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氯四碘荧光素作显色剂测定盐酸依托必利
1
作者 庞向东 刘晓红 +4 位作者 谢雨娟 孙彩瑕 李小眉 刘贵秀 江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9-272,共4页
以四氯四碘荧光素作为显色剂,研究了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的适宜条件及光谱特征,建立了测定药物中盐酸伊托必利的简便、快速、准确的吸收光谱法。在弱碱性Tris-HCl缓冲溶液中,四氯四碘荧光素与盐酸伊托必利以静电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离子... 以四氯四碘荧光素作为显色剂,研究了测定盐酸伊托必利的适宜条件及光谱特征,建立了测定药物中盐酸伊托必利的简便、快速、准确的吸收光谱法。在弱碱性Tris-HCl缓冲溶液中,四氯四碘荧光素与盐酸伊托必利以静电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在可见光区产生2个具有较强特征的正吸收峰,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486 nm,次大吸收峰位于554 nm,线性范围均为0.08~7.10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54×10^(4) L/(mol·cm)和2.79×10^(4) L/(mol·cm),检出限为0.042 mg/L(486 nm)和0.048 mg/L(554 nm)。采用双波长(486 nm+554 nm)叠加测定时的检出限为0.022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3×10^(4) L/(mol·cm),吸光度与0.08~7.10 mg/L范围内的盐酸伊托必利遵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法用于药物中盐酸伊托必利的定量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四碘荧光素 盐酸伊托必利 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四氯四碘荧光素和四甲基联苯胺显现指印效果的比较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亚枚 王文进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20-123,共4页
四氯四碘荧光素是一种高效快捷、安全无害而且成本低廉的试剂,在血指印的显现方面具有传统显现方法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四氯四碘荧光素和四甲基联苯胺的显现效果进行比较,四氯四碘荧光素显现液在显现血指印方面具有的优势是:适用范围广泛... 四氯四碘荧光素是一种高效快捷、安全无害而且成本低廉的试剂,在血指印的显现方面具有传统显现方法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四氯四碘荧光素和四甲基联苯胺的显现效果进行比较,四氯四碘荧光素显现液在显现血指印方面具有的优势是:适用范围广泛,弥补了传统显现方法的不足;无毒副作用,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操作简便;显现的指印可长时间保留;配制简便,成本低廉,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对黑色皮革和黑色橡胶等黑色客体上的血指印效果要比四甲基联苯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四碘荧光素 甲基联苯胺 显现指印 效果 比较实验
下载PDF
四氯四碘荧光素显现血手印的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龚晔城 吴礼飞 《刑事技术》 2009年第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四氯四碘荧光素 蛋白质染色 血手印
下载PDF
银-四氯四溴荧光素体系共振散射法测定痕量银 被引量:3
4
作者 翟好英 韩志忠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5-717,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存在下,银离子分别与生物染色剂四氯四溴荧光素钠和四氯四碘荧光素钠反应形成配合物微粒,使溶液的共振散射(RS)信号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3和314nm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银离子质量... 在硫酸介质中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存在下,银离子分别与生物染色剂四氯四溴荧光素钠和四氯四碘荧光素钠反应形成配合物微粒,使溶液的共振散射(RS)信号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3和314nm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银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在5.40×10-3~1.30μg/mL(四氯四溴荧光素)和5.40×10-3~0.864μg/mL(四氯四碘荧光素)范围内与体系的RS增强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0813和0.400ng/mL。该方法用于废胶片中银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100.0%~103.7%之间,结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荧光 四氯四碘荧光素 共振散射
下载PDF
玫瑰红的快速放射性碘标记
5
作者 李太华 金昱泰 +1 位作者 刘伯里 段群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体系中,放射性碘标记玫瑰红钠盐的反应条件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标记条件.在 pH=2.4,C_2H_5OH/H_2O=5—7,KIO_3/攻瑰红=0.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问15—20分钟时,标记率在95%以上,游离碘在3%以下.经鉴定,产品... 本文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体系中,放射性碘标记玫瑰红钠盐的反应条件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标记条件.在 pH=2.4,C_2H_5OH/H_2O=5—7,KIO_3/攻瑰红=0.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问15—20分钟时,标记率在95%以上,游离碘在3%以下.经鉴定,产品质量稳定,在室温放置一个月.^(125)I-玫瑰红含量为93%,基本上能满足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标记率 产品质量 反应时 荧光 放射性药物 放射化学纯度 离子 四氯四碘荧光素 浓氨水
下载PDF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Cr^(6+)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宁莉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根据 p H值为 5 .0的 HAc- Na Ac溶液中 ,Cr6 +催化 H2 O2 氧化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的褪色反应 ,建立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 Cr6 +的新方法。新方法的检出限为 1.0 5× 10 - 9g/ ml,测定线性范围为 0~ 35 μg/ L Cr6 +。新方法... 根据 p H值为 5 .0的 HAc- Na Ac溶液中 ,Cr6 +催化 H2 O2 氧化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的褪色反应 ,建立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 Cr6 +的新方法。新方法的检出限为 1.0 5× 10 - 9g/ ml,测定线性范围为 0~ 35 μg/ L Cr6 +。新方法用于天然水中痕量 Cr6 + 的测定 ,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Cr^6+ 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
