壤中施入过碳酰胺后对三氯甲烷(TCM)和四氯乙烯(PCE)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过碳酰胺对土壤中TCM和PCE都有一定的降解,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过碳酰胺对TCM和PCE的降解效果逐渐增加。8周后TCM和... 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手段,研究了1种酸性土壤中施入过碳酰胺后对三氯甲烷(TCM)和四氯乙烯(PCE)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过碳酰胺对土壤中TCM和PCE都有一定的降解,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过碳酰胺对TCM和PCE的降解效果逐渐增加。8周后TCM和PCE的降解率分别为23.91%和87.83%,说明过碳酰胺对TCM的降解效果差于对PCE的降解。随着过碳酰胺质量浓度的增加,TCM和PCE的降解效率提高,但过碳酰胺质量浓度较大时,过碳酰胺的有效利用率会降低。100mg·kg-1的Tween80的存在会抑制过碳酰胺对土壤中TCM和PCE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碳酰胺 三氯甲烷 四氯乙烯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降解
下载PDF
甲醇为共代谢基质时四氯乙烯的厌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惠娣 杨琦 尚海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4-88,共5页
四氯乙烯 (PCE)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 .本文研究以甲醇作为共代谢基质时PCE的降解情况 .结果表明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PCE还原脱氯为TCE和DCEs,可能有VC和乙烯 .因此 ,DCEs、VC和乙烯可能是PCE降解的终产物 .PCE、TCE的... 四氯乙烯 (PCE)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 .本文研究以甲醇作为共代谢基质时PCE的降解情况 .结果表明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PCE还原脱氯为TCE和DCEs,可能有VC和乙烯 .因此 ,DCEs、VC和乙烯可能是PCE降解的终产物 .PCE、TCE的降解和TCE的生成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 .PCE和TCE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 0 8991d-1和 0 0 6 8d-1;半衰期分别为 0 77d和 10 19d ,TCE的生成速率常数为 0 1333d-1.表明PCE的脱氯速度大于TCE ,而TCE的生成速率大于降解速率 ,所以在整个实验期间都有TCE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代谢基质 四氯乙烯 厌氧条件 生物降解
下载PDF
零价铁去除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海花 单爱琴 +1 位作者 蔡静 黄媛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2,153,共4页
文章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实验方法,研究零价铁的纯度、粒径、投加量对零价铁去除氯代烃的影响,同时分析TCE、PCE两种污染物共存对零价铁去除TCE和PC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范围内,零价铁的纯度... 文章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实验方法,研究零价铁的纯度、粒径、投加量对零价铁去除氯代烃的影响,同时分析TCE、PCE两种污染物共存对零价铁去除TCE和PC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范围内,零价铁的纯度越高,粒径越小,投加量越大,零价铁对TCE和PCE的去除效果越好;(2)零价铁对四氯乙烯的去除效果比对三氯乙烯的去除效果好;(3)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共存时会相互竞争与零价铁的反应位点,从而降低各组分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零价铁 还原脱氯
下载PDF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对小麦叶绿素和土壤呼吸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爱宽 秦勇 +1 位作者 单爱琴 刘新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呼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CE、PCE对小麦叶绿素的合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TCE、PCE对小麦叶绿素的半抑制浓...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呼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TCE、PCE对小麦叶绿素的合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TCE、PCE对小麦叶绿素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31.81和106.08mg·kg-1,说明PCE毒性大于TCE。TCE≥4.00mg·kg-1和PCE≥3.00mg·kg-1对土壤呼吸率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抑制率大小和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抑制率越大。TCE和PCE对土壤呼吸率的抑制是暂时的,随着时间延续,土壤呼吸率会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叶绿素 土壤呼吸率
下载PDF
Ni/Fe双金属降解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小娟 李旭东 +2 位作者 汤明皋 刘菲 周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以四氯化碳(CT)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以批试验方法研究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还原性脱氯。结果表明:Ni/Fe双金属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T和PCE;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 以四氯化碳(CT)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以批试验方法研究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还原性脱氯。结果表明:Ni/Fe双金属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T和PCE;Ni/Fe双金属对CT和PCE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Ni/Fe双金属对CT和PCE脱氯的反应速率常数(kobs)之比为1.48和1.67,说明Ni/Fe双金属对CT的脱氯速率要快于对PCE的脱氯速率;Ni/Fe双金属可对PCE完全脱氯,但对CT脱氯过程中产生少量三氯甲烷(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四氯乙烯 Ni/Fe双金属 还原性脱氯
下载PDF
不同基质共代谢降解地下水中四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敬华 刘菲 +1 位作者 李烨 崔学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5-149,共5页
文中以甲醇、乙醇、甲酸盐、乙酸盐、乳酸盐和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利用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池中的污水(泥)作为接种物,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驯化,降解四氯乙烯(PCE)。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污水(泥)和土壤混合环境下培养的微生物,以COD... 文中以甲醇、乙醇、甲酸盐、乙酸盐、乳酸盐和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利用某污水处理厂厌氧池中的污水(泥)作为接种物,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和驯化,降解四氯乙烯(PCE)。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污水(泥)和土壤混合环境下培养的微生物,以COD为培养指标,11d可培养成熟。6种基质均能使PCE还原脱氯降解成三氯乙烯(TCE)和1,1-二氯乙烯(1,1-DCE),PCE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大小依次为K乙酸盐>K葡萄糖>K乳酸盐>K乙醇>K甲酸盐>K甲醇,其中乙酸盐是最有效的共代谢基质,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663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生物降解 共代谢基质
下载PDF
不同共代谢基质下四氯乙烯厌氧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惠娣 杨琦 尚海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6-328,354,共4页
分别用葡萄糖、乳酸盐和醋酸盐作为驯化好的厌氧污泥的共代谢基质 ,对四氯乙烯 ( PCE)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实验的回归结果表明 ,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依次为 k乳酸盐 ... 分别用葡萄糖、乳酸盐和醋酸盐作为驯化好的厌氧污泥的共代谢基质 ,对四氯乙烯 ( PCE)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实验的回归结果表明 ,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依次为 k乳酸盐 >k葡萄糖 >k醋酸盐 ;以乳酸盐作为共代谢基质时 ,PCE的降解速率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代谢基质 厌氧生物降解 还原脱氯 厌氧污泥 四氯乙烯 降解速率 PCE 乳酸盐 葡萄糖 醋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