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硫富瓦烯类染料敏化剂分子内电子转移特性
1
作者 唐久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5,共8页
染料敏化剂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关键的光电转换材料,其受光激发后,电子由低能级基态跃迁到高能级激发态从而产生有效的电势差。设计和筛选优异性能的染料敏化剂有利于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本文以相关实验研究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具... 染料敏化剂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关键的光电转换材料,其受光激发后,电子由低能级基态跃迁到高能级激发态从而产生有效的电势差。设计和筛选优异性能的染料敏化剂有利于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本文以相关实验研究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桥位基团的四硫富瓦烯(TTF)类纯有机染料敏化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电转化及分子内电子转移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比较筛选出了高性能的四硫富瓦烯类染料敏化剂。研究结果表明,以环戊联噻吩及其衍生物作为桥位基团的四硫富瓦类染料敏化剂的整体性能更佳,主要表现在较好的电荷分离态、拓宽的光谱吸收范围、提升的光捕获效率以及增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IET)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类染料敏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光电转换 分子内电子转移
下载PDF
新型四硫富瓦烯-三苯胺类光敏染料理论研究(英文)
2
作者 翁小龙 王艳 +3 位作者 贾春阳 万中全 陈喜明 姚小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90-1998,共9页
在简单结构的D-π-A三苯胺光敏染料(YD1)中引入不同数量的四硫富瓦烯(TTF)单元作为次级电子给体以增强有机光敏染料的给电子能力,设计了两个结构分别为D-D-π-A(YD2)以及2D-D-π-A(YD3)的光敏染料分子,并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 在简单结构的D-π-A三苯胺光敏染料(YD1)中引入不同数量的四硫富瓦烯(TTF)单元作为次级电子给体以增强有机光敏染料的给电子能力,设计了两个结构分别为D-D-π-A(YD2)以及2D-D-π-A(YD3)的光敏染料分子,并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别模拟计算了纯光敏剂分子及其吸附二氧化钛团簇后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以及光物理性能。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光敏染料分子在二氧化钛(101)面吸附的表面形貌以及态密度(DOS)。计算结果表明,TTF单元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光敏染料分子的团聚,还可以提升其吸收性能。此外,光吸收效率(LHE)、电子注入驱动力(ΔG^(inject))以及DOS的计算结果显示,YD2和YD3理论上可以呈现出比YD1更高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以及开路电压(V_(oc))。因此,通过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TTF单元可以作为有机光敏染料中的次级电子给体来改善光敏染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胺 光敏染料 密度泛函理论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四硫富瓦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染料电子给体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喜明 贾春阳 +1 位作者 万中全 姚小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为了研究四硫富瓦烯(TTF)基团对有机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咔唑染料Dye 1为原型,引入TTF基团作为电子给体,设计了咔唑染料Dye 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别计算模拟了纯染料分子和吸附团簇(TiO2)9后的... 为了研究四硫富瓦烯(TTF)基团对有机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咔唑染料Dye 1为原型,引入TTF基团作为电子给体,设计了咔唑染料Dye 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别计算模拟了纯染料分子和吸附团簇(TiO2)9后的形貌、分子轨道能级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染料分子在二氧化钛(101)面吸附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在有机染料中引入TTF基团有助于有机染料敏化剂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抗团聚作用和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最为重要的是,TTF基团的强给电子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光捕获能力.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TTF基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改善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给电子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Comparable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y based on S…S interactions with that of π-π stacking in a bis-fused tetrathiafulvalene compound 被引量:1
4
作者 Ke Zhou Hongfeng Chen +2 位作者 Huanli Dong Qi Fang Wenping H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10-515,共6页
Compact molecular packing with short π-π stacking and large π-overlap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is desirable for efficient charge transport and high carrier mobility. Thus charge transport anisotropy along differen... Compact molecular packing with short π-π stacking and large π-overlap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is desirable for efficient charge transport and high carrier mobility. Thus charge transport anisotropy along different directions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Interestingly, in this article, we found that comparable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y were achieved based on the single crystals of a bis-fused tetrathiafulvalene derivative (EM-TTP) compound along two interaction directions, that is, the multiple strong S…S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the π-π stacking direction, with the measur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hole mobility of 0.4 S cm-1, 0.94 cm2 V i s 1 and 0.2 S cm-1, 0.65 cm2 V-1 s-1, respectively. This finding provides us a new molecular design concept for developing novel organic semiconductors with isotropic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y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ultipl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such as π-π interactions) and π-π st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fused TTF derivative single cryst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hole carrier mo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