下载PDF
某警校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及健康调查
7
作者 刘挺立 《广东牙病防治》 1995年第S1期42-42,共1页
为了解我省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掌握正确的刷牙习惯对清除菌斑等的影响,我们于1992年11月对山东某警校的141名新生做了为期5周的口腔卫生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口腔卫生状况 牙周疾病 新生 口腔健康调查 牙菌斑指数 警校 刷牙习惯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教育 四氯四碘荧光素
下载PDF
用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制备小牛血清微球
8
作者 何琳 陈国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7年第2期82-89,共8页
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小牛血清的水溶液中加入丙酮和乙醇,然后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形成稳定的小于500nm的微球胶体溶液,这种方法产生的微球可在较低温度(70-75)和较短时间(20分钟)内达到稳定,比较传统的高温(100℃以上)和长时间(3... 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小牛血清的水溶液中加入丙酮和乙醇,然后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形成稳定的小于500nm的微球胶体溶液,这种方法产生的微球可在较低温度(70-75)和较短时间(20分钟)内达到稳定,比较传统的高温(100℃以上)和长时间(30分钟以上)的加热制备法,这种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有许多优点,这篇文章描述了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如丙酮,乙醇和小牛血清比例,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微球形成以及四氯四碘荧光素包裹率的影响,由本方法产生的微球可包裹40%左右的四氯四碘荧光素,在37℃和PBS溶液中,上述微胶囊在15天时间里释放了起始四氯四碘荧光素包含量的2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 制备 小牛血清微球 小牛血清蛋白 微胶囊制造 四氯四碘荧光素 控制释放
下载PDF
酵母菌的计数
9
作者 江元培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3-23,共1页
部颁药品卫生标准规定,口服液体制剂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其法取1:10供试品稀释液1毫升,加于灭菌平皿内,以倾注法浇成虎红平板,待凝后,于25°-28℃培养72小时后计数。酵母菌在该板上的典型菌落为边缘整齐、表面光... 部颁药品卫生标准规定,口服液体制剂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其法取1:10供试品稀释液1毫升,加于灭菌平皿内,以倾注法浇成虎红平板,待凝后,于25°-28℃培养72小时后计数。酵母菌在该板上的典型菌落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奶油色(极少数呈粉色或红色)圆形菌落(极少数呈多角形)。但有的腐生性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在此板上生长的菌落与酵母菌菌落酷似,肉眼难以鉴别,因此必须作显微检查才可判别。其法:以白金耳挑取该菌落少许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一滴,研匀,加盖玻片,先在低倍镜后在高倍镜下检查有否酵母细胞。是芽殖还是裂殖。如果是芽殖那就看它是一端芽殖、二端芽殖、三端芽殖或是多边芽殖。根据我们六年来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液体制剂 四氯四碘荧光素 芽殖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Microspheres by an Acetone-ethanol Heat Denaturation Method
10
作者 何琳 陈国强 +1 位作者 路英杰 陈金春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7年第2期28-35,共8页
Stable sub 500 nm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microsphere suspensions were produced by controlled addition of acetone and ethanol to an aqueous solution of BSA, followed by stabi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ormed microsphe... Stable sub 500 nm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microsphere suspensions were produced by controlled addition of acetone and ethanol to an aqueous solution of BSA, followed by stabi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ormed microspheres at an elevated temperature. Microspheres produced by this acetone ethanol heat denaturation method were stabilized a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s (70~75℃)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20 min). The acetone ethanol heat denaturation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oil/ water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albumin microspheres, which requires high temperature (over 100℃) and longer heating time (more than 30 min) for stabilization, offer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conditions, such as ratios of acetone to ethanol to BSA aqueous solution, heating time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phere formation and their stability. A loading efficiency of 40% rose bengal was achieved. Rose bengal release rates from these microspheres in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medium at 37 ℃ were dependent on microsphere stabilities and 25% to 60% of initial loading drug were released in 15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serum albumin Microsphere manufacture Protein denaturation Rose bengal Release study MICROENCAPSULATION